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攪拌機糞坑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撼山截水——東張水庫建設始末

何高光

東張水庫附近有個大村落,一大片油菜田適逢花開季節,遠遠望去,鵝黃遍地。盛夏季節,午後的陽光熱辣,少有村民外出,水庫周邊一片寧靜,只有遠處的汽車喇叭聲攪起空氣的漣漪。湖水仿佛一顆巨大的時間膠囊,將前塵往事包裹起來。

曙光初現

福清乃沿海縣市,雖然年平均降雨量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卻不足全國的一半、全省的四分之一。這主要是由於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年內、季內降水量變化大,境內江淺流短,近百條大小江河溪流總長度僅 280 公裏,以單獨入海河系為主,加上丘陵地貌,西高東低,雨量雖然充沛,但暴雨一來,很快就奔流入海,“一日大雨嘩啦啦,三日沒雨幹巴巴”。歷史上,福清旱災十分頻繁,十年九旱。

為了根本改變福清“十年九旱”的面貌,1955 年底,福清縣委開始醞釀建設水庫。經反復論證,決定將大壩建在石竹山下,以期形成一個集雨面積達 200 平方公裏、總面積為 15 平方公裏、庫容量達 1.85 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水庫壩高 56 米,可灌溉面積 30 萬畝,從根本上改變缺水的局面。

1957 年 8 月,水庫大壩的勘察設計完成,根據初步測算,整個工程的土石方將達到 1000 萬方米,總工程費要 1690 萬元。

“東張水庫要建成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該消息一經公布,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而東張鎮群眾心裏卻是翻江倒海:要在這裏建水庫,那就意味著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將從此被淹沒!

故土難離,搬遷還是不搬遷呢?

對此,縣委決定由分管農業的溫秀山主持召開一次大型的群眾代表大會,專題討論東張水庫建設問題。來自全縣各地的 1000 多名群眾代表會聚縣城參加會議,經過廣泛動員討論,大家認識到建設東張水庫是改變福清貧窮落後面貌的造福工程,是千秋萬代的勛功偉業,一致表示要“勒緊褲腰帶”建設東張水庫。

1957 年 10 月底,“福建省東張水庫工程指揮部”成立,大壩由福建省水利局負責施工,大部分民工、技工及施工管理人員從本縣各地抽調。

安置移民

興建水庫,首先面臨的就是移民問題。按照計劃,建成後的東張水庫最高水位將達到 54 米,需要遷移大量群眾。

東張水庫淹沒區要遷移1個鎮(舊東張鎮),2 個鄉(尚裏鄉、玉井鄉),54 個自然村,10 個高級農業合作社,遷移 2804 戶 12115 人,淹沒耕地 14811 畝、房屋 11950 間、各種作坊 19 座、曬場 143 畝、糞坑 2730 個、宅基地199 畝、果樹5608 株。

為了做好移民工作,福清縣委於 1957 年 11月成立了“東張水庫移民安置委員會”,下設 10個移民工作組,每組配備幹部 3 至 8 名,全力以赴開展工作;並抽調了 76 名幹部,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向群眾說明建設水庫的意義。

1957 年 12 月 13 日,福清縣委召開鄉、社幹部及積極分子“三幹”會議,宣傳移民方針政策,明確賠償原則,確保群眾生活有出路、生產有保障,移民後不致流離失所。安置的辦法,原則上是“政府領導,群眾自由選擇”,方式是“就地後靠,分散安插”,條件適合的成立新村、集中插社、單獨建隊,並采取“先安置 30 米以下的早淹沒區和先遠後近、先易後難、先山區後平原、先搬家具和老幼人口後拆房、先住後買屋建屋”的辦法進行。對於五保戶或鰥寡孤獨無勞力者,給予特殊照顧,保障他們“住者有其房,耕者有其田”。

在評議過程中,水庫移民安置委員會聘請土木工匠實地察看,根據房屋新舊程度和造價高低、拆建損失等進行評定。對於房少人多、屋小質差的特殊困難戶,堅持做到拆掉一間、再建一間,不讓群眾因拆建無房居住而流離失所。土地的賠償不是遷移者個人收入,而是由東張水庫移民安置委員會統一交給接受安置的有關鄉信用社,再轉給其所在的高級社。

1958 年 12 月底,總面積 1783824 平方米的新東張街建成了,共有房屋 43 座 177 間,同時還建立了一個華僑新村和居民區。當時,租住公房的群眾達到 132 戶。東張街新建的房屋大多為兩層,街道寬闊,達 15 米。雖然建屋數量比原有的少,但質量勝過舊東張街,因此群眾還是基本滿意的。

由於整個移民工作的進行中,當時群眾思想覺悟高,經過動員教育,大部分都能顧全集體利益,服從長遠利益。但因時間緊迫,思想工作做得不夠細,在經濟賠償方面,雖然規定對房產、土地、作坊、埕地、墳地、糞坑、果樹等,根據其不同損失程度分別給予賠償,但有的賠償標準偏低,不盡合理。為此,1963 年、1968 年 4 月、1974 年,福清縣政府曾先後 3 次復查、核對、補發移民經費,又增撥移民費 156.5 萬元,連同原來實際賠償的 303.87 萬元,共花費移民費460.38 萬元。至此,移民補償問題才基本得到解決。

東張水庫正式動員搬遷是在 1958 年 1 月,動員工作很簡單,沒有走村入戶,沒有張貼告示,沒有廣播喇叭,僅憑著那一紙“要改變福清面貌和十年九旱的歷史”的公文,拆遷工作便開始了。緊接著的,便是挨家挨戶丈量房屋面積進行賠償。據老移民回憶,當年拆遷賠償沒有一定標準,隨意性很大,全憑工作組簡單評議一下,即做出賠償。當時人民的思想覺悟很高,只要國家需要,政府賠償多少就拿多少,從不討價還價,拆遷沒遇到多大阻力。

老東張的拆房時間是在 1958 年初夏。當時社會生產力低下,沒有車輛運輸,絕大多數移民靠的是肩扛、手提、袋背和板車拉。世代生活的家園成了殘垣斷壁,朝夕相處的左鄰右舍從此天各一方。東張水庫的蓄水,是從 1958 年的國慶前夕開始的。有不少老年人,懷著對家園的眷念之情,說什麼都不肯離開。有的老年人一直堅守到水都已經淹床腳了,才被人硬背了出來。

一切,都是為了讓位東張水庫建設。

英雄建壩

東張水庫的下遊建有輸水渠道,渠道分成高、低兩條幹渠。

按照規劃,高幹渠從東張水庫大壩南岸向東南方向延伸,經宏路、漁溪、上逕、龍田、三山公社至高山公社西江鄉,全長 83 公裏;低幹渠緊接電站尾水渠,從北岸向東延伸,經宏路公社、福清城關至海口鎮彌勒巖,全長 32.95 公裏。高幹渠有支渠 28 條,總長 209.4 公裏;低幹渠有支渠 14 條,總長 45.5 公裏。幹支渠總長 370.85 公裏。沿渠建有各類型建築物 3456 座,其中大型建築物有各類水閘 193 座、渡槽 44 座(不包括高三支)。

1957 年 11 月 15 日,東張水庫第一期渠道工程正式動工。經過前期準備,大批鋼材、水泥和器材從省內外運到工地,2 萬多名民工、打石工、工程技術人員和醫護人員雲集工地。這一天,沿著福清城關、茶亭、漁溪、龍田四個區鎮的 25 公裏長的高幹渠線路上,到處是緊張勞動的人們,到處是鋤頭、鐵鍬開土擊石和炸藥轟鳴聲。福建省水利局調了 5 個工程師、370 多個有經驗的技術幹部前來加強技術指導,晉江地委抽調了地、縣、區級幹部 80 多人到工地指導施工,國家還撥款 1600 多萬元支援水庫建設。

據東張水庫建設者吳金寶老人回憶,他於1957 年 11 月 25 日隨東張六區水庫建設中隊進駐工地。他所在的 6 中隊共有東張鎮民工 250 人。而在此前的 1957 年下半年,已經有來自福清其他鄉鎮的 5 個高級社的民工,組成 5 個中隊進駐壩區工地。這些民工的主要任務是鏟草皮、挖地表土方、搭草棚,為大規模的民工進駐和大壩正式建設做好先期的準備工作。1958 年元旦過後,又有 7 個中隊的民工從福清各高級社陸續抵達庫區。至此,參加水庫大壩建設的 13 支隊伍全部到位,共有 5000 人左右。

當時,大壩建設大軍就住在石竹山下真豐村臨時搭蓋的幾十棟大草棚裏。民工們住的每棟大草棚裏都有兩排大通鋪,中間留有窄通道,一個草棚可以住 100 多人。每個中隊都有 3 棟草棚,其中兩棟住宿用,另一棟當作食堂。根據指揮部的安排,民工們采取集體夥食制度,一個中隊配有一個食堂。大家都是憑飯票吃飯,每人每天的夥食費為 0.3 元,月供大米 48 斤以及部分番薯、小菜。民工們只帶棉被和生活用品來工地,施工工具是由公家提供的。政府還免費供應肥皂和手套,並安排醫護人員提供醫療保障。

當時,所有中隊都成立了“青年突擊隊”“攻堅小組”,人們的集體榮譽感很強。為了激勵民工,水庫建設指揮部還在水庫壩頭的位置立了一根十幾米高的旗桿,根據每天統計的工作量,懸掛優勝中隊的旗幟。

為了這面代表榮譽、沒有任何物質獎勵的旗幟,13 個中隊每天都開展轟轟烈烈的勞動競賽。工地上刨山擊石聲、打釬夯土聲此起彼伏,挑土石的快如穿梭。工地的高音喇叭裏,滾動播放著好人好事和你爭我趕的報道。

東張水庫開工時,工程兵某部 1000 多名官兵開赴工地,參加渠道開挖工程。在工地上,每天都有官兵在辛勤勞動,許多同誌手上磨起了血泡,肩膀壓腫了,都不願休息。就這樣,山麓上、田野間、村落邊,一條條水渠的雛形出現了。

“提前一年把東張水庫修好,提前一年把幸福根子紮牢”便成為水庫建設者的共同目標。在水庫幾十米高的大壩和幾百裏長的渠道工地上,白天,人們一片“加油”聲;夜晚,千盞電燈照耀,民工們揮汗如雨,和時間賽跑。大批的英雄好漢,在熱火朝天的戰鬥中鍛煉,成為躍進的標兵。

1958 年 2 月,水庫混凝土大壩開始清基。石方開炸方面,主要采取風鉆開挖和人工打眼相結合的方式。民工們拿出衝天的幹勁,決心提前修成水庫。

隨著水庫建設的展開,指揮部經常組織電影放映隊、福清和平閩劇團,以及莆田、平潭等地區的劇團,來工地慰問演出。大戲臺就搭在真豐村緊挨著石竹山下的地方,那地方可容納幾千人。劇團演出不分晝夜,民工們白天上班的,晚上看,晚上上班的,白天看,場場爆滿。

5 月,工地指揮部發出號召,希望全體民工革新技術,加快施工,爭取 7 月 1 日澆灌混凝土建造水庫大壩。民工們響應號召,掀起人人創造、改良工具、改進技術的高潮,先後提出合理化技術革新建議 532 條。

“英雄建大壩,好漢修水渠。人人趕先進,速度快一倍。”在功臣模範的帶動下,東張水庫的3 萬多名勞動者終於實現了“提前一年修好東張水庫”的壯誌。

1958 年 6 月 27 日,水庫大壩全面完成清基工作,前後歷時 133 天。

橫鎖龍江

1958 年 8 月 1 日,總量為 5.73 萬立方米的大壩開始澆築混凝土,並同步進行輸水管道和閘門的安裝。

大壩是分塊澆築的,從庫區的北邊開始,逐步向南面延伸。除 5 臺大型的攪拌機同時工作外,還有更多的混凝土靠人工攪拌。大壩共有 15拱,總長 210 米,每拱寬 10米、高 12 米,為一個澆築單位。民工們搭起 13 米高的竹排或木排架子,把攪拌後的水泥用鬥車順著排架往下倒。一個拱澆築好之後,再往外依次延伸。中間的一拱是合龍那天澆築的。

10 月 1 日,大壩合龍。截流時,為了擋住流水,光是裝滿沙土的麻布袋就用了數千只。12 月1 日,水庫大壩建成。1959 年 1 月底,大壩、渠道工程基本完成後,大家本以為當年春季蓄不上水,沒想到春天的幾場大雨,降水量竟然達 400多毫米,水庫蓄了 3600 多萬立方米的水。

“放水吧!有了水,1959 年再躍進,我們的幹勁就更大啦!”從水庫完工的那一天起,無數的電話從受盡旱災磨難的村莊,打到水庫管理處或縣水電局,要求盡快放水。

喝上幸福水

1959 年 5 月 9 日傍晚,東張水庫試行放水。當清水流經福清沿海鄉村時,所到之處,萬民歡騰,歡呼“幸福水來了”“太平水來了”“躍進水來了”。群眾敲鑼打鼓慶祝,拿著鋤頭開渠引水灌溉。許多人沿著渠道堤岸跑了十幾裏,用手輕撫著水花,流下幸福的眼淚。

是的,在那個年代的福清,還有什麼能比有了水更幸福?

在龍田鄉錦美村,曾在東張水庫苦幹 223天、連當兩次一等功臣的 73 歲老農林細俤,聽說東張水庫的水要來了,在 5 月 10 日早上 3 點就起床,到田裏轉了一大圈,然後又跑到渠道邊,激動地和年輕人一起焦急等待幾個小時。最後,終於看到水嘩嘩地流過來了。他笑著告訴年輕人:“這是幸福水,以後再旱都不愁,我家的地變成‘千斤地’了。這不是水,這是糧食。”

水,流到了那些過去為爭水而發生過械鬥的村莊,十幾年前還棍棒相見的人們,都一起圍在渠道邊,迎接滾滾而來的清水。昔日的積怨頓時消除。

1959 年國慶節,東張水庫正式開閘放水。整個壩區人山人海,人們載歌載舞。20 世紀 50年代末,一首“月光光,照廳中,大水庫,在東張。橫直幾十裏,蓄水億萬方。天做旱,不用慌,水庫開起,金水銀水流田中”的方言民謠,唱遍了福清大街小巷、田間地頭……

——刊於《閩都文化》2019年第五期

來源:海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