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乞丐想非禮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文/金麗琦

所謂“望鄉臺”,指漂泊在外地的人無法返回家鄉而不得不登高回望故鄉的高臺,後來逐漸被演繹成為鬼魂回望人間的地方。所以看到“望鄉臺”三個字,人們或許會聯想到傳說的奈何橋,即陰陽過界之地。趙偉積20年之功完成的這部長篇小說何以要冠以這樣一個名字呢?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呢?這些當然還要從小說本身中去找尋到答案。

趙偉的《望鄉臺》全文共100卷,洋洋灑灑近千頁。小說取景於20世紀初的中國,以望鄉臺下四合院子孫的成長為線索,講述了趙家幾代人的生活。作品同時還埋著一條暗線,就是周掌櫃托付給國儀保護的皮箱子,也正是這個皮箱子使趙家人與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

小說裏人物眾多,情節錯綜復雜,但又都圍繞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展開的。這些美德當中首先包括守護家園的愛國主義,比如小說裏在望娘灘上打鬼子的情節。其次體現在玉珍等人物上,還包括善良、樸實、勤儉節約的民族性格。第三還包括以“修齊治平”為代表的人生信條、人生哲學。

《望鄉臺》中的“修齊”思想

《望鄉臺》以國儀騎白馬入四合院告知大姐桃花之死為開端,描繪了一幅又一幅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鄉村田園風光。比如第一章中寫到的,“太陽從望鄉臺後面的火峰山升起,晨光清亮、金光萬道、普照山河”,“陽春三月,橋前的桃林裏桃花開放似火”,“山民耕作,漁翁釣魚,纖夫們歌唱”,這是以國儀一路騎馬而過的周邊為視野描寫風土人情,讀之不禁讓人想起陶淵明筆下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但作者很快便筆鋒一轉,小說情節緊接著就圍繞桃花之死展開,頗令人觸動的是國文的一句話:“退萬步說,桃花又不是雷世傑推下崖去的,只怪她自己氣量短小,心胸狹隘,復仇二字,從何說起。”親妹妹遭人非禮而死,飽讀詩書的國文竟願以和為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引人省思的是,四合院祖祖輩輩熟讀聖賢、禮義仁和,那何以桃花會走上不歸之路?顯然,在這裏那些綱綱常常的封建思想成了人物命運的桎梏。

20世紀初,面對愚昧和麻木,魯迅棄醫從文,在“鐵屋”之中發出“吶喊”,無論是在現實還是小說當中,總會有一批新人砸爛命運的枷鎖、起而抗爭。在《望鄉臺》裏便順理成章地出現了德剛怒打雷世傑的情節。

德剛的出場是作為新思想的萌發來表現的,小說裏,他剪掉了受之父母的長辮,象征著清朝統治的結束,也暗示封建愚昧的思想將要革除。站在歷史的高度來回望歷史,我們自然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但是對那些裹挾在歷史洪流中的人來說,如何修身自持卻不是一個能夠輕易回答的問題。

回到小說裏,極“左”時期佛居寺被砸毀,這給玉珍等人帶來巨大的震撼卻又深感無奈,或許當人們深信的東西得以崩塌,他們會覺得萬念俱灰,信仰破滅,當老一代的傳統認知面對外來的新思想新觀念,他們的態度又將如何,又將如何守望那樸素無華,誠信至上,孝廉和諧,仁義榮辱,勤儉節約的家風?這些問題,在趙偉的《望鄉臺》中皆有跡可循。

在接下來的情節中,德余摔馬治臉,國儀陪同壁州,偶遇周掌櫃好心幫忙,危難之際,周掌櫃托付皮箱子給國儀,而後續的一切都圍繞這個皮箱子展開。

在這裏,皮箱子裏裝的到底是什麼真是吊足了人的胃口,引人入勝。在千鈞一發之際,國儀始終堅守承諾,不見周掌櫃誓不交出,他把藏在自己家裏,但老三德鵬通過孩子意外地發現了箱子,國儀將孩子暴打一通,只為教訓、告誡孩子,別人交付的東西不能亂動。

隨著箱子的解密,國儀一家慘遭批鬥,卻絕口不言箱子之事,即便遍體鱗傷、家庭離散仍毫無怨言。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可以說國儀的經歷正體現了這樣一種平凡而又崇高的品質。

《望鄉臺》的結局讓人感到五味雜陳、一言難盡,正如童謠所說的那樣,“哭的哭,笑的笑。”國儀從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耄耋年邁的老翁,從這個角度來說,《望鄉臺》是一部以個人經歷為主線的成長史。但同時《望鄉臺》又好似一部講述滄桑變遷的地方史,老官廟由交通閉塞的村落變成交通便利的廣納縣。

國儀苦苦守護著皮箱,終其一生無怨無悔。陪伴、守候四合院的玉珍,勤儉持家。玉珍也與國儀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無論在何時何地,她都要整理自己的頭發,一絲不亂,所謂處變不驚大概也就是如此吧。有人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國儀和玉珍卻患難與共,不由得讓人想到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感慨。

可以說,國儀和玉珍完美地詮釋了東方式的愛情觀,無論怎樣都盡力維護著自己的小家庭,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不僅是愛情的典範,更是中國“齊家”思想的典範。

《望鄉臺》中的家國情懷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望鄉臺》中許多人物的語言極具可謂怨中藏愛,只聽陳氏罵調皮的德鵬“狗東西”,玉珍思念青姑罵道“死女子”,不難體會,這樣的責罵讓人心裏油然升起一股暖意;每每讀到玉珍、趙二姑、蒲秀芳三人在一起調笑時,都會讓人感動不已。

人物的這些語言中帶著嗔怪與包容。國儀、玉珍一家遭逢大火,陳、王兩家紛紛前來慰問並幫忙搭建草棚;在鬧災荒之時,玉珍仍念及陳、王兩家恩情,把得來的糧食分給兩家。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這其實也是我們民族性格的重要側面,其中蘊含的不僅僅是同情與關懷,也包含著與苦難和不幸相抗爭的錚錚鐵骨。惟其如此,前面所提到的人物之間善意的責罵才更突顯出鄰裏互助、家庭和睦的可貴。

小說裏塑造了許多模範的夫妻、戀人,比如國儀與玉珍、德輝與樹蘭、德余與米醫生、馬朝興與冉老師、李紅旗與黃曉紅,他們在動蕩建設時代相愛,但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況,他們當中有的人勞燕分飛,盡管如此,他們都忠實於自己當初的選擇、忠實於自己的家庭,為兒女遮風擋雨。他們的經歷一樣體現了人情美、人性美。

讀罷《望鄉臺》,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其中濃厚的人文氣韻。細數起來,望鄉臺、老官廟、望娘灘、任家山、四合院、空山壩、佛居寺,這些不僅僅是故事發生的場所、背景,而且同時也如同一個個人物一樣參與到敘事中來,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合院的牌匾、佛居寺的菩薩塑身、農耕作田的方法與工具、二十四節氣的頌歌、哭嫁的禮儀和風俗、哭喪送禮的人情和世故、還有書中婦女們吟唱的歌謠、男人們打氣插秧的插秧歌……無一不洋溢著人文氣息。在這樣的語境中,他們苦苦求索改變自身命運和國家前途的道路,最終堅定地選擇了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鬥爭。

小說中,周掌櫃是最先成長起來的一批地下黨員之一,他默默地為革命事業做貢獻,即便是遭到批鬥,仍不忘初心,到空山壩教孩子讀書認字,在艱苦的生活中陶然處之、自得其樂;西路軍首長德俊,因在祁連山痛失隊友而自責多年,他自言愧對戰友卻無愧中央,決計不能盡忠便回家盡孝,終身未娶妻。

屈原在《離騷》中寫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千百年來,這種追求已經內化為中華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價值觀之一。周掌櫃和德俊正是這樣終於信仰、矢誌不渝的典範。

還有德剛,他離家出走,再回家時已是冰冷的屍身。德剛人如其名,剛毅有血性,正因為這樣的性格,他堅定地選擇入黨,在戰場上保衛祖國、保衛親人,從出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前路艱險但卻不為所動。

又如任玉昆,返回家鄉後先是被當成乞丐,隨後又被李紅旗和德鵬當成特務痛打,幸好被善良的德輝救下,渾身是血的玉昆得知近在眼前、餵自己酥肉的就是玉珍,但又怕自己連累姐姐所以不敢相認。姐姐就在眼前餵自己吃酥肉,也許這對玉昆來說,是最大的安慰了吧,任玉昆作為中共地下黨員潛伏多年,歸鄉後除了姐姐的那碗加了蒜苗的酥肉之外一無所有,但對他而言,這或許也足矣吧。

玉珍帶著任定山的骨灰和玉昆整整守孝三年,任定山曾多次請示中央公開黨員的身份,但當時局勢不穩,中央決定讓其繼續開展地下工作。所以,至死他們也沒有公開身份,更沒有被追認為烈士。該如何來評價他們的功績呢?面對這樣的問題,語言的確顯得非常蒼白無力。

再如那位堅韌沈靜如水的姑娘青姑,她一生為革命事業奮鬥,終身未嫁,癡癡地等那個愛吃酥肉的少年來迎娶自己,即便等不到了,她也不卑不亢,默默做好自己的事,勸誡後人,國事與家事不可分割,有大家才會有小家。

無論是德剛、任玉昆父子還是青姑,他們忠於自己的理想信念、忠於自己的組織和事業,他們延續了千百年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不能不讓人心生敬意。

人類文明無一不是依傍著江河而形成;“逝者如斯,不舍晝夜。”這些大江大河浸潤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拉開了歷史星河的序幕。

在趙偉筆下的《望鄉臺》中,就有那樣一個河灘,名曰望娘灘。望娘灘是連接望鄉臺和壁州城的一個點,任定山、佛知在此抵禦外侮、拼死打仗,河灘上沈積下零零星星的子彈殼便是歷史的見證,許許多多為保衛家園而戰死的靈魂安息在這裏,所以望娘灘不僅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和生者無盡的傷痛,而且還見證了中華好兒女是如何守衛著自己的家園,即使血灑疆場也在所不惜。

因而,“望娘灘”三個字品咂起來就讓人尤為觸動,“望娘灘、望娘灘”,只能遠遠的望著自己的娘親,卻永遠無法再撲到娘的懷裏。當然,想必娘親也會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兒女而驕傲的吧。

結語

“螞蟻螞蟻我問你,爬呀爬呀去哪裏,我要爬上望鄉臺,去看家裏爺和奶。”這首童謠幾乎貫穿全文,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股濃濃的思鄉情懷。從小說的主旨來看,這首歌謠也可看作是真正進入故事、理解作者的一條秘徑吧。

《望鄉臺》是一部具有豐富闡釋空間的作品,小說以藝術化的方式再現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艱難歷程,同時也集中展示了具有民族特征的優秀品德和價值追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望鄉臺》不啻為一部當代的喻世箴言錄。

【作者簡介】

金麗琦,江西豐城人,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2020級本科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