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化石變活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地下二層的古代中國陳列館裏,有一件不世之寶。這是一件下方上圓的青銅器。名叫利簋。

簋,是一種食器,常用來裝煮熟的主食。

這樣的青銅簋並不罕見,但這一件卻成為中國青銅器藏品中不可或缺、稱之為國寶的重器。原因之一,不在它的器型,而在它底部的三十個銘文,這三十個銘文證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大戰牧野之戰並非虛構。

武王征商,惟甲子朝,歲鼎。

--利簋金文。

公元前1045年的冬天, 周武王率領的伐紂大軍出發了。事實上,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出征,就在去年時,他在車裏裝上仿造文王模樣雕刻的人偶,率領諸侯聯盟東進。

周武王的身後是八百諸侯,那些都曾經是商人的人牲來源。

“現在我們可以伐紂了。”諸侯請命道。周武王卻停下了腳步,他望著東方,說出了自己的決定:“你們還不了解東方,現在還不可以。”

說完,周武王率領大軍退了回來。

是什麼讓周武王放棄了這次進軍?他就不怕泄漏消息,引來商紂王的雷霆一擊?

史書無法解釋周武王這樣的異常。有的人認為,賢人尚在商,是以未可攻。有的人說,這一次會盟,是一次大進攻的演習。

此刻的商紂王正在東方對東夷用兵。周武王的突然進軍,也許是為了牽制一下商紂王,給東方的盟友一個遙遙的呼應。

第二年,周武王再也不能等了。商紂王已經平定了東夷,大軍正在返回朝歌,那時候的商朝將是周無法應對的強敵。

也終於不用再等了。比幹死、箕子囚,太師疵、少師強抱著樂器逃奔到了周國。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商國的神權階層已經拋棄了商紂王,而商王朝的大軍還在東方。

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我們的命運將由這一刻決定。沒有第二次,沒有第三次了。

周武王的大軍集結,西方的土地震動起來,整戈待發的士兵、隨行的家屬以及亂哄哄的豬牛家畜,夾雜在一起,在冬日的薄霧中向東方邁進。

木星在鶉火宮掠過,月亮掛在天蠍座中,太陽位於黃道之上。大軍行進兩天,月與日在鬥宿會合,水星出現在天瓶宮天區。日月水星都抵達到北方七宿。

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至泛而泛,至懷而壞,至共頭而山隧。霍叔懼曰:“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

--《荀子·儒效篇》

歲星出於東方,不吉!冬雨霏霏,不吉!洪水泛濫,不吉!大水壞路,不吉!山石崩裂,不吉!

出師不過三日,就發生了五件不吉異象。諸侯們開始畏懼了。我們還應該繼續進軍嗎?

關鍵時刻,翦商的精神領袖周公旦站了出來。

周公曰:“刳比幹而囚箕子,飛廉、惡來知政,夫又惡有不可焉!”遂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旦厭於牧之野。

--《荀子·儒效篇》

不用害怕,這些異常正預示著商王的覆滅。進軍吧,此去一定能成功。

時值隆冬,霜結在戰士的衣甲之上,腳下的積雪深達丈余。五車二馬行過不久,轍跡就消失無形。諸侯們紛紛來到周武王的營賬,尋求異常的答案。

於是,周公旦再次出場。

“這一定是五方之神前來相助大周。”

無法得知諸侯們是否接受了這樣的解釋。但眼下,已經沒有了退路。

從商人中透露的消息,商紂王已經回到了朝歌。他的大軍也在朝歌不遠處,只要商王跟他的軍隊在朝歌匯齊,這一群烏合之眾將瞬間崩盤。

周武王拋下八百諸侯,從中挑選出三百戰車,虎賁三千,朝著商王曾經狩獵過的路線,以每天五十裏的速度急行軍。

終於,在離開豐邑的三十天後,這支簡裝急行的翦商大軍抵達了朝歌的郊外:牧野。

這一天是周公旦特別選定的日子:甲子。

從這一天開始,甲子成為中國三千年變局時最常選用的時間點。

在冬天的朝陽綿軟無力的從東方升起時,周武王下達了列陣的命令,這一支精選出來的翦商大軍按照演練的樣子擺開陣式。

陣式還沒有擺成,天下起了雨。

上天似乎再次展現了厭周的情緒。享用大商血祭六百年的上帝,依然不肯拋棄自己虔誠的世俗代理人?

陣營中開始出現躁動。呂尚在陣前來回車行,安撫人心。周武王緊緊抓住手中的長劍,一把被後人稱為輕呂的名劍。這並不是中原的兵器。史家認為,這是周從草原文化裏借鑒來的兵器。

大軍稍稍安定下來。大家屏住了呼吸,握著手中形式不一的兵器,睜大眼睛死死瞪著東方。

漸漸地,從東方傳來了喧囂之聲,這聲音越來越大,如海浪湧來,很快變成了籠罩在周人頭頂的陣雷。每個人的手心都開始出汗,眼神中露出膽怯,他們互相擁擠著,兵器相撞發出咣當的聲音,似乎想從同伴那裏得到些許勇氣。

呂尚只好架著馬車一遍又一遍在陣前巡走,喝著口號,鼓舞著來自諸國的軍士。可他從那些軍人的眼中看到了恐怖。

商朝的大軍出現了。史料記載,商紂王糾集了七十萬的大軍。這顯然不是一個真實的數據,但就算十存其一,對三百戰車,虎賁三千周軍來說,也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於牧野

--《詩經·大雅·大明》

商人的軍隊如洪水一般,高聳的矛尖密如叢林,而矛戟叢林下,是商人士兵恐怖的面孔。那是用青銅偽飾的面容。六百年來一直是這片土地上的神與惡夢。

無數次,只要這樣的商朝大軍出現,對方就會受不了壓力而潰逃。

伐紂大軍緊繃如弦。周武王從隊列中站了出來,他知道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部落百年的規劃將在這一刻將在他的手中得到答案。

今日之事,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勉哉!不過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勉哉夫子!

--《牧誓》

今日之事,不過是六步七步的事情,諸位記得我們的操練,七伐之後整理我們的步列。我們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周武王的動員結束之後。呂尚向對方發起了挑戰。如果史料記載無誤,這一年的呂尚已經年近九旬,他一向以足智多謀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可這一刻,他突然變身了一介武夫,披甲持銳衝到了最前面,以致後人懷疑,呂尚可能並沒有史料記載中那麼老。

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詩經·大雅·大明》

這位羌人的後代,後世的兵學之祖,在窮盡了所有的謀略之後,把所有的一切傾註在勇氣之上。這一天的呂尚不是那位渭河垂釣的老者,不是潛伏在朝歌秘密行事的間者。這一天的呂尚是一位真正的鬥士,是牧野上空翺翔的鷹。

關於這場戰爭,所有的註腳落在了倒戈之上。

周人似乎早就在商朝大軍中安插了間諜。而這些如林的商朝大軍,並不是商紂王那支橫掃天下的大軍,而是臨時拼湊起來的奴隸部隊。這些人,是商紂王剛剛從東方戰場俘虜來的奴隸。

中國的先秦時代仿若羅馬帝國,能夠參與戰爭的往往不是奴隸,也不是居住城外的野人,而是城中的國民,是真正的貴族。因為人們相信,擁有公民權的軍人往往更戰鬥力。

牧野之戰印證了這個理論,在周朝軍隊的衝擊下,商朝大軍順利崩潰。

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尚書·武成》

倒戈之下,商朝士兵並不是被周人所殺,而是前徒倒戈攻於後,混亂之中,死在了自己人的戈下。

鮮血流成了河,河面上飄浮著木頭做成的杵,草尖上的冰霜皆染成了紅色。

戰爭在一天之內結束。統治天下六百年的天邑商在今天劃上句號。

窮途末路的商紂王走向了鹿臺,他俯視天下的地方。他親手開啟了這個大賭局,最終還是輸了一步。這位百克的君王,只因一日之敗就輸掉了所有的籌碼。直到很多年後,當箕子看到朝歌的廢墟,忍不住老淚縱橫。驕傲的商人,是如何斷送了這一切?

在鹿臺上,商紂王披完華麗的寶玉,用一把火結束了自己未盡的一切。

在商人的世界裏,玉是溝通天界的橋梁。帝辛,這位商的末代君王也許希望自己能夠如同他的先祖一樣,死後列於上帝之側。

踏著飄杵血河,周武王進入了朝歌。這個曾經給他帶來無盡噩夢的都城,如今正籠罩在火焰跟濃煙之中。他沒有放過噩夢的來源。在倒塌的鹿臺之下,他引滿弓弦朝商紂王射了三箭,又揮起自己的輕呂劍猛得擊向商紂王。這一刻,兄長的慘死似乎再一次浮現在眼前,他將這憤怒盡情傾註,要將商紂王斬成肉醬。

數百名不肯臣服的商朝貴族被帶回了周都,就在周廟之前,按照商人的習俗將他們一一血祭。六百年的血腥人祭,終於落到了商人自己身上。

周武王用這些人牲向周的列祖禱告,從這一天開始,周取代商,成為天下的主宰。

翦商大業劃上了一個頓號。屬於周武王的部分完成了。

在完成滅商的三年後,周武王就去世了。周王室似乎有長壽的基因。但翦商的重擔摧毀了周武王的身體,而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沒有擺脫噩夢。

他留給世間的,依然是一個夢。

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夢,丙辰,出金枝,郊寶,開和細書,命詔周公旦立後嗣,屬小子誦文及寶典。

--《逸周書·武儆解》

這一天,周武王又從噩夢中醒來,他召來了弟弟周公旦,拿了代表社稷的青銅寶文,讓兒子一遍又一遍的念誦。

此刻,善長解夢的周公旦不用再去解夢,就已經了解兄長的遺願。

周的天下到了周公旦的手上。

天下依然沒有平定,商的貴族不甘心失敗,在陰影裏策劃著不為人知的陰謀。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武力,但又不僅僅是武力。精通用夢解釋一切的周公旦找到了解決之道。

在伊洛盆地中心,周公開始營造一座新的都城,他親自占蔔,規劃城池,一座新的城市在新鮮幹凈的土地崛起,以取代朝歌那浸透鮮血的城邑成為東方的中心。大邑商正式過渡到大邑周。

在這座新的中心,周公旦宣布了新的秩序,無休止的血祭將成為過去,是否擁有天下的標準不再是獻牲的多少,而是能否克制自己的欲望,天的旨意不再唯一,它更重要王的德行.

天不可信,我惟寧王之德延。

--《尚書·君奭》

善解夢的人也善於講故事。他宣講,商人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因為他們的商紂王失去了德。

否一人而得一族。

周公旦將商人的所有罪惡堆積到了商紂王的身上,以致於商人的後代子貢也不禁懷疑: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這是一個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解釋。包括商人。

周公旦只是將商人遷離殷都故土,這裏的上空有他們奉獻了六百年的上帝。把他們留在原地,只能讓他們懷念擁有天下的感覺。

最終,商紂王承受了商所有的惡。而商人得已放下戒心,可以在新的秩序下開始新生活。

微子繼承殷朝的後嗣,在宋地建國。

殷的遺民,則留給武王的弟弟封,在衛國建國。

為了控制龐大的疆土,周公旦將天下一一分封,當年一起伐紂的盟友呂尚封在了齊。當然,更多的是周的王族。

一個個諸侯國出現在周的周圍,他們向宗主周進獻貢物,服從調兵。而他們自己亦在自己的疆域內進行再分封,從而形成了周的分封體制。貴族被清楚的劃為天子、諸侯、卿大夫以及士。

天下從混沌的一塊被漸漸分割清楚。直到他們又重新混為一體。

周公之後,人祭人牲慢慢成為歷史,而歷史也漸漸模糊,大家都已經忘了我們曾經存在人殺人的時代。就算那些飽學之士曾經窺見過歷史的真相,他們也願意相信周公所說。

不是他們不肯承認真相,只是他們同周公一樣,也相信,某些情況下,謊言對這個世界可能更好。

讓商紂王承受所有的惡,使天下的惡人警醒,讓周公接下所有的贊譽,成為君子的模範。

於是,世界開始有了兩個極端,千年積毀的商紂王,千年積譽的周公。

只有黃土,才埋著真相。

這就是利簋背後的故事。中國的每一個國寶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故事,只等著我們的孩子去發現。

現在寒假了,大家都有旅遊計劃,去一個城市旅遊時,一定要記得帶孩子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

博物館是知識密度最大的地方了,而且全是現場教學,能夠讓孩子學到好多知識,這也光通過書本是無法學到的。

孩子看過了顏真卿“天下行書第二”的《祭侄文稿》,孩子才能知道中國書法全盛時期的審美是什麼標準,才能知道“巢傾卵覆”“百身何贖”“階庭蘭玉”這樣的成語從何而出!

看過了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孩子才能知道中國人物畫始祖是個什麼風範,才知道乾隆帝“子建文中俊,長康畫裏雄”誇的是誰,贊的是什麼領域,才知道如何畫好中國畫。

每一件國寶文物都代表著一段歷史,而每一段歷史都不僅僅是一個個人物或者數字,其中包含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藝術、天文、哲學、神話、社會風俗等各種豐富的知識。

孩子觀國寶,讀歷史,可以從中吸收大量的知識,能讓孩子擁有更具象化的審美能力,養成理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國寶問世、收藏、保護中的人物典故、成語詩詞對孩子的談吐交際也很有幫助。

當然,逛博物館需要孩子有一些知識儲備,如果光聽講解員講,那就是單方面的輸入,孩子不一定聽得進去,他沒有知識打底啊。

這時候,可以準備一套書。像有一套書,叫《國家寶藏:博物館裏的中國史》

本書的主編佟洵老師、王雲松老師,都是就職於北京知名大學、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的歷史、文物領域的學者,本書的作者李彥英、孫猛、董紹鵬是首都師範大學的歷史學博士、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或古代建築博物館的研究員。

本主的兩位合作攝影師,一位是中國文物攝影家學會前會長王露女士,一位是中國文物攝影家學會現任理事郝勤建老師,兩位攝影師親身參與了多次重大文物發掘活動,其拍攝的文物照片,很多是發掘現場的第一手資料。

這套書一共有4本,書籍頁數總計568頁,前後從策劃到成稿耗時兩年時間。因為書的成本特別高,所以最終定價為158元。但是為了普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了全中國的孩子能更多地接觸到這套優秀的書籍,出版社最終將團購價定位59元,相當於三折不到的價格!

書從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古人類化石講起,一直到中國最後一位封建皇帝宣統帝的退位詔書,通過國寶文物這一記錄者細致講解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變遷。

而且書中很多內容跟歷史教材貼合。這是人教版中學歷史書中的綠松石銅牌飾。

這是國寶書中的綠松石銅牌飾

這是人教版中學歷史書中的四羊方尊

這是國寶書中的四羊方尊

這是人教版歷史書中的金縷玉衣

這是國寶書中的金縷玉衣

這是人教社歷史書中的青瓷蓮花尊

這是國寶中的青瓷蓮花尊

這是人教版歷史書中的三彩駱駝樂舞俑

這是國寶書中的三彩駱駝樂舞俑

書的內容優先考慮跟教材接軌,也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歷史。所以,不但配圖更漂亮,內容也詳細了很多。

有的還是剛出土的拍的照片,比如這張兵馬俑的圖片,衣領和肩部都有鮮艷的紅色,現在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已經很難看到了。

根據專家研究,原本兵馬俑上衣的顏色有粉綠、朱紅、棗紅、粉紅、粉紫、天藍、白色、赭石色等,領、袖、襟邊等處還鑲著彩色邊緣。可隨著出土後的氧化,俑體外側的生漆圖層逐漸脫落, 曾經五彩斑斕的兵馬俑現在只能在攝影圖片中去回憶了。

這件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襌衣是文物出土時,攝影師王露女士第一時間拍攝的,請註意衣擺下方略顯青色,這是後來其他攝影圖片所不願具備的原始面貌。南京市雲錦研究所曾經想復制一件素紗襌衣,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外觀、色彩、尺寸、手感都和原物一模一樣,但仿制品品重量比49克的原版素紗襌衣重了0.5克。

每件國寶都會有一個自己的身份檔案,從尺寸、材質、重量、出土地到收藏地,都會給小讀者一個清晰的概念

國寶介紹中避免過於專業的知識出現,大多能和時下流行的影視劇故事、流行元素結合起來,比如秦代的銅量就引出了《羋月傳》中的故事。

隨書贈送的精美手賬本

為了讓小讀者在閱讀之余,遊覽博物館時能夠按圖索驥,和國寶文物有更親密的接觸,我們隨書附贈精美的博物館手賬本。

手賬本中包含國內14家大型博物館的地址、鎮館之寶、開館時間、問票價格和藏品文物知識的頭腦問答,還給小讀者提供了打卡蓋章,記錄遊覽心得的位置。

方便小讀者可以一邊遊覽博物館,一邊記錄下自己的遊記體驗,激勵小讀者有更大的熱情踏上博物館的朝聖之旅。

掃碼聽書,好聲音講好故事,讓國寶說話

《國家寶藏:博物館裏的中國史》除了紙質書可閱讀之外,還附贈有和書中故事匹配的音頻。在附贈手賬本的封底印有二維碼,讀者可以掃碼識別音頻,音頻可以用來搭配書本閱讀,也可以單獨收聽。為了提高孩子收聽時的趣味性,音頻的內容由專業電臺播音員制作,將書中一個個別有趣味的國寶故事娓娓道來,讓孩子們聽到國寶說話。

本書音頻從100件主文物中精選了40件文物配有音頻,每個故事約時長8分鐘,整部音頻約320分鐘。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為了讓大家春節前收到,我們特地加班,再發貨三天,過了這三天,只能年後再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