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解手時腳上沾屎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我國是禮儀之邦,老夫子幾千年前就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禮,不僅是一種制度,一種道德準則,還是一種精神追求。

正因如此,古人忌諱很多東西,就拿上廁所來說,現代人一般都用“衛生間”一語蓋過了,但古人並不會說“上個廁所”,這屬於沒文化的說法。

關於這個上廁所的說法有很多,譬如“方便”、“更衣”、“便溺”、“解手”或“出恭”;

這個出恭是元代時才開始流行的一種雅稱,它來源於科舉考試時,考生如果中途需要如廁,就領一塊“出恭入敬牌”;

把這塊牌子掛在胸前,然後到指點地方解決,離開科場上廁所就叫“出恭”,回來就叫“入敬”,因為科場是很神聖的地方,所以要恭敬有加。

後來“出恭”這種說法就在文人大夫之間流傳開了,不過要是鄉下人聽到“出恭”這種說法,多半會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相對比較文人雅客的遮遮掩掩,民間則用所謂的“解手”來表示上廁所。

這個說法的歷史典故來源於,據說犯人在被發配途中,由於雙手都被枷鎖或鐵鏈鎖住了。因此當需要解決個人問題時,就會向官差打報告說:“大人,請解手,我要小便。”

後來每個犯人基本上都這麼說,它也就傳開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朝初期強行要求移民,如“山西大槐樹移民”、“湖廣填四川”這些說法,當時的老百姓就被強行捆綁起來送到新的地方生活。

而這些老百姓需要上廁所的時候,也會如上面那樣請求解開解開雙手。

當然就文本意義上來說,由於“解”字擁有排、釋、通的意思,所以就被引申到這種生理行為上。

而這種說法也非常廣泛,出現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如馮夢龍在《警世通言·趙太祖千裏送京娘》中就寫:

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

另外“解手”中的“手”原本寫作“溲”,後來因為和“手”諧音,再加上需要手來完成,所以就轉化成了手。

有時,“解手”又被說為“凈手”,這個也算是比較委婉的說法。

如在《全元散曲·紅繡鞋》中這樣描述說:

這事怎幹休,唬得我摸盆兒推凈手;

這是民間較為廣泛的稱呼,當然由於每個地區的語言不通,也會出現一些其他的說法,譬如在雲貴、湖南湖北這些地方會用“屙屎撒尿”這種說法。

但是就比較粗俗了,所以現在一般都被淘汰不用了。

而像皇宮中的一眾地位尊崇的皇帝和妃子們,斷然也是不可能像民間老百姓一樣用這些稱呼了,畢竟事關皇家顏面,自然要和老百姓顯得不同。

就拿離我們最近的清朝來說,從起床那一刻開始,皇帝太後們的範就和老百姓處處顯得不同。

在上廁所這件事情自然也有所區別,盡管有時也會說“出恭”, 但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有失身份的說法,一般只能悄悄的跟太監說。

普遍的說法叫做“傳官房”,這裏的“官房”就是指便盆。

“老太後一說‘傳官房’,就是要便盆,要大小解了。” ——《宮女談往錄·慈禧起居二》

皇宮的太監和宮女那個個都是精靈鬼,皇帝太後們自然不必說“出恭”這種不符合皇家尊貴身份的話,而是吩咐一聲“傳官房”;

立刻就會有太監一溜煙的去把雕龍刻鳳,用檀香木或者瓷器做的便盆頂在腦袋上送進更衣室,在官房裏鋪著松軟的炭灰或者香木屑,完事以後太監再頂在腦袋上傳出去清理幹凈。

故宮中沒有廁所,而數萬人的隊伍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解決的。

“宮裏頭有兩大奇怪的事:一是數千間的房子都沒煙囪。宮裏怕失火,不燒煤更不許燒劈柴,全部燒炭。另一個是整個宮裏沒廁所,把炭灰積存起來,解大溲用便盆盛炭灰,完了必須用灰蓋好;解小溲用便盆,傾倒在恭桶裏。每天由小太監刷洗幹凈,所以無論冬夏,宮裏絕沒有臭氣味——《宮女談往錄·慈禧起居二》

這個應該是民間所用,清宮便盆文物很少見

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有草紙上,有錢人家的奢侈是普通老百姓無法想象的,當老百姓還在用粗糙的草紙時,宮裏的人們已經用上了柔軟度絲毫不差現代的手紙。

這種手紙是白棉紙,這種紙光滑、柔軟,但就這都怕傷害到皇親貴族們的屁屁,所以還需要進行加工。

先是用嘴巴噴上一層水霧,令紙張變得更加柔軟,借著再用熨鬥輕輕的燙兩遍,這是為了把紙毛熨平,借著再把這種加工好的長條形衛生紙規規矩矩整理好,需要用的時候拿出來就行。

所以早在清代,皇室就已經用上了光滑而又幹凈的衛生紙。

相比較這種精致的生活,民間老百姓則還停留在用粗糙的草紙,所以說萬惡的封建社會是有道理的。

那麼問題來了,你們那裏上廁所叫什麼呢?

關註@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