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歷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市場上銷售的傳統“老黃歷”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濟寧12月25日訊 (記者 郝亞松) 提起老黃歷,人們想起的無非是“那都是老黃歷了”的口頭語,對於80年代市場真正流行的、人們更多將其當作一本“生活指南”的老黃歷,現在卻鮮少有人提起。以往每到年關,各式各樣的日歷、掛歷伴隨著各類年貨紛紛上架,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物件。臨近年底,記者走訪濟寧市的各大批發市場,探尋人們口中之前常常提起的“老黃歷”。

提起“老黃歷”很多人以為是選日子時才用到。據了解,黃歷或者稱作皇歷,是中國人的歷法,有的地方稱為老黃歷、老皇歷、農歷、陰歷、擇吉老黃歷等不同的名稱。它是在中國農歷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顯示當天吉兇的一種歷法。現在很多人依然在用黃歷來作為生活指導手冊,在擇取祭祀、祈福等一些重要日子時,參照黃歷記載的日子宜忌。

在琵琶山大市場內,不少文體店的門口都擺放著大小不一的日歷,日歷上不光記載著時間還有節假日,不過這樣的日歷並不是最完整的。還有一種小本子,總共有三百多頁,一頁一個日期,這種日歷叫做手撕日歷,也就是人們口中的老黃歷,雖然看不上去不是很美觀,但作用十分的豐富,不光記載了天氣,還記載單日農歷、當日八字、節氣日期以及每日的時辰吉兇資訊。

最薄的紙,白底上印著紅色、綠色和黑色的字,最中間最大的是日期,下面還有忌宜、吉神方位等,反面還有周公解夢。一樣的紅封皮,內容紙張也大同小異。盡管這種日歷在形式上接近原始的“老黃歷”,但內容上卻已發生萬千變化。店主於先生告訴記者,“手撕日歷的類別有很多,分為生活常識、健康養生、醫療保健和八卦等多個類別,從前手撕的‘老黃歷’已經很少了,隨著手機日歷軟件的普及,日歷、掛歷的銷售量日益下滑,現在購買人群多以一些企業單位和中老年人為主。

“出門看黃歷”是現在市民對於黃歷的認知,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革,原始“老黃歷”那種一日撕一頁的頗具儀式感的時期在人們心中逐漸淡忘。“通過手機就能知道哪天星期幾,哪天是節假日,比之前的日歷方便多了。”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日歷,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從有了手機後就很少購買日歷了,因為只需打開手機,便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這次前來購買也是因為家裏老人保持了對於傳統日歷一天一撕的習慣。

在之前車馬郵件都慢的年代,一天撕一頁,充滿神聖的儀式感,是對過去一天的回顧,也是對嶄新一天的期待。現在的人們早已舍棄了老一輩手撕日歷的形式,轉而依賴更為智能的電子日歷。如果說日歷在以前代表一種需要,生活在互聯網發達的信息時代,手撕日歷代表的或許是一種情趣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