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周公解夢夢到碾子把人磨成肉餡的信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老話講“過了小年就是年”,打從這一天開始,家家戶戶都進入了春節時間:掃房子、備年貨、貼春聯……每日都有事情占著手,一直忙到除夕。忙年少不了準備吃的,蒸饅頭、蒸年糕、炸炸貨……連日來,記者走訪不同地方,看看大家是如何忙年的。

蒸年糕

黍面中加入小棗,吃的時候不用放糖

壽光市營裏鎮南岔河村的村民使用黍面和紅棗做年糕,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做出的年糕口味香甜,是過年中不可缺少的美味。

2月5日,記者來到村裏探訪,不少村民家裏飄出年糕的香味,整個村子充滿春節的氣息。

村民楊樹葉早早起床,準備好做年糕的食材,開始忙活起來。看似簡單的手工年糕,做起來卻是門技術活,楊樹葉從小跟著老人做年糕,有著豐富的經驗。

過去做年糕,人們都要先用碾子把黍子皮去掉,再用磨把黍子粒磨成面,全部是人工操作。隨著時代變遷,村民們都會提前把黍子送到加工面粉的地方磨成黍面。

楊樹葉告訴記者,做年糕前,他們都是把黍面放在一個大面盆裏,然後倒入溫水。水放多少也是有要求的,多了的話蒸出的年糕不黏,少了的話蒸出的年糕太硬。

和面前,楊樹葉還要把當地種植的金絲小棗泡在熱水裏,等面和好後放進去。“我們這裏產小棗,自己種的棗比較甜,多放一些,吃年糕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放糖了。”楊樹葉說,各種原料放在一起後,就可以做成生年糕,最後放到大鍋裏蒸。

只見楊樹葉和家人將面團揉捏成窩窩頭的形狀,依次擺在大鍋中,金黃的年糕像一座座山巒整齊排列著。蓋上鍋蓋,開始往鍋臺裏添柴。不一會兒,熱氣冒了出來,空氣中漸漸有了年糕的香味兒,蒸熟要一個半小時。

“蒸年糕使用木柴,別看是個粗活,但也講究技巧,燒得不能太旺。年糕不能即刻出鍋,需要燜一燜。”楊樹葉說道,做的年糕雖然不怎麼好看,但很好吃,而且還是綠色食品。一鍋能做30個左右,一部分送給親戚朋友,剩下的自己吃或者春節期間用來招待客人。

蒸炒煎炸都是美味,孩子們帶進城分給朋友

午飯前,他們就蒸好一鍋香噴噴的年糕,先招待親朋好友。相比機器做的年糕,手工做的年糕更地道。當地人做的年糕直徑大約15厘米,色澤鮮亮,泛著油光,上面點綴著金絲紅棗,看上去十分誘人。在年糕出鍋的時候,往往會有孩子圍上來,搶著要第一個年糕。如果氣溫高,需要放冰箱裏儲存。

“年糕可以蒸著吃、炒著吃、煎著吃、炸著吃,不論怎麼吃,都非常美味。”在楊樹葉心中,年糕有著難舍的情懷。小時候家裏條件不好,一年也很難吃到一次,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蒸,非常幸福。一家人圍桌而坐,臉上掛著笑容,品嘗著美味的年糕,邊吃邊聊,十分溫馨。

因為年糕寓意“年年高”,正月初一又是新年第一天,因此當地村民會在正月初一早上把年糕放在鍋裏,希望新的一年一切順利,生活越過越好。在村裏人看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戶戶隨時都能做年糕,而在城裏人看來,這種手工做的年糕卻是稀罕物。“做好的年糕,很大一部分被孩子們帶到城裏,分給了朋友同事。”楊樹葉說,現在過年啥都不缺,缺的就是這種地地道道的傳統年味。

炸炸貨

炸藕盒、魚、丸子和肉,全家人吃到才有年味

在壽光市上口鎮,家家戶戶過年幾乎都炸藕盒、炸魚等,也稱炸炸貨。

8日上午,記者來到李俊英家,看她是如何炸炸貨的。

李俊英穿著紫紅色外衣,腰上圍著紅色圍裙,面色紅潤,一點兒也不像81歲的老太太。院子裏,爐子已經備好,圓圓的鐵鍋裏倒滿了金燦燦的花生油,調好的肉餡、切好的藕片、配好的面糊等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家每年過年都會炸藕盒、炸魚,炸肉,這樣才有過年的味道。”李俊英說。

說完,李俊英開始炸藕盒。她拿起一塊藕片,取適量肉餡放上,再取另一塊大小接近的藕片蓋在上面,將肉餡輕輕擠壓均勻,然後放在盤子裏,等一部分藕片夾好肉餡後,再在調好的面糊中掛糊,然後放入鍋中炸。“操作一定要幹脆利索,盡量讓藕盒的入鍋時間接近,這樣就不會有生熟不一的情況了。”不一會兒,鍋中開始泛起金色氣泡,香氣彌漫了整個院子。

李俊英一邊看著鍋裏的藕盒,一邊繼續操作將肉餡夾在兩片藕之間,看到鍋裏的藕盒呈金黃色後便可以撈出,期間制作好的藕盒又掛糊下鍋。

剛出鍋的藕盒香味撲鼻,記者趁熱咬上一口,燙嘴不敢往下咽,在嘴巴裏晃來晃去。外酥裏嫩的藕盒入肚後,讓人回味無窮。

李俊英表示,各家炸藕盒的做法都差不多,不同的地方在於肉餡,有的人喜歡清淡口味,在調餡的時候就少放一些醬油,口味重的人則多放一些。隨後,李俊英又將腌制好的魚掛糊放進鍋裏,不一會兒,一條條炸好的魚就出鍋了。

“一年到頭,就這個時候最忙,年年都如此。”李俊英雖然年紀大了,但除了有一些耳背外,身體還算硬朗。春節前,她又開心又忙碌,開心的是馬上要過年了,兒女們又能聚在一起團圓,而她則需要忙年了。

李俊英的兒女在濰坊市區安家生活,自從幾年前老伴離世後,孩子們便輪流回家陪伴她,日子過得很幸福。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們都勸她不要再忙碌了,但她依舊要自己買來食材,自己制作。

李俊英認為,過年就要有儀式感,忙年肯定是少不了的。她每年不光炸藕盒、炸魚,還炸丸子和肉,從買食材,洗、切、剁、炸,樣樣都是親力親為,因為對她而言,全家吃到她做的炸貨才有年味。“孩子們、孫子孫女、重孫們都喜歡我做的年貨,雖然要忙好幾天,也很累,但很值得。”李俊英說。

市民故事

往年自己在家炸,今年顧不上買了現成的

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市民也會到炸貨店預訂各種成品。

家住奎文區東方星小區54歲的李女士也有忙年的習慣,往年都會在家自己炸炸貨、蒸饅頭、蒸年糕,由於今年家中添了小成員,她要忙著看孫女,又要照顧老人,所以沒時間忙活。“今年是第一次到炸貨店預訂炸貨和各種肉食,又從網上訂了半成品的菜,準備過年和家裏人一起吃。”李女士說,雖然預訂的炸貨比自己買食材炸要貴一些,而且味道不如自家制作的香,但確實省事,也算值得。

“記憶中,每逢過年,都是吃奶奶制作的炸貨、年糕、濰縣蒸雞,自己從來沒有弄過,因為實在太麻煩了。”家住經濟區禦景峰小區24歲的劉女士對記者說,她是地道的濰坊人,從小就喜歡吃老輩人制作的炸貨。近幾年,家裏炸炸貨、做各種過年美食的習慣漸漸改了,平時都在小區附近的炸貨店買。

“現在除了老人外,很少有人自己在家炸炸貨了,本來就吃不了多少,炸一次還不夠費勁的,哪比得上直接購買方便啊,並且炸貨店裏品種多,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訂做,價格也不貴。”家住經濟區美麗華小區的王先生認為,炸貨油性較大,吃多了容易引起“三高”,所以很少吃。春節前,他到炸貨店象征性買了一些。

專家提醒

食用油炸食品時,最好多搭配清淡的蔬菜

對此,國家一級營養師王濰青表示,油炸食品高脂肪高熱量,容易造成肥胖,同時對腸胃消化有影響,特別是過年過節本身大魚大肉較為豐盛,再多吃油炸食品容易消化不良,發育期兒童更要註意,防止積食。

自己在家做炸貨時,建議使用更耐高溫的花生油煎炸,油盡量避免多次使用,剩油建議扔掉,如果繼續使用的話,高溫產生的有害物質可能會影響健康,切忌因小失大。

王濰青提醒,今年春節期間氣溫偏高,炸貨不要一次煎炸太多,吃不完的可以冷凍,如果反油了或者時間太久,建議不要食用。市民在食用油炸食品時,最好多搭配清淡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