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麥苗麥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楊翼駿(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2021年6月10日4點30分,太陽剛爬上地平線,一群研究生便早早地出現在田間地頭,開始了他們緊張而又平凡的一天。

今天的工作主題是收獲,任務量是在中午之前拔兩萬小麥單株。

什麼?拔??

相信你一定沒錯過這個字眼,相信你一定有些困惑。

2021年了,身為一名研究生,不在實驗室裏專心做研究,跑到農田拔麥子?是農業機械化覆蓋面太小,還是生來一副鐵掌非要試試麥芒?

其實,對於所有育種人來說,這樣的一天,既是小麥成熟收獲的季節,更是他們篩選、觀察小麥的最佳黃金時間。

說育種,先從小麥的起源說起

小麥的進化簡史我們現在吃的普通小麥是六倍體(基因組可以用AABBDD來表示),而最初,小麥的祖先是單倍體。普通小麥的起源進化是巧合且復雜的過程,它經歷了兩次異源多倍化進程。

第一次發生在約30-50萬年以前,烏拉爾圖小麥(A基因組供體)和擬斯卑爾脫山羊草或其近緣種(B基因組供體)雜交,染色體天然加倍形成野生二粒小麥(四倍體,基因組可以用AABB來表示)。野生二粒小麥經過馴化,逐漸演變成栽培二粒小麥;第二次異源多倍化發生在約8000年前,栽培二粒小麥和粗山羊草(D基因組供體)雜交,染色體天然加倍,形成六倍體普通小麥。

不同進化時期的小麥形態:左上,斯卑爾脫小麥;右上,野生二粒小麥;左下,栽培二粒小麥;右下,普通栽培小麥(圖片來源:作者實驗室)

隨著人口的日益增加,人們對小麥產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人類開始馴化小麥,也就是早期的“育種”。我們今天所種植的農作物,都不是“純天然”的,全都是根據需要,經過篩選和培育才誕生的,這些工作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育種”。

回到開頭的一幕,大家可能會覺得,育種就育種,為什麼非到農田裏拔麥子?說到底,小麥育種對於所有科研人員、科研團隊來說是個非常艱辛且漫長的過程,而拔麥子,只不過是育種人進行田間試驗的一個環節。

小麥育種分幾步?

如果要培育一個小麥新品種,首先就需要了解,什麼叫單株?什麼叫品種?

單株可理解為一粒種子經過生長發育至成熟的完整植株,下圖為四個單株。(只有拔多了才看得出,它們四個相互都有差異)

單株(圖片來源:Luo et al., 2021)

一般來說,品種是指:在一定的生態和經濟條件下,經過人工選育,通過品種審定的,具有優良性狀且遺傳性穩定的群體。

這裏面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優良性狀(比如高產、抗病,適應性好),二是性狀能夠穩定遺傳。

小麥系譜(類似於人的家族譜)(圖片來源:胡鐵柱)

通常,我們會先從“實驗材料”中廣泛尋找優良的性狀(上圖),比如抗病、早熟、大粒、抗寒、耐旱多粒等等,然後想辦法將這些優良性狀匯聚到一個“育種材料”身上,最終獲得具有遺傳性穩定且性狀優良的品種。

例如:河南科技學院茹振鋼教授和他帶領的團隊歷經30年嘔心瀝血育成的高產多抗小麥品種“矮抗58”,具有高產穩產、矮稈抗倒、抗逆抗病適應性廣、優質、穩定性好等品種優勢。不會種地的人 摸不著育種的門

那麼,育種過程中的田間試驗具體都要做什麼呢?

小麥育種田間試驗步驟首先,我們根據研究目的,結合小麥的生長發育時期,開展每年的小麥田間試驗工作,到農田(我們一般稱為“大田”)中去幹“農活”。

只不過,為了研究,這些農活幹起來要精細得多。小麥的田間試驗不只有拔麥子,還有其他很多工作,從計劃、田間管理、播種、性狀調查到收獲、脫粒入庫保存,是一個完整的育種流程。所以說,不去“種地”的話,根本摸不到育種的門。

接下來,我就結合這幾個階段的經歷,和大家分享我作為小麥育種人的“種地”心得。不妥之處,敬請指正為謝!

一、 種地之前,先做種植計劃

我們平時在大田裏的種植的植株可以分為兩種,育種材料與實驗材料。

計劃什麼呢?計劃育種材料和實驗材料的種植規模和種植方式,也就是“種什麼”和“怎麼種”。

首先我們先得區別一下兩類種植材料。

1. 育種材料

(育種材料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成為一個好的品種!)

育種材料講求整體性、綜合性、穩定性。一般來源於已知的品種與品種間,品種與育種材料間,育種材料和育種材料間雜交後選育而來。

因此,在種植、選育育種材料時,要做到舉重若輕,縱覽全局,要求株系的株高、粒重、抗逆性、適應性等多維度性狀的綜合性好。

2. 實驗材料

實驗材料主要用於研究某一特定的性狀。比如研究小麥抗病性時,若在大田裏發現一株不同於旁邊“生病”的材料,其株系葉片等表現為健康。它便可以成為我們的實驗材料。因此調查性狀時要做到精確到某一植株的個體變化情況,也就是舉輕若重。但研究實驗材料最終的目的也是服務於育種材料,使得優異的性狀能聚合在育種材料中。

實驗材料來源廣泛,不論國家審定品種還是農家種或者野生種,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特定的優良性狀即可,講求特異性、多樣性、精確性。

二、 收獲、播種雙精細

試驗設計完畢後,每年9月底到10月中旬,我們就開始田間播種工作。

整地開溝-劃渠起壟-測距拉線-插牌發袋-播種覆土,整個播種過程一氣呵成!

田間播種(圖片來源:作者)

在研究過程中,不同的袋子之間、同一個袋子裏不同的種子之間都會有一定差異,為了精確地研究其遺傳特性,在播種前要先插牌對每一溝做好編號,播種時需要做到每一個袋子對應每一溝,每一個袋子裏的種子要盡量均勻或等距地播種在對應的溝渠裏。

三、日常田間調查,以及采集小麥樣品——精確調查,精確取樣

播種完畢後,不同的時期還需要對小麥田間性狀、抗病性情況做調查並采集葉片用於實驗室研究。

比如說,我們要調查小麥病害的情況,常見的小麥病害有條銹病、葉銹病、稈銹病、赤黴病等。

條銹病是小麥生產上危害性最高的病害之一,由小麥條銹病菌引發。圖左邊為感條銹病小麥,右邊為抗銹病小麥(圖片來源:作者)

如上圖所示,一般來說,右邊的小麥之所以能抗條銹病,是因為它裏面含有一個或多個有抗性的抗條銹病基因。我們的研究目的,就是將抗病基因從這些抗病材料中克隆出來,然後導入到育種材料或品種中,使其擁有抗病性,以滿足增加糧食產量迫切的需求。

然而,病菌也很聰明,也在不斷地進化變異,導致我們的抗病基因有時候少則幾年就失去了抗性,這便為我們育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尋找更多樣、抗性好的抗病基因。

田間地頭,當你看見一群研究生們這裏瞅瞅、那裏看看,甚至有的人扶著麥苗、端詳麥穗,正是大家認真、細致找尋具有特別表征小麥麥苗的時候,比如說“抗病”的、“感病”的,“高”的、“矮”的……在它們的身上,可都攜帶著對應的生物密碼(基因)。

分子標記檢測(圖片來源:作者)

而當鎖定了一些特別表征的小麥後,我們會采集對應的葉片,回到實驗室,提取DNA,通過實驗手段如分子標記檢測等,定位並克隆這些表征所對應的基因。

總結一下,我們的田間工作目的就是尋找、並確定表型(如抗條銹病)→實驗室裏找到、克隆基因→將基因導入到育種材料或品種中。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直接在實驗室種植小麥、找到目標基因?

答案是:不可能。

就拿研究小麥條銹病來說,小麥條銹病菌是一種寄生真菌,必須依附在活體小麥之上才能存活。條銹菌的繁殖體夏孢子可隨高空氣流遠距離傳播,並反復感染小麥,在小麥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環,其侵染循環可分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個環節。小麥收獲後,條銹菌會轉主寄生在小檗上。在條銹菌沒有傳播的地區(比如實驗室裏),就觀測不到小麥感條銹病,也就無法找到對應基因。

四、收獲的季節,其實我們也有收割機

每年的小麥收獲,正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間段。課題組的全體人員頂著酷日、集體下地,歡聚一堂,並對收獲和農用車駕駛技術進行充分、全面的鍛煉。

下圖佐證:

筆者所在的課題組拍攝於石家莊高邑縣

相信現在大家也開始明白我們在收獲材料時,為什麼要“下地拔麥子”了。

這是因為,我們學習小麥育種的方法後,還要通過精細地研究小麥農藝性狀、抗病性的遺傳規律,以期將優異的遺傳性狀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為此,我還總結了近一、兩年收獲實驗材料——拔麥子的四種常見方法,希望對大家特別是對拔麥的初學者有所幫助。

姿勢一:彎腰式——田間最常見的拔麥方式,缺點是不適合身高太高的人,費腰。

姿勢二:曲膝式——精髓在於曲膝、提臀、用背部發力。優點是能鍛煉背部力量,適合健身愛好者。

姿勢三:蹲式——優點在於省力且速度快,缺點在於長時間蹲著腿容易麻,猛地站起容易跌倒,建議與彎腰式輪換。

姿勢四:站立式——站立比較輕松,但對小麥高度有要求,拔的時候需要氣沈丹田,集中發力,不然容易斷根,傷害材料完整性。

輪到育種材料小區收獲時,情況就不同了。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具體時間為2021年6月19日14點10分,任務是收獲育種小區。與往常不同,今日的三大防曬法寶:帽子、雲、口罩裏,沒有雲。

太陽是那麼燦爛,也是那麼毒辣(截圖自當日天氣)

因為實驗材料是按行種植,而大部分育種材料是按小區種植,因此育種材料與實驗材料的收獲要求和方式有所不同,開心地開上了百萬級機械收割機。(實際是跟在收割機後面將種子袋裝車)

機械收獲育種材料(圖片來源:作者)

我們按照不同的種植小區(圖中一塊一塊間隔的區域就是小區)收割,收割後脫粒的種子會被分裝入編有不同標簽的袋子。

五、材料的脫粒、裝袋與入庫

那些收獲(拔)時是按行種植的實驗材料和育種材料的單株,都需要單株脫粒,脫粒後按編號裝進對應袋,入庫以備使用。

或許還有人疑惑,既然實驗材料要一一對應,那為什麼在收材料的時候,有時拔的單株小麥並沒有掛牌?其實,有沒有標誌牌要看情況,有時候為了提高收獲效率,在農忙時為搶收種植材料,一些材料(如遺傳和突變體等群體)會全部收獲後分單株脫粒,在脫粒時,對裝入的袋子進行標號即可。

田間試驗,是一場屬於育種人的修行

在田間試驗階段,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比如雜交、誘變、人工接菌等,這裏就不再一一和大家分享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我們,共同交流。

可是難免還是會有人疑惑,這些田間試驗,為什麼一定要學生來幹?為什麼連博士都需要下地?

首先,實驗材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常常是一種傳承。一個研究群體的配置常常需要數年,我的實驗材料就來自師兄師姐們的辛勤培育。而且,有的性狀在實驗室觀測不到,即使在實驗室能調查,也應該以大田為主,因為在育種實驗室中一切科學手段的檢測和分析,最終也要通過在大田裏的表型來驗證。

另外,小麥表型的鑒定和育種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且每個人的研究目的不同,對材料了解程度不同。自己的課題自己鑒定,本就是理所應當的,就連那些年近70高齡的育種家們仍熱衷活躍於田間地頭,樂在其中。

可以說,田間試驗,是一場屬於育種人的修行。只有經過酷暑嚴寒、傾其所能的鉆研,本科生才能認識到自己是否適合讀碩士,碩士生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否適合讀博,博士生才能清楚自己是否適合搞科研和育種。

不經過繁重實驗的考驗,不經過酷暑中開展田間試驗的磨煉,只是站在門檻外空想,恐怕不少人都會以為自己是拯救科研界和育種界的天選之子。

在育種這件事上,選擇是相互且殘酷的,你在選育材料,材料也在選擇你。

來源: 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