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孕婦夢見鐮刀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曹 楊 馮曉亭

編輯 | 林文龍

三束帶著泥土的水稻和大量的鮮花擺放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門口,這是人們在送別袁隆平。

據知情醫生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亞雜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發身體不適。4月7日,轉到長沙住院治療。直至5月22日辭世。

5月22日13:38,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發布了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報道稱,“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來源 / 微博 燃財經截圖

13點54分,湖南農業大學官方微博頭像變成黑白,並發文“再見,袁爺爺。”以悼念名譽校長袁隆平。

袁隆平逝世的消息發布後,馬上就在各社交平臺上刷屏,網友們紛紛獻花或點燃蠟燭來寄托自己的哀思。在“最想對袁老說的一句話”這個話題下,很多人寫道:“謝謝您,我們都吃飽了!”在轉發悼念袁老的文章時,不少網友配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截至燃財經發稿,在微博#袁隆平逝世#這一話題,有著超60億的閱讀,和近1300萬的討論。微信指數顯示,5月22日,“袁隆平”的搜索量直線上升,指數值接近5.68億,日環比增長為197630.44%,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

互聯網科技博主巍嶽欽禹在微博發文稱,“在醫院,得知袁隆平逝世的人們迅速聚集在醫院門口,大多數裏人的手裏捧著鮮花,無不哭泣,這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一位在長沙市工作的朋友告訴燃財經,很多同事一聽到袁老逝世的消息就哭了,“他對湖南人的意義太不一樣了。”

當天16時,運送袁隆平遺體的靈車自醫院地下通道駛出,經芙蓉路,前往長沙明陽山殯儀館。中途,靈車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繞行一周,這是袁隆平長期生活工作的地方。一路上,聞訊趕來的長沙市民自發夾道送別,“袁爺爺,一路走好”的呼聲不絕於耳。

圖 / 長沙晚報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博士、助理研究員李雷在接受DeepTech采訪時表示,“袁老其實算是當今中國科學的圖騰,在他以前是錢學森,在他以後目前想不到。”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他曾發明 “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研究出 “兩系法”雜交水稻,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出版了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人民日報評論稱,這是中國科學家對人類、對世界的貢獻,也是對歷史、對文明的貢獻。

22日晚些時候,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建議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誌哀》的評論。評論寫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15條規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傑出貢獻的人逝世,可下半旗誌哀。

眾所周知,“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們”是袁隆平的一個心願。5月22日,A股上市公司隆平高科發文哀悼袁隆平,稱公司將深刻繼承袁隆平院士“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偉大遺誌,努力實現將雜交水稻技術推向世界。隆平高科成立於1999年,2000年12月11日上市,袁隆平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參與公司的創建,並擔任名譽董事長至今。

但少有人知道,袁隆平還有兩個夢,那就是“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已經88歲高齡的袁隆平,拿著發言稿,一字一句的說出自己這兩個夢。

2019年10月23日,袁隆平還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我的兩個夢》的文章,其中寫道,“禾下乘涼夢,我是真做過,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其實我這個夢想的實質,就是水稻高產夢,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

據媒體記者回憶,袁隆平第一次說起這個夢,是在2004年10月29日,當時74歲的袁隆平來到位於深圳東部碧嶺的國家超級雜交水稻試驗基地。在稻田裏,他拿起鐮刀,割下了一束稻谷,並分享了自己有個稻蔭下的“禾梁夢”。

袁隆平曾說,全世界有一億六千萬公頃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雜交稻,每公頃增產兩噸算,可以增產一億六千萬噸糧食,可以多養四到五億人。事實上,雜交水稻已經推廣種植和引進試種到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種植面積達700萬公頃,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為了這兩個夢和一個心願,在90余歲高齡,袁隆平還奮戰在田間地頭的科研一線,並因此而致健康狀況惡化。如今,袁隆平走了,他的夢與心願,也留待後人去實現。

舉國哀悼

袁隆平去世的消息發布後,舉國哀悼。

22日15點50分,鐘南山院士創新研究團隊發文稱,“沈痛悼念袁隆平院士,國士無雙。感念與袁隆平院士這樣的偉大人物處於同一時空的每一分每一秒,這個世界的星空因你們而璀璨。”

來源 / 今日頭條 燃財經截圖

鐘南山也發文悼念,稱袁隆平為“隆平大哥”,還說,“我的摯友!天堂裏好好休息。你已經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導一下學生繼續“三系”攻關。你是一個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學者! ”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發文稱,“一生修道雜交稻,萬家食糧中國糧。我敬愛的大師千古!”

小米集團創始人兼CEO雷軍轉發人民日報的微博“長沙市民鳴笛送別袁隆平”並配上三個雙手合十的表情;理想汽車CEO李想轉發人民網的微博“袁老,走好”並配文“偉大的一生!”

網友們也在各個社交平臺上表達著緬懷與哀悼。“袁公千古”、“為中國作出的貢獻太大了”、“袁老一路走好,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等留言數不勝數。

長沙市民則紛紛前往醫院、殯儀館等地方獻花,一位當地人介紹,在袁老逝世消息確認後的2個小時內,芙蓉路上的鮮花店內,不僅所有的菊花售空,只要是白色和黃色的花,也都已賣光。

北京農學院畢業的文武告訴燃財經,其朋友圈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悼念袁老。文武說,以前上大學的時候,袁老的成就幾乎掛在每一位同學的嘴上。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袁隆平從1964年開創雜交水稻研究,1997年開展超級雜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別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2020年實現了周年畝產稻谷3000斤的攻關目標……

袁隆平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舊在踐行這句話。

網上流傳的一張截圖顯示,袁隆平在還有意識的時候詢問了兩件事,一件是試驗田的稻子怎麼樣了,一件是問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說大家辛苦了,不用太費力氣。

“老爺子沒有留下遺言,但他還能講話時,念念不忘的還是雜交水稻事業,希望弟子們把雜交水稻事業發展好,把雜交水稻推廣好。”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病房裏,袁老的兒媳甘女士哽咽著告訴新華社記者。

“袁老雖然近幾年還出席參加公眾活動,但其實他身體不是太好,2019年在一次會議上接觸過他,雖然精神狀態很不錯,但是明顯體力不支,不能久站,也不能獨立行走較長一段時間。不然就會大喘氣。”從事傳統農業研究的大漠告訴燃財經,“其實我們做科研的,私底下還是很心疼袁老的,這麼大年紀還要用自己影響力去替行業發聲,很辛苦,但真如袁老所擔憂,農業成了‘婦老農業’,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待提高。”

大漠說,“袁老已90高齡依舊忙碌於試驗田中,對我這些搞科研的人來說就是標桿。”

直到今年年初,袁隆平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活躍在做科研的第一線。就連在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勛章”的當天,他還下地查看了“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並拿著水稻說:“花開得好好。”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這是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的評價。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很早就倡議學習袁隆平,在2018年的一次活動中,黃崢說,“未來的發展,我們更多需要的是像小時候學習袁隆平這樣的精神,袁隆平是我小時候學的,現在就沒有新的袁隆平冒出來了,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都在搞其他事情,這種精神少了。不過,這些東西總要有人得先去做,搞上幾年,做出一些東西才能帶領其他人往這個地方去投。”

今年3月,黃崢卸任董事長,在內部信中稱,未來將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上。在黃崢的想象中,未來或許可以通過對農產品種植過程的方法的控制,來對馬鈴薯、番薯、西紅柿等的潛在有害重金屬含量進行可靠有效的控制。“成不了科學家,但也許有機會成為未來(偉大)的科學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俠之大者袁隆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是集無數榮譽於一身的“雜交水稻之父”,同時他也是“不是在稻田裏,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的一介“農夫”。

袁隆平生於1930年,少年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他經歷了難忘的鄉野生活。1949年,袁隆平高中畢業,原本按照其父親的意思,是讓他報考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畢業後走仕途,但袁隆平不顧父母反對,偷偷報考了重慶相輝學院(後西南農學院前身)農學系。

1953年,大學畢業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偏僻的安江農校教書。教書期間,他還帶領學生一起對農作物進行“無性雜交”實驗,甚至培育出了一批新品種。但不久,實驗的不順利讓袁隆平開始對“無性雜交”理論產生懷疑。

大饑荒的日子裏,袁隆平意識到他要努力的方向是“高產的水稻種子”。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農作物,不需要外來的劃分,自己就能授精、結實。為了能夠找到高產種子,袁隆平終日蹲在稻田裏尋找長勢良好的水稻。

與此同時,那時國內正處於困難時期,在那三年期間,大家都吃不飽飯,袁隆平更是往後一生都忘不掉饑餓帶來的痛苦與恐懼。在2020年騰訊新聞出品的系列人物紀錄片《時代我》中,主持人向袁隆平展示了網友將袁隆平圖片配字“還是吃得太飽了”的表情包,但袁隆平復述一遍表情包上的“還是吃得太飽了”配字後,袁隆平苦笑一番後說了一句話,“你們年輕人不知道,饑荒時代的時候,沒飯吃真難受啊,餓死人啊。”

曾經,有美國學者質疑:“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袁隆平站了出來,他說,“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果糧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

1961年,袁隆平及團隊在觀察數以萬計的水稻後,終於發現一株長得特別好的水稻,穗子又大又飽滿,籽粒多達230粒。袁隆平像發現新大陸般驚喜,並為這株水稻取名“鶴立雞群”。

第二年,“鶴立雞群”的種子被撒播在田野上,但到了收獲的季節,一千多株稻株表現都不好。這讓袁隆平陷入困頓中,他想了好久才終於意識到,“鶴立雞群”是有雜種優勢的天然雜交水稻,所以它的後代才會出現如此顯著的性狀分離。此後,袁隆平意識到,既然大自然出現天然雜交水稻很偶然,但我可以研究人工雜交水稻。於是在1964年,袁隆平正式開始了雜交水稻研究。

1964-1969年,長達6年時間裏,雖然袁隆平團隊的研究被正式列入湖南省重點科研項目,也找到了實驗可能用到的“天然雄性敗育株”,但研究並未取得階段進展。期間也遭遇重重困難,試驗成果數次差點付之東流,但好在團隊都堅持下來。

1969年,多年的失敗經歷讓袁隆平逐漸意識到,他們用來研究的水稻都是人工栽培水稻,近親聯姻,後代不好。於是他們決定去荒野裏尋找天然雄性敗育野生稻進行雜交研究。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天然雄性敗育野生稻只花了一年時間便找到了,後來這株野生稻被取名為“野敗”。1976年,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平均增產20%。

雜交水稻成功後,袁隆平一夜之間從鄉村教師成了名聲赫赫的“雜交水稻之父”。但他還是數十年如一日忙碌在稻田中。

正如2004年感動中國頒獎詞所言,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而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註於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

就在今年5月,袁隆平團隊所研究的成果就在按預期目標接連獲得佳績。據媒體報道,5月9日,全國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項目在三亞首獲豐收,早造水稻測產取得畝產1004.83公斤的成績。5月14日,袁隆平團隊提供的 “超優千號” 雜交水稻在試驗示範片平均畝產 926.5 公斤。

熟知袁隆平的人,都知道他為人幽默風趣。不帶博士生,因為“辛苦得很”;面對主持人“您下邊都是精英,好不好管啊”問題時,袁隆平下意識垂頭合眼發出“誒呀”後雙手捂臉撓頭;面對記者問“您覺得您帥不帥”時,幽默回答“我啊,Handsome!”

在互聯網上,袁隆平的風趣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被親切的稱為“90後梗王”、“90後男神”。與袁隆平相關的“袁隆平有十個螺”、“袁隆平四連稱奇跡”一些話題,也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之前一直以為像袁老這樣的科學家很冷漠嚴肅,但沒想到之前教科書上看到的嚴肅科學家,竟然也是一位可愛的老人。”90後田道回憶第一次認識袁隆平是通過教科書,課文中袁隆平在稻田間,仔細查看水稻的照片是他對袁老的第一印象。事實上,很多年輕人都是通過袁隆平,才對傳統農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2019年,袁爺爺出席過我們學校開學典禮,毫不誇張說,袁爺爺所到之處宛如大型追星現場。我趴在離操場很遠的欄桿上,和周邊好多同學一樣蹭了一回新生的開學典禮。”就讀湖南農業大學的青青回憶道,“那時候好多與袁爺爺相關的微博熱搜,感覺到袁爺爺本身是個幽默風趣的人。今天得知他逝世消息後,難過很久。”

近年來,隨著袁隆平在互聯網上的活動增加,他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2019年發布的《抖音1000w+點贊數據報告》顯示,點贊超1000w的視頻中,內容涉及軍人/警察人群的最多。而6條有關英雄的視頻中,有3條關於袁隆平。同年12月16日,百度沸點年度沸點人物公布,擁有極高人氣的袁隆平位列榜首。

袁隆平的遺產

除了在科研上的貢獻,袁隆平的財富也備受關註,曾有研究機構聲稱,袁隆平的身家過千億。這種捕風捉影的數據,袁隆平一笑了之,還在與馬雲會面的時候,拿這個事情開玩笑,說“我的錢要趕上你了。”馬雲連忙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而您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呢?不敢不敢!”

很多人還認為,目前在A股市值225億元的上市公司“隆平高科”是袁隆平的產業。因為它的全稱為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並不是。

在隆平高科發布的悼文中提及,1999年,為進一步發展雜交水稻事業,袁隆平院士作為主要創始發起人之一推動了公司的創建。“公司成立以來,袁隆平院士非常關心隆平高科的發展,在總體發展戰略、作物品類和全球業務布局、商業化育種和生物技術體系建設、第三代超級稻等重大科技創新攻關、現代化管理體系構建等方面給予公司一系列客觀務實、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指導。袁隆平院士為隆平高科成長為國內綜合實力領先的民族種子企業做出了永不磨滅的重大貢獻!”

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晚會上,一段袁隆平接受記者采訪視頻的旁白說道,為了研究經費,他奉獻了自己的名字,為了能抽出盡可能多的時間全心從事水稻研究,2002年辭去隆平高科董事職務,像過去一樣,像一位普通農民忙碌在自己的試驗田裏。

視頻中袁隆平自述稱,隆平高科成立時他已經70歲,到了70歲意味著不能再擔任責任專家、首席專家,課題一少經費也就沒有,“斷了奶那就麻煩了。”據公開報道,袁隆平答應以自己名字為公司命名主要出於兩個原因,一是隆平高科答應給經費保證科研;其次,雜交水稻想走出國門,在國外進行試點,10個試驗點,這就要500萬元,自己當時沒那麼多錢,如果隆平高科上市融資有錢了,雜交水稻推廣可以繼續做下去。總而言之,還是為了科研能夠有資金上的保障。

隆平高科除了將袁隆平的名字用於公司外,還將“袁隆平冠名權及肖像權”買斷。據隆平高科2014年發布《擬買斷“袁隆平冠名權及肖像權”所涉無形資產評估報告》顯示,隆平高科以量化袁隆平冠名權及肖像權價值,為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買斷袁隆平冠名權及肖像權提供價值參考為目的,對“袁隆平冠名權及肖像權”無形資產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顯示,上述無形資產價值5151萬元。且據同年財報顯示,該項交易已經完成。

來源 / 隆平高科2014年年度報告全文 燃財經截圖

2009年5月,袁隆平接受南都周刊采訪,面對記者“在隆平高科,您是怎樣的一個角色?”問題時,他曾表示,“我是名譽董事長,占5%的股份,我不涉及公司的業務,就是發揮品牌的作用。其實,我5%的股份也是象征性的。400萬股,現在一股20來塊,算起來也有七八千萬了,但我不能套現,我一分錢都不能賣,我一賣,隆平高科就垮掉了。人家會想,隆平高科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了?”

從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情況來看,目前,隆平高科的第一大股東為中信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18億股,占比16.54%。名譽董事袁隆平在該公司共持有13371430股,如按隆平高科5月21日收盤價17.09元算,其所持股票約合人民幣2.3億元。與此同時,其兒子袁定江也在該公司任副董事長、決策委會委員,持有股票331100股,約合人民幣565.8萬元。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袁隆平共擔任包括隆平高科股東外,還是湖南隆照高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隆興種業交易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其中3家現已註銷)股東。與此同時,袁隆平還掌握17家公司(其中4家現已註銷)的實際控制權。

“沒了袁老,隆平高科會不會垮掉,我不知道,但業內失去了袁老這一泰鬥,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許失落。不過同時我也相信,行業研究還會繼續下去,袁老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的畢生夢想也將成為我的夢。”大漠說道。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文中文武、田道、青青、大漠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