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清明粑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轉眼又是清明,發一篇舊作,以勾起人們對家鄉美食的回憶,並兼及其他。)

自2012年從溫州回來之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回都昌老家祭祖,和家人一起過清明節。今年因為疫情,加之鴻兒上班,車輛為他所用,出行不方便,因此便沒有回去,而是利用清明節這天自己動手做清明粑,以記取這一特殊的時刻。

實際上,在我們老家,清明節除了上墳祭祖,還有一項重要的關聯活動,那就是做清明粑。

清明粑

當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就說這清明粑,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做法。像現在我居住比較多的南昌,它的清明粑就是把采來的鮮嫩蒿子混和著糯米粉做成的,因此又稱為蒿子粑。其做法就象我們老家清明前後曾經風行的小蒜粑,也是切細了和著糯米粉一起做的。有的地方的清明粑則是用艾葉搗的汁和著糯米粉做成團,因為青青的顏色,因此又稱青團。而我們老家的清明粑,用的則是秈米,采取的是像包餃子那樣的包餡方式,制作起來復雜得多。吃起來鮮糯可口,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按照我們老家傳統的做粑習俗,至少得有五道工序。我因為在老家時便做過,近幾年也時有動手,因此對其工藝可以說是爛熟於心,做起來自然駕輕就熟。

蒿子粑

在我們老家,傳統的加工方法是先將秈米淘洗幹凈,然後在鍋中炒至三分熟,待其稍涼後,手工磨成細細的米粉,這便算是完成了第一道工序。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家常食品的加工也開始追隨時代發生變化,原先需要手工磨制的米粉,現在都是由機加工來完成,甚至像我這次一樣直接到超市去購買。

做粑的第二道工序是和米粉,就是把米粉揉成糍軟的粉團,這也是清明粑是否鮮糯可口的關鍵所在。和米粉的過程與面粉近似,但用的卻是剛燒開的熱水,並見證操作者的功力。和米粉時,需要一邊加熱水一邊不停的用筷子攪拌,待米粉基本粘上水份後,再用力揉壓。因為是熱水,加之浸濕的米粉極易粘手,所以揉米粉時要註意手被燙傷,需要一邊揉壓一邊及時清理手上粘著的米粉,必要時可沾點涼開水,既可以給手降溫,也便於清理手上粘的米粉。我這次則戴上了一次性手套,並用筷子及時將粘上的米粉剝離。揉米粉時要逐漸加大力度,反復揉壓,直到米粉變成糍軟晶亮的粉團。

青團

第三道工序就是準備清明粑的餡料,在我們老家多用鮮嫩的青蔥和腌制的鹹菜或酸豆角,並佐以年前腌制的臘肉,所以需要提前將這些洗凈切好。因為蔥葉中間是空的,切好後比較蓬松,因此一般會將它在鍋裏過一下熱油。具體操作時,先將菜油燒熱,然後關小火將蔥花下鍋,翻炒片刻,再加入少許食鹽和醬油拌勻起鍋。也可以直接用鹽和醬油攪拌腌制,味道同樣鮮美。如果再佐以少量豬油,則提鮮效果更加明顯,吃起來有一種特別滑膩的感覺。臘肉切成丁,在包時每個粑中放一小塊。我這次用的餡料就是青蔥和酸豆角及臘肉,並如法炮制。

進入到第四道工序,是見證操作者心靈手巧的時候,那就是做粑。由於清明粑的外形很像餃子,因此包的方式也便近似。只是清明粑的外皮不是像餃子皮那樣搟出來或機壓出來,而是用手捏出來的。手巧的人,一團米粉在手,十指配合,擠捏之間,不一會兒一個渦狀的清明粑盤就捏好了。它的四周邊緣翹起,大小厚薄適中,放入餡料後,再包起捏合,整體飽滿圓潤。有時為了區分不同的餡料,會將邊沿壓成鋸齒狀或包成菱角般的三角形。這道工序比較耗時,我僅買了四斤多米粉,就用了兩天的時間。好在慢工出細活,體驗的也是這其中的過程和感覺,倒也釋然。

完成了前面四道工序,剩下的就是最後一道工序:蒸粑。

因為是小鍋小竈,不像在農村時有大鍋大竈或專門的蒸籠,所以我采取的是電飯煲和炒鍋兩種蒸粑方式同時進行,結果顯示炒鍋蒸起來比較好,火力旺,上汽快,中間續過兩次水,約二十分鐘後,一鍋熱汽騰騰香糯可口的清明粑就蒸好了。品嘗著自己一手做成的清明粑,不僅一飽口福之欲,更重要的是味蕾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濃濃的家鄉味道,而最最重要的是由此想到曾經的過往,想到與之關聯的許多事,並借此替代祭祀,遙寄相思。

因為是清明,其中的重要內容又是祭祖,而祭祖便少不了供品。在我們老家供品除米飯魚肉外,還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就是用米粉做成的供品。供品呈寶塔狀,下面是一個圓盤,中間綴以珍珠狀的粉團,上面則做成雞狀,並稱之為:福禮。除此之外,還會用米粉做一些豬頭雞狗牛之類,並用黑豆或芝麻來裝飾它們的眼睛。甚至有專門的模板,印制魚樣的供品。很顯然,這些都是從遠古的實物供奉中衍繹過來的。現在清明上墳時,已很難見到這些了。相關模板,怕也只能在特定的博物館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除了這些供品,一般家庭還會有一個特制的帶提手的托盆專門用來盛放供品。在相關文字中我就提到過,因為生我父親的前祖母的父母膝下無兒,盡管這位祖母生下我父親四年後便因病去世,但這對祖外公外婆在其生前還是把祭祀他們的後事托付給了我們家,並送有一個這樣的祭祀托盆。後來我們便是在後祖母的叮囑下,用這個托盆提著供品每年去祭祀他們,並延續至今。不過回憶起來讓我們稍感尷尬的是,年少時期我們兄妹幾人提著這個托盆到對面軍山上去祭祀這對祖外公外婆時,不知為什麼,回來的時候竟將托盆遺棄在路上,後來反映及時,又跑去提了回來。為這事,每到清明時,家裏人便會把它拉出來笑談一番。

由這些供品我又想到,或許我們老家的清明粑其實就是在做供品時衍生出來的。加之民俗風情的變化,在我們老家寒食節與清明節已合而為一,因此清明粑便又多了一重紀念的意義。

實際上,在我們老家三大節日中,除清明節的清明粑;端午節不但要包粽子,還會利用新上市的小麥粉做“發粑”,制作方法類似於饅頭;至於中秋節則是全國通行的月餅。隨著信息的流通,交往的便利,社會節奏的加快,這種節日化的民俗飲食之風,必然會在時代的進程中日益失去其個性化的傾向,融入社會化的潮流,並衍生出更加適合時代需求的美食和節慶方式。想象一下,農耕時代溫飽尚且不易,能夠通過這種特定節日制作美食,既滿足人們“民以食為天”的基本訴求,同時也是一種比較好的借物思情的紀念方式,更是讓遠在異鄉的親人記起家鄉,釋放濃濃的鄉愁。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優良傳統的中華民族,在歷史的衍化中誕生的美食不知有幾千萬種,但此時此刻,勾起我強烈食欲的非清明粑莫屬。況且通過清明節,我還體味到人類的發展其實也是一個個生命接力的過程。在這個生命漸進的接力當中,讓我們努力用心靈感知其中的點點滴滴,記取每一個怦然心動的情感瞬間。

每個節日有每個節日的記憶,每種美食有每種美食的制作方法。在未品嘗之前,也許你對它並無過多的記憶;但一旦品嘗之後,也許就是一輩子的心結。對我們老家的清明粑,我便是這樣一種情感,它不但是一種美食的品嘗,還摻進了一個遊子對家鄉深深的眷戀。

清明粑,我情感中的記憶代碼!

2020.4.14

我有兩項情系生命的愛好:聲樂和寫作。因為寫作,使我洞析社會;因為聲樂,使我樂觀生活。洞析社會,使我明辨是非,陶冶情操感悟生命的無限;樂觀生活,則使我練就曠達的心胸,表現立體的自我。我視寫作為生命,因而二十多年來筆耕不止,極望將自己的見解發表出來,借助報刊公之於世,以求純化社會,陶冶自我;我對聲樂一往情深,同時推己及人,在自己可能輻射到的範圍內,造成一定的聲勢和影響,營造一種其樂融融的良好氛圍。

——自述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