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橋下河水清澈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去不去,到有天生橋的地方逛一逛。”7月23日,貴陽市民李千向好友發出邀請,約好第二天就出發。李千給出的攻略是六盤水天生橋景區,自駕兩日遊。

峰巒疊嶂衍生出來的“天生橋”,是貴州山地旅遊版圖的一道奇異景觀。李千和好友要去的目的地,就是一處名為天生橋旅遊風景區的地方。該景區位於水城縣金盆鄉幹河地段,距市中心區71公路,面積9.4平方公裏,是南開省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景點就是那座雄偉壯闊的天生橋。

水城金盆天生橋 李千 攝

天生橋屬石灰巖洞穴坍塌後的殘留洞段,生動地詮釋了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點,所謂“天生”,其實就是地質運動的結果。

水城這座天生橋橋面高出幹河河床135米,橋面長30米、寬35米,橋跨度60米,拱頂厚度15米。據巖溶地質學家考證,該“橋”屬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橋,橋身高聳,宛若長虹橫跨危絕天塹。在橋上觀景,但見莽莽群山如浪起伏;在橋下穿越,頓覺自然世界鬼斧神工。不管是在橋上還是橋下,徐徐涼風未曾間斷。附近區域有許多洞穴、伏流、峽谷,谷底怪石嶙峋,樹木蔥郁。天生橋“誘發”出一個集旅遊觀光、考察探險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尤其是夏天,實為涼心爽肺之所在。讓人嘆為觀止的是,該橋竟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橋。

作為全國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省份,“天生橋”這樣的自然景觀簡直就是一個神秘所在。有天生橋的地方就會涼爽,所以人們在夏日裏總把天生橋列為避暑的一個重要的選項。《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推出中國天生橋專題,文中聚焦的11個著名天生橋,貴州就占了4席,即水城金盆天生橋、織金峽谷天生橋、大方九洞天天生橋、湄潭天生橋,而且並非完全名單。

織金大峽谷天生橋 織金縣文體廣電旅遊局供圖

在貴州眾多的天生橋中,大方的清虛洞當屬魁首。清虛洞其實就是一座天生橋,由天窗洞和溶洞組成,堪稱世界地質奇觀。清虛洞周邊群山環抱,透過天窗洞向外望,洞含麗日,頂接藍天,蔚為壯觀。天生橋橋高178.25米,跨高105.25米,橋拱最大處127.35米,最小處77.69米,橋身長400米,橋身最寬處200米,2001年被大世界上海吉尼斯總部列為世界第一大天生橋。橋洞內由幾塊砂壩和草坪組成,面積約5000平方米,洞口與隴公田壩相連,洞內有小溪貫穿而過。洞後方有一個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巨大天窗,洞天之妙蘊盡在其中。洞內小橋流水,洞外田園人家,美不勝收的景致。尤其是清風吹拂的時候,那陣陣涼意讓來此避暑的遊客產生如臨仙境的感覺。

大方清虛洞 大方縣文體廣電旅遊局供圖

清虛洞曾留下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過往。原先這裏是寺廟,1940年該洞成為中國航空第一發動機制造廠的廠址,洞裏建有火電廠、翻砂廠、螺旋槳廠等,洞內的老佛廟、觀音像遷到朱仲河巖洞中。如今的清虛洞已被開發為旅遊景點,成了人們休閑避暑勝地,每年接待遊客數十萬人次。“大方縣打出的清虛洞避暑牌,獨樹一幟。我們就喜歡來這樣的地方旅遊,願意被氣候征服,也被景致征服。這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上海遊客劉崇佳說,貴州山多,但秘密多,就衝著這些秘密,她樂意再來貴州。

遵義新蒲雲門囤天生橋 邱雙 攝

清虛洞以近似於阿凡達的科幻奇景取勝,而雲門囤則以河水穿洞名震天下。匆匆而下的樂安江在位於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的雲門囤來一個急轉彎,然後在那看似無路可走的情況下,突然破崖穿越而過。經過億萬年的衝刷腐蝕,水穿洞變成了一座寬約80米、高約100米的超級天生橋。圍繞雲門囤,如今已建設成以避暑度假為主,兼具休閑、娛樂、觀光、探險、科考功能的原生態旅遊景區。下遊修建的水電站形成的人工湖,使得湍急的樂安江在雲門囤段變得忽然安靜,如鏡湖水倒映著天生橋、淩空峭壁、青藤怪石,別有一番風味。泛舟江上,涼風悠悠,愜意非常。

迥異於雲門囤天生橋的是,黎平縣高屯天生橋的龐大體量堪稱“巨無霸”,150米的跨度,98米寬的橋身,刷新了中國天生橋的記錄。橋下河流由福祿江、五裏江、後坡江諸水匯成,或逆水而上,或往下順流,逶迤之處都是好景致。橋下河水清澈透明,橋四周都是奇峰峻石,河兩岸森林薈萃,十分幽靜。蕩著輕舟一路往下,顧盼轉首,兩岸山光水色盡收眼底,涼意如柳輕拂臉頰,人在夏日,卻有秋天之感。曾到此消夏的浙江遊客邱敏在友圈裏感嘆:夏遊高屯天生橋,才覺世界真奇妙。

黎平高屯天生橋 黎平縣文體廣電旅遊局供圖

從地質學的角度看,天生橋是巖溶地貌的“廢墟”,但就是這些“廢墟”,在貴州成就了一個個令人驚艷的景區。目前被開發的天生橋只是一個部分,一些藏在大山深處的天生橋仍待字閨中,等待揭開紅蓋頭的那一天。夏天到天生橋分享由大自然帶來的清涼,“誰人敢議清風價,無樂能過百日閑”的人文意境,自會悄然而生。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陸青劍

刊頭設計/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文字編輯/趙相康

視覺/實習生 惠仕維

編審/李纓

來源: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