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自己在橋上站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母親批評孩子後,孩子跳橋,母親跪地痛哭。

已經深夜兩點了,但我翻來覆去睡不著,心裏一直堵得慌,默默刷完所有的知乎評論,然後一個人發呆。

我最初看到這件事情,是來自一位微博大v的評論,說不能接受孩子不顧父母自殺,同樣也不能接受中年人拋下孩子自殺,這是怯懦而不負責任的。有人很認可他的觀點,並且說“如果有抑郁癥就該治啊”。

聽上去很有道理呀,直到我看到了其他人的故事。一位高中生得抑郁癥,已經嚴重到出現了幻聽,但父母覺得因為心理疾病去看醫生很丟臉,所以不肯去,他最後不得不休學了。像段子嗎?我舍友證實了這類父母的存在,她說,如果是她,她的爸媽也會覺得丟臉的。

我終於知道不對勁在哪裏了。那他為什麼不去XXX?這種句式好像晉惠帝說的話啊,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

大概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是本能,所以用戶群體不同的網站也呈現出了不同的觀點。

微博有年輕人也有中年人,因此兩派紛爭,各有勢力;知乎是年輕人的世界,以反思批判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為主;頭條和抖音則有許多中年用戶,多為父母發聲,因此下面的評論是主流。

圖源:知乎@尹醫師

有網友說得很好,這說明了不僅在小家庭裏,父母和孩子互相不理解,整個社會上,父母群體和孩子群體的情緒也是不能相通的。

我畢竟是個沒有文化和閱歷的年輕人,也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說說感想,所以還是從同齡人的故事談起吧。

夢中的死亡

年輕人們透過這17歲的少年,看到了他們的過去。

有一段時間,我很怕走在橋邊、水邊和高樓欄桿旁,不是因為我怕跌下去,而是這些地方散發著死亡的誘惑,吸引我往下跳。

“死亡是我夢中的主題。”朋友K說,她小時候經常夢見她姐姐死在她懷裏,在夢裏她嚎啕大哭,但無能為力。

這是因為她曾在家裏翻出她姐姐的遺書。遺書上先說了她活著的種種痛苦,對父母表示感激和愧疚,最後叩首說養育之恩來生做牛做馬再還。

她姐姐如今還好好地活著,但她清楚地記得有一天,她姐姐拿著水果刀指著自己脖子,對爸媽說她想死,而她爸媽冷靜地說你不敢死的樣子。她那時還小,在一旁啃著蘋果,仿佛觀看一出荒謬的鬧劇。

直到她也長到了十幾歲,在冷言冷語的責罵中突然明白了當年她姐姐的悲傷。

然後她的夢就變了,變成了她自己一次一次地死去。

無望的溝通

朋友L家中有一摞厚厚的藏書,都是關於父母應如何與孩子相處的。

但他們從來沒有翻看過。

有一天L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為《網癮》,書中講述了叛逆的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故事,借“網癮”反思了家庭教育方式。正因為書中的母親做出了改變,才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L反反復復看了三遍,鼓起極大的勇氣把書給了她的父母。

在她期待又忐忑的目光下,他們潦草地掃完了書,對她說:“很好,你現在知道了吧,網絡遊戲真害人。”

那天下午L大哭了一場,因為她終於明白,她永遠都等不到他們的道歉了。

活著的理由

小時候我問過很多同齡人,他們為什麼要活著,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會告訴我,為了父母。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天下沒有天生不愛父母的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天,是他們最初的軟肋,是他們最早捧出熾熱的心來對待的人。

當父母掏出刀捅進軟肋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一種傷害。

認識的一位小姐姐告訴我,小學時爸媽鬧離婚,把他們所有的負面情緒發泄在她身上。有一回被打過之後,她媽媽對她說,不要你了,你愛跟誰跟誰吧。那時候她認真想了很久,她為什麼難受得想死掉?因為她愛他們啊。她要怎麼才能不痛苦?不愛他們不就好了。

所以啊,那些因為父母手下留情、僥幸活下來的孩子,為了自保,只能讓自己的軟肋消失,沈默無言地長成會被呵斥“冷漠”“不懂感恩”的樣子。而那些被一刀捅進心臟的孩子,自然對這個世界不會有絲毫留戀。

天都塌了,那就去死吧。

理解與改變

工作以後,我養了兩只貓。從此我每天睡不足五個小時,夜晚它們拼命嚎叫,早上起來客廳都是被撕爛的紙。我每次都克制不住揍它們的念頭。

然而我也知道小貓理解能力有限,挨打的貓咪要麼記恨我,要麼害怕我。我也一度崩潰大哭,辛辛苦苦賺錢養家,淩晨兩點回家還要鏟屎餵糧,而當我情緒失控時,貓卻視若無睹,只顧玩耍。

——我對它們不好嗎?它們為什麼一點都不懂感恩?它們就是兩只白眼狼。

當我產生這個念頭時,我一瞬間渾身戰栗,毛骨悚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與過去母親的影子重疊交織在了一起。

我用了很長的時間去反省、冷靜。

如同許多新晉父母一樣,我沒有持證上崗,就倉促地擔負起了兩個生命,這不是它們能選擇的。我們的痛苦無法相通,但這也不是它們的錯。如果我不想失去它們,還希望它們像剛來時那麼喜歡我,那我能做出的唯一選擇,就是控制情緒,學會用和緩的方式去教導它們。

圖源:@FreshBoy

這個故事想說幾點。

一是我越來越理解母親當年因為生活壓力帶來的焦慮和暴躁;

二是我認為父母的教育方式確實存在問題,因為我有記憶以來,與父母的溝通全都在我的失聲痛哭中結束;

三是這種傷痛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比如初中時我發現自己對待感情比別人更冷漠,工作後發現我與母親越來越像,無法克制情緒,也習慣性地去否定別人;

四是我意識到了這些,這或許是改變的契機。

讓一切停止吧

其實比起其他人的經歷,我是幸運的。我的回憶不止是昏暗的色調,也有著溫暖。我記得父親走遍小鎮為我買一只小龜,也記得母親每晚放在我床頭的蘋果。

我知道他們的過去也很艱難,人之所以成長為今天的樣子,往往不是自己能選擇的。父母輩的童年陰影,從祖輩而來,而祖輩的傷痕,又要追溯到上一代。

然而,盡管他們逐漸變得平和可親,盡管我的記憶力已經差到回憶不起很多細節,但只要我稍微用指尖輕觸那段長長的少年時光,那些驚濤駭浪般的難過和宛如千鈞巨石的壓抑仍會迅速把我淹沒。

我至今不敢和爸媽聊起往事,恐懼已經深入骨髓,只能一遍遍從父輩和祖輩的人生軌跡中尋找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我慶幸地發現,每一代都是有所改變的,但也傷心地發現,如今9012年了,根植於傳統孝道的思維依舊頑固地存在著——孩子是父母的私產,他們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媽媽的遙控器》

我仍然看見有母親歇斯底裏地吼,她學成這樣,我不開心,讓她去死,我也要讓她考好;也看見父親掏出一把槍讓孩子去死,孩子毫不猶豫地開槍自殺;我看見他們癱軟下來的雙腿,追悔莫及的眼淚,也看見悲劇一次次地重復,像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噩夢。

我們不是想指責這些心碎的父母,悲劇已經發生了,他們將在漫長的余生中受盡折磨。我們只是想讓那些評論“這孩子被寵壞了”“抗壓能力太差”“自私自利”“活著也沒有責任心”的父母意識到,那毫不猶豫的縱身一躍,也可能是從小到大的壓抑悲傷堆積到頂峰的崩塌。

這些父母會知道他的孩子們在想什麼嗎?他們是否平視過孩子的眼睛,傾聽過孩子的聲音?

他們做過這些事情嗎?

因為孩子偶爾的一次成績下降,說他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在孩子受到傷害一身狼狽時回家時,不分青紅皂白地侮辱打罵他;一邊說著父母是孩子的依靠,一邊在他哭泣時指責他被寵壞了心理承受能力差;爭吵時對他說,你有本事就去死,出了這個家門你就不要回來了,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說真的我極少聽過孩子說我沒有你這樣的父母,通常都是父母先不要孩子的呀。

他們要是做過又毫不在意地忘記了這些事情,當孩子忐忑地發出新聞鏈接,試圖盡最後一次努力和他們溝通時,卻得到了這樣的回答:“你是什麼意思?”

那他們的孩子會不會想:真好啊,這個少年真有勇氣,今天是他,明天就是我了。

就不能讓這一切在我們這一代結束嗎?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劉桐桐

(本文由廣州參考(gzcankao)原創發布,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任何侵權轉載行為,一經發現,將交由廣州日報法務部門處理並追責。)

猜你喜歡

在廣州這個區上班,平均一年賺22萬!10萬都成基本線了(內含免費電影票)

暴雨傾城!廣州開啟倒水模式!雨҈雨҈雨҈ 將持續到……

這些癌癥發病率正在上升!廣州四個區居民可享受免費篩查

美!廣州將建古驛道小鎮,32平方公裏!地址就在……

銀行卡在手8000元卻不翼而飛?原來是因為這個安全隱患

越累越胖,越忙越肥?“過勞”的殺傷力可遠不止這些

新版微信如何找到“廣州參考”

1、打開微信訂閱號列表,找到“廣州參考”推送卡片,點擊“余下4篇”提示,即可查看今天全部精彩內容;

2、點擊本文頂部“廣州參考”藍色字體,進入廣州參考微信公眾號,即可查看所有精彩內容。

3、點擊訂閱號界面右上角的按鈕,就可以切換回舊版啦!

4、星標“廣州參考”就不會錯過每天的精彩內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