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打死狐仙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來源:環球時報

從銀幕照進遊戲

【環球時報記者 呂克】備受玩家期待的遊戲大作《賽博朋克2077》經歷多次跳票之後,終於在10日正式發布,登陸PC、Playstation和xBox等多個平臺。許多玩家已經迫不及待體驗這一次時代大作,親身感受遊戲中未來世界的賽博朋克感。曾打造高口碑遊戲《巫師》系列的波蘭遊戲商CD Projekt RED(CDPR),2019年E3消費電子展上展出《賽博朋克2077》項目,遊戲發布時間卻從今年6月一再推遲至今。

在《賽博朋克2077》中,玩家扮演的角色“V”是一個在底層掙紮的小人物,孤身一人來到陰暗的未來世界“夜之城”,那裏的窮人遭受毒品、暴力和幫派的壓榨,現實世界中的陰暗面和人性之惡依然存在。在創造賽博朋克風格的建築、場景和道具的同時,遊戲開發者更是抓住“賽博”的精髓——遊戲中的人物可以通過名為“超夢”的電子麻醉劑體驗他人的經歷和情感,它讓人沈迷其中的同時也藏有誘發犯罪的危險。

由於《賽博朋克2077》是開放世界角色扮演類遊戲,玩家可以隨意在夜之城遊走,獲得不同身份,與人交流、獲得道具和義體(高科技假肢)以及觸發支線劇情,具有極強的可玩性。各大遊戲媒體和評測平臺紛紛給《賽博朋克2077》打出高分,專業評價網站Metacritic的均分高達91(滿分100)。遊戲資訊網站IGN評論稱,“《賽博朋克2077》打造了電子遊戲史上最迷人的城市,它鼓勵玩家與這裏的居民日常交流,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角色扮演”。

遊戲開發者本身也是賽博朋克這一科幻類型的“骨灰粉”,他們甚至在遊戲中植入致敬賽博朋克文化的彩蛋——在夜之城裏的某個骨灰盒上,映有來自知名賽博朋克電影《銀翼殺手》中復制人羅伊的經典臺詞:“所有這些記憶如同雨中的淚水,都將隨著時間消逝。”而邀請好萊塢明星基努·裏維斯在遊戲中“登場”並扮演重要角色——武侍樂隊主唱強尼·銀手,同樣也是因為他曾參演賽博朋克的代表作《黑客帝國》系列。

在陰暗又絢爛中“對抗”科技

在科幻文化領域,賽博朋克(Cyberpunk)概念來自以視覺見長的科幻電影,甚至可以說,正是1982年的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開創了這種高科技背景與低生活成本雜糅、陰冷壓抑的美學風格,繼而影響後世眾多作品。

賽博朋克是個組合詞,據考證來自威廉·吉布森筆下的賽博空間(Cyberspace),其預言跨國企業通過電腦網絡控制全球的著作《神經漫遊者》,與《銀翼殺手》誕生於同時代。

不向往宇宙,也不癡迷於外星生命,賽博朋克的創作者通常把眼光聚焦人類自身命運和社會體制,以及如何在未來科技的“統治”下反抗。在《銀翼殺手》的原著科幻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中,制造復制人的泰瑞公司就擁有無孔不入的電腦網絡,可以看作十多年後《黑客帝國》系列的雛形;而到了2017年,《銀翼殺手2049》展現的賽博朋克時代裏,華萊士公司更擁有直接定位復制人、跟蹤AI、瞬間打擊和抓捕的能力,與賽博空間的定義已經十分接近。

對普通觀眾來說,即使不了解賽博朋克背後的科幻定義,銀幕上陰暗、絢爛與冷峻兼具的視覺風格也極具辨識度。賽博朋克影片中,高度秩序下的反叛個體常常在冰冷夜雨和霓虹中徘徊,就像《全面回憶》《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阿麗塔:戰鬥天使》等影片表現的那樣。

在賽博網絡監控範圍和人體改造領域這方面,後來者比當年的雷德利·斯科特走得更遠,雖然側重會有不同,但精神上是一致的。例如《銀翼殺手2049》作為《銀翼殺手》的官方續集,導演丹尼斯·維綸紐瓦鏡頭下的未來時代,整體的黑暗氛圍有所削弱,不再是一以貫之的夜景,而是用黃色霧霾和巨像代替夜雨和傀儡。

如果從電影類別和流派角度來定義,《銀翼殺手》等賽博朋克影片也可視為“科技黑色”(Tech-noir)的代表,再加上一些霓虹、燈籠等日式情趣或東方元素,其中孤獨的主人公總是遊走在善與惡的冰冷空間,在溫暖的人性和殘酷的機器理性間掙紮。可以說,難以預測的未來科技發展,讓賽博朋克逐漸超越美學範疇,尤其是面對骯臟、破敗的底層廢土時,人類對科學的崇拜遭到質疑。

無論主角是人類、仿生人或復制人,都不影響這類科幻文化宣揚的反抗精神,也就是說重點落在“朋克(Punk)”上,這才是賽博朋克得以流行二三十年的原因。與樂觀的、信奉科學至上的“蒸汽朋克”相反,賽博朋克的整體基調是壓抑的,個體在巨大的城市網絡控制下,不僅渺小,更是工具化的,淪為網絡終端上的一個符號。

東方也有“絲綢朋克”

在眾多科幻類型中,賽博朋克只是其中一個極具辨識度的種類,此外還有其他不同風格、不同年代的科幻作品,主題側重各不相同:《外星人E.T.》是關於外星人的幻想;《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是基於當下科技水平的近未來“硬科幻”;《星際迷航》屬於延續正統科學探索精神的影視作品;《星球大戰》系列則是完全架空世界觀的“太空歌劇”;而《異形》系列是主打太空幽閉空間的驚悚題材,都曾取得巨大成功,但尚未形成美學風格統一且能跨媒介傳播的“亞類型流派”。

唯一能與賽博朋克相提並論的,是從工業革命精神中汲取養分的“蒸汽朋克(Steampunk)”。蒸汽朋克雖然也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其美學基礎卻源自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具有更復古的“大炮巨艦”崇拜,包括蒸汽動力、以齒輪為主的純機械傳動、紳士科學家等元素。基於蒸汽朋克的遊戲和影視劇包括《最終幻想》系列與《哈爾的移動城堡》《天降奇兵》《時光機器》等。

此外,近年來著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在西方視角的蒸汽朋克基礎上發展出東方式“絲綢朋克”,將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和傳說嫁接在楚漢爭霸歷史中,在其作品《蒲公英王朝》中顯得瑰麗而豪邁。高分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中被稱為科幻版“狐仙傳說”的短片《祝有好收獲》,就屬於“絲綢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