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傳周公解夢夢見牙疼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祖國醫學對於針灸治病,是有一整套理論解釋的。這套理論解釋,並不是某個人眉頭一皺憑空設想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臨床觀察中掌握了針灸治病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所以它千百年來指導著臨床實踐,行之有效。當然,我們的祖先由於所處的歷史條件所限,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應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細致的研究觀察,因此在理論解釋方面必然會有不夠深入或不夠精確的地方。但是,祖國醫學所總結出的規律是確實可靠的,所以它的基本理論對於我們深入研究針灸治病的道理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這是絲毫不容忽視的。

一、經絡將人體各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它是針灸治病的反應途徑

人體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就在於人體的各部組織、器官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祖國醫學認為:擔負這種聯系的,乃是經絡系統。它像水道溝渠一樣,有主於,有分支,內部發源於臟腑,外部通聯著五官、七竅、四肢、百骸,在全身形成一個經絡的大網,將各個不同的組織、器官網合在一起。按著祖國醫學的論述來看,經絡除了作為一個榮養系統把氣血運送到周身以外,它又是聯系人體上下、左右、裏裏外外的一個反應系統。如靈樞海論篇說:“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藏府,外絡於肢節。”楊玄操針經音義更進一步地解釋說;“凡手足內脈,皆是五臟之氣所應也;手足外脈,皆是六腑之氣所應也。四肢者,身之支幹也,其氣系於五臟六腑出入。”由於有著這樣一個反應系統的存在,才使得人體各部連成一氣,才得以保證人體各部活動的協調與統一,才得以保證個體同周圍環境的統一。

經絡在人體名部之間所起到的這種聯系作用,無論從生理活動或發病機制方面來看,也無論從臨床診斷或治療方面來看,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針灸某一部位而能治療另外部位的病證,就是靠著這種聯系來實現的。現在,為了闡明這種聯系的特征,我們把它分為四種類型來說一說:

1.軀體外部反應到軀體外部:楊上善說:“十二經脈入府藏者,以為內經;行於四支及皮膚者,以為外經也。”(太素卷22五節刺)。“外經”就是經脈循行於軀體外部的部分。如同大家所知道的: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等,就是十二經脈在軀體外部循行線路的總括。這十二經脈在人體上構成十二組反應上的聯系,它們的分支所布散到的皮區也分為十二部分,素問把這種分區叫作“皮部”。每一條經脈及其分出的絡脈所配布的區域,都有著反應上的聯系。例如,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旁,經上齒齦,下行到腳,所以針灸腳上的內庭穴就可以反應到鼻和上齒,而能治鼻衄血和上牙痛。手陽明大腸經起於手食指,上至面頰,入下齒齦,而終止於鼻旁,所以針灸手上的合谷穴則可以反應到鼻和下齒,而能治療鼻衄血和下牙痛。

不只是十二經顯示出了這種聯系的規律,就是奇經八脈也同樣地表達了這種聯系的規律,這裏就不多介紹了。

2.內臟反應到內臟:依據經絡學說,臟腑之間是有絡脈相通的,特別是互相配偶的臟腑之間這種聯系就更為密切,如肺與大腸、心與小腸、脾與胃、腎與膀胱、肝與膽等。這種聯系表現在發病機制方面,就是某一臟腑有病可以影響到其他臟腑。例如:肺氣不降,則大腸就失於傳導,而出現便秘;心火太盛,則移熱於小腸,而小便黃赤;脾衰則胃弱,而食欲不振;腎陽虛則膀胱氣不化,而小便不通;肝氣郁則膽不舒,而胸脅苦滿,等等。這種聯系表現在治療方面,特別是針灸治療方 面,就反映出異經配穴的規律。如大腸經穴可以治肺病;小腸經穴可以治心病;胃經穴可以治脾病;膀胱經穴可以治腎病;膽經穴可以治肝病,等等。

3.內臟反應到軀體外部:如前所說,經絡起源於臟腑而布散到軀體外部,因此,每個臟腑的變化就可以通過經絡而反應到相應的軀體外部來。由於這種聯系,就使我們有可能根據軀體外部的某些變化來判斷隱藏在體內的病位所在。這裏,我們暫且拋開通常的四診方法不談,單舉幾個從針灸角度看來有代表性的實例。大家知道,五臟六腑在背部都有其相應的俞穴,如肺俞、心俞、肝俞等等。“俞”是轉輸的意思,根據經絡學說來講,這些臟腑之氣都通於它的同名背俞。因此,臟腑有病就會在它的背俞穴上表現疼痛、壓痛成其他變化,孫惠卿老先生檢查背部以診知內臟疾病的方法就和這種道理相吻合。此外,心絞痛的病人,放散性疼痛往往是沿著手少陰心經而波及到手小指;急性闌尾炎的病人多數在足陽明胃經的闌尾穴(新穴)上出現壓痛點,這也都表明了臟腑疾患可以在其相應的經絡上引起變化。可能有人會問:闡尾屬於大腸,為什麼闌尾壓痛點不在大腸經反而在胃經上呢?這不是不合乎經絡所表明的規律嗎?不是的,因為在靈樞本輸篇中論述治內臟病的合穴時早已指出來:“復下三裏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邪氣藏府病形篇更明確地說:“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現在所發現的闌尾壓痛點恰恰就在巨虛上廉附近,這就更進一步證明了我們祖先總結的規律的可靠性。在靈樞九針十二原篇還曾提到:“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覩其應,而知五藏之害矣。”這就是說,內臟有病在上下肢的十二原穴上也會出現反應。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證實這一規律,但是它必竟是我們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4.軀體外部反應到內臟:因為內臟與軀體外部以經絡相聯系,所以針灸軀體外部就可以反應到內臟,治療內臟的疾病。如足陽明經穴可治胃、足太陰經穴可治脾……之類。在這些經穴裏,特別是肘、膝以下的井、滎、腧、(原)、經、合等穴,更是治療臟腑病的主穴。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說:“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九針十二原篇則說:“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又素問欬論篇也說:“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看起來,這些肘、膝以下的穴都是治療內臟病的重要穴,事實在臨床實踐中也已證實了這一點。此外,背俞穴和胸腹部的募穴,也都是臟腑之氣轉輸或聚結的地方,所以也都是治療內臟病的主穴。

以上四種類型的聯系,在經絡學說裏都有著具體的闡述:什麼部位同另外的什麼部位有著反應上的聯系;針灸什麼部位可以反應到另外的什麼部位,對於這些問題都有著明確的記載。我們如果將這些規律掌握下來,將對於我們深入研究針灸治病的道理有莫大幫助。

二、針灸之所以起作用,是由於針灸刺激能夠引起機體的反應

華佗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傑出的醫學家,他精通針灸。在三國誌裏記述他的針法時,有這樣一段描述:“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這裏所說的“當引某許”就是指的針刺時的特殊感覺而言;病人回答的“已到”,就是說,這種針刺的特殊感覺已經傳達到預期部位了。現在,我們針灸臨床工作者都有這樣一個體會:入針以後,病人有一種特殊感覺出現,就表明針刺已經引起了這位病人機體的反應。

我們祖國醫學對於針刺所引起的反應極為重視,將這種反應的出現叫作“氣至”,認為“氣至”的快慢同針刺療效有很大關系。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竇漢卿的標幽賦上說:“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這些記述,雖然過分誇大了“氣至”的意義,但畢竟不可否認的是“氣至”同針刺療效的大小有直接關系。從各方面來考查,這個“氣至”確實是指著針刺的反應而言的。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氣至”的幾種表現,通過對“氣至”的具體現象的分析,可能更證實了上述的論點。

1.入針以後,病人有一種特殊感覺出現,如痛、脹、疫、麻、冷、熱、觸電樣感覺等。這些特殊感覺,有時只出現於針刺的局部,不少時候則是沿著經脈循行傳到另外部位去,這都是“氣至”的表現。一般說來,“氣”一直傳到患病的部位則療效更好,所以針刺時往往要求讓氣“直達病所”。

2.入針以後,術者感覺到針下沈緊,好像釣魚的時候有魚吞鉤一樣,這就是“氣至”的表現;反之,就是“氣未至”。如標幽賦說:“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沈;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醫學入門說:“如針下沈重緊滿者,為氣已至”;“如針下輕浮虛活者,氣猶未至。”

3.入針以後,術者的押手(針刺時,以左手押在穴位近旁)指下感覺在穴下有一種突然地跳動時,是“氣至”的表現。如七十八難說:“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宋朝的丁德用註釋這段文字說:“知為針者信其左:謂左手先按所刺之穴,以其氣來,如動脈而應其手。”現在許多有經驗的針灸醫師都有這個體會,確實在“氣 至”時,左手指下感覺到有一種跳動。這種跳動有如脈搏一樣,但是它不像脈搏那樣有節律,它或者是一瞬間就過去,或者持續時間略長一些。如果反應再強一些,這種跳動就成為肉眼可見的肌肉抽動。

從前面所舉出的三種“氣至”表現來看,祖國醫學所說的“氣至”,絕不是空洞的臆想,而是有著客觀的事實根據的。針刺時所出現的這個“氣”,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邪氣,就是不正常的反應,如針下滯礙,轉動不靈,如同被什麼東西裹住針一樣;另一類是真氣(或稱為正氣、經氣、谷氣),就是正常的反應,如針下沈緊,像魚吞鉤一樣,但是針仍然松動靈活。靈樞終始篇說:“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就是指著這兩類不同的“氣至”而言。

按照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補是補真氣,瀉是瀉邪氣。因而無論是補是瀉,首先必須“得氣”,也就是說,必須引起機體的反應才有效。正因為“氣至”在針刺臨床上如此重要,所以我們祖國醫學就提出了許多“得氣”的操作手法。“氣”不到,就要運用手法以“候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無復針。”“氣”已到,就要“守氣勿失”,掌握住時機,以行補瀉,如靈樞小針解篇說:“上守機者,知守氣也”;素問寶命全形論更明確地告訴我們:“經氣已至,慎守勿失!”

灸法和針法的刺激性質不同,操作也不一樣,所以灸法所引起的機體反應和針法不盡相同。我國古代通行的灸法,主要是灼傷皮膚的化膿灸法,在行這種灸法時,就很註意發“灸瘡”,如明堂下經說:“凡著艾,得瘡發,所患即差;不得瘡發,其疾不愈。”這個“灸瘡”的發與不發,同樣和“氣”有關系,元朝的針灸家竇漢卿曾說過:“凡用針者,氣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發,大抵本氣空虛,不能作膿,失其所養故也。”由此可見,發“灸瘡”,也是機體對灸法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同樣和灸法的療效有直接關系。無怪乎從晉朝的甲乙經到明、清的針灸書上都提出了許多發“灸瘡”的方法,如熱熨、皂角水點滴、蔥白水洗、服四物湯等,看起來都是為了促進機體對於灸法的反應。當然,像我們現代通用的不灼傷灸法,和化膿灸法的反應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也必然以引起機體的反應而生效,這似乎沒有疑問。  

三、針灸的根本作用,在於調和陰陽

前面已經說過:針灸之所以起作用,是由於針灸能夠引起機體的反應。為什麼引起了機體的反應就可以治病呢?想要講清這個問題,就必須從祖國醫學的基本理論說起。如所周知,我們祖國醫學一貫認為:陰與陽的對立統一的法則,在生命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如人體的局部與全體、內與外、下與上、臟與腑、形與神、血與氣、靜止與活動等等,都是以這種互相對立而又統一的法則聯系著,構成人體的完整而又協調的生命活動。

如果陰陽偏勝,正常的對立統一關系就遭到破壞,而代之以一種新的異乎常態的對立統一關系,這就是發生疾病了所以調和陰陽,使它達到正常的平衡(指動的平衡而言),就可以治愈疾病,針灸治病的根本作用就在於此。如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陰陽失調的主要表現,是虛、是實或者是氣亂;而針灸調和陰陽的根本方法,則是基於補、瀉及平補平瀉的手法。機體偏於衰退叫作虛,也就是正氣不足,應該用補法;機體偏於亢盛,叫作實,也就是邪氣有余,應該用瀉法;不虛不實而僅只表現機能紊亂的,叫作氣亂,應該用平補平瀉法,以調其亂氣。

這些補、瀉方法,往往是根據不同的病證綜合為用,或是先補後瀉,或是先瀉後補,或是上補下瀉,或是上瀉下補,或是純補,或是純瀉,或是平補平瀉,總之,是以達到陰陽和調為目的。靈樞終始篇就曾具體地指出過:“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楊上善更明確地告訴我們:“瀉實補虛,令陰陽氣和乃止。”

由此可見,針灸的補瀉方法雖然是針對補正氣、邪氣而說的,但是它的根本作用還是在於調和陰陽。因為正邪鬥爭雖然是疾病過程的主要矛盾,而陰陽失調則是構成這一矛盾的內部根據,針灸治病正是從根本上著手的。這裏,我們不妨舉出針灸治療瘧疾為例來說一說:我們的祖先,雖然不知道瘧疾的病原是瘧原蟲,但卻老早就認定瘧疾是由於外邪而引起的體內陰陽交爭。如素問瘧論篇就曾指出瘧疾發作是由於“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因此,在治療上就不是直接以驅除外邪為對手,而是從調和陰陽、安定正氣著眼,陰陽和調以後,外來的病邪自然就失去其依附的根據,歸於消滅。瘧論篇在談到針灸治瘧疾時,就曾闡明了這個道理,如說:“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

調和陰陽之氣,也就是扶助正氣、祛除邪氣,古代把這種調和作用總稱為“調氣”,也叫作“和氣”。如靈樞刺節真邪篇說:“用針之類,在於調氣”;終始篇說:“凡刺之道,氣調而止”、“和氣之方,必通陰陽。”

一系列材料裏,我們可以了解到:調和作用是針灸的根本作用,那就是調和陰陽,使之恢復到正常狀態下的平衡,從而治愈疾病。

以上,我們介紹了從祖國醫學理論來看針灸治病道理的三個方面,總起來說,就是:針灸是通過經絡這個反應系統以治療疾病的;在針灸治病時,必須引起機體的反應;從而通過不同的操作方法調和陰陽,使之達到平衡,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當然,我們祖國醫學對於針灸的理論解釋不僅限於這一點,這裏僅是為了討論問題更有中心,只好割愛,不更多地牽涉。

中醫治療高血壓有內服藥、薰洗雙足。針刺療法等幾種方法。我們使用針刺治療。

(一)耳後降壓溝:操作方法:在對耳輪後面上2/5處有靜脈可見,以三棱針點刺出血如豆許。此法可搶救由高血壓而發生的危殆變化。

(二)人迎洞刺:又名竇刺,其穴正當頸外動脈竇處故名。操作方法:讓患者仰臥,頭部低位,先用手掐脖子,如患者感到頭暈時,則不宜用之。刺法:左手摸到人迎動脈,用手指固定,右手持1.5寸毫針刺在動脈壁上,不可過深,易導致起小包。針後見針柄顫動為恰好。不用手法,十秒鐘起針。留針時間最長不超2分鐘。亦治支氣管喘息、膽石痛、胃痙攣、頭痛、眩暈。(三)膈俞皮內針:如病人過胖,不易摸到動脈竇,則用膈俞皮內針。依常規找準穴位,埋藏1號皮內針一支,雙側埋針,可留針3—7天。

以上三種方法,均在針後10秒鐘降壓。(四)太淵脈刺:找準穴位,用2寸針刺在橈動脈寸口部位,不用手法,見針柄顫動為度。如針不動時,可微提調整。針尖應刺在橈動脈壁上,不可過深和過淺。留針5〜10分鐘。(五)眼針降壓:眼針療法經遼寧省衛生廳鑒定後,已在各地逐漸推廣,降壓穴位刺雙肝區(必須學過眼針療法,按常規操作)〔註〕眼針降壓用肝區,左眼在下眶外1/4,右眼在上眶內1/4處,均距眶緣二分許,手壓緊眼瞼,以五分不銹鋼針沿皮橫刺,留針5—10分鐘,血壓即降。

(六)鼻針降壓:鼻針共有九穴十九點,其中只有兩個穴位是原有穴位,即印堂和素髎為降壓上下兩點。找準穴位,用5分不銹鋼針以45°角向上斜刺。用其它方法無效時可采用鼻針。以上三種方法均在針後5分鐘降壓。(七)太衝瀉法:操作方法:找準穴位,針刺得氣後,可用提插方法。適應癥為肝陽上亢,眩暈較重之高血壓癥。(八)合谷透後溪:操作方法:手掌側置,用3寸毫針,由合谷刺入,針尖向後溪方向而進,達到得氣。適應癥:小便黃赤,大便秘結,口燥舌幹,食欲不振,大、小腸有淤熱者。針刺得氣後用撚轉瀉法,透天涼尤佳。(九)三裏降壓:找準穴位,常規操作。對體質素弱,有胃腸病而患高血壓者,宜用此法,手法以補法為合適。(十)石門降壓:石門在古針灸書記載:女子不可針石門,針之則終身不孕。(現在正宜利用此穴為計劃生育而使用於針刺避孕。)其法:由臍至恥骨聯合,用折量寸法,找準臍下二寸,以28號2.5寸針刺入二寸。

面癱針刺治療中,常用以下十法:

一、甩針掛鉤療法

用二十八號五寸不銹鋼針一支,由患側頰車穴進針,初刺時稍深,漸入漸淺,由頰外可見,待針尖正對口角為度。在距針尖五分處,以一手食指按壓皮膚,另手捏住針柄向一個方向旋撚幾下,持針的手猛力向外一甩,則面頰堆累皺縮,使口唇及顏面漸趨正常。

讓患者自已以手捏住針柄,保持原刺深度不變。過二十分鐘,讓患者松手,術者手捏針柄,向耳後一松一掣數次,猛然用力甩出,謂之甩針。

也有的患者松手後針體自然松動,可即拔出。拔出針後,細看針尖附近有肌肉纖維像絲線纏繞在針尖上,則效果更好。每隔三天一次。

二、三瞼療法

(一)落瞼 在完骨至翳風之間壓痛明顯處。找穴方法以拇指放在耳後乳突邊緣向下慢落至穴處則留滯不動。以一寸五分針對準眼球方向刺入至一寸左右。如果找穴和針刺準確時,則不能閉合的眼瞼能夠立即閉 上,故謂之“落瞼療法”。

(二)點瞼 上眼臉麻痹不能閉全,可用五分長不銹鋼針,左手按緊上眼瞼,右手拇、食兩指捏針以十五度角沿皮邊刺邊退,像用針劃似的,不可深刺,不可使眼瞼出血。點刺後眼瞼立即合上,謂之“點瞼療法”。

(三)穿瞼 如經過落瞼或點瞼,眼瞼仍不能閉合是屬於嚴重的眼瞼麻痹。可用三十號一寸不銹鋼針,一手捏起眼皮,由外端絲竹空下方沿皮橫刺,眼瞼共分五層,須恰好刺在中層,停留五分鐘,然後慢慢拔出,不令出血,眼瞼即感松快,且可微閉。對眼瞼痙攣亦有效。然而這是難度較大的針刺法。非手法熟練不可輕易濫用。謂之“穿瞼療法”。

三種方法,可以選用,必要時亦可同時使用,故稱為“三瞼療法”。

三、口唇點刺

口唇久歪,咀嚼不便,飯粒常留滯齒外,甚者流涎。可用小三棱針,按緊口唇,在患側上下唇上輕輕點刺,使之微微出血。

四、口腔瀉血

眼睛能閉,口唇歪斜經久不恢復者,用消毒紗布墊在唇邊,拇指放在唇內使腮翻轉暴露,以三棱針淺刺口腔粘膜,針針見血。再把三棱針放倒,由上往下輕輕刮壓,出血多些為好。吐凈瘀血,不必漱口,以防感染。放血後面腮松爽,口形有所矯正。

五、兩點四圍

有的患者病情較重,口歪眼斜不見好轉時可用此法。針患側四白、翳風兩穴,謂之兩點,宜用補法。再由地倉透人中,人中透健側地倉,健側地倉透承漿,承漿透患側地倉,對口歪往往收效。二者同時使用謂之“兩點四圍”。

六、眼針療法

眼針的上焦區包括全面部和五官在內。左眼上焦區在外眥角上部即上眶邊緣二分許外四分之一處。右眼上焦區在下眶邊緣二分許內四分之一處。刺法:一手按緊眼皮,以五分三十號針沿皮輕刺入皮下,不可碰到眼臉。留針五分鐘,輕輕拔出,每天一次。對初發之面癱,尤其是兒童面癱,均有顯效。有六次治愈的病例。

七、交經繆刺

病程較久,經用多次針灸治療而無效時可改用“交經繆刺”。在健側面部,眼上至唇下各穴均可選用,每次取三至四穴,用瀉法。據《內經》“左勝則右病,右勝則左病”的原理,只在健側針刺,療效亦頗滿意。

八、梅花針

患側面部知覺遲鈍,針刺效果不顯者,可用梅花針按常規操作,只在患側面部進行之。隔日一次,叩擊要輕,面積要在患側普及。

九、古傳經驗方活用

患部以膀胱經、膽經循行部位較重者,可取申脈、金門、光明、地五會等穴。(《標幽賦》)

患部以膽經、大腸經循行部位較重者,可取風池、頭臨泣、二間、聽會、迎香等穴。(《通玄指要賦》)

患部以大腸經、胃經、小腸經、膽經循行部位較重者,可選用頰車、地倉、太衝、顴髎、大迎、陽谷、俠谿。(《百癥賦》)

承泣、四白、巨髎、上關、大迎、強間、水溝、禾髎、迎香、顴髎等,為通用穴,隨癥選用數穴。如口眼歪斜者,選用上關、下關;口歪頭痛,選承光;口歪、衄血、頭重,選通天;口面歪甚,選完骨、列缺;口噤不能進食,選翳風。(《資生經》)

手法按患者身體虛實和病程久暫而決定。如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新病則瀉之,久病則補之。

十、調整經絡

久治不愈,可用經絡測定儀按常規測定十二原穴,以皮內針埋藏背腧穴以調整經絡,可以促進速愈。

體會

(一)面癱有陽證、陰證之別,陽證易愈,陰證難治。試驗方法:先在患側下關穴刺入一針,達到應刺的深度者為陽證,刺至皮下被阻不得入者為陰證。屢試皆驗。

(二)病程越短,效果越好。發病十五天以內的比較易愈。

(三)各種療法,對證選用。其效果因病邪輕重而異,有的患者七、八次即愈。有的則數月不效,但經過針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久針不愈,或確屬由受風寒為誘因者,可用灸法,療效亦顯。

病程長的雖然治愈,但留有後遺癥,如額紋不能完全恢復,兩眼不等大,口角患側下垂等。甚難恢復原狀。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註[作揖]

版權聲明:我們註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