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開潛水艇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十月國慶長假的第一天,文學報好書榜如約而至。或許是秋意漸濃,當編輯們先後推薦自己的月度好書時,它們呈現出了一種溫暖而閑適的閱讀氛圍,預告著假期閱讀的來臨。

你們或許準備好了,將要和朋友們《相約博物館》,見證歷史上不同島嶼相連的努力,度過《漫長的星期六》;或是從《緩慢而永遠》的個人記憶出發,抵達山河的《煙火漫卷》。這些都像一場場“慢遊”,讓自己慢下來,無需考慮時間,也不必閱讀求解,“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12本書,陪伴你慢遊秋日假期。

10月好書榜

虛構

《暫坐》《煙火漫卷》《心事》《我們騎鯨而去》《相約博物館》《夜晚的潛水艇》

非虛構

《泰晤士》《緩慢而永遠》《漫長的星期六》《敦煌:眾人受到召喚》《書事:近現代版本雜談》《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

(排名不分先後)

虛構類

《相約博物館》

[英]安妮·揚森 / 著

姚瑤 /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大魚讀品

李淩俊

這是一本緩慢之書,需要耐心和一點點生活閱歷,看到兩座不接壤的島嶼如何架設起隱秘的溝通之橋,看見主人公內心不為人知的、孤獨的堅冰如何融化,看見毫無交集的人之間真正彼此理解的可能。

博物館是一個適合自我審視的空間,億萬年時光在這裏流逝,再自大的人也會收起狂妄之心,捫心自問,時間過去了這麼久,人類可曾擁有了真正的智慧,去面對人生無窮盡的波折和煩惱?

讀《相約博物館》很自然會想起同為書信體小說的《查令十字街84號》。丹麥錫爾克堡博物館館長安德斯和英國農夫蒂娜之間,因為一場意外的通信而產生了奇異的連接。但與《查令十字街84號》不同的是,他們的討論並不圍繞著博物館或者文物展開,而更像是兩個中年人的獨白和冥想,對人生的回望和反思,借由“信”這一古老的載體,傾訴向摯愛親朋都難以言說的困惑和煩惱,當然,他們也通過對方的回信,開啟了看待事物的另一種方式,獲得全新的認知。

這是一本緩慢之書,需要耐心和一點點生活閱歷,看到兩座不接壤的島嶼如何架設起隱秘的溝通之橋,看見主人公內心不為人知的、孤獨的堅冰如何融化,看見毫無交集的人之間真正彼此理解的可能。

《暫坐》

賈平凹 / 著

作家出版社

傅小平

賈平凹只是在茶莊樓上,慈悲而關切地邀約我們:人海茫茫,且來《暫坐》裏坐坐。對了,眼前有好風景,我們何不上樓坐坐。

讀賈平凹的作品,在我可以只需要一個理由,讀他的語言。賈平凹的文字表達亦雅亦俗、亦巧亦拙、亦真亦幻,加之亦傳統亦現代、亦書面亦口語、亦廟堂亦江湖,有時只在一小段文字裏,都可以讀出千般滋味、萬般風情,讀著讀著就會感慨,他怎麼能寫出這麼有意味的語言呢。讀賈平凹的《暫坐》,在我也可以只需要一些對照。對比《廢都》,這部長篇新作裏的羿光分明就是莊之蝶的再生人嘛。羿光又是怎樣一個風流人物,賈平凹在他身上寄予了怎樣的思考?對比《紅樓夢》,作為“紅樓解夢人”的賈平凹在這部新作裏也像是寫了“十二釵”的,他是怎麼寫這個由十余位,或者說十二位主要女性人物組成的小世界的呢?對比《茶館》,雖然賈平凹寫的是茶莊,老舍寫的是茶館,但都是寫的喝茶交友的地方,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裏,他們又“喝”出了怎樣不同的人生況味?這些我們都只有讀了小說後才知道,賈平凹只是在茶莊樓上,慈悲而關切地邀約我們:人海茫茫,且來《暫坐》裏坐坐。對了,眼前有好風景,我們何不上樓坐坐。

《我們騎鯨而去》

孫頻 /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張瀅瑩

如今相比於講曲折的故事和傾吐激烈的情感,她更願意用寫作去描摹和回答自己當下的困惑——畢竟人生本就依靠故事來斷章,卻因為疑問而永續。

面對近年來的風格持續變化的新作,很多人也許會問,孫頻要往哪裏去?在小說中,她也嘗試著回答——因為生活窘境而覺得沒有出路時,人會到哪裏去?孫頻給三個在生活裏撞得滿頭包的人安排的場所,是一處偏僻的孤島。孤島的特別在於你的人生不再有觀眾,天性似乎可以徹底釋放,但從另一個角度想,全世界此刻都是你的觀眾,劇本和選角隨心自定。在看似自我放飛的處境中,說是孤獨,卻是更大的喧囂。你與世界也許有選擇地疏離,但你身上曾經被世界所定義、所規範的一切,此刻正在頭腦的容器裏吵吵鬧鬧、嘈雜無比。作品裏,孫頻嘗試勾勒的一個問題是:雖然上島的三個人都出於自我意識而做出避世的選擇,但作為社會動物的人,究竟是否可能依靠自身力量去社會化?這種看似糾纏的思考路徑,與孫頻近年來更為坦然的寫作方向是吻合的:如今相比於講曲折的故事和傾吐激烈的情感,她更願意用寫作去描摹和回答自己當下的困惑——畢竟人生本就依靠故事來斷章,卻因為疑問而永續。

《煙火漫卷》

遲子建 /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讀到小說結尾,那種更加熱烈的劈柴燃燒的溫暖的聲音似乎從書中蔓延了出來。

鄭周明

“無論冬夏,為哈爾濱這座城破曉的,不是日頭,而是大地卑微的生靈。”這句話開啟了遲子建新作《煙火漫卷》的新故事。開篇讀者就會看到這一次作家將社會熱點話題“尋子”作為了小說線索,它將發生在主角身上的上山下鄉、恢復高考、改革開放等歷史事件與當下現實聯結起來,將哈爾濱百年間發生過的日俄戰爭、抗日戰爭、猶太人遷居等歷史事件與今天的城市發展聯結起來,也將山川自然、大地生靈與城市風貌、人間煙火等聯結了起來。

遲子建的作品有著非常明顯的個人美學,就像蘇童所說,“歷經二十多年的創作而容顏不改,始終保持著一種均勻的創作節奏,一種穩定的美學追求,一種晶瑩明亮的文字品格。”《煙火漫卷》裏有哈爾濱的夜市、早晚高峰的車流人流、燉鍋裏熱氣騰騰的燉菜、護送車上垂危的病人這樣的人間煙火,也有關於人生復雜、人性復雜、善惡交織的天地煙火,讀到小說結尾,那種更加熱烈的劈柴燃燒的溫暖的聲音似乎從書中蔓延了出來。

《心事》

劉慶邦 /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何晶

“如果作家有很高的生命質量,至少應該包含五種因素或者五種標準:善良的天性、高貴的心靈、高尚的道德、悲憫的情懷和堅強的意誌。”於這本小說集裏,可窺一斑。

無可否認,是“首部愛情短篇小說集”這樣的字眼吸引了閱讀。其實本質上也不在於對小說中愛情故事的本身有興趣,而是對於作家如何呈現愛、解答愛有興趣。

有一種觀點並不鮮見,“90後”的小說中並不常見愛情主題,所謂“愛無能”。倒不是有意將年輕寫作者作為一個靶標,而是說,這之後或許牽涉到的是一些更宏闊的問題,如時代人的心理暗流、情感指向,以及最基本的“作家VS生活”關系的探討。

劉慶邦無疑如王安憶所說,“(他的小說世界裏)能看見某種程度和形態的禮儀,與日常生活水乳交融,被賦予了美學的意義。”他自己對於個體生命有一種說法,“如果作家有很高的生命質量,至少應該包含五種因素或者五種標準:善良的天性、高貴的心靈、高尚的道德、悲憫的情懷和堅強的意誌。”於這本小說集裏,可窺一斑。

《夜晚的潛水艇》

陳春成 / 著

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靜靜的,慢慢的,緩緩前行。他的小說風格靜雅,有種獨到的古舊感,少見強烈的衝突,像是空谷間的回響,余韻悠長。

袁歡

今年讀到的讓人驚喜的一本小說集,陳春成的文字放在紙上是二維的,連起來閱讀卻是多維的,以一種和緩自然的方式調動起人久未運動的感官與知覺,讓讀者隨他進入一種浪漫與肆意的幻想世界,此中又存在著他開辟出的一條條連接現實的秘密通道。這個“90後”作者給人的感覺好像就是:靜靜的,慢慢的,緩緩前行。他的小說風格靜雅,有種獨到的古舊感,少見強烈的衝突,像是空谷間的回響,余韻悠長。

書的腰封上寫著“遊蕩於舊山河與未知宇宙間”,很好地概括出了作品特色,進入他筆下的山河宇宙,時常會產生一種迷醉的奇妙體驗,於朦朧恍惚間窺得夢的真諦。另外,作者似乎對宇宙這個概念很感興趣,且看得出來深愛古典文化,就像作家賈行家所說:“有一種古老的文字秩序在暗中流傳”。如果長假期間想借助閱讀從喧囂中遁出,找到久未感知的寧靜,建議翻開這本靜雅的小書。

非虛構類

《泰晤士》

[英] 彼得·阿克羅伊德 / 著

任明 /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阿克羅伊德把這條大河寫活了,他更像是在寫一個有自己性格和脾氣的,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果說從一個有著很多面向的人身上,幾乎能看到整個人類的投影。

傅小平

這是一本寫盡、寫活、寫絕一條大河的大書。阿克羅伊德把泰晤士河寫盡了,如有網友所說,這本書包羅萬象,從歷史、文學、殖民、經濟到民生,幾乎我們能想到的所有方面,書中都有深度書寫,這絕不是大多數寫泰晤士的書或紀錄片能比肩的。阿克羅伊德把這條大河寫活了,他更像是在寫一個有自己性格和脾氣的,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果說從一個有著很多面向的人身上,幾乎能看到整個人類的投影,阿克羅伊德寫一條河流,也可以說是寫了所有的河流。阿克羅伊德也把這條大河寫絕了,用譯者的話說,他寫大河就相應地“打造”了一種流水般的、既連綿不斷又簡潔明晰的表達方式,試問有幾人能有這般堪為巧奪天工的寫作功力?可想而知,阿克羅伊德對泰晤士河飽含深情,他的深情或許還源於他對倫敦這座城市的深情,這本書副題即為“大河大城”,它也確實適合和《倫敦傳》一起讀。如譯者所言,這本書寫泰晤士河,同時也以一種既冷靜又飽含情感的筆觸,為它及圍繞它成長起來的倫敦這座城市,撰寫了彼此依靠、互相成就的歷史。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

《生活月刊》編輯部/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瀅瑩

物只是客觀存在的物,懷著各種真情、歷經各種磨難而將物一代代保護和流傳的人,才賦予了物無可比擬的滄桑與價值。

五年前這本書曾經出過,如今修訂新版再問世,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在這期間,敦煌依然是那個敦煌,愛敦煌的人卻增又復增。而“敦煌人”以專有名詞的方式,指向著那些和樊錦詩一樣於荒蕪中守望、將個人的生命長度置換為洞窟文物保護歷程的人。在多種寫敦煌的作品中,作品將目光轉向一代代敦煌的守望者(當然,後來我們也看到了《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口述自傳》這樣的佳作),當一個個被編號的敦煌洞窟與一個個人的名字相連時,故事就成了講不完的生命延續。在這其中,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文物修復過程中的赤誠與信念,更是一種近乎神異的情愫——在多年相互註視、彼此依傍的年月中,它變成了你的一部分,你也變成了它的一部分,彼此密不可分。我一貫更喜歡自然景觀,但在閱讀過程中卻漸漸理解了“文化遺產”四個字的隱藏內涵:物只是客觀存在的物,懷著各種真情、歷經各種磨難而將物一代代保護和流傳的人,才賦予了物無可比擬的滄桑與價值。史書中或許少有記載,但曾經發生過的一切,都未曾被物遺忘。對我來說,這大概是文化遺產最大的魅力所在。

《漫長的星期六》

喬治•斯坦納 / 洛爾•阿德勒 / 著

秦三澍 / 王子童 /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像斯坦納一樣,學習在漫長的星期六裏成為目明神醒的等待者。

鄭周明

出生於巴黎,求學在美國,曾在多個國家講學和工作,最後在英國離世,作為猶太人的斯坦納實在太明白什麼是漂泊和危險,但他對此有著非常輕盈的態度,他並不拘泥於自己身處哪個地方,曾說:“給我一張辦公桌,我就能找到祖國。”在他看來,猶太人的流浪是為了“讓全人類明白,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所有人都是客人。”斯坦納信仰語言的力量,終其一生都熱衷於學習新的文化,“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不令我興奮,沒有任何地方的語言和文化不值得我學習,沒有任何地方不值得我去嘗試一些有趣的事。”或許,這就是書名想傳遞出的含義,像斯坦納一樣,學習在漫長的星期六裏成為目明神醒的等待者。

《緩慢而永遠》

姬中憲 /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淩俊

或許是因為這不僅僅是一部“記憶之書”,許許多多同行或陌生的人們,也包括我,正生活在這部書中,那些獨屬於中國人的、微妙的、難以言明的人生況味一次一次地敲擊著我的神經。

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一生?讀《緩慢而永遠》,你會感慨,能寫作的人是幸運的,他可以用恰如其分的文字,留存漫長流年裏的生命剪影。

從上海的石庫門到山東的一個小村落,活潑的女中學生大丫二丫、誌大才疏的小舅安頓、一百歲的老外婆……在交疊的時空裏,二十多個家族人物在11篇或長或短的文字裏輪番登場,經歷著人生悲喜、離合聚散,生命中的苦樂定格在作者類似於零度寫作的文字之間。

這本書讓我驚異,為何在閱讀的過程中毫無陌生感?明明我與作者除了年齡相同,人生經歷可謂毫無重合。或許是因為這不僅僅是一部“記憶之書”,許許多多同行或陌生的人們,也包括我,正生活在這部書中,那些獨屬於中國人的、微妙的、難以言明的人生況味一次一次地敲擊著我的神經。在時間的河流裏,總有一些事物是緩慢而永遠的,或許它就存在於你停下腳步,用心註目或傾聽的一瞬之間。

《箭正離弦 <野草>全景觀》

閻晶明/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何晶

這種類似於考據之學的研究,旁征博引、內外勾連,在材料與觀點之間穿行,考究的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心靈的遠近、理解的深淺。

在魯迅作品上爬梳的研究者不知凡幾,關於《野草》集的觀點是“研究還不夠充分”,但多數研究都更集中於探討此中的詩性與哲學。閻晶明的這本研究集卻反其道而行之,雖有對於此種問題的研究,但卻更樂於從“詩與哲學”的強調中回到本事上來。

所謂“本事”,是他所謂“對《野草》的研究和闡釋,不能離開煙火氣”,“煙火氣”即是“北京的風景與環境”、“故鄉紹興的影跡”、“現實世相與人物‘原型’”、“作為‘贈品’的‘器物’”、“文史典籍的散布”等,關註它們,概是因為其“有對人性的解剖,也有對現實的關切,有對強大的人類共性的描寫,也有對稍縱即逝個人夢幻的捕捉”。

這種類似於考據之學的研究,旁征博引、內外勾連,在材料與觀點之間穿行,考究的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心靈的遠近、理解的深淺。這本研究集,是閻晶明與魯迅的接近。

《書事:近現代版本雜談》

薛冰 / 著

領讀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了解圖書版本,便能知道為什麼某些書令人喜愛,某些書卻讓人不屑一顧;為什麼有的書遲早會成為藏界的寵兒,有的書卻永遠難登大雅之堂。

袁歡

“十年藏書熱,故紙賽黃金”,作者對於較為艱深的版本學進行了一次簡明通俗的梳理,以版本學的基本概念為經,以圖書實證為緯,講述著作者生平、出版者情況、流傳與收藏等書前書後的故事,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細節和實例,對於“‘稿本’的價值何在?”“為何藏書界迷戀毛邊本?”等問題做出了回應。書中的插圖同樣適合閱讀與欣賞。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說的:了解圖書版本,便能知道為什麼某些書令人喜愛,某些書卻讓人不屑一顧;為什麼有的書遲早會成為藏界的寵兒,有的書卻永遠難登大雅之堂。

這本書對於初入藏書界、對版本感興趣的愛好者,是一本實用工具書。此外,作為一名有多年經驗的藏書人,薛冰會在敘述中插敘一些自己藏書過程中遇到的趣事雜談,添加了閱讀趣味性。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出版書影

2019合訂本·微店

郵發代號: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