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在胡洞中搭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故宮博物院的收藏中,有一類物品非常有趣,它們被稱作“燙樣”。翻譯成現代詞匯,就是建築模型,專門給皇上匯報方案用的。

“閱是樓的彩棚燙樣”側面

在眾多的燙樣中,有一件非常特別,它由30根立柱,支撐起了一個平面為凹字形的罩子,怎麼看都像個桌子。標簽顯示,這是閱是樓彩棚,可在今天的故宮閱是樓卻找不到這樣的建築,這是為什麼呢?

閱是樓是觀戲樓,在紫禁城內最大的戲臺暢音閣的對面。在兩者之間,是一個凹字形的露天庭院,彩棚恰好可以安放在這個庭院之中。

從燙樣看,彩棚分上下兩層,下層全部淩空,不遮擋視線,上部被細密的葦席包裹,但有236扇玻璃窗用於采光。彩棚與建築相接處有帳子和卷窗, 可卷起也能放下,既便於采光,也能防止雨水漏下來。彩棚是平頂的,天花上滿繪青藤蘿花卉和西番蓮,30根支撐立柱,通天徹地,均做成瀝粉貼金的盤龍柱,規格很高。

暢音閣戲樓安放彩棚後的剖面圖(朱起鵬繪制)

《慶壽圖》中央美術學院博物館館藏。《慶壽圖》裏的人物場景,存在一些史實錯誤,應當不是當時宮廷場景的直接描摹。但那座高大的彩棚和背後的戲樓建築卻細節真實。

據學者分析,這座彩棚應當是為慶祝慈禧太後四十歲生日而搭建的。慈禧是個超級戲迷,慶壽活動中少不了戲劇演出,但她的生日在11月底,當時北京已是初冬,天氣寒冷。為戲臺搭建一處彩棚,就能將露天的庭院變成室內劇場,暖暖和和地看戲了。

今天,這座彩棚早已消失不見,但中央美院博物館所藏的一張繪畫,給了我們很多想象的空間。《慶壽圖》中描繪了一個在高大彩棚籠罩下的,流光溢彩的世界。

紫禁城還有一套燙樣,是長春宮涼棚的模型。說是涼棚,當年可是嚴嚴實實,罩住了整個長春宮的前庭院。這涼棚設計的實用性極強。不但四面都有通風采光的窗子,起脊屋頂也劃分為十組巨大的天窗。每組天窗設置兩層卷簾,下部為蘆葦編的“卷箔”,拉起可直接看到天空,放下又能遮蔽日光。卷箔之上是油布簾,平時在屋脊高處收著,逢雨天放下,成為防水蓋頂。這一切機關都在三、四層樓的高空,靠地面上的人用長繩拉拽,得以舒卷,且能做很細微的光線調節,非常巧妙。

席箔卷起後的樂壽堂涼棚

不光是宮廷,老百姓家也搭涼棚。每年農歷四五月間,天氣漸熱,北京城的殷實人家就開始搭設涼棚了。涼棚一般比四合院的房檐高出二尺,在庭院中投下陰涼。更講究的人家,涼棚下還要設置花架,用於種植葡萄或紫藤之類的遮陽植物,頂不濟也要種些葫蘆,讓天棚內生機盎然。

原阜成門鐵路工程局客廳罩棚,雖說是公共建築但很有生活氣息

進入深秋,很多人家還會搭設暖棚,暖棚要比涼棚復雜不少,首先是講究封閉,然後需要大量的玻璃窗,讓陽光仍能照進院內,跟現在的陽光房差不多。棚外大雪紛飛,棚內仍能竹木蔥蘢,春意盎然。

1920年代,鐘樓一帶院落中的暖棚

1930年代北京內城街區,很多院落都搭設了天棚

北京的住宅,以院落式為主。各家各戶的室內空間比較有限,但院子都不小。遇到紅白喜事,擺桌宴請,急需拓展場地,那搭棚的手藝就派上用場了。

《道光都門記略》就記載“京師搭蓋喪棚,工細絕倫,點綴有花木鳥獸之型,起脊大棚,有瓦壟、柁頭、吻獸、螭頭之別,以及照墻,轅門,鐘鼓樓,高插雲霄”,跟蓋真房子一樣。

大型喜棚室內場景

北京街頭的大型喪棚

想象一下,如果俯瞰當時的北京城區,波浪般的四合院屋頂間,各類罩棚、彩樓像蓮花一般,朵朵盛開,千姿百態。旺盛的搭棚需求,還催生了北京城龐大的棚行產業,據1941年的統計,北京城內大小棚鋪有245家之多。

搭棚

外地搭棚,一般會先在地上刨坑,把沙篙栽在坑裏固定。但北京的棚匠卻不這麼幹,再大再復雜的罩棚,都是平地豎桿子,絕不破壞地面。這個習慣,可能與北京高等級建築較多,地面不能輕易開挖有關。

棚子的牢固,全靠棚匠綁紮的功夫,他們會用一種一尺多長的別棍,通過繩套,將棚架的吃力處連結在一起。扭轉別棍,能夠讓這些結合點更加緊密。拆卸時又能通過旋轉它輕易泄勁兒,完全不損傷材料,非常精妙。好的棚架,牢牢地扒在屋面之間,無論多大的風吹過,也能紋絲不動。

棚子下的百姓生活

棚行搭建的雖然都是臨時建築,但卻是資源循環利用的典範。除了個別損耗品外,沙篙、窗扇、裝飾構件和多數的席子都能重復利用。清宮檔案就曾留下很多賬冊,專門記錄慶典中各類罩棚的用料數量和拆除後回收使用的情況。

罩棚作為建築的延伸,本身的裝飾性也很重要。晚清時,紫禁城禦花園的絳雪軒在抱廈前搭出一組西洋式的罩棚,罩棚用了堅實的木構,頂部用鉛皮制作成弧面屋頂,四周裝飾有細密的花紋雕刻。它與後部古雅的殿堂,亦莊亦諧,形成了非常生動的建築形象,堪稱清末宮廷建築的一大創新。

1940年代的絳雪軒罩棚

20世紀初,莊士敦與溥儀、溥傑、潤麒在禦花園養性齋樓上,左側建築為養性齋罩棚,今已不存

用罩棚或類似的臨時構築物妝點和拓展建築,曾經是很流行的做法,它們的形象深刻影響著當時北京的城市面貌。如今,那個曾布滿各類罩棚的北京,那些絢麗的臨時世界,只能去老照片裏尋覓了。

1930年代王府井八面槽某商店,店門前用沙篙起了個樓子,商店只有2層高,彩樓子可是3層,巨大而招搖,廣告效應非同凡響。

1955年的前門大街。整條街道,幾乎看不到建築的立面,各式各樣的布棚招幌,重新形成了街道的界面,它們挑出深遠,迎風招展,絕大多數都書寫著娟秀的字號和廣告,成為建築向街道的延申,也形成了傳統北京街道特有的城市氛圍。

(作者系神奇建築研究室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