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別人腳上穿花鞋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一部手抄本小說開始在知青群體間流傳。

故事始於一條幽深的石階,石階盡頭通往一座陰森的老宅。

一只帶血的手搭在老屋的門檻前,一雙繡花鞋緩緩移動著……

即使早已記不清具體情節,但想必很多人都對這段陰森恐怖的開篇記憶猶新。

這部小說就是著名的《一雙繡花鞋》。

小說在當年並未公開發行,完全是靠著手把手之間的傳抄散播,根據不完全統計:

這部小說的傳抄數量曾經一度接近一百萬冊,而且越傳越廣,內容也越抄越玄乎。

即便當時沒看過手抄本的朋友,也一定聽過小說的名字。

小說中曲折離奇、扣人心弦的懸念和朦朧的愛情故事,令當時的讀者倍感著迷。

雖然情節怪誕恐怖,卻偏有無數人非要勉強自己,壯著膽子看這個故事。

看過的人則給同伴添油加醋轉述繡花鞋故事,以把朋友嚇到瑟瑟發抖為樂。

久而久之,這部小說的影響力已然超越作品本身,成為了一樁都市傳說。

七十年代末,小說得以正式出版,先後被改編成舞臺劇、電影和連環畫。

尤其是電影版上映後,在當時可謂萬人空巷,是幾代人心中共同的童年陰影。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讓我們來重溫這部拍攝於40年前的童年陰影。

《霧都茫茫》

影片拍攝於1980年,由珠江電影制片廠出品。

導演張波是珠影廠的老導演,此片也是他職業生涯最後的遺作。

早在1964年他就曾接觸過這個劇本,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將其拍成電影。

之後項目被擱置,反倒是小說意外流傳於世,一直到79年珠影廠再度重啟拍攝。

此時小說已經在全國風靡,用今天的話來形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國民IP。

電影原名《靜廬兇殺案》,在上映時被改名為《霧都茫茫》。

故事開始於解放初期的巒城,一個深冬的夜晚。

深夜無人的街頭,一年邁的老更夫獨自行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

路過一幢洋樓,更夫發現樓裏亮起了燈光,而原本門上貼著的封條也被人撕開。

好奇之下,更夫悄悄進了門,並順著梯子打算摸上閣樓查看。

屋內一片漆黑,寂靜無人,可更夫卻似乎聞到了脂粉味。

突然,一個灰塵滿布的玻璃鏡框上,更夫發現一雙紫色的繡花鞋輕輕動了一動。

還沒來得及尖叫,一件鐵器狠狠砸向更夫頭上……

第二天,當地的解放軍偵查科接到報案,趕到了案發現場。

負責查辦此案的是偵察科長沈蘭和公安戰士方成武,兩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偵查員。

經過現場勘察,除了死者以外,現場還有兩個人的腳印,推斷為一男一女。

而在室內墻壁上有很多被敲打開鑿的痕跡,兇手似乎在尋找什麼東西。

正在沈、方二人分析案情的時候,一名新來的女戰士前來找沈蘭報道。

對方自稱名叫朱玉雯,是上級派來協助沈蘭一同查案的。

看著眼前的朱玉雯,沈蘭的表情有些錯愕,覺得她太像一位昔日的戰友了。

於是便主動詢問:

朱玉婉是你什麼人?

朱玉雯反問:

沈科長怎麼會認識我的姐姐?

伴隨這個問題,沈蘭陷入了回憶——

那是她和朱玉婉第一次會面的場景。

1949年暮春,當時還是地下黨員的沈蘭,奉命打入到到巒城兵工廠。

結果不慎被國民黨的稽查長陳浩察覺,隨即陳帶人進行大範圍搜捕。

危急時刻,一名女子出現在山路上,主動挽起了逃亡的沈蘭的手。

女子正是負責接應沈蘭的地下黨員朱玉婉。

兩人裝作情侶來附近遊玩卻迷路的樣子,躲過了陳浩的搜查。

透過朱玉婉,沈蘭得知陳浩私底下曾經走私過一批槍支,

並提到以後另有人接應沈蘭,而自己則要去執行一項新的潛伏任務。

沈蘭與朱玉婉兩人既是戰友,也是多年合作的搭檔,彼此之間早有情誼。

可眼下時局未穩,兩人各有重任在身,所以縱有好感,卻始終深埋於彼此心底。

時間切回到現在,沈蘭接到了附近搜查的戰士的匯報。

得知這所洋樓居然是解放前特務頭子林南軒的一位情婦的家,名叫靜廬。

沈蘭感到驚訝,沒想到這裏居然是自己追查多時的林南軒的秘密住宅。

此時作為職業捧哏的搭檔方成武問道:

你知道這個林南軒?

沈蘭回答說:

不僅認識,我還差點做了他的女婿!

跟隨沈蘭的講述,影片再次進入回憶。

那是1949年夏天。

沈蘭在一場車禍事故中,救下了一位妙齡女子林晶,自己也因此受傷。

對於救命之恩,林晶很是感激,並多次來醫院看望救命恩人。

一來二去,兩人熟絡日來。

林晶得知沈蘭曾留學多年,是美軍顧問團的翻譯,可以說是年輕有為。

不久後,沈蘭出院,就收到了林晶之父林南軒的邀請,去林家參加家庭聚會。

在林家父女的答謝宴會上,風度翩翩的沈蘭以出眾的才華折服了所有賓客。

林晶對於眼前的沈蘭更是表達出愛慕之意,兩人成為舞會上所有人的焦點。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沈蘭故意安排好的。

在林府,沈蘭再一次見到了化名朱嫂的朱玉婉。

原來,朱玉婉當初要執行的潛伏任務,就是以傭人的身份打入林府內部。

根據情報:林晶的父親林南軒手裏掌管了一項秘密計劃,代號為C-3計劃。

計劃的核心是打算在撤離後,炸毀當地兵工廠、電廠、電臺等重要建設。

為此林南軒手底下的兵工廠曾秘密制造了很多炸藥,並提前埋藏在巒城的地下。

沈蘭打入林府,就是希望通過林晶獲取林南軒的信任,竊取C-3計劃。

不過,林南軒為人陰險腹黑,自然不會輕易相信一個接近自己女兒的陌生男人。

於是,他對沈蘭各種懷疑試探。

先是讓手下的副官陳浩來辨認,看沈蘭是不是當日在山下被追捕的男人。

沈蘭見到陳浩出現,當即急中生智,主動上前與陳浩打起了招呼,並主動解釋:

自己曾作為美軍顧問團的翻譯,和陳浩一起調查過兵工廠的一樁軍火倒賣案,因此和陳浩認識。

陳浩當然不願意被人提到自己曾倒賣軍火的事情,不敢繼續這個話題,只得認下沈蘭。

一計不成,林南軒又想了一招,欲擒故縱。

他故意約沈蘭下棋,並在中途外出,將一份機密文件留在桌子上。

然後悄悄躲在外面監視著沈蘭,只要沈蘭想要偷看文件,就會暴露的身份。

然而機智的沈蘭也看出了林南軒的意圖。

不僅沒有偷看,反而主動讓下人將文件帶去送給林南軒,借此打消對方的懷疑。

還有一次,沈蘭和朱玉婉交換情報的時候,被一直盯著沈蘭的陳浩給發現了。

陳浩第二次見到朱玉婉,聯想到那天自己帶兵抓人時遇到的情侶。

認為終於抓到了沈蘭的把柄,當即一口斷定沈蘭和朱玉婉是同謀。

不料沈蘭和朱玉婉早有準備,沈蘭指認陳浩是因為抓不到兵工廠的奸細,故意誣陷自己。

而之所以一直咬著自己不放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手裏有他倒賣軍火的證據。

隨即沈蘭拿出了一份陳浩簽署的收據,鐵證如山,所有人都相信陳浩故意誣陷沈蘭。

經過這一連串的試探後,林南軒終於對沈蘭產生了信任。

時間再次切回到現在。

根據沈蘭的回憶和從林家查獲的電報底稿,公安人員認為:

兇手到靜廬來,可能是要找C-3計劃的圖紙。

隨後,公安戰士在案發現場附近,找到了一只帶名字的鹿皮手套。

根據手套的線索查到了當地的外語學校,得知學校有位老師失蹤了一段時間。

隨即公安戰士展開調查,發現這名失蹤的老師,其實是一位潛伏在欒城的特務吳蒙。

而吳蒙曾留下一份信件,根據信件使用的紙張和字跡,又查到參與設計C-3計劃爆破方案的工程師江禮帆。

然而當沈蘭等人發現江禮帆的時候,卻發現江禮帆已經被人害死,而吳蒙也不知所蹤。

與此同時,欒城的一間客棧的客房裏,住著一男一女兩名房客。

女人躺在床上,腳上赫然穿著一雙繡花鞋,而男人在坐在一旁小聲匯報著:

我們什麼也沒找到,活人就變成了死人。

繡花鞋女人卻冷笑著說:

地圖找不到,看來只能動用十三號了!

另一邊,偵查科在一位老水泥工的幫助下,對靜廬的搜索有了發現。

他們挖出一個埋在墻壁裏鉛皮箱子,裏面裝了一幅油畫,名叫古塔春色。

看到油畫的沈蘭,突然意識到——

自己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幅油畫。

隨即劇情再一次切入到回憶當中。

當時,朱玉婉已經從林南軒三姨太的手中,竊取到了林府保險箱的鑰匙和密碼。

按照計劃,她和沈蘭將趁著當晚林南軒一家外出赴宴時,支開林府的保鏢,

由沈蘭潛入林府內宅,打開保險箱竊取C-3計劃。

然而當沈蘭打開保險箱後,卻沒有找到圖紙,反而觸發了警報。

此時林府的保鏢衝上樓來,眼看沈蘭就要暴露,朱玉婉趕到攬下了所有罪名。

隱藏在一旁的沈蘭迅速出手,想要制服保鏢,雙方展開搏鬥。

混戰中,沈蘭雖然擊斃了保鏢,而朱玉婉也不幸中槍,生命垂危。

此時恰好林晶提前回家休息,見臥室內兩人一死一傷大為驚恐。

重傷的朱玉婉仍舊不忘為沈蘭打掩護,聲稱是保鏢想要盜取保險箱裏的財物,被自己發現想要滅口,幸虧沈蘭及時出現制服了保鏢。

沈蘭急忙開車帶朱玉婉去醫院,但最終還是因傷勢過重而回天乏術。

不久,欒城被解放,林南軒跟隨手下倉皇逃走。

在逃亡的路上,被沈蘭率人追擊,林南軒頑固抗拒,最後選擇飲彈自殺。

臨死前他燒毀了所有的文件,沈蘭趕到時,只見到了被燒毀的古塔春色油畫的殘角。

時間再次回到現在。

一副油畫藏得如此隱秘,讓沈蘭頓時產生了懷疑——

難道這幅畫與C-3計劃有關?

隨即他下令對油畫進行化驗,檢測發現:

這幅油畫的內部居然藏著一副工程路線圖,正是C-3計劃的爆破線路圖。

設計這幅圖的是工程師江禮帆,而負責監工的則是特務吳蒙。

至此案件終於有了突破進展,沈蘭對案情做了進一步分析:

林南軒死之前毀掉了自己手裏的C-3計劃圖,導致殘余特務分子們沒法實施計劃。

當晚在洋樓內的一男一女,應該就是林南軒曾經的手下,想要找到C-3計劃圖的復件。

結果因為撞上了更夫,不得不殺人滅口,然後迅速逃離現場。

C-3計劃圖沒有找到,那就只能通過設計圖紙的人,也就是吳蒙和江禮凡。

但江禮凡或許是對C-3計劃產生了動搖,不願意配合,最終被特務組織殺死。

據此分析,靜廬兇殺案的兇手,很可能是林南軒死後失蹤的稽查長陳浩。

至於當晚出現的那名穿繡花鞋的女人,應該就是案件的主謀。

而他們現在唯一能利用的人就是知曉C-3計劃的吳蒙。

隨後,偵查科查到了吳蒙的一位情婦,並跟著她找到了吳蒙的下落。

在吳蒙的家中,公安人員發現了一條地道,並在地道中找到了大量的炸藥。

原來,吳蒙就是林南軒生前安排好的十三號。

在隧道中,公安人員撞上了正要引燃炸藥的吳蒙和陳浩,雙方進行了激烈槍戰。

千鈞一發之際,沈蘭擊傷了潛回大陸的特務陳浩和吳蒙,並將兩人抓捕。

這時,江邊碼頭上,一輛將要啟航的船艙裏,一名穿著繡花鞋的女人正暗暗得意。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就在船即將離開碼頭的時刻,沈蘭帶著公安戰士上船朝女人的船艙走來。

女人看著沈蘭的一身軍服,終於絕望地咬破藏在戒指裏的毒藥,自殺而死。

這名穿著繡花鞋的女死者,正是特務頭子林南軒的女兒林晶。

為了替父報仇,她秘密潛伏回大陸,妄圖重啟C-3計劃,並聯系上了吳蒙和陳浩。

可最終還是棋差一招,不甘被擒的她,選擇了服毒自盡。

故事的最後,漫長的黑夜終於過去,欒城也迎來了黎明的曙光!

這部《霧都茫茫》拍攝於四十年前,正是反特片再度風靡的年代。

此時的反特片較之五六十年代的的作品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弱化主旋律色彩,類型化屬性更重,並強調故事的娛樂屬性,追求一定程度上的視聽感官刺激。

比起以往的抓特務主線,本片則融合了驚悚懸疑、案件偵破、臥底潛伏等類型元素,更接近於一部偵探犯罪電影。尤其是在敘事手法上,導演大膽創新,沒有采用平鋪直敘的手法,而是用回憶和現實穿插敘事,這在當年的國產電影中極為少見。

電影以一場懸念重重的兇殺案作為開篇,不僅埋下了懸念,吊起觀眾胃口,更在開篇一上來將恐怖氛圍做到極致,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那雙隱藏在黑影裏的繡花鞋可以說是詭異到了極點。

之後跟隨主角對兇殺案的調查,借由不同的線索,推進案情偵破的同時,並不斷由主角的視角展開回憶,兩段時空來回切換,讓故事變得不再單調,這是非常高級的敘事技巧。

不過,電影的缺點也很明顯。

一方面,電影受限於年代,在制作成本和技術上比較粗糙,畫面打光非常不講究,而影片夜戲比較多,導致畫面過暗;另一方面影片也帶著那個年代國產反特片的通病,角色塑造較為模式化,主角或是反派人設都比較單薄,看不出絲毫的內心掙紮。

此外,因為影片時長的問題,電影後半段的敘事節奏崩壞地很厲害,故事最後抓特務、拆炸彈、揭開真相的情節拍得過於簡單,顯得高潮不足,前面鋪墊了80分鐘,調動起觀眾情緒,可最後的高潮戲只用了8分鐘草草收場,非常可惜。

最後說一下原作《一雙繡花鞋》,這部小說原名叫做《在茫茫的夜色後面》。作者況浩文曾在上世紀50年代在西南公安部偵查處工作,他以自己的一段真實經歷為情節創作了這部小說。他曾回憶說:

在一次大逮捕中,我帶著一個班去逮捕。那會兒的電力供給特別糟糕,淩晨4、5點鐘的時候大街上一片漆黑,我們挨家搜查,我打著電筒,來到一戶成員家裏。在一切檢查完畢後,我突然在穿衣櫃底下發現了一雙黑底繡花的繡花鞋,也許是光線的作用,我感覺那雙繡花鞋動了一下,我當時心跳加速,還以為櫃子裏藏著人,就衝了進去,才發現是虛驚一場。但那雙繡花鞋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那感覺非常恐懼。後來這個感受也成為小說的開篇。

1964年,況浩文將小說改編成了劇本,可電影沒能拍成,結果小說先以手抄本形式紅遍全國,書名也變成了《一雙繡花鞋》,直到1980年才被拍成電影《霧都茫茫》。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也曾被改編成為兩部電視劇《C-3計劃》和《一雙繡花鞋》,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是後者,該劇拍攝於2003年,由當時剛剛出道的孫儷和尚未大紅大紫的謝娜主演,該劇也被年輕觀眾的童年陰影。

由此可見,無論是小說,還是後來的影視劇,《一雙繡花鞋》早已經把繡花鞋變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恐怖「意象」,成為幾代人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