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撿的一雙鞋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錢江晚報

10月7日早上,公交集團汽三分公司工作人員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他們撿到了“一份孝心”。

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原本191路公交車司機黃永華輪到休息,他卻一大早趕到了農副物流中心站,手裏還拎著一雙嶄新的運動鞋。

這鞋不是他的,是乘客王先生的。

事情要從前一天晚上說起。

前天晚上8點半左右,黃永華結束一天的營運任務,把車子開回了農副物流中心站。

在對車子進行車廂保潔時,他在車廂裏發現了一個袋子,打開一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手寫的便簽紙——“老媽:不要舍不得穿,壞了再買。”落款是“兒子”。

盒子裏裝是一雙嶄新的特步運動鞋。

同樣為人兒子的黃永華瞬間被感動。

為了不讓這份“孝心”遺失,他馬上向車隊工作人員匯報了情況。

與此同時,失主王先生也正在通過公交熱線,尋找丟失的“孝心”鞋子。

在和王先生取得聯系並核對無誤後,黃永華和王先生約定,第二天一早,在191路終點農副物流中心站等,並讓他放心,一定會親手將鞋子交還到他手上。

事發當晚線下督導員已經下班,為了妥善保管王先生的“孝心”,黃永華決定將鞋子先帶回家,第二天一早再送過來。

昨天上午,失主王先生趕到農副物流中心站,從黃永華手中接過了鞋子。

王先生再三謝過黃永華。還好,被黃永華撿到了,這份孝心沒有遺失。

新鞋給媽媽了

騙她說不貴,才幾十塊

10月7日下午5點半,小時新聞記者聯系上了寫下便簽的王先生。

他正在趕往火車站,因為遺失鞋子,他已經晚歸了一天。

“我今年快四十了,很多年前,爸爸媽媽就為了我來這邊打工。”一晃十幾二十年過去,王先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而他六十多歲的父母,覺得身體還行,依舊在杭州打工。

“我母親在一家飯店做幫工,打掃衛生、洗碗都做的,每天早上8點上班,傍晚6點下班,一個月能有四千多塊的收入,父親也差不多做著同樣的事情。”王先生告訴小時新聞記者,他的父母和許多人的父母一樣有著那一輩人的勤勞和節儉。

“今天把鞋子給媽媽了,她很高興。”王先生原本買好了10月6日的車票,因為不小心把鞋子落在公交車上,因此把車票改簽,“媽媽問我多少錢,我說沒多少,就幾十塊。”

幾十塊還好,聽到價錢的母親放心了不少。

寫下便簽放進鞋盒的王先生,依舊是父母眼裏的小孩。

這雙特步鞋子,是王先生心疼母親一天到晚要站著工作特意買的,“兩百多買的,也不是很貴。”他告訴小時新聞記者,平時母親就買三五十塊一雙的鞋子穿,“要是被她知道要兩百多,肯定心疼壞了。”

王先生這麼說,是有依據的。

假期剛開始,爸爸媽媽能夠休息兩天,10月2日那天,他帶著二老去了趟西湖,他說父母平時住在良渚。“在杭州這麼多年了 ,兩人也不太出去玩的。也沒好好的正兒八經逛過杭州城。”

那天,王先生陪著父母,輾轉地鐵公交到了西湖邊。一家人從一公園出發,沿著西湖經過了長橋、雷峰塔、蘇堤,他想父母坐一次西湖遊船,父母沒同意,“他們說一個人要花幾十塊,三個人就是小兩百,劃不來,走走好了。”

那天最奢侈的是一件事是三個人花了一百多塊吃了一頓肯德基。

王先生照例沒和父母說價格,“要不然他們肯定不舍得”。

國慶那麼多堵,王先生為什麼要千裏萬裏來杭州看父母呢?

王先生是這麼說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裏都是團圓,在簡單的出租房裏,就著家鄉味的大蔥和醬,吃著饅頭就很辛福啦。”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戴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