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同事提拔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好不容易“過五關斬六將”拿到選調生名額,但真正到了工作崗位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基層——一些年輕人艱難作出選擇,決定另尋他路,一部分則在“留”與“走”之間苦苦掙紮……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選擇從事體制內工作的畢業生,開始重新審視這份來之不易、外表光鮮的工作。

1

“擠”出來的名額

經過權衡,畢業於某985高校的小唐最終還是放棄了互聯網公司的工作機會,選擇了家鄉的定向選調生崗位。他表示,雖然互聯網公司待遇不錯,但無休止的加班讓其備感壓力。

和小唐有著同樣想法的大學畢業生不在少數。面對著和自己專業很對口的崗位,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考選調生,進入相對穩定的體制內工作。

相比“省考”“國考”平均六七十比一的錄取比例,選調生的錄取比例約為十分之一,雖然“上岸率”較高,但並不意味著競爭不激烈。

小王去年12月報考了某中部省份的定向選調生,同時過了某省投資集團的招聘。定向選調生錄用名單公布之前,他先在投資集團工作了5個月。“當時的日子真的很快樂、充實,每天都能學到東西,而且做的也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待遇和同事關系也不錯。”小王說。

今年8月,小王得知自己進入了定向選調生的擬錄用人員名單,他急忙打電話詢問家人是否應該回老家入職。“我有點猶豫,結果家裏力勸選擇公務員,說企業終究沒有公務員好。”小王說,最終還是聽從了家人的話。可是隨著入職時間越來越臨近,小王卻越發不想回家鄉當公務員,甚至在入職選調生的第一天,便有了辭職的念頭。

東部某市委組織部公務員小劉說:“進入體制,要求是非常高的。”但她認為單位的育人體系存在不足,最近因逐漸強烈的“技能焦慮”萌生了辭職的念頭。“我覺得無論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個人能力才是一個人立足的基本。但現在的工作比較平淡,我害怕在學校獲得的專業技能慢慢離我而去。”她說。

2

“紮”不進的基層

一些選調生表示,曾經擠破頭想要進入的“體制”,如今正成為他們職業成長的難題。地理上的偏遠、語言上的溝通不暢、繁瑣的工作程序、復雜的人際關系……基層的一系列問題,讓部分“紮”不下去的年輕幹部選擇另謀他路。

目前為中部某鄉鎮黨政辦負責人的小關是畢業於北京大學的選調生,他表示,身邊一些同事之所以離職,一個關鍵原因是大家都想往大城市走。“在鄉鎮工作,工資在縣城買房還是有些吃力,更別說去大城市了。而且新進的一些年輕人學歷也比較高,他們認為在外面或許能找到更高薪的工作。”

除了對大城市和高薪的向往,對於更多年輕人來說,基層一線的工作其實更具有挑戰。小關表示,有些公務員、選調生從小在城市長大,對鄉村的事情缺乏了解,甚至也不感興趣,去村裏沒法跟老百姓溝通,適應不了。

“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學會如何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理解方言、理解彼此之間的思維差異,需要對鄉土社會有深入了解,這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情。”小關說。

小關還介紹,身邊有通過“省考”到鄉鎮的朋友,因覺得提拔無望而辭職。“鄉鎮級別低,一般‘省考’進來的,退休能達到正科實職已經算不錯的,縣處級職位總共就那麼幾個,絕大多數根本沒指望。”小關說,一般每一級都有隱形年齡門檻,如果沒能邁過“年齡門檻”,那就基本升職無望了。

“在人地生疏的地方工作,心裏常會有孤獨感。”來自江西的四川某市定向選調生小張告訴半月談記者,自己曾因覺得離家太遠而想辭職。“而且目前在基層的工作,大部分重復機械、瑣碎忙碌。這份工作不是‘非我不可’,換了誰都可以幹,我很難從中獲得成就感。”小張說。

3

“冷”下來的選擇

“比起所謂的‘好’工作,一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更重要。”在試用期內提出取消錄用申請的選調生小沈,辭去工作後選擇了繼續求學。

“在外人看來,我的成長之路順風順水,又找到了一份看起來很光鮮的工作,理應是要知足的。”小沈說,入職後,他發現自己對基層工作並不感興趣。“我想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辭去工作準備考研,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小關則認為,許多人在糾結是否選擇進入體制時,會聽取家人、老師的建議。“但有時長輩的立場與我們並不一樣,他們也不一定有真正相關的工作經驗。求職咨詢時,還是要多方了解情況。”他說。

“每個人生來都有一定的天賦秉性,到大學畢業時,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模式和誌趣愛好。”湖南師大招生與就業指導處副處長周俊說,要看到自己的優勢潛質,認清自己的弱點和成長局限性,並以此作為自身職業選擇的主要出發點,而不是盲從家庭和外界的意見聲音。

周俊認為,畢業生應全面了解將要從事的職業場域。“一方面要統籌考慮地理位置、工作環境、福利待遇、發展前景等,但另一方面絕不能奢求‘面面俱到’。”他建議,要重點把握有助於實現人生長遠發展目標的關鍵方面,敢於舍棄次要方面。“同時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壓力和困境有所準備,砥礪奮鬥精神。”(記者 陸浩 張格)

來源:半月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