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天上很多鴿子死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伴著《歌唱祖國》的激昂軍樂,10萬羽和平鴿騰空飛起,占滿了直播屏幕。

“看是幾點!”養鴿人李凡聽著直播裏“撲棱棱”的響動,緊盯著家裏的鐘表,在紙上記下時間。

放飛的10萬羽鴿子中,有李凡精心挑選的30羽。即使不是正式比賽,他也要掌握鴿子每次飛行的時間和狀態。

“毫不擔心”的等待

今天上午9點32分,天安門開籠放飛和平鴿。李凡快步走到露臺,等待自己的鴿子回巢。他戴上一頂小黃帽,穿上餵鴿子時的“工作服”,方便鴿子在空中認出主人。

位於豐臺區的家離“中軸線”很近,他預計,鴿子到家只需幾分鐘。對信鴿能否按時回家,李凡絲毫沒有擔憂。“平時訓放都已經很成熟了,養鴿子的人,對每只鴿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都了如指掌,飛行的水平也都應該有數。”

等待的過程出現了小插曲,一對小鴿子的爸媽前去天安門“執行任務”,一羽鴿子逮住這個機會搶食,把小鴿子一通猛啄,氣得李凡把它關了禁閉。

不出五分鐘,第一羽鴿子就進入了他的視線。信鴿的翅膀像是“戰機的機翼”,和觀賞鴿、野鴿的架勢不同,十分醒目。李凡按照特定的頻率吹起口哨,催鴿子們回家。一羽鴿子僅盤旋一圈,就直衝鴿舍而來。這些平時“且不進窩”的鴿子,碰到大賽、活動就會一頭紮進來,“好像知道自己是參加活動似的”。

李凡拍下鴿子凱旋的身影,向鴿友群裏發語音通知:“到鴿子了啊!”

李凡在手機屏幕前等待和平鴿放飛。實習生 許琳迪 攝

“專業選手”上陣

此次大會的信鴿共有10萬羽,數量達到歷史新高。

鴿友們交鴿的熱情異常高漲。東城區的李先生在老宅院裏養了100多羽鴿子,此次活動本打算送50羽,被朋友反復勸說“給別人點機會”,才改成了30羽。豐臺區的大偉有二十多年的養鴿經歷,家裏的信鴿曾參加過新中國成立60周年、70周年慶典,活動經歷十分豐富,“在這百年慶典的歷史時刻,能為黨和國家貢獻自己微薄之力,從心裏感到無比自豪,給我們個足環,留個紀念就行。”大偉說。

身為豐臺區信鴿協會會員,李凡明顯感受到國家對此次活動的重視程度之高,具體到“交多少羽”“交什麼鴿子”“幾點鐘交”都會被錄入電腦詳細備案。

他交上的30羽鴿子是從70羽鴿子中選拔出的“精英”。

年齡在一年以下的小鴿子還不成熟,不能參與;成年鴿子要挑選那些飛得還不錯、方向識別度好、身體健康的。交鴿之前,他給鴿子餵好防疫藥物、調整飲食,每一只都仔細檢查過精神狀態。

交鴿前幾日,協會工作人員上門抽查,隨機指定了幾羽鴿子抽血化驗。如果鴿子被查出問題,不但和活動無緣,還要封籠、銷毀,防止疾病傳播。

李凡介紹,鴿子的健康狀況非常關鍵,一羽鴿子“犯病”,可能會導致大範圍串病,集體“趴窩”沒法放飛,對活動造成很大影響。

李凡的鴿子順利通過了“體檢”。6月30日下午,他把自己的30羽鴿子送到集鴿現場。層層篩選出的鴿子“坐”上特制的空調車,前後有警車開道,為它們保駕護航。

李凡介紹,選中的鴿子都是中距離“選手”,打過空距300公裏到500公裏的比賽,河南新鄉、邯鄲、保定都是它們常飛的路線。更重要的是,大多數鴿子對天安門廣場並不陌生,“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都參加過了,輕車熟路。”

回到家中的信鴿。實習生 許琳迪 攝

養鴿是個“拴人”的活兒

四年前,李凡因為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開始養鴿。他的朋友正生病,養賽鴿的人便把一批淘汰的信鴿送給朋友“補身體”,堅決不殺生的朋友,把鴿子轉送給了李凡。“鴿子送到我這來,可我也不殺生啊!”於是,李凡把這批信鴿養了起來。從那開始,李凡家鴿子的隊伍逐步壯大,現在老小鴿子加起來,一共有70多羽。

“這一養,才發現挺深奧的。”養鴿和寫書法、當廚師一樣,得有師父帶,“你說你自己研究的,那不行。”養鴿子有三個關鍵:種血、餵養、訓放。三個環節哪個都不能出差池,得眼勤、手勤、腳勤,每天至少花幾小時打掃鴿舍、訓放鴿子,是個“拴人”的活兒。

李凡家信鴿的主要種血是比利時的“楊龔·多拉斯”,最佳伴侶是同為比利時血統的“桑傑士”,兩類種血有互補的作用。李凡介紹,鴿子非常註重血統,血統不成,鴿子基本不成。需要養鴿人仔細琢磨品種之間的調理和選配,“自由戀愛”絕對會亂套。

李凡為鴿子準備的藥物、洗液和保健品。實習生 許琳迪 攝

餵養和人的飲食一樣,最講究時令。換毛季節要多吃紅花籽、綠豆,能降火;要“保持身材”也得少吃主食。李凡從陽臺上隨手拎來四五種鴿糧,普通的、專供小鴿子的精細糧、換毛季節的“清除飼料”、作為小點心的小花生……鴿糧每袋有十多斤重,為了調配出一袋好鴿糧,李凡每次都要扛回十多袋不同種類的鴿糧。

為了訓放,這些年,李凡曾帶著鴿子跑到回龍觀、高碑店、徐水,平時還要站在樓頂觀察鴿子家飛的狀態,“風吹日曬”,皮膚都黑了一些。他說,訓放是一場“持久戰”,如果間隔很久不放飛,還要重新訓練。這次送去天安門的鴿子裏就有一羽“不愛著家”的,被李凡送去做“恢復訓練”。

去年,李凡的鴿子在一次比賽中入圍並取得了四百多名的成績,讓他頗有成就感。“大賽裏面每一秒都差出不少名,像劉翔衝刺似的。能人背後有能人,慢慢來,今年入圍了,明年名次又往前靠了。”

三代紅色傳承

30羽鴿子參加建黨100周年的慶祝大會,飛過天安門廣場,對李凡而言還有別樣的意義。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和平鴿是和平的象征和使者。我們向世界人民講,我們誰也不欺侮,但我們誰也不怕,這也是養鴿人的心聲。”李凡說。

放飛活動的紀念證書。實習生 許琳迪 攝

李凡的爺爺曾在近百年前,為保衛這份和平獻出生命,倒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大伯李恒彪目睹父親的犧牲,立誌加入民兵連,參與了著名的冉莊地道戰,還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上受邀來到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致意。

祖輩的犧牲、父輩的奮鬥,讓李凡對建黨百年有著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萬歲,祖國萬歲,人民萬歲,這是千真萬確的。”

生逢和平年代,能交上幾十羽鴿子,向黨、向國家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李凡和其他養鴿人激動了整整一夜。

“我們雖然去不了天安門廣場,但我們的鴿子去了,也能代表我們!”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實習生 許琳迪

編輯 張磊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