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家中的窗戶被挖個四方洞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織機洞外景

織機洞內景

織機洞中發掘物

繪圖/王偉賓

佇立在滎陽織機洞內,我的感覺是:震撼。

震撼,是空間尺度上的。它是巖廈式溶洞,洞口呈半圓形,高達20余米,寬10余米,進深20余米。“原洞更大,進深有40米,堆積物大量填埋,現在進深20余米。”滎陽市文物管理中心主任劉其山說。

堪稱宏偉的石洞,令我想起“現代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名作《神秘島》,書中有座深藏山體內的山洞“花崗石宮”,其壯麗,令小說主人公脫帽致敬。

織機洞主體“大廳”部分已足夠高大,它的石灰質穹隆頂,如教堂圓頂,須脖子極力後仰才見。洞內東端,立陡的崖壁筆直上衝,垂直高度比“大廳”部分更驚人。最高處的洞頂,有寬長的天然大裂縫,南北長16米,東西寬2至8米。考古工作者因為工作需要遮蓋了裂縫,唯留一扇長方形小窗,初春霧霾天的迷蒙光線從小窗透入,尤顯神秘。

震撼,更是時間維度上的。它是10萬年前古人類居住之地。它是2006年評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被我國已故著名專家張森水譽為“中原第一洞”。

我踩踏的腳下,手指觸摸的冰冷巖壁,透過洞頂小窗看到的陽光,10萬年前,這裏的古人類看過感受過了。

“它是繼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洞穴遺址之後的最重大發現。在一個洞穴遺址內既有舊石器時代文化,又有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在中國也是首次發現。”原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松林對記者說。他主持過從1997—1999年織機洞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005年秋天,中外學者會聚滎陽,舉辦了“織機洞遺址與東亞舊石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認為,織機洞遺址對人類起源學說具有重要價值。出土文物為“中國人類是從中國最早的猿人發展而來”的觀點提供了有力證據。一個洞穴遺址內既有舊石器文化又有新石器文化,佐證了滎陽在2萬到10萬年前,一直是人類居住的場所。

這個溶洞,在漫長時光中一直被先民居住。它,見證了人類腦洞逐漸大開的過程。

探洞

2019年2月,我們驅車到達滎陽市南崔廟鎮王宗店村,這兒是嵩山余脈所形成的低山丘陵區,海拔高程約為300到800米,丘陵綿延,溝壑縱橫,水源充沛,植被繁盛。

這些低山多為石英質灰巖構成,巖溶作用強烈,喀斯特地貌發育,隨處可見裂隙和溶洞。“在已查明的10多處溶洞中,織機洞是埋藏有古人類遺存的遺址之一。”當地的同誌告訴記者。

王宗店村村北,我們從大路左轉進一條鄉間小道,車行沒多久,看見一架小山,山腳下,立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識碑。碑東側,是一條上山石徑。

順石徑往上攀,很快就到了織機洞。它海拔高程452米,洞前有寬30米到60米的季節性河床。洞口高出河床底部30米。開敞的洞口外沿,建了青石護欄。倚在護欄上往下看,有一處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的半月形河谷臺地。臺地上,有一處幽深的考古發掘探方。探方口比兩個普通井口大,洞側有臺階可下,探方口用雜樹枝遮蓋著,裏面尚有積雪。洞內更深處,潮濕洞壁上生著碧綠的蕨類植物。

“這個探方很重要。上面的織機洞洞穴頂部有裂縫,雨水挾帶泥土從洞頂下泄,將洞內填滿堆積物。1990年7月,文物工作者開始發掘時,洞內大部分地方被堆積物填滿,堆積物頂面離洞頂僅4米多。當年的堆積物呈斜坡狀,從洞頂向外逐漸傾斜,最老的一部分遺存,從織機洞內衝刷深埋到下面地洞裏。這裏面,曾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劉其山解釋。

現在的織機洞內,除部分堆積物外,還有文物工作者2018年新開的工作面,約有10平方米左右,布方拉的線仍繃在地面上。“織機洞的文物發掘,仍在持續。國家文物局根據學術研究的需要會批一定發掘面積,這裏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鄭州市考古研究院申請的工作面。”劉其山說。

1985年初,河南省開展了文物普查工作,從織機洞內采集到兩片夾粗砂褐陶陶片,引起了張松林的註意,他確認這是重要的早期原始文件遺存。

他前去復查,又約請省內專家來現場,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考察和研討。

1990年7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準,在織機洞進行試掘,試掘區選在洞外斜坡部分堆積物上。1990年9月到12月,開始了第一次發掘,其後又有兩次發掘,發掘成果豐碩,專家認為它“地層堆積之厚,文化遺跡、遺物之豐富僅次於北京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

張松林說:“從1990年到1995年三次發掘中,發掘面積近100平方米,地層堆積厚度達20多米,劃分為23層。其中第21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第18層向下含有古脊椎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制品。發掘出土石制品6546件和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

出土文物中,動物化石標本萬余件,但化石多破碎。

動物化石中的哺乳類動物有斑鹿、腫骨大角鹿、原始牛、似狗獾、中國鬣狗等,還有四種鼠類和鳥類化石。

原始人學會用火,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和石頭刮削器、木棒不同,火具有可加速生態學的推進力,對人類自身發展和環境,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發掘區近100平方米,僅有20平方米清理到24米深度,已發現17處用火遺跡,多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遺跡層面上有灰燼堆積,灰燼下有燒烤痕跡,周圍及地面被烤成褐色或赭色,還發現了不少火燒過的骨頭。”張松林說。

織機洞遺址出土的文化遺物中,主要是石制品。6000多件石制品中,1597件有修理或使用痕跡。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為主,占77%,燧石占18%。出土石片很多,主要為石英石。

1597件石器中,因用途不同分兩類。第一類主要用於生產石制品,包括砸擊石錘和單端錘擊石錘。其數目很小,只有15件。第二類是指用於加工生活資料的石器,共1582件。可分為刮削器、尖狀器等五類,以刮削器為最多,依刃口位置和數量,又分為單刃、雙刃、端刃、復刃四組,單刃最多。

織機洞不僅是古人類長期居住地,還是個石制品生產基地,是原始人的石器作坊。“從石制品和動物化石表面看,基本沒有衝磨的痕跡,可以肯定,該遺址屬原地埋藏類型。”劉其山說。

洞中十萬年

10萬年前織機洞內的古人類以何為生?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因為地質構造運動,全球海平面上升,從鄭州廣武山(古名三皇山)向東,絕大多數地方皆成汪洋。這一時期,地球的構造運動和火山活動頻繁,大約在更新世中晚期之交,鄭州西部、西南部的嵩山山脈和浮戲山等皆是這一時期形成,同時形成的還有滎陽織機洞、蝙蝠洞,新密神仙洞,鞏義雪花洞等喀斯特溶洞。

以打獵和采集為生的古人類,找到這個進深達40米的巨大山洞時,發現它足以遮風避雨。他們身裹獸皮,在洞內生了火堆燒烤食物、取暖、驅趕野獸。他們群居於此,繁衍生息。

據考證,從10萬年前至2萬年前,都有古人類在織機洞裏生活。織機洞遺址保存了很厚的堆積層,主要屬於中、晚階段,時代上跨越了從舊石器時代中期到晚期的發展。其堆積物,清楚地反映了早期人類曾連續使用該洞穴。甚至到漢代時,洞穴內還有人類活動痕跡。先民們對它的利用很徹底。

洞門前現在是道深切峽谷,谷中有河流,古道河道要比現在海拔高10—20米,方便古人類就近取水。

洞外,就有大片森林,足以給他們提供食物。織機洞內出土了大量的動物化石,可以佐證此點。

織機洞中出土的大量石器中,刮削器用來刮掉棍棒上的皮,讓棍棒更稱手。尖狀器用來剝野獸皮。砍砸器可用來敲骨吸髓。他們穿的獸皮衣咋做的呢?專家推測,是用石錐在獸皮上穿眼再縫制。

織機洞,當地百姓對它充滿敬畏感和神秘感。附近村民遇事總要來這拜一拜。

織機洞名由來,自古有多種傳說。相傳古代有個放羊娃王增,經過織機洞時,聽到有織布機的聲音,看到仙女在裏頭織布。他問:“你織什麼?”仙女回答是給他織蟒袍。王增的母親讓他讀書,幾年後他進京趕考得了功名。但他卻嫌棄母親,母親悲憤自殺,王增被雷劈得身首異處,頭被拋到織機洞對面穿梭洞裏,身子被扔到織機洞旁的一個山頭上,相傳織機洞之名,出自這個故事。故事反映了民間樸素的孝道觀,有很深的農耕時代痕跡。

織機洞之名,令我想起《樂府雅詞》中收錄的宋代無名氏的一組詞作《九張機》(共九首,從一張機到九張機)。“一張機,采桑陌上試春衣。風晴日暖慵無力,桃花枝上,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射雕英雄傳》中周伯通與瑛姑之戀,始終伴隨有一首《四張機》:“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一段孽緣,由此鑄就。

“滎陽自古絲織業發達,張松林1982年在滎陽青臺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羅織物,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絲綢殘片,距今已有5500余年歷史,是杭州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滎陽市外宣辦綜合科科長蔣士勛說。

織機洞之命名,成為滎陽古代絲織業發達的一個佐證。

洞裏的人

織機洞地理位置處於中國中部,從文化交流角度看,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專家曾提出舊石器文化交流走南陽通道,織機洞晚於東北方的周口店中國猿人文化,也晚於近北的大荔人石制品組合,卻早於其南部具有相同石制品特點的南陽小空山的組合。“顯示出它具有舊石器文化南北交流甚至於哺乳類動物的南北遷徙的‘驛站’作用,進一步研究會對舊石器文化交流問題作出重要貢獻。”《織機洞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分析。

1990年到1995年,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為主,對改遺址進行了三次發掘。從2001年到2004年,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再度發掘。

再度發掘收獲很大,“織機洞遺址的諸多發現,對於認識本地區晚更新世的環境,古人類與舊石器文化發展的年代框架,尤其是石器工業反映的古人類活動與行為特點變化等,有關現代人類起源與發展研究的信息都十分重要。”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幼平撰文稱。

王幼平發現,織機洞古人類早期就地取材,用石英砂巖及石英巖等加工工具。之後舍近求遠,到離山洞遺址六七公裏的山區找燧石,以便生產更好用的輕型工具。

更大的活動範圍,更復雜工具的應用,包括遠距離運送石料,更精細修理工具等等,說明織機洞古人類行為比早期更為復雜化。這一轉變,發生在距今5萬年至4萬年之間。而生產與生活等活動的復雜化,生存領域的擴大等特點,正是現代人所特有的行為特點。

王幼平因此認為,雖然織機洞遺址沒有人類化石等直接證據的出現,但織機洞遺址內豐富的古人類文化遺存,卻清楚地顯示了這個階段人類行為的演變特點。

“織機洞遺址巨厚的地層堆積與多層石器文化的發現,為認識中原乃至整個東亞地區晚更新世舊石器文化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審視近年來在我國各地乃至整個東亞地區,新發現的晚更新世舊石器文化材料,以及所反映的晚更新世人類行為的發展特點。”王幼平撰文分析。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關於現代人類起源有兩種假說,即本土多地區起源論和非洲起源論。

一些學者主張現代人類應當起源於非洲。不過從中國與東亞其他地區考古學情況來看,很難支持上述觀點,也有許多學者主張現代人類應該起源於包括東亞在內的多地區。

“現代人類的起源與發展是更新世晚期,也就是距今十幾萬年到距今1萬年之間。近年來兩種假說爭論日趨尖銳,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到東亞地區。系統認識晚更新世東亞,尤其是中國境內古人類活動特點,及其生存年代及古環境背景,已成為解決上述課題的關鍵。”王幼平在《織機洞的石器工業與古人類活動》中認為。

這一認識過程中,對織機洞舊石器時代遺址的持續發掘與研究,成為非常重要的事。

正如北大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評價:“織機洞的重要性在哪兒呢?它是研究現代人類起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