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挑糞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漢代帶廁所的豬圈

在中國古代,廁所有很多名稱,俗一點的有混[hùn]廁、便所、茅廁、茅坑、糞坑,隱晦雅致的如唐代稱之為“更衣室”,宋代稱之為“雪隱”,比現在洗手間、盥洗室等詞匯不遑多讓,更有趣的是明朝《西遊記》中戲稱廁所為“五谷輪回之所”,當然,提到廁所,更少不了一個沿用至今的秘密武器——馬桶。

廁所作為人們每天必須報到N次的重地,古人沒有抽水馬桶,是如何解決如廁的衛生問題呢?或可從幾位帝王將相與廁所不得不說的二三事,窺見一斑。

掉進茅坑不稀奇,淹死才憋屈

早在氏族部落時期,我國先民就已註意如廁衛生,專門掘地為坑,上面加蓋茅屋,辟為廁所。先秦時期,上至天子諸侯,下至平民奴隸,都靠茅坑決絕生理問題,而且,還有一位倒黴君主溺死在茅坑裏。

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做噩夢,夢見有厲鬼找他復仇。於是晉景公找來巫師解夢,巫師說:“您只怕吃不到今年的新麥了。”之後晉景公果然重病,名醫指出晉景公已病入膏肓,藥石無醫。六月的一天,晉景公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想嘗嘗新熟的麥子。晉景公召來那位預言他死期的巫師,將大廚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後殺了巫師。誰知晉景公剛要動筷子打破巫師預言,突然病發,肚子脹痛,只好先去廁所,可惜他重病纏身,一不小心掉進茅坑裏,溺死在糞水中。

西漢 梁孝王墓內衝水便池

馬桶的前世今生

有人可能會問,古代宮殿不是為了防臭不設廁所而用馬桶嗎。對,明清故宮的確如此,但馬桶是後來才出現的,至少漢代皇宮裏還是有廁所的,從“廁神”戚夫人的遭遇便可看出。漢高祖劉邦死後,呂雉做了皇太後做了太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報復跟她爭寵覬覦太子之位的戚夫人,將戚夫人手腳砍斷,毒聾灌啞,關在廁所裏,起名為“人彘”。

西晉 青瓷虎子

那麼,馬桶是什麼出現的呢?這也得從劉邦說起。一開始劉邦不好儒,在召見儒生時,甚至做出摘儒生帽子當尿盆的舉動。後來西漢“飛將軍”李廣,更是給溲器發明了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名——虎子。李廣與其兄弟在冥山射中老虎,就以虎骷髏為枕頭,又按照老虎的樣子鑄造銅溲器,於是尿壺就有了虎子這一雅稱。《西京雜記》上載,漢朝宮廷有玉制“虎子”,以備皇帝隨時方便。

李廣射虎

虎子作為男性小便器,是馬桶的前身。其實,從“虎子”到“馬桶”的轉變,也與皇家有關。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叫李虎,臣民們為了避諱李虎大名,就把虎子改稱“獸子”或“馬子”。無論男女,無論大小便,都需要有個可以方便的工具,所以“馬子”逐漸變成了桶的形狀,“馬桶”就是這麼來的。

皇家廁所大烏龍

廁所也好,馬桶也罷,對普通百姓而言,不過是解決新陳代謝問題和記載糞肥而已,但對古代帝王和權貴階層來說,汙穢之地更需分外講究。

日本馬桶算什麼,古代皇家廁所那才叫真正奢華,拉便便都一種享受。《世說新語》講述了西晉大將軍王敦在皇家廁所秒變“鄉巴佬”的趣事。

王敦

王敦被晉武帝招為公主駙馬,新婚之夜,王敦內急,頭一回使用公主府廁所。公主府廁所果然不同凡響,富麗堂皇,王敦看到廁所的漆箱裏盛著很多幹棗,還納悶為啥廁所裏擺設果品,就順手抓來吃,一邊吃一邊蹲坑,這感覺挺新奇。王敦出來後,立刻有婢女端著盛水的金澡盤和盛澡豆的琉璃碗迎上前來。王敦不解其意,就把澡豆倒進水裏,一飲而盡。婢女各個掩口偷笑。原來,澡豆(相當於現在的肥皂)和水是用來便後洗手的,而廁所中的幹棗是用來塞鼻孔、防臭味的。

澡豆

土豪真會玩兒

即便王敦頂級門閥士族——瑯琊王氏,在皇家廁所面前,他依然鬧了個“澡豆為飯”的大笑話,可見古代皇家廁所有多“不同凡響”。

石崇鬥富

然而,歷史上高調炫富的土豪石崇,他家的廁所比之西晉皇家,有過之無不及。石崇家的廁所,專門有十多名花容月貌的婢女在旁侍候,廁所備有甲煎粉(洗手後擦臉塗手的香料)和沈香汁(香水),甚至上廁所的人出來之後都換一身新衣服,以免沾染臭味。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唐朝時期用“更衣室”代指廁所了。

本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文藏】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趣談歷史】皇帝總是穿黃袍?錯覺!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註【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