周公解夢夢見在車裏蟲子爬腿上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升旗

王飛

10月1日,13萬群眾來到天安門廣場,迎日出,看升旗,迎接祖國72歲生日,這也是我連續第六年參與並記錄的活動。每每在廣場看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聽到萬人齊唱國歌,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心潮澎湃。

值班

李木易

國慶的長假在綿綿秋雨和值班中度過。北大紅樓、煙雨長城、瓊華白塔。秋風颯颯,十裏清爽。在國慶節裏拍照更是心情愉悅詩意滿。

10月1日,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揭牌儀式在北大紅樓舉行。東城區西總布小學的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觀留影。

10月1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專題展”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程專題展”在中法大學舊址舉辦。

10月3日,黃金周迎來降雨天氣,持續的降雨並沒有阻擋遊客遊覽的熱情。北京八達嶺長城,一名小朋友在小雨中打拳。

10月3日,黃金周迎來降雨天氣,北京八達嶺長城,雨後長城出現彩虹。國慶長假在綿綿的細雨中度過,假期最後一天,北京迎來久違的好天氣。

遊客

王子誠

從今年剛剛開業的環球度假區,到歷史悠久的南鑼鼓巷,掃碼測溫戴口罩都在嚴格執行,為遊客們的出遊護航。

10月7日,北京環球度假區,遊客在城市大道拍照留影。

10月7日,南鑼鼓巷,遊客坐在嬰兒車裏休息。

10月7日,景山萬春亭,遊客自拍。

角落

郭延冰

10月1日,前門附近,假期的街頭巷尾總是充滿著歡樂、熱鬧的氣氛。偶然拐過街角,寧靜舒緩的景致也會吸引住喜歡安靜的人。

航展

陶冉

第十三屆中國航展時隔3年再次在珠海開幕,與以往不同,此次航展在9月底10月初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航空愛好者冒著酷暑在場外拍攝精彩的飛行表演。

各地遊客在航展現場參觀靜展飛機。

八一飛行表演隊在空中進行飛行表演。

我在等待飛行表演間隙挑選圖片進行發稿。

攝影課

鄭新洽

這個假期,我第一次給新京報“小記者”上課。他們是一群小學生,我忐忑地把要講的內容改了又改,生怕什麼錯誤的觀點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最後一節課,我讓學生們用我講的小技巧進行實操,學生們的拍攝角度總給我驚喜,果然孩童時代的思維是最自由的。

“小記者”在攝影課上完成的拍攝作業。

“自留地”

浦峰

四十年前農村改革後幾乎每家都有一塊自留地,種點蔬菜自用,小時候還想給母親嘗試挑擔打水,但說我的肩膀骨頭太突起,不適合挑擔。後來再改革,自留地也沒了,扁擔和木桶都沒了,也再沒機會把骨頭“壓下去”了。但母親的種菜習慣一直沒改掉,房前屋後繼續種。前幾年村裏搞文明建設,把種在家門口的絲瓜苗全部給拔了,氣得母親掉了許多淚。而後母親又把菜園搬上了院子屋頂上,大大小小十幾個泡沫箱。青菜、絲瓜、黃瓜 、莧菜 、空心菜 、長豆 、茄子 、萵苣 、扁豆、韭菜、四季豆,還有一根甘蔗……印象最深的就是夏天,全部種上絲瓜,一百多棵,每天都有吃不完不得不到處送的新鮮絲瓜,嘗過,真是甜的,從裏到外的那種沁人心脾的碧綠。

由於不打藥,今年菜園裏的蟲害嚴重,母親張羅小朋友們一起抓蟲。還好,平時見蜘蛛就要驚叫的牛魔王此時神勇無比,“因為它們不會咬人”。菜蟲、蝸牛,半小時被“正法”了幾十條,用腳踩,用手捏,用磚砸,玩得不亦樂乎。

每天,和新中國同齡的母親還是喜歡爬上爬下,繼續澆水施肥除害,吃著自己種的菜,就像我現在每次回來只想吃家裏的飯。

舒服,自在,心安……

10月4日晚,江蘇無錫新吳區旺莊街道新光村上浦巷,母親在大院頂上開辟了“自留地”,每天都要去忙活一陣。

10月4日晚,江蘇無錫新吳區旺莊街道新光村上浦巷,回鄉探親的浦暄晨和伯父母、堂姐在幫奶奶清除菜園裏的菜蟲。

吃了無數菜葉長得肥頭肥腦的“害蟲”。

陪伴

王嘉寧

疫情讓探親變得不那麼方便,好幾個月才能和妻女見一次面。

國慶假期,遞了審批,回了老家。

假期帶孩子自駕遊是妻子早就定下的計劃,分配給我的角色是司機、攝影師、後勤保障。

我的“浙F”小汽車因為北京限號,半年前自駕回老家就再也沒動過,白色車身上,灰塵、樹枝葉、樹膠、蝸牛體液混合成了一套惡心的“貼膜”,蓄電池也已經報廢,每次熄火超過5分鐘就需要“搭電”啟動。去店裏檢查了輪胎換了油,車洗了三次也不如後面排隊的幹凈。

攝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方式,我喜歡給家人們拍很多照片,多到沒時間再看一遍舊照片,新照片就又拍好了。能讓親友們拿著我拍的照片滿意地發朋友圈,成就感不亞於早年攝影比賽得獎,也是在家庭中保持一點話語權的砝碼。

工作沒啥成就,但確實每年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工作,南北分隔,和家人一起的機會也就指望著幾個“長假”,趁著機會,熟悉下家務技巧,洗菜、洗碗、擦桌子、拿快遞、買早餐、泡咖啡……最累的還是陪孩子玩,她們精力永遠充沛。

這次假期是和孩子的同學家一起自駕遊,一路上,女兒喜歡坐到同學家的車裏,她同學的父親明顯比我更受歡迎,女兒圍繞在他身邊玩得很開心,在一旁默默地拍照片始終是我最拿手的。

麗水仙都,我馱著女兒(左)。

麗水仙都,女兒站在山頂眺望。

車身上蝸牛爬行的痕跡。

看了南湖紅船,上一次看還是約30年前。

返京

王貴彬

10月7日,北京站,旅客拉著行李箱出站。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李木易 王子誠 郭延冰 陶冉 鄭新洽 浦峰 王嘉寧 王貴彬 攝影報道

編輯 鄭新洽 張英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