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夢見摘棗撿栗子周公解夢的詞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鄒賾韜

秋風乍起,佳節又重陽,也到了吃重陽糕的時候。

別看今日物質豐裕,一塊重陽糕不甚稀奇,然而對近代平民百姓來說,夾著豬油、白糖的重陽糕,絕對算得上一頂一的“打牙祭”。更何況制作精良的重陽糕會添加諸多堅果、果脯,也可謂難得的“奢侈品”。

料足味美的重陽糕

重陽糕的南北之味

1933年,美食研究者錢一燕詳細調查了重陽糕的制作工藝。在江南糕點裏,重陽糕的配料可謂是較為多元的了,標準原料有特制糕粉、黃白糖、脂油、芝麻、熏青豆、栗子、棗子、青梅絲、紅綠糖絲、細鹽、茭白絲。

江南地區重陽糕的制作說復雜並不復雜,說簡單又並不簡單。首先是要用粗眼篩子篩出米粉,接著取一塊幹凈的夏布浸到透濕鋪入蒸籠內。

取一塊幹凈的夏布浸到透濕鋪入蒸籠內 cctv圖

切糕 cctv圖

隨後是調粉環節,白糕選用白糖,黃糕摻入黃糖。調好的糕粉均勻鋪進蒸籠,第一次先蒸三分之一。待熟後,抹上薄薄一層豬油、細粉、白糖(鹹味加細鹽)熬成的油酥,即刻鋪上另外三分之一糕粉,將要成型時在糕面上交切出網格紋。

加料 cctv圖

接下來便是畫龍點睛的“加料”環節了,其余各配料可按需灑上,但是芝麻的講究不能隨性,必須是黃糕用黑芝麻,白糕灑白芝麻,且芝麻層不能太厚,切忌蓋過糕粉。

重陽糕的基本糕型,其實就是松糕,但之所以能成為了節令名品,還是因為它不一般的文化底蘊。1934年重陽節前夕,高橋食品公司上海支店的一條廣告頗顯風趣:“本屆重陽節的過節問題,貴府如何解決?登高,可以到高橋食品公司,也算登高、吃糕”。重陽糕為何執著於一個“高”字?1936年,見刊於《上海報》的一篇民俗小品解釋說:“‘高’與‘糕’音極似,古人九日作糕之意,殆以此歟”。據稱不少地方的傳統習俗,重陽節當日黎明時,家長要拿一塊蒸糕貼在兒女前額,以祈禱子孫昌盛,前途大好。

除此之外,部分近代商家還曾借重陽節其他標誌物推銷重陽糕,仿佛只消買一塊重陽糕,便體驗了一個完整的“人文重陽”。1922年10月,上海北浙江路德興糕團店就為招徠食客,在正門前用松柏樹枝編出一座牌樓,門樓上用菊花裝點出“慶祝重陽”四個大字,牌樓兩盤還插上了兩面五色重陽旗,萬分應景。

1909年市井寫真《賣重陽糕》

近代重陽糕的江湖遠不局限於百裏水鄉,在北方、華南諸多地區,重陽糕或其變體也都是節日必備。1923年,“蕓子”在《益世報》上發表了《花糕考》,自民俗學角度深入考察了重陽糕的來龍去脈,介紹了上世紀初北京市面上的重陽糕類型:“其一,以糖面為之,中夾細果,兩三層不同,乃花糕之美者也。其一,蒸餅之上星星然綴以棗實,乃花糕之次者也”。從中可知,老北京人傳統的花糕品鑒,以糕體夾層果仁為優選,以糕面撒果仁為一般,這大抵還是因為前者料更足,口味相對飽滿吧!

重陽花糕

老北京的重陽糕有多熱銷呢?據1947年《經世日報》的消息“平市滿漢餑餑鋪及清真點心店,以重陽節將近,所制百葉花糕均已應時登場”,記者幽默地形容點心店的這般“追節日”操作是“月餅已隨中秋去,此地新添重陽糕”。這也呼應了《花糕考》裏“每屆重陽,市肆預制以供用,逾期則弗售矣”。

北方有些地方的重陽糕不用水蒸,而是用大鍋油炸。1941年張家口的一份報道描繪了這款油炸重陽糕的熱銷場景:“街市上賣糕的攤子,也比平日增加了數倍。黃澄澄的糕片,遊泳在滾沸的油鍋中,賣糕的真有些應接不暇了。陣陣的油香,隨著秋風,送進每一個人的鼻孔。”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北京等地區的傳統重陽糕,都要在糕面上插上彩色小旗,好似把兩種重陽民俗“合二為一”。

重陽糕面上插上小旗

有趣的是,在部分地區,人們享用重陽糕時還會伴以擎旗登高活動,把重陽糕列為一種野餐美食。1946年,一位《民強報》作者介紹了他兒時的重陽風景:“用紅紅綠綠的紙,粘成三角形的小旗子。重陽日,持旗,乘糕,三三五五登高山,臨秋風,心胸為之開朗”。

另據1940年歐陽冬芬的記述,廣東地區有吃重陽糍的傳統,而且每年九月初一日起就會出現大量售賣重陽糍的攤位。歐陽滿懷自豪地為家鄉重陽糍打起廣告:“重陽糍的制造是非常簡單,可吃到嘴裏實在好吃!糍的樣子很好看,如果比起古城老北京裏的‘重陽花糕’,要美得多啦,好吃得多了!”不過在近代的粵地,流傳最廣的重陽節點心恐怕還要屬“粉果”。1917年,廣東少女韋愛蓮刊發在《少年》雜誌上的文章記述了重陽粉果的做法:“先將葉和米磨碎成粉,名曰‘葉粉’,味澀,以糖和之,搓成粉條,名曰‘久利’。又制成如銅錢大的粉餅,名曰‘金錢’。蒸熟之後先享祖先,然後分送戚友”。

小糕點卻有大內涵

重陽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老人節”。但或許正是重陽糕這樣可口的小點心,讓本與孩子們風格不甚契合的重陽節慶平添了幾分童真與活力。百年前,不少民謠研究者都曾編纂過重陽糕主題兒歌。其中1923年的一首童謠相當樂趣橫生:“弟弟吵,妹妹鬧,嚷著要吃重陽糕。爸爸就去舂糯米,媽媽忙把粉磨好。大姊姊,去蒸糕,二姊姊,架柴燒,燒得汽水團團轉,頂起糕兒向上飄。一飄飄到半天高,請了一淘黃伯老,肚皮吃得過分飽,飛不起來就跌倒,姊姊妹妹看得哈哈笑!”

敬老是中國人最深厚的根脈意識,因而重陽節與親人,與故鄉自有深刻的情感交集。好比中秋感慨“月是故鄉明”,重陽節時,也會有文人不禁感嘆“糕是故園香”。1936年,“春夢”發表於《上海報》的雜文充滿了對家鄉重陽糕的深情懷念:“居鄉時每逢重九,家家蒸糕若幹,厥味至美”,然而,自打旅居上海城內,街上買來的重陽糕似乎總不對胃口:“價廉者味同嚼蠟,值貴者太嫌膩重”,要麼料添得不到位,太過寡味,要麼餡調得過了火候,破壞了重陽糕的整體口感,好不遺憾!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個九月九,當手捧一塊重陽糕,對心中那些親友的記掛、思念,會否稍稍得到慰藉呢?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