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去栽紅薯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正值第二季紅薯栽種的季節,在四川資陽市安嶽縣城北鄉的紅薯種植基地,黃曉艷帶領50多名工人扡插薯苗。看著田裏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有村民感嘆:“以前的紅薯是‘救濟糧’,現在的紅薯就是我們的‘搖錢樹’!”

黃曉艷評價自己打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個子小、能量大”,在她的帶動下,當地12個鄉鎮4000多戶農民通過種植紅薯增收致富。這名80後青年幫助推動周禮鎮成為名副其實的“粉條之鄉”,也為“安嶽紅薯”擴大知名度出了一分力。

13歲起幫父母收購紅薯

很多人聞到澱粉、粉條加工作坊的味兒就想躲出去,但黃曉艷是在這個味道裏長大的。從爺爺那輩兒起,家裏就在種紅薯,她說自己有“紅薯基因”,13歲就開始幫父母收購紅薯。

自小耳濡目染,她練就了一手“識薯”的好本事。選貨時,只要一眼掃過,單從紅薯外觀,她就能判斷出大致的產地、品質與價格,知道如何討價還價,也知道如何找到各鄉鎮最大的紅薯供應商。

“我們農村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走出農村。”黃曉艷逐漸長大,城市與遠方比土地和紅薯更有吸引力。17歲時,她來到成都,城市的繁華讓她驚訝:“人還可以在這麼好的環境裏居住!”

黃曉艷希望有一天,村裏人也都能過上這種生活。她開始思考,要想在城市立足,還是要靠最熟悉的紅薯,“意識到這輩子可能都會和紅薯打交道,我便花了大把時間去‘學習’它”。

1999年,黃曉艷隨父親到廣元市從事紅薯澱粉生意。一次,一個老客戶打電話給她說,收到的紅薯澱粉產品裏摻雜了其他粉末。後經調查,她發現問題出在原材料上。雖然損失巨大,但是黃曉艷當即主動給客戶退了款。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原料逐漸供不應求,紅薯粉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日益凸顯,這次“摻假”事件就像一個導火索,點燃黃曉艷一個想法:“為何不自己種植?這樣整個產業鏈都看得見。”

重返農村 學做“新農人”

“兜兜轉轉才發現,我的根還在農村,我所有的熱情和希望也在農村。”2013年,黃曉艷決定回老家周禮鎮,學做一名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從源頭把關打造自己的“拳頭產品”。

當時,各村戶雖然成片地栽種紅薯,但是品質、產量並不樂觀,這都歸因於老化的品種和不夠科學的種植方法。為改變現狀,黃曉艷去農業大學學技術、去農科院了解新品種……文化程度不高的她,像綠苗一樣努力地汲取養分。

經過仔細斟酌,黃曉艷租了200畝土地作為基地,從河南引進了有機紅薯試種,第一年畝產量便超過7000斤,這是當地傳統種植方法收獲量的兩倍,“普通紅薯一斤價格0.5元左右,而有機紅薯價格翻了10倍,還很受消費者歡迎”。

“我種植紅薯會去開發撂荒地,讓寶貴的土地資源重新得到有效利用。”黃曉艷說,農村的“撂荒”現象比較嚴重,迄今為止流轉的每一畝土地,都是她帶工人挖根、除草、翻地,一點點開墾出來的。

錯季競爭是黃曉艷的“法寶”之一。通過外地培育種苗、運回本地移栽的方式,黃曉艷的紅薯一年可以種植兩批,中間間隔3個月,價格卻提高不少。據了解,早一季上市的紅薯鮮銷價是普通鮮銷紅薯價格的4倍左右。

為了擴大銷路,將自己的紅薯直接送上市民的餐桌,黃曉艷絞盡腦汁,甚至曾背著幾十斤紅薯和一臺電磁爐去成都參加農博會,“我舍得幹,也舍得送。”黃曉艷說,只要有客戶對她的紅薯感興趣,她就立刻用小本子記下對方的聯系方式。

“去講給顧客聽,去煮給顧客吃。”展會結束後,她再次背上紅薯和電磁爐,挨家挨戶地回訪、洽談合作。就這樣,黃曉艷硬是談下了多家連鎖超市、大型社區、批發市場,“紅薯妹妹”在四川名氣大漲。

做世界的“紅薯妹妹”

紅薯在四川被稱為“紅苕”,“苕”字上面的一橫兩豎表示“早”的意思,指新春一早萌芽冒頭的植物,蘊含著希望和生機,代表著夢想和追求。

黃曉艷看著土壤裏冒出的紅薯新苗,忽然明白這“薯”地就是她的詩和遠方,“未來我想做世界的‘紅薯妹妹’,帶動更多人就業創業、脫貧致富!”她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扶貧扶智都不遺余力。

“我用這法子種了一輩子的紅薯,你個女娃娃懂什麼?”起初,黃曉艷遇到不少質疑,但她不僅沒放棄,還迅速調整了策略,並總結出經驗:“要先做給老百姓看,再帶老百姓幹,最後我來幫老百姓賺。”

2016年,黃曉艷的有機紅薯種植基地規模已經超過1360畝,這讓許多農戶重新認識了紅薯產業的發展前景。通過“公司+薯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他們跟著黃曉艷學種新品種。

“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技術,再以保底價進行回收。”黃曉艷說,農戶可以免費領紅薯種,只需要收獲後返還薯種重量兩倍的紅薯,另外她還拿出利潤的20%給合作社社員分紅,“以往鄉親們每畝普通農作物的收入一般是1500元左右,現在能達到2500-3000元。”

“曉艷阿姨,我想叫您‘幹媽’!”小徐是西南科技大學的學生,是黃曉艷長年資助的學生之一。“讀書少,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我只想略盡綿薄之力為改變孩子們的命運助力。”黃曉燕告訴記者,原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現在有想回鄉的,她就主動伸出援手,鼓勵他們一起創業做“新農人”,而且照顧老人、小孩也方便。

“過去8年,我們先後為3000余名農民工和殘疾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帶動2000余名留守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帶領500多戶貧困村民脫貧致富。”黃曉艷說,“看到山村發生的巨大變化,鄉親們高興了,我也很高興。”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魏婉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