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洗假發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品集創作初期與同學們探討方案時,經常聽到與原生家庭相關的主題:大多都是從百度/知乎/各大公眾號上道聽途說開始,輔助列舉“有個朋友ABCD”因原生家庭所帶來的“悲慘身世”,順便分析ABCD由此而來的各種“性格缺陷”。

然後方案的落點,大多都是閉眼掐指不用算就能想到的那些呼籲重視、關註心理等教育意義。

每次看到這種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設計目的,我↑都很想說:

”格局可以,但沒必要”。

如果大家想做關於原生家庭的項目,那麼大可參考下文中的案例與建議。畢竟,太雞毛蒜皮的考官也不愛看;而太“虛”的,也沒勁。

#1、原生家庭的主題是完全不能做也不好做嗎?答案是截然相反的:

完全可以做,而且很好做,但前提是足夠從自己出發——在大部分同學把目光都集中在鑒定各大網絡熱門話題是否能扒拉出一些細節要點用來當做作品集的主題時,發現自我,探索自我的主題則更加有趣且生動,當然,原生家庭的問題也是如此。

漢藝學員X同學從自己頭型不好看的煩惱出發形成的作品《檸檬求職記》獲 皇藝 服務設計 MA offer

同學們不如從剖析別人家的“原生家庭”的零零總總中走出來,看看自己,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去開展項目,畢竟一些熱門的社會性話題,別人能找到的調研,你也能找到,別人能做的問卷,你也能做,但是關於自我,你自己的生活經歷,成長背後所承載的風土人情,以及自己的感情與見解,是別人沒有辦法復制的。

漢藝學員 L同學作品 將兒時家鄉海邊的“嗅覺”回憶通過“通感”視覺化 獲 LCC 視覺傳達 MA offer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藝術家都會以自己的原生家庭的經歷為背景進行藝術創作,但是所呈現的方式,材料的運用卻截然不同。

比如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很多作品就是以他的童年成長為靈感來源,運用了蜘蛛,編制掛毯等意象去代表母親的形象。

蜘蛛 IV 圖源:art.china.cn

法國藝術家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標誌性以射擊為視覺表達方式的大膽創作,也是來源於對自己不幸童年的抗爭,以及對女性身份的重新審視。

Portrait of My Lover, 1961

看到這些藝術家的豐富表達,再加上你自身獨有的生活經歷,自然也會從中生出更為獨特的解讀。這也是藝術所給人們帶來的樂趣,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獨特性去尋找自己的答案。

那麼,落到自己身上,我們又應如何做原生家庭維度的作品、項目呢?接下來通過幾個例子和大家聊聊。

#2、 表達方式一:情緒表達

中國藝術家宋冬,便是將中國人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與自己原生家庭的氛圍結合,以自己從小對父親便一直持有的膽怯、敬畏的含蓄的愛,運用光影投射的形式進行體現——將自己的手,投射到父親身上,借以表達用含蓄的愛意去擁抱父親的情感。

撫摸父親 宋冬作品 圖源mmmono.com

“撫摸父親”這個項目一共有三部曲,在最後一部中,藝術家的父親已然去世,作者將父親的照片用影像投射到水上,用手去撫摸水面上倒影的父親。

撫摸父親 宋冬作品 圖源: k.sina.com

其實不難發現,藝術家雖然在用這種記錄行為的形式來表達自己與父親之間這種“曖昧”的情感,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在這種表達中看到一種情感的共鳴,一種中國人普遍共存於父母與子女之間含蓄的愛意表達。

這種以小見大的方式,也正是我們在作品集創作中可以借鑒的——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情緒借以事件投射到作品中去。

撫摸父親 宋冬作品 圖源: k.sina.com

比如漢藝學員C同學,就是從小時候上學前,媽媽給她梳頭發這件事的記憶出發,探索了孩子與父母之間距離感和獨立的一種糾葛。總體視覺呈現方式是將假發縫進書包裏,相對直接,也更有衝擊力。

漢藝學員 C同學作品 獲 牛津大學 純藝 BA offer

當然,這樣強烈的效果甚至是會引發不適,C同學也收到了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反饋,面試時考官也提到了這一點,覺得這個書包看起來有些“無法接受”。但在C同學敘述完自己的個人感受後,考官還是覺得很有意思。

於是這也就說到了情緒事件表達之外,第二個我們需要著重練習的對於原生家庭的表現手段↓

#3、表達方式二:講故事,也就是storytelling。

這也是不少院校招生所看重的技能之一,並不僅僅局限於插畫專業。比如芬蘭的阿爾托大學,就強調了要求學生的視覺語言的敘述能力。

阿爾托大學作品集要求

相比較為主觀個人的情緒表達,這是一種“開放式結局”的表達方式:通過講一個故事,將提出的問題拋給觀眾,讓大家順應著慣性自然去產生思考。創作者本身並不會過度幹擾,而是觀眾利用自己的經歷來得出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答案。這一過程的本身,也是一種藝術。

ronald van der meijs 作品

舉個例子,藝術家ronald van der meijs的裝置藝術中,便是記錄了以印刷為工作的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激烈對話,藝術家用油墨混合松節油,在展覽的過程中漸漸被紙吸收,同時加入了采訪錄音利用低頻率的聲音震動傳導給觀眾。

用這種方式,既可以讓觀眾站在第三視角去觀察兩個人的立場,同時也依然可以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ronald van der meijs 作品

關於故事的體量,則是大小均可,重點還是“有血有肉”。比如漢藝學員L同學的《牙齒重生儀式》項目,有插畫,也有裝置,靈感來源就是她媽媽做的一個夢:

“有次我媽媽給我講她做夢,夢到自己掉了一顆大門牙,她醒來後就有一種直覺,擔心我姥爺的身體。結果那天我姥爺就去世了……

之後我也去搜了周公解夢原文,裏面也有寫到牙齒與父母的聯系。我覺得這個很玄,想繼續研究研究,就做了這個項目。”

漢藝學員 L同學作品 獲 金斯頓 插畫 MA offer

漢藝Y同學則是從更大的時代背景出發,從計劃生育的年代背景中調研出女性遭遇(如打掉二胎、節育環…),然後挑選出了這一“人奶浪費”的現象:即使孩子不在了,作為母親出於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還是會分泌乳汁。

所以,在她的作品中,選擇用母乳當作新生兒母親形象,將其冰凍起來放在泥土上去表達女性在那個年代所受到的傷害。當然,母乳這一“材料”很難獲得,Y同學也是嘗試在各種論壇留言、發帖加母嬰群,然後在不斷被人舉報,被誤認為是流氓的經歷之後,才艱難的完成了這一項目。

圖源:sohu.com

我們甚至可以說,Y同學在做這個項目本身的經歷,也是一個很有血肉的故事,這些獨特的背景,都勢必會給作品帶來更多的價值。

#4、幹貨。

最後,再給苦於找不到與原生家庭相關數據,理論依據只能不斷去各大網站挖原生家庭的十大表現方式,十大解決手段這種空洞的概念的同學一些幹貨。

其實關於原生家庭的問題,有一個相關的學術專有名詞ACEs(advanc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 ),主要立誌於研究兒童時期所遭受到包括家人乃至社會所帶來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研究,以及探究這種問題對於兒童成年後可能會產生的影響,同時提供了包括家庭,個人乃至社會三方可以提供的應對的解決方案。

像是美國CDC,英國NHS,以及WHO的官方網站中,都有非常詳細的分析,數據,以及問卷和相關論壇講座,記錄片的資料。

網站截圖

如果對於前兩種表現方式不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從這幾個網站去著手去調研資料,找到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

總而言之,若是想從原生家庭維度出發做項目,大家還是需要回歸自身,去挖掘更加具有個人味道與色彩的“記憶點”,由此發散出的驚喜,才會更有意思。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關於藝術作品集或藝術留學的相關問題,歡迎私信康石石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