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獄警看押犯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一組拍攝於1919年的北京老照片,全方位呈現了一百多年前,北洋政府時期京師第二監獄的真實面貌。拍攝者為甘博,一位著名的美國社會學家和攝影家。

京師第二監獄全景

京師第二監獄位於德勝門外,位於功德林廟址處。圖為監獄房舍,遠處為鐘鼓樓。

監獄大門

這座監獄原為順天府習藝所,1913年曾改名宛平監獄。1914年,北洋政府開始著手對監獄進行改良。

瞭望塔

改良時期建造的監獄瞭望塔。中西合璧圓亭式結構,高大、實用、美觀。上層有哨兵監視的樓臺。解放後被拆除。

牢房的門

老式監獄“第一室”。 木門、木柵欄,幾乎全是由木柱和木板組成。屋頂上有天窗。

門前的囚犯

站在老式監獄的門前的囚犯。年輕的袖著手,戴著腳鐐,百無聊賴。旁邊的老年囚犯沒有帶刑具,微低著頭瞟著攝影師,不知犯了什麼罪。

竣工的新監獄

1919年監獄改建完成。共有十七間監房,除了一間病人專用監房外,其余十六座以天、地、元、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依次排列,這十六字出自蒙學經典《千字文》。

監房內景

新式囚室內幹凈整潔,沿墻邊擺放著幾張木床,床上鋪著統一的白床單,被子、枕頭等寢具疊放得很整齊。

老式囚室

這是老式囚室的內部景象,周圍一圈木柵欄,白天囚犯們席地而坐,晚上就擠在席子上睡覺。與前圖較為舒適的居住環境有很大區別。

放風者

所謂放風,是監獄的一種日常,定時讓囚犯到院子裏散步、呼吸新鮮空氣。照片所呈現的是老式監獄庭院內的一些放風的犯人,那些戴著腳鐐的是重刑犯。

囚犯們

囚犯形形色色,有短打扮的苦力,有穿長衫的知識分子。,雖然此時清朝已滅亡七年多了,有的囚犯依然梳著長辮子。

監獄之外

有時候,監獄內的囚犯還會在獄警的看押下走出監獄,在一些相對比較封閉的區域從事修橋補路的作業。

返回監獄

勞動結束後,囚犯排著隊走回監獄。可以看到路邊站在不少看熱鬧的行人。

絞刑架

絞刑分成勒刑和縊刑兩種。勒刑是將死囚綁在樹立的木樁上,用繩索勒住其脖頸,通過不斷收緊繩子將犯人勒斃。圖中是對死刑犯實施縊刑的地方,絞刑架為全木制作。繩子一頭拴在上方粗大的橫梁上,下端套住死刑犯的脖子,打開囚犯腳下的活板,利用囚犯自身的體重將其吊斃。

監獄窯廠

當時監獄內設有各種勞動場所,有窯科、木科、柳條科、紡織科、鐵科、農作、畜牧等,犯人可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從事擅長的勞動作業方式。

玉米作坊

推磨加工面粉是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只要有把力氣就可以幹。圖中的幾名囚犯正圍著石磨團團轉,將玉米顆粒碾磨成玉米粉。不過,看他們慢吞吞的樣子,工作效率一定不高。

織造車間

監獄的織造坊,幾名囚犯正坐在織布機上織布。不知為什麼一定要把設備架設得這麼低,囚犯們低頭勾背的工作姿勢讓人看著很難受。

糊火柴盒

一群囚犯在看守的監督下,圍坐在木桌旁糊火柴盒,旁邊的貨架上整整齊齊擺滿了糊制好的成品。這種工作看似比較輕松,但囚犯們在工作時不允許講話,只能像一臺機器一樣不停地機械工作。

制衣作坊

有裁縫手藝的囚犯被安排在這裏進行成衣制作。前景是一臺腳踏式縫紉機,旁邊站著一名獄警。照片的左側堆放著成疊的布料。

鏡頭前的囚犯

看這些囚犯的臉,似乎並沒有窮兇極惡的神情,更像是一群樸實的百姓。面對照相機,他們同樣會露出好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