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夢到火炭生火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閻建濱

  每年第一場雪到來,新疆維吾爾族人民都要舉辦初雪節。初雪節,也叫白雪節,維吾爾族同胞崇尚白色,所以每年瑞雪初降,都會舉行隆重的歌舞娛樂慶祝活動。通常還要寫封雪禮信,以白雪降臨祝賀收信人全家平安。信通常這樣寫道:“如果你富裕,可以用豐盛的宴席請我們;如果你不富裕,也可用一頭洋蔥表表你的心意。”節日以遊戲的方式開場,高潮則是歌舞狂歡。白雪節不僅解除了一年耕耘的疲勞,還祝願來年萬事吉祥!

  在我國,小雪節氣分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為虹藏不見,意思是這時北方不再下雨了,難以看見雨後彩虹,在古人的眼裏,彩虹是藏起來了。彩虹通常是在風雨之後才出現,所以歌詞總是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通常一降雪,虹就不出現了,看來古人觀察自然的變化還是很準確的。二候為天騰地降,三候是閉塞成冬,這兩候要放在一起看:“騰”是上升之意,是說這時天空的陽氣上升,而“降”則是說地面的陰氣在下降。一個上升,一個下降,因此導致了一個十分嚴重的現象,那就是天地不通、陰陽不交,天地之間閉塞了,因此大地轉入嚴冬。“冬”也是“終”的意思,萬物此時“終了”。

  從小雪到大雪,是每年農歷的十月底到十一月初,嚴冬襲來,陰氣很重、萬物雕零。這個階段,也是許多老弱病人的“坎”,因此這個季節要特別關懷周圍老年人的健康。古代醫學《素問·四季調神大論》就記載:“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是說天地之氣相通了,萬物也就開花結果了。古代中醫的核心理論就是一個“通”字,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冬”之所以萬物雕零,以“藏”為核心,也是與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有關。

  在冬至到來之前,陽氣降到了極點,陰氣最大,易發哮喘、肺炎、慢性支氣管炎、心血管、腹瀉等疾病,這些病都與節氣有關,此時保暖補陽最為關鍵。老年人最好推遲晨練時間,孩子要添加衣物,飲食上要註意多食溫性食物,要用熱水泡腳,因為“寒從足底生”。在雪花飄飛的寒冬,遙遠的古代人是如何禦寒的呢?空調是當代科技產物,就是棉被取暖也很晚,因為棉花十九世紀才傳入我國。幾千年來,在我國古代,人們晚上睡覺蓋的被子更多的應該是動物皮。在很早以前,人類就發現,動物雖然沒有衣服,卻能安然過冬。經過長期觀察,人類發現動物的皮囊、皮毛是禦寒的神器。發現了這個奇跡後,人類在狩獵中就先把動物的皮毛完整地留下來,還利用芒硝等將皮毛泡柔軟,曬幹後冬天當被子享用。當然,白天穿“裘”過冬的人更多一些。

  古人室內過冬取暖的工具不少,使用最多的還是“爐”,有熏爐、手爐、足爐等。熏爐又稱“暖爐”、“紅爐”,專供室內使用,一般用陶土或鐵制成,體積相對較大。唐代白居易可能是寫“爐”最多的詩人,其中就有一首寫熏爐:“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熏爐在白居易筆下也叫“別春爐”,伴隨著詩人從寒冬到早春。手爐比較精巧,爐裏有火炭或尚有余熱的竈灰,爐外加罩,可放在袖子裏暖手,故又稱“暖手爐”,銅質的較多。足爐也叫“暖腳爐”,又稱“腳婆”、“湯媼”,裏面可灌熱水。在我兒時的記憶裏,與之相似的“暖腳壺”、“暖水袋”也是最好的取暖神器,每天睡覺之前先將“暖腳壺”放進冷被窩裏,睡時格外溫暖幸福。

  冬夜取暖兩重天,古代帝王取暖有“溫室殿”。在漢代,就以花椒為泥塗室作為保溫材料,室內還有壁毯、幔帳、毛毯、火齊屏風等豪華配置,自然不會覺得冷。宮廷取暖還有“火墻”,就是在宮殿的墻壁中設空心“夾墻”,墻下挖有火道,火道一直通到皇上的禦床和宮廷貴人的炕床下面,形成“暖炕”與“暖閣”。但窮人的冬夜就不好過了,家裏只能用泥制作的盆,裝上燒火做飯的“竈灰”取暖,後來演變成了火塘,也叫火竈。古代的王孫貴族還有極為特殊的“取暖”方式,最奇葩的就是“體溫取暖”,讓一群女子團團圍成一圈似圍墻,為他“擋風”取暖。這個細節在最近播出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就有所體現,讓人感慨萬千。

  古代詩人有不少詩作描寫過冬取暖,唐代白居易有詩寫道:“暖爐生火早,寒鏡裹頭遲。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晚起》)宋代黃庭堅也有詩:“小姬暖足臥,或能起心兵。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戲詠暖足瓶》)無論是白居易還是黃庭堅,記錄的都是文人雅士寒冬生活的情致,在當今文青的眼裏很小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