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二伯家的老屋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40年歲月如歌,40年風雲激蕩。改革開放至今,中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每個地方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人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共享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新時代,祖國各地處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勾勒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新圖景。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融合發展開啟新局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率先推進農村改革,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城市發展波瀾壯闊,我們經歷了世界歷史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進程。經過40年的建設發展,呈現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網友“武寧小哥”: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清代詩人齊彥槐的這首《衝麓村居》可以說是今天武寧縣珊廈村的美麗寫照。1978年,珊廈村全都是清一色的土坯磚墻。經過40年的發展,珊廈村修起了水泥路,每家每戶都建起了新房,不少人家還蓋起了樓房。如今,珊廈要建成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樣板,打造成“記得起鄉愁,留得住碧水”的田園特色小村。新時代催生新希望,新希望引領新作為。40年來,珊廈人一步步把家園建設得越來越美。

上圖為江西省龍南縣龍南鎮馬牯塘舊貌,下圖為現在的馬牯塘城鄉新顏(江西省龍南縣紀委監委 賴龍蘋 供圖)

網友“陌陌小雨”:這些年,家鄉的變化很大,我家門前的路從雙向兩車道變成了雙向四車道,已經成為城區主幹道,根據統一規劃,路旁的大部分民房都被拆遷,村裏人紛紛住進了政府安置房,村子周邊相繼開發了一大批商品房。去年,九江縣“撤縣設區”,成了九江市柴桑區,我們村也更名為社區了,從村民到市民,大家都高興地說:“我們是城裏人了。”

網友“濮山淮水”:改革開放40年,家鄉縣城面貌的巨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80年代,大街邊都是破舊瓦房,屋頂蓋著茅草,街道只有4米多寬,一下雨泥濘不堪。“垃圾靠風刮,汙水靠蒸發”,“晴天土灰路,雨天‘水泥’路”,是老百姓編出的順口溜。如今,面貌大大改觀,路寬了,街道靚了,公園建起來了,環境衛生與以前相比可謂是今非昔比。我相信,未來會更好。

上圖為山東省萊陽市昔日七星街,下圖為七星街現狀(山東省萊陽市建設局 尉勝林 供圖)

網友“清蓮埇橋”:我的家鄉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改革開放40年來,城區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座座標誌性建築鱗次櫛比,一條條柏油馬路四通八達,一個個新城區拔地而起。目之所及,樓高了、街多了、路寬了、景美了。當前,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巨變。

網友“風過無痕a明”:40年前,家鄉共青城還叫“共青墾殖場”,基礎設施薄弱、人煙稀少。40年來,從年幼走向成熟,共青城已經發展成為基礎設施完備的城市。流逝的是奮鬥過的時間,留下的是“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精神。生於斯,長於斯,共青城人用熱血展望未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交通建設日新月異 助力發展“行穩致遠”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開放40來,隨著立體化交通網絡的快速發展,我國成了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交通方面的巨變縮短了距離,包括空間上的地理距離,還包括人們之間心的距離。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交通強國”,更為我國交通事業描繪了宏偉藍圖。

網友“湖南道州周林”:在革命老區道縣,改革開放初期,只有207國道通往永州市,其中有一段經過紫金山單江嶺的50公裏山路,一邊峭壁林立,一邊溝壑縱深,道窄彎急,事故頻發,過往司機叫苦不疊,一到冬天天寒地凍時,必須繞道廣西全州縣才能到達永州,迂回幾百裏,交通成為道縣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經過多年發展,道縣相繼有洛湛鐵路、廈蓉高速公路經過,途經單江嶺的地段也打通了山底隧道,道縣通往永州的路程縮短40公裏,時間減少2小時。如今,道縣北通永州、長沙,南到賀州、梧州,東去郴州、廣州,西至桂林、柳州,一天之內均可往返。

上圖為四川省新津縣南河昔日的浮渡,下圖為現在的南河跨河大橋(四川省新津縣紀委監委 蔡勝秋 供圖)

網友“lyj661231”:我的家鄉在碭山,三十多年前,我小舅去了新疆,因交通不便,與家人只有信件往來,每每給母親讀信,母親都熱淚盈眶,思親之情滿溢。去年,小舅邀請我們全家去新疆看看。我在手機上訂購好車票、機票,從碭山至鄭州一路高鐵,從鄭州乘飛機直達烏魯木齊,下了飛機,表弟早已在機場駕車等候,不到一天,親人相見,互訴衷腸,盡享天倫。

網友“銅都德興”:40年改革開放,感觸最深的就是距離在縮短,無論是空間上的距離,還是心與心的距離。記得小時候去省會城市的舅公家,總是要早早起床,輾轉一天,又累又費時。現在,家鄉的小縣城有了高鐵站,去省會只需一兩個小時,出行便捷,一身輕松,當天來回也趕得上。周末閑暇,還可以乘坐高鐵到周邊的景區遊玩,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改革開放帶來的不只是基礎設施的變化,還促進了人們精神層面的豐富。

上圖為昔日泥珠河上簡易吊橋,下圖為現在泥珠河上的普立大橋(雲南省宣威市紀委監委 丁亞瓊 供圖)

網友“仙源利劍1”:我的家鄉位於贛西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我親眼見證和目睹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建立了支線機場,從家到機場只有不到一個小時車程,建了高鐵站,數條高速公路也在境內穿過,極大方便了老鄉出行,人民的幸福指數也因此節節攀升,這些都只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成績的剪影。

網友“suifeng”:多年前,家鄉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平常外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因為交通不便,村子幾十年沒什麼變化。改革開放40年來,黨和政府穩步推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鄉間土路,再到鄉鎮通油路、村組通水泥路、戶戶通硬化路,一條條掩映在鮮花綠樹中的農村公路,成為家鄉人民滿意的致富路、幸福路。

從有房住到住好房 更多人實現“安居夢”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住房問題自古以來是民生的重大問題,關系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40年來居住條件的變化不僅展現老百姓生活的日益美好,也折射出時代進步與發展。

網友“SLHJ”:40年改革開放,我的住房夢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剛參加工作時,我住在單位一間13平米的宿舍,只有一床一桌和一些鍋碗瓢盆,上廁所要到幾十米外的公共廁所。進入新世紀,我和愛人用多年積蓄購買了一套80平米的二手房,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前幾年,我又買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新房子,管理更規範、環境更優美,還有固定車位。我家住房經歷的“憂其屋”“有其屋”“優其屋”三部曲,不僅透出了老百姓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也折射出祖國日漸繁榮富強的光輝歷程。

上圖為江蘇省響水縣恩覃村村民居住的老屋,下圖為該村經過新農村建設後的村民新居(江蘇省響水縣紀委監委 趙錦 供圖)

網友“清泉叮咚”:改革開放40年,“家居”變化折射時代進步與發展。小時候,我們一家數口擠在三間茅草屋裏,一到下雨天,經常是屋外下大雨屋裏下小雨。土地承包到戶,父親母親日夜勤勞操持著家裏田裏,哥哥姐姐相繼成家立業,家裏一下子蓋了五間磚瓦房,窗明幾凈,面貌一新。再後來,取消農業稅、鄉村經濟振興發展,家裏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現在再回到老家,全是三層的花園小樓,這可是城裏人說的“別墅”。

網友“ZJQ獅子”:90年代初,我家同二伯家擠在一個小院子裏,兩大家子人住在一起難免吵吵鬧鬧。隨後我家到路邊蓋了兩間小瓦房和一個茅草房,茅草房作為平時燒火做飯的廚房。爸媽勤勞肯幹,我們家的房子在不斷地更新換代,1994年,小瓦房改建成帶走廊的房子,2008年,帶走廊的房子擴建成帶前後院的房子,2015年,又建起了三層樓房。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城鄉差距不斷縮小,我們這個皖北農村家庭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上圖為雲南省陸良縣大莫古鎮戛古村舊照,下圖為戛古村舊貌換新顏(雲南省陸良縣紀委監委 王勇 供圖)

網友“上官磊2018”:在我的家鄉,改革開放初期,樣式統一的平板房取代了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舊民居,一片片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墻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墻面,房屋內只有床、桌子、椅子等簡單家具,看上去簡樸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但住房仍是一個大問題。90年代開始,國家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這種房屋有獨立的廚房和廁所,有上下水道,質量有保障,環境優美,購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獨門獨院的特色別墅。

網友“月光曬谷”:40年前,我們一大家子七口人,住著兩間又低又矮的草房子裏,可謂是“冬冷夏熱”。40年的改革開放,家裏的日子越來越好,我們姐弟五人也相繼成家,不管村裏的、城裏的,都有各自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單單我這個小家,六口人就擁有鄉下、城裏兩處房子。住房條件改善了,家人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馮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