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白馬墜崖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番茄君近日發現一個吊詭的事。

我們都知道豆瓣的最低評分是畢誌飛的《逐夢演藝圈》,不過豆瓣2.2這個分數,不光他拿到了。

還有一部電影,超過96%的網友打了一星,兩萬多人評價,分數也是2.2。

這部電影名叫《犬王》。

這部電影於1993年拍攝,但近日一則關於這部電影“抵制導演姚守崗,抵制《犬王》”的帖子卻持續發酵,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這部《犬王》受到如此大的爭議?

今天,番茄君找到了原因:

人們對它的惡意,全都來自一條功勛軍犬的“被死亡”。

1、《犬王》上映,風頭無倆

1993年,導演姚守崗拍了一部軍犬題材的抗日戰爭電影,就是這部《犬王》。

電影取材自真實事件,講述地下黨員關漢良為尋訪良犬喬裝來到武平山中村落,關漢良與日軍官八木皆發現二林的狗海龍是罕見的優秀狼犬。

之後,海龍為救主人不幸身亡,其幼犬大龍和小龍加入了關的軍犬突擊隊。

經過一年的強化訓練,它們成為了軍犬隊的頭犬。八木率軍瘋狂進攻遊擊隊及附近的村莊,大龍趕回軍犬訓練基地後犧牲,小龍將八木引至海龍的墓前,以自己的方式報了仇的故事。

電影最開始就有一個感人的鏡頭,軍犬海龍為了拯救全村人的生命,咬著特務安置的炸彈奮力地往村子的反方向跑去。

村民們奮力呼喊海龍的名字,它都沒有停下來。

“轟隆”一聲巨響,海龍消失了,村子也得以被拯救。

這段戲中,海龍的表演非常精彩。因為它本就是一條軍犬,很有靈性。

電影故事講得很生動,演員演技也都在線,僅一個鏡頭,就讓人忍不住落淚。

電影上映後,不僅獲得了1993年度“優秀影片獎”特別獎,兩位主創還在1994年獲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提名。

可這感動的背後,卻掩蓋了殘忍的真實。

2、軍犬犧牲,主人嘔血導演卻叫好

影片中扮演“海龍”的這條軍犬,在拍攝炸彈爆炸鏡頭的時候,身上綁的是真炸彈。

這是一條一次性的鏡頭,代價是一條功勛軍犬的生命,狗狗當場被炸得皮開肉綻,粉身碎骨。

因為這條軍犬年邁,所以拍戲的時候他的主人是一並跟到劇組裏來的。

這位訓犬員事前只知道是帶著自己的愛犬前來拍戲,並不知道真的會將狗狗當場炸死。

被蒙在鼓裏的他還一直看著自己戰友的表演,沒想到下一秒,狗狗就在自己面前被炸得粉碎。

看到狗狗真的被炸死,訓犬員當場嚎啕大哭,眾人勸阻不下,最後嘔出了鮮血。

這條被炸的功勛犬,其實是導演姚守崗“騙”來的。

參演之前,沒人知道,也沒人相信他會在電影裏真的炸死一條功勛犬,訓犬員從頭到尾了解到的,也僅僅是帶狗來拍電影,拍攝最開始的幾個鏡頭而已。

就這樣,“海龍”去了。

沒有人知道它臨終之前是怎麼想的,或許對它來說,這只是一次再簡單不過的任務,完成後依舊能回到自己親愛的訓犬員身旁。

說不定還能撒撒嬌換來一些好吃的。

這件事最近被重新扒了出來,有網友表示,作為一只嗅覺靈敏的軍犬,它很有可能在明明知道是真炸彈的情況下將炸藥包叼起,懷著一顆“最後一次任務”的決心,慷慨赴死,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堅定不移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可不管怎麼樣,一條功勛犬的“被死亡”換來了一出電影中的秀。

“中國導演為表現日軍的殘暴活活炸死一條戰功赫赫的中國軍犬”,這對中國電影來說,是多大的諷刺。

可幕後那個人,卻還在為自己的“藝術真實性”沾沾自喜。

3、姚守崗,你怎麼了?

《犬王》的導演姚守崗,親自導演了這一出炸死功勛犬的戲碼。

他不僅用欺騙的方式騙來了“海龍”及訓犬員,還在狗狗被炸死,訓犬員嘔血的時候大喊大叫,拍手稱快:“太好了!太好了!這才是我想要的效果,這個狗真傻。”

剛開始的姚守崗,其實並不是這樣,從小演員到大導演,姚守崗有對電影的熱愛。

他的第一部作品《白樺林中的哨所》,就斬獲了"全國29部最佳影片獎" 。

憑借這個處女作,他大小獎項拿到手軟,獲得了諸多的榮譽,甚至打通了去往國際電影節的通道,說明他還是有才華的。

可到底是什麼讓他變成這樣一個殘酷冷酷的人,番茄君不得而知。

影片上映後引起強烈反響,社會各界在得知片中的功勛犬是真的被炸死後,都集體抵制《犬王》這部電影,在輿論壓力下,劇組也迫不得已出來道歉。

但姚守崗,並無半點改悔之意。

在13年後的《流金歲月》中,談起片中狗狗真的被炸死的事,他表示這是為了他“藝術的真實性”。

在被觀眾質疑以後,他還在不遺余力為自己洗白,沒有半點抱歉之意,悔改之心。

他表示,要讓這條狗“一下完”,因為這條軍犬年紀大了,而且疾病纏身,活不了幾天了,他這是在幫狗狗減少痛苦。

聽到沒?他的重點並不在為了一部電影傷害一條無辜的生命,而是擺出一副為了藝術精益求精的嘴臉,為了狗狗能“不痛苦”而不得不殺死他的扭捏作態。

對一個逝去的生命,他沒有半點敬畏之心。

對一條被他親手殺死的功勛軍犬,他沒有一絲悔改之意。

這樣的導演,是中國影視界的恥辱。

番茄君寫到這裏都感覺到要淚目了!

而有《犬王》在, 他這一輩子,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當做反面教材,供後來的電影人和觀眾唾罵。

4、沒有什麼藝術應該建立在剝奪生命之上

看過這麼多電影,其實不少電影對生命都存有敬畏之心。

片中有涉及到傷害野生動物的鏡頭,在片尾都會出現一行字幕:本片制作過程中無動物受到傷害或虐待。

就連《哈利波特和火焰杯》最後,也會貼心給出免責聲明字幕:沒有龍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受到傷害。

這在我們看來或許是一個小小的彩蛋,但在國外,拍電影不傷害或虐待動物已經是默認的規則了。

其實國外電影也不是白蓮花,很早也有在影片中殺害動物的事發生。

1939年,電影《蕩寇誌》在拍攝一個“西部騎手墜崖”鏡頭時,用滑坡裝置將馬匹和演員從70英尺高的懸崖上摔落。

演員有安全裝置保護,但作為道具的馬匹摔斷脊梁後死去了。當時的美國公眾在得知拍攝內幕後,將此類虐殺動物行為與當時西部片、警匪片中的酗酒、婚外情情節相提並論,視為電影業道德墮落的象征。

之後,為平息公憤,“美國影視協會”(MPAA)與成立於1877年的“美國人道善待動物協會”(AHA)簽訂合同,授權後者監察作為MPAA成員的電影公司旗下所有電影制作過程中所使用的動物演員的待遇,確保虐殺情形不再發生。

雖然AHA避免了影視片中動物的“被死亡”,但也避免不了動物的意外死亡。

2008年的電影《雪狗兄弟》中,五只可愛的小金毛因為年齡不夠,在拍完電影後相繼死去。

相較而言,國外大片對動物的保護意識還是很強的。

小李子拿到小金人的電影《荒野獵人》中,他殺死的熊是特效合成的,睡的馬肚子也是矽膠制成的。

在拍攝《肖申克救贖》的時候,劇中有這樣一幕:安迪從飯中發現一只蟲子並交給老布餵小鳥。

實際拍攝時,有關人員在做全程監督,就這一只小小的蟲,還是攝制組特地找到一條自然死亡的蟲子來拍的。

豆瓣9.7,top250第一名,不是沒有原因的。

相較而言,國內導演對動物的保護意識,卻遠遠落後。《犬王》只是被曝出來了,而背後,傷害動物的電影比比皆是。

《新三國》拍攝的時候,導演高希希炫耀從新西蘭買了50只純種馬,拍攝期間死了6匹,瘋了8匹。

還聲稱“連馬都扛不住,別說人了”來表明拍攝的艱難。

因為馬是古代戰爭劇不可缺少的演員,所以馬在影視作品拍攝中死的最多。

1995年上映的《悲情布魯克》中,導演為了追求真實,把馬的眼睛蒙起來,硬是把馬推下了懸崖,摔得血肉模糊,這是1939年《蕩寇誌》的重演。

據悉,那匹白馬非常通人性,曾拼命抵足不前並落淚,但還是逃不開摔下山崖的命運。

拍攝《漢武大帝》,因條件太殘酷,也有不少馬匹因為高溫和環境死亡。

2017年8月18日在內地上映的《皮繩上的魂》,在拍攝過程中殺死了一頭懷孕的母鹿……

慘案屢見不鮮,深究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國並沒有類似美國AHA那樣的組織專門保護動物免受虐待和傷害,沒有公眾的監督,國內導演在制作影視作品時,自然會選擇更簡單方便成本低廉的“傷害動物”鏡頭,而不是采用更昂貴的CG特效。

其次,我國僅有的涉及保護動物的法律是2004年頒發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目前很多寵物,包括影視劇中的動物並非野生動物,不受該法律保護,所以傷害動物只需承擔道德譴責,而無需被追究法律責任。

但番茄君想說,藝術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頌揚生命保護生命的,沒有什麼藝術應該建立在剝奪生命之上。以電影藝術的名義傷害生命,是對電影藝術的褻瀆。

好在,隨著國內關註動物的人越來越多,影視劇中虐待傷害動物的現象也漸漸被關註。

《瘋狂的外星人》中有狗狗落水的鏡頭受到關註,片方甚至給出了聲明。

如果實在沒錢做特效,只要不傷害動物,假也就罷了。

借用知乎網友的話說:只要電影足夠好,假就假了,有什麼關系嗎?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