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河水有大糞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矢誌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

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上,基層湧現出了無數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逐夢人”。

為銘記奮鬥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在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政事兒工作室特策劃建黨百年專題報道“逐夢人”,圍繞紅色文化傳承、南水北調、災後重建、脫貧攻堅、偉大抗疫等主題,先後赴湖北紅安、鄖陽、武漢和青海玉樹州、海東市互助土族縣班彥村,深入百姓生活、深入實踐沃土、深入基層實際,采寫鮮活故事。

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區綠色發展的“鄖陽模式”

在湖北十堰鄖陽區柳陂鎮臥龍崗移民社區文化廣場,由14位移民人物、3條看家狗、10條漢江魚、1棵柿子樹和一口老水井組成的南水北調移民雕像群,靜靜矗立,默默守護著沈浸在水底的家園。

鄖陽區原為鄖縣,2014年9月改縣設區。臥龍崗社區原叫舒家溝村,在漢江邊上,2010年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蓄水,整村搬遷落戶於此。

鄖陽臥龍崗社區南水北調移民雕像群

2012年9月18日,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臥龍崗社區安置點莊嚴宣布,湖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農村移民搬遷工作順利完成,這也標誌著涉及鄂豫兩省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全部結束。

9年過去,為南水北調做出巨大貢獻的核心水源區居民生活怎麼樣?如何當好守井人,確保一江凈水往北送?近日,“政事兒”走進鄖陽區探訪。

時任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他於2011年任鄖縣縣長,2014年任鄖陽區長,2015年任鄖陽區委書記,今年6月25日已調離鄖陽)說,“為了國家工程,鄖陽人民顧全大局,犧牲奉獻,兩次移民搬遷造成元氣大傷。但我們緊緊抓住南水北調和脫貧攻堅這兩大機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探索生態保護、建設和轉化舉措,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全新之路,確保了一江清水永續北送。”

“不管移民情緒多激烈,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是硬要求”

“姑,你就支持我的工作,帶頭拆吧!你拆完大家就會跟著拆了。”

臥龍崗社區58歲村民陳立蓮,至今還記得自己的侄兒、時任舒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李秀林2011年上門來勸自己搬遷的場景。

李秀林找到陳立蓮時,鄖縣已順利完成外遷工作,全縣正在推進近三萬人內安。舒家溝村位於淹沒線下,必須全村後靠安置。

“我們家是磚房,在村裏是條件比較好的,說實話很舍不得,畢竟祖祖輩輩住在那裏。但為了支持移民工作,我帶頭扒了房子,其他村民看我拆了,也陸續跟著拆。” 陳立蓮回憶,拆房時自己心裏其實挺害怕,並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樣勇敢。“因為不知道安置房是什麼樣的,會不會比自家蓋的房子差,更擔心搬遷後如何開始生活。這是我們所有老百姓最擔心的問題。”

72歲李含進是一名老黨員,早年在內蒙古當過兵,1984年開始擔任村會計,曾包保2戶村民外遷到潛江。“移民最難的是故土難離,畢竟生活了一輩子,對家鄉難舍難分。我大哥家屬於外遷,搬家時我們兄弟倆抱頭痛哭。到我們搬遷時,雖然舍不得,但看著三萬多移民遷到了外地,我們的犧牲不算什麼。”

現任鄖陽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興忠,曾擔任鄖縣移民局局長。他回憶,“當時矛盾非常尖銳,壓力無法想象。這些移民世代在漢江邊生活,突然要搬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舍不得,抵觸情緒非常大。”

為了做好移民工作,當時鄖縣對118個移民村派駐工作隊,有五千多名移民幹部包保移民戶,後來全縣開展“我回家鄉勸移民”活動,發動全縣幹部職工,通過親戚、朋友、同學等來做移民的思想工作。

鄖陽區移民外遷時留影(資料圖:鄖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提出不管移民情緒多激烈,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是硬要求。經常大半夜,幹部還在老百姓家談心、解釋政策。幹部跟著百姓下地幹農活,甚至挑大糞、種地。”鄧興忠說。

退休幹部曹相國曾做過三十多年移民工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時,他和女兒曹霞齊上陣去作動員。為了工作,他給移民送過眼鏡、襯衣,下地幫忙幹農活,還幫助一家包保戶剛出生的小孩取名“王一鳴”,諧音“王移民”,“記住這項偉大工程!”“我經常對女兒說,做移民工作要踏踏實實為老百姓服務,辦事要主動、熱情,不能臉難看。要換位思考,假如我們是老百姓怎麼辦。”曹相國說。

經過幹部耐心細致的工作,移民從開始抵觸搬遷,到後來服從大局、支持搬遷。鄖陽區從2010年4月開始試點搬遷到11月下旬大規模搬遷結束,不到7個月時間,圓滿完成3萬余人的千裏大遷徙。而後開始近3萬人的內安工作。“六萬多人義無反顧搬遷,這是對南水北調最大的支持,是最樸素也是最大的愛國情懷,值得肯定。”鄧興忠說。

鄖陽區移民外遷時的群眾留影(資料圖:鄖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官方數據顯示,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鄖陽區為了這項世紀工程,淹沒了10個鄉鎮、118個村(居)委會、606個村(居)民小組,淹沒房屋總面積近200萬平方米,淹沒總面積51平方公裏,淹沒工礦企業47家。動遷總人口60484人,其中外遷7453戶31667人,內安7229戶28817人。

在臥龍崗移民社區南水北調移民雕像群前,著名鄖陽籍作家梅潔寫道,“我真切的希望,當清澈的漢水給幹渴的中原、華北和京冀大地帶來一片滋潤時,當人們欣喜地端起從遠方的鄂西北流來的一杯幽藍時,不要忘記為此而兩度奉獻了家園和土地的庫區人民,不要忘記他們幾代人在半個世紀裏經受的磨難和犧牲。”

“移民搬遷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完成外遷與內安,移民開始了新生活。

帶頭拆遷的陳立蓮一家,住進臥龍崗社區180多平方米兩層移民安置樓已快10年了。“搬進來後,之前的擔心都沒有了,我們也逐漸適應了從村民到社區居民的身份轉換。移民搬遷,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陳立蓮介紹,天氣好時,自己90多歲的婆婆就在院子裏曬太陽閉目養神,而自己則忙著家務,等著接孫子放學。“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加註重衛生習慣,生活汙水由汙水處理設備集中處理後才排放。以前家裏養豬、養雞,現在種有機蔬菜,更註意環保。”

“政事兒”在現場看到,臥龍崗社區184戶安置小樓整齊劃一、寬敞整潔,每家配有一個小車庫,門前小菜園裏種著當季菜。社區6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上,籃球場、LED電子屏、太陽能路燈、健身器材、清潔垃圾桶等一應俱全。社區前方,則是由居民土地流轉而建的大型光伏大棚,居民每年可領到一定的土地租金補貼。

臥龍崗社區

鄧興忠說,全縣內安移民工作啟動時,縣委縣政府就明確提出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把移民安置點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因此在選址上,盡量靠近集鎮、中心城邊等,共享公共基礎設施服務,避免搬到偏遠地區後造成交通、用電用水、就醫入學困難。在土地分配上,更註重土地質量和產出效益,全區六十多個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比較到位。

鄖陽區內安移民新村(鄖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這完全改變了村民以往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前他們依靠耕地,是小農經濟,現在收入來源多元化,可以務工,可以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有更多選擇。更重要的是,移民搬遷完全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衛生條件、社會治安等明顯好轉。” 鄧興忠說。

“淡化移民身份,做鄉村振興的先行者”

柳陂鎮沙洲社區也是一個移民安置新村,地處209國道沿線,毗鄰十堰城區和鄖陽城區。這裏原是一座高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後,挖斷崗村多數村民內安於此,後改名沙洲社區。

搬遷後的那兩年,因是全新生活環境,村民們有些人心渙散,這個本來具有較好區位優勢的村子一度成為柳陂鎮“後進村”。2014年村兩委換屆,在外經商的村民郝善國被推選為村支部書記。

“當時壓力很大。移民搬遷的目標是‘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如今搬出來了,如何能發展、可致富成了難題。我作為村支書,有責任帶領大家走出一條路。”經過一番考慮,郝善國決定拿出家裏全部積蓄,帶頭流轉土地,創辦了家庭農場,種植葡萄、草莓等,供城裏遊客來采摘。

沙洲社區會計程道奎介紹,柳陂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設了萬畝設施蔬菜,是十堰市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村民戶戶會種菜,也成為最主要收入來源。但發展生態旅遊觀光產業還是一個新概念。

郝善國的這一舉動開始村裏人並不看好,連妻子也不願意,但郝善國執意要做,“我想我如果成功了,村民們就會學習,這個產業就會越做越大。”

為了留住遊客,郝善國想了各種辦法,把路修到了果園裏,把停車場建在果園邊,甚至在自家院子裏擺上了秋千、桌椅。“遊客來了能坐得住,就能帶動消費,增加我們的收入。”兩年多後,郝善國經營的葡萄園成為村裏特色產業,村民們也開始競相學習,一個個水果莊園、蔬菜莊園在沙洲社區成規模發展。

“80後”村民郝善良就是在郝善國影響下,主動回村發展的。早年,他在外打工,收入很不穩定,2015年決定回村與父母一起發展采摘農業。經過土地流轉和幾年經營,他家8畝地大棚已經成為集蔬菜、葡萄、草莓等多品種為一體的家庭農場。

每天早上五點多,郝善良就走進大棚開始采摘,一天要運輸一千多斤新鮮蔬菜到十堰。瓜果旺季時,他要接待多批遊客到農場采摘。“這個工作很辛苦,但收入穩定,一年收入十幾萬沒問題。去年疫情對我們也沒有多大影響。”

如今,在沙洲社區,一座座家庭農場依次排開,成為移民新村的一道風景線。

柳陂鎮鎮長何統林介紹,移民搬遷後,柳陂鎮加強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有機蔬菜和生態旅遊觀光產業,促進產業融合,壯大鄉鎮集體經濟。目前全鎮有10300多畝大棚蔬菜,15000多畝小水果,激發移民內生動力,提供必要政策支持,加強產業布局引領,讓村村有產業、家家有項目、人人有事做,推動鄉村振興。

“我們一直在推動移民融入到鄉村振興發展中去,既強化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向善向上的移民精神,也淡化他們的移民身份,讓他們逐漸成與城鎮居民接軌,做鄉村振興的先行者。”時任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說。

“南水北調倒逼鄖陽走綠色發展之路”

作為鎮長,何統林也拒絕了不少企業到柳陂鎮發展,“因為這些企業不環保。”

去年,他跟隨縣裏到北方一個地級市招商引資,發現一家棉紗加工廠可以對破布邊角廢料加工利用,而柳陂鎮正大力發展襪業,有很多邊角廢料需要加工處理。

“我看到後很激動,以為可以合作。但隨著考察深入,發現這家企業生產後造成的汙染非常大,我果斷拒絕。”何統林說。

實際上,鄖陽區在南水北調移民搬遷過程中,就對汙染企業做出“零容忍”態度,在後續發展過程中,更是把是否環保作為企業考核的第一道標桿。

鄧興忠說,“保護一江清水是庫區的首要任務。南水北調鄖陽淹沒企業47家,最後只遷建了15家,其他32家因為環保不達標就關停了。”

近年來,鄖陽區窮盡辦法治水,已堅決關停並遷企業近百家,直接損失近百億元,其中鄖縣造紙廠曾是一家年產2萬噸優質紙的出口創匯龍頭企業,擁有職工近千人;鄖縣卷煙廠年產卷煙4000多萬支,占據當時全區稅收的半壁江山。

“在移民之初,我們就提出‘寧願經濟發展落後20年,也要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這是我們最大的政治使命和責任擔當。”時任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說,移民搬遷後,鄖陽區結合實際,不斷探索符合區情的綠色發展之路。

十年前,私營業主朱瑾艷返鄉創業,引進30余個油橄欖品種,開始在鄖陽試種。經過多年探索,試種取得成功,四季常青的橄欖樹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可觀,生產的橄欖油每斤賣到200多元。2014年以來,通過引導,當地居民已種植橄欖樹達3萬余畝,帶動11個鄉鎮23個村戶年均增收 5000 元以上。

孫道軍說,鄖陽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倒逼鄖陽走綠色發展之路。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抓住生態保護、建設、轉化三個關鍵,13年如一日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如今,綠色環保、生態有機成為鄖陽農特產品的‘招牌’,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成為鄖陽人民引以為傲的‘標配’,善水鄖陽、人類老家成為遊客內心深處的‘詩與遠方’。”

“管住斧頭,守住山頭,護好源頭,努力不讓一滴汙水流進漢江”

擔任鄖陽區委書記時,孫道軍還有一個身份是鄖陽區總河湖長。“政事兒”見到他時,他剛從神定河巡查現場返回區委大院。

神定河是漢江的一條主要支流,流域面積近100多平方公裏,流經十堰主城區,接納了城區約75%的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神定河還是一條典型的山區季節性河流,非汛期流量小,生態補水不足;汛期水大,又會出現管網溢流,汙水處理能力不足、清汙混流率高等突出問題,水質改善工作困難重重。

“黑臭的水體嚴重影響沿岸群眾的生產生活,投訴一度不斷。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群眾的急事難事就是我們的家事要事。”孫道軍說,我們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確立了上下左右共治、治汙築景同步的治理思路,先後投入近2億元資金,建設汙水管網,推進雨汙分流,在下遊建設人工快滲項目,采用超微分離+混凝沈澱+人工快滲處理工藝,系統治理河水,實現了汙水全處置。

同時,鄖陽區沿神定河規劃生態修復、生態凈化、生態涵養三個片區,開展系統治理,沿河設置生物籬、攔砂壩,實施河流內源治理7公裏,退耕還林1萬余畝,並將全域設置為禁養區,對流域沿線村(社區)開展集中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配套和民居改造。2019年神定河成功消除劣Ⅴ類水質。

“漢江是中華民族的祖母河,我們牢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投入20余億元治水凈土增綠,管住斧頭,守住山頭,護好源頭,努力不讓一滴汙水流進漢江。”孫道軍說。

漢江水現狀(鄖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鄖陽區還全面推行“五長共治”模式。境內136公裏漢江,涉及10個鄉鎮30余萬人,僅靠某一名河長根本無法完成任務。於是,鄖陽區要求,漢江沿岸每一個山頭明確一名山長,每一條路明確一名路長,每一個村民小組明確一名組長,同時配備警長,“五長”合力,守護河庫。

柳陂鎮鎮長何統林負責漢江柳陂鎮河段的水質,每次到村裏,他都會隨身帶著一張巡河表,隨時檢查柳陂鎮段漢江保護情況。

“有無汙水排放,有無固體廢物,有無漂浮物,有無違法捕撈等等,這些必須檢查。發現有問題,立馬找到責任人要求整改,第一時間處理掉。” 何統林說,作為核心水源區,守水護水是我們的第一責任,為了發展而忽視環保會付出沈重代價。

鄖陽區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長湯建民向“政事兒”展示了一份鄖陽區列入市級考核的43條重要河流、河段長、聯系單位、聯系人詳細名單,“每條河流誰負責,出了問題聯系哪個單位整改督辦,一目了然。”

“我這幾天連續下鄉,到各個鄉鎮現場督辦,比如垃圾問題、生活汙水問題,看到後我就自己動手去打撈,旁邊的人慌了,立馬行動起來。” 湯建民說,抓這個工作要“見現”,馬上兌現,不要承諾到明天、後天再去處理。

讓湯建民更為忙碌的一件事是丹江跨陜西、湖北、河南三省治理問題。

丹江全長391公裏,流域面積16138.2平方公裏,其中陜西境內7504.4平方公裏,湖北境內1385.4平方公裏,河南境內7248.4平方公裏。丹江是漢江最大支流,年徑流量占丹江口水庫入庫量的10%。作為三省界河,丹江矛盾多、歷史遺留問題多,存在越界倒垃圾雜物、越界采砂、非法捕撈者越界躲避打擊等突出問題,急需建立三地協同治理和聯合管護機制。

去年,鄖陽區主動與陜西商南縣、河南淅川縣對接,探索建立了跨省聯巡聯防聯控聯治工作機制,聯合執法,專項整治汙水偷排直排亂排、退捕禁捕等,推動丹江水質穩定達標。

“實踐證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孫道軍說,確保一江凈水永續北送是我們最大的政治使命和責任擔當。當好守井人,護好漢江水,我們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助推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鄖陽模式”。

“政事兒”(xjbzse)撰稿/ 何強 校對 李立軍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