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辱罵親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與人之間都會有矛盾,但往往越熟悉的人,矛盾越大,這是因為當雙方都知根知底的時候,你明白他的優劣,他也看透你的秘密。

雙方失去了神秘感之後,人性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因此對彼此產生“厭惡”心理。曾有心理學家說:親人與親人之間的矛盾,往往是外在的矛盾所不可比擬的。

親人是我們整個成長過程中的見證者,在他們面前我們會放下戒備,同時也將最壞的一面留給他們,等到快要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心理學中有這樣兩類人,他們習慣性欺負親人,討好外人,困擾著自己,也困擾著最愛他的人。

遭受外界創傷太多的人

有這樣一類人,從小到大受盡了數不盡的欺負和羞辱,在學校被小夥伴欺負,向老師傾訴,老師卻置之不理。

長大後步入社會,被同事欺負,也被老板看不起 。面對外界強者的傷害,他們無能為力,也不敢反抗。

只有在親人面前,他們才能獲取一些存在感,也就是俗話說:挑軟柿子捏,窩裏橫,軟土深挖。

平時將所有的情緒壓抑在內心,一旦到了親人面前就如洪流般宣泄出來。當外界社會和家庭內部失去平衡時,他們也沒有辦法,唯一宣泄自己的途徑就是對父母咆哮,人總是需要宣泄的,不然會憋出病來,但苦惱的是,他們總是無人傾訴。

這一類人一般性格比較內向,沒有自信,有一定的社交恐懼。而對於至親,反正知根知底,對方也不會拿自己怎麼樣,所以才會肆無忌憚。

被原生家庭影響的人

大部分情況還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一般分為以下兩種不平衡的情況:

過於溺愛

關於溺愛,我們也講過很多次了,溺愛並不是真正的愛,溺愛的父母往往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但是並沒有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這類父母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給予孩子“愛”,對他們內心真正的感受關註很少,所以被溺愛的孩子往往感覺缺愛。

溺愛型的父母一般是討好型人格,他們真實的情況是在討好孩子。

怕孩子不高興,怕給孩子童年留下不好的影響。怕強迫孩子學習後孩子不喜歡自己,從而影響到自己和孩子的關系,

成人單純地認為,物質的隨意滿足,不做事情,沒人打罵,把這樣的好生活創造給了自己最愛的孩子。

覺得這是最好的愛。但是孩子需要的是內心成長,而不是成為溫室裏的花朵,長大後被外人嫌棄。

很多溺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由於缺愛,很容易對父母心生不滿,再加上父母的無底線包容,他們就把最差的脾氣留給父母,甚至汙言穢語都能罵出口,孩子會繼承父母的討好型人格特質,對外人百般討好,然後受到很多委屈,到頭來又對父母惡語相加。

這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比如上次因為父親給的生活費不夠,把父親罵上熱搜的留學女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其父母過度溺愛留下的惡果。

過於嚴苛

過於嚴苛的家庭往往教出“完美”的孩子,這導致他們在外人面前表現完美,這樣的人總是壓抑內心的陰暗面,協調不好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比如之前李雲迪嫖娼案。

這類人往往把嚴苛的父母內化成自我的功能,他們的內在父母是非常嚴厲的,從而不斷嚴格地批評自己。

所以他們也容易患上抑郁癥,越是苛責的家庭,越容易培育出抑郁癥患者,比如電視劇《小歡喜》中英子的母親就親手導致了英子患有抑郁癥。

患有抑郁癥的人之所以仇恨父母,主要原因就在於父母是導致他們抑郁癥的元兇。

所以他們對父母都藏有很強的不滿,經常壓抑對父母的憤怒和攻擊性。這類人雖然不會討好外人,但他們會努力維持自己完美的形象,會活得很累,回家對親人的態度就更不用多說了。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語叫作心理彈性,心理彈性又叫做心理復原力,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負面環境時的適應能力和反彈能力。

我們常用它來預測一個人患有抑郁癥的概率。心理彈性和抑郁程度呈現負相關,所以心理彈性往往也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心理學家認為,長期的高壓家庭環境導致了這種人格有限的處理情緒的能力,所以他們的心理彈性會很低。

因為沒辦法處理好情緒,他們活得很痛苦,只有將最差最極端的一面留給父母,然後繼續在外人面前留下完美的形象。

很多咨詢師聽到這樣的內心獨白:人面前是大家稱頌的君子,而背地裏卻是失控的野獸。這就是過於嚴苛留下的陰影,壓抑了作為人本能的欲望。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父母更愛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他們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不知道正確的愛的方式罷了。

如果我們總是記恨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在他們身上,不僅會讓他們痛苦,還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所以“家和才能萬事興”,願我們所有人都能和家人和解,只有對家人和解了,才能對自己和解,因為只有他們才是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