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查詢夢見稻谷出芽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91歲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國人哀痛!世人悲慟!讓我們為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致敬、默哀!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袁老的畢生追求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為實現這一宏願,他長期致力於促進雜交水稻技術創新,並將其推廣至全世界。畢其一生,專註田疇,播撒智慧,收獲富足。為“稻粱謀”,為民生計,袁老無愧俠之大者、國之仁士。

世界上,“吃飯的事情最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親歷過饑饉歲月的袁隆平決心學農。母親說:“傻孩子,學農多苦啊。”袁老卻“死活要學”:“吃飯可是天下第一樁大事,沒有飯吃,人類怎麼生存?”那時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種子,不管撒在哪裏都會生根發芽。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大半輩子都與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為中國人吃飯而奮鬥著。

曾經,有美國學者質疑:“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袁老決心向“饑餓惡魔”挑戰。他說,“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果糧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從選種、試驗、失敗,到再選種、再播種、再觀察……如此反復,經歷了一次次“曲折的尋找之旅”,又經過了一個個“穿行在磨難之中”的試驗過程,終在這條崎嶇的科學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發的雜交稻被譽為“東方魔稻”,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認為“給世界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這是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的評價。“他看上去更像一個地道的湖南農民。”這是農民朋友的贊譽。他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試驗田的路上”。人們看到的袁老,總是挽著褲腿下稻田的形象,無論播種季還是收獲季。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勛章”。但即便是在獲得國家最高榮譽的當天,袁老還下地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拿著水稻說:“花開得好好”。成就與尊榮的背後,恰是腳踏實地的奮鬥、敢為人先的創新、鞠躬盡瘁的堅守。

有人說,科學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實的追隨者。水稻雜種,曾有不少國家科學家研究過,並未成功。根據實踐,袁老以科學的膽識和眼光,無懼“這是對遺傳學無知”的嘲笑,投身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學規律,也敢於提出設想、勇於探索,依據事實、發現真理、驗證真理伴隨袁老一生。1964年開創雜交水稻研究,1997年開展超級雜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別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2020年實現了周年畝產稻谷3000斤的攻關目標……“一粒良種,千粒好糧。”一次次重大技術創新,一條條畝產攀升曲線,讓雜交水稻技術衝破了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證明這是科學,更是不斷發展著的科學。

有夢想,了不起。袁老常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水稻高產的夢想變成現實,雜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等國家大面積種植。為了實現夢想,袁老和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國一位學者說,袁隆平使“饑餓的威脅在退卻,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充足的世界”。這是中國科學家對人類、對世界的貢獻,也是對歷史、對文明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時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在田間地頭、在試驗場地,袁老頂著夏天的烈日、走過秋天的泥濘、踏著冬天的風雪,教人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帶更多人迎來春天的朝陽。袁老說,“我始終覺得,糧食安全問題必須時刻警惕。”今天,繼續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才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位於長沙馬坡嶺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各國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聖地”。這裏的創始人袁隆平,把人生視為一盤下不完的棋,並把自己“當做一個過河卒子,拼命前進,永不後退”。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正當追夢不止、前進不止、奮鬥不止!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