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辦公室裝修很亂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這是仙人JUMP的第397篇原創

1

事情是這樣的。

最近劇本殺這個領域特別熱,大家開始一波一波的去開店,夢想實現財務自由。

剛好,我在1年多之前,投資過一家劇本殺的店,有了當年開飯店失敗的經驗,我已經學會了自己不下場,讓別人下場自己在後面的優良習慣,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堪稱已經被資本腐蝕了。

這一年多下來,這個店確實是沒倒閉,但也沒賺到啥錢,算下來很不劃算,就關門了。

在整個運營過程中,見識到了這個行業繁榮背後,潛藏的坑。

所以我打算把這些坑簡單給大家講講,能救一個是一個。

很多人以為年輕人喜歡劇本殺,這東西就能賺錢,就能割韭菜。

這個邏輯很天真,年輕人喜歡,和你能賺到錢,是兩碼事兒。

年輕人不喜歡上課,但教育培訓賺到了錢。

年輕人喜歡打遊戲,但無數國內遊戲公司活不下去。

劇本殺這個行業,大部分懷著割玩家韭菜的人,會發現自己才是韭菜,是發行方,加盟方,以及房東和裝修隊的韭菜。

當然,整個實體都是房東的韭菜。

劇本殺這個創業遊戲吧,玩家雖然多,但妖風更多。

對,我更願意稱它為遊戲,而不是一個行業,也不是一個生意。

劇本殺是遊戲,劇本殺店更是遊戲。

沒有門檻的生意就是遊戲。

靠氪金和開外掛就當贏家的生意就是遊戲。

玩玩可以,入戲不行,賺錢更是太難了。

考慮到應該有人沒有玩過劇本殺,我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

劇本殺本身是一個桌面遊戲,玩家圍繞在圓桌前,劇本主持分發一個兇案劇本,玩家扮演其中的角色,通過說話和搜索線索找出兇手的多人社交遊戲,是“狼人殺”遊戲的劇情復雜版。

時長是3-6個小時,最長的還有18個小時的,通常是5-10人玩,按人頭收費,80-300元不等。

是介於桌遊和密室的線下體驗遊戲,不像桌遊規則復雜,也不像密室一樣需要投入巨大的關卡設施。

一桌六椅一沙發一劇本主持,一個劇本,就足以開始一場遊戲。

所以毛利是很高的,劇本成本只有幾百塊,人數多的本子開一次就能回本。

一車回本,兩車凈賺。

是不是聽起來很棒?

我之前也是這麼覺得的。

由於玩劇本殺的人很多,需求大了就成了獨立的生意品類。

最開始都是桌遊店順便做做劇本殺,現在是劇本殺店順便加一些桌遊。

這也是所有門店生意裏最沒有門檻的品類,你甚至不需要辦那麼多執照,也甚至不需要招人,找幾個朋友幫幫忙,因為主要的客流都在周末,完全不影響自己和朋友上班。

甚至最最極端的情況,你可以在自己家搞一個店,留一間臥室睡覺就行。

相比開餐館這樣的復雜生意,劇本殺店簡直符合年輕人所有的副業想象。

門檻低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一開始我只是喜歡玩劇本殺,很快我就發現這生意有點意思,在玩了第三次劇本殺後,我就決定開店了。

然後我出了一筆錢,拉了2個牌友也是朋友,然後稍微準備了一下就開起來了。

樂觀的一面是,執行力很高;

悲觀的一面是,這生意果然門檻好低。

我朋友都說,你們效率好高啊,其實他們真正的意思是你好快呀。

哼,虛假的友情。

其實我還是比較謹慎的,因為我有非常充分的開店失敗經驗。

先小規模試水,不打算在裝修上花錢,找了一間美甲店的屋子,粉色的,非常粉,粉到那種你懷疑我性取向的那種粉。

所有大件設備我都不想買,桌椅板凳都閑魚上來的,在宜家買了些假畫擺設。

劇本殺店提供的產品是劇本主持,所以劇本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

作為一個白嫖黨,我不太想一開始就花錢大雇人,於是拉了兩個朋友幹活。

一個負責業務,就是負責培訓劇本主持業務能力、桌遊規則;

一個負責銷售,有些大公司團建預算足,她本身就是銷售出身,嘴甜人美。

事實證明,這個組團隊的做法非常愚蠢。

我記得第一天開門的時候,客人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

老板,你們家以前是做按摩房的嗎?怎麼這麼粉?

傻孩子,我倒是想做按摩房,可是沒證啊。

而且我想做的是那種客戶給技師按摩的按摩房。

2

一個現實是,劇本殺店家本身是不產生劇本殺的,他們只是劇本殺的搬運工。

劇本殺產業的食物鏈是:作者/發行——店家——客人。

最上遊吃肉的是作者和劇本發行,作者負責把本寫出來,發行負責寫出來的一切工作:印出來,加上一個紙盒子,再賣給店家。

下遊喝湯的店家,負責把這個紙面遊戲呈現出來,組局、主持、表演、復盤遊戲。

一個成本五六百(早期的時候只有三四百塊)的劇本可以在一場劇本局裏就收回成本,然後在其他時間裏重復向店裏的幾百名客人提供服務。

ROI非常高。

幾百塊的成本,換取幾萬元的收入,如果單看單場毛利來說,堪稱賽茅臺。

但劇本能夠重復使用的前提是該劇本得到玩家的認可、文本無bug、劇情豐富且遊戲機制不沈悶。

事實上能同時做到以上幾點的劇本在劇本殺圈裏大概是百裏挑一。

不信你看看我國的影視行業,你就能理解了。

真是神魔亂舞。

劇本殺店家想要完成高毛利的目標,首先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買本不踩雷,買到的每一個本都是可以重復用的。

這並不太容易。

劇本殺是一個三分靠本、七分靠玩家自己演繹的遊戲。

有時候劇本本身的內容一般,但碰到了戲精玩家,桌上的其他玩家也可以體驗很好。

每個人拿到的角色不一樣,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一樣,每個人遇到的同伴玩家不一樣,每個人遇到的主持人也不一樣,甚至當天玩的狀態也不一樣。

劇本的這種特點導致評價容易形成兩極分化。

買本是一個薛定諤的行動:在玩之前你也不知道本子的質量,甚至玩了一次以後也不一定知道。

買劇本就像是買盲盒,在給客人服務前店家們也並不知道這些劇本的好壞。當多數客人反饋這個劇本殺毫無邏輯、文筆極差、bug太多時,店家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本子沒法退。

畢竟你要知道,你只是普通人的審美。

互聯網黑話指南說得好,有了痛點就有打法,就可以拿到結果。

現在問題來了,很多老板不是抱怨盲盒買本嗎,那先玩了之後再下單,就有了劇本展會這種售賣劇本的形式。

所謂的劇本展會,就是幾個劇本圈的老炮在自己的城市訂個酒店、包幾個房間,一邊邀請賣劇本的人過來賣,一邊邀請買劇本的人過來買。

當然這種居間撮合從來都不是免費的。以門票的形式收取居間費用,賣本的發行每家收幾千塊,買本的店家每家收幾百塊。酒店錢另收費,還可以吃一次房費差價。

幾百個店家和幾十個發行,賣票十萬,幾人平分,這錢可比做店家賣服務容易多了。

挖金子的不賺錢,賣水給挖金子的賺錢。

劇本展會一般是三天,提供十幾個本子到幾十個本子可以玩,根據興趣自由組隊測本。

交了幾百塊門票錢、幾百塊住宿費以及上千塊機票錢,想著認識認識全國的店家,讓他們幫忙推薦一些好的劇本,或者抱發行的大腿,讓他優先授權自己店,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嘛。

選擇加入了一個《割韭菜》的新本測本局,玩完以後也覺得挺過癮,揭穿了真正的兇手,其他人都猜錯了。

居然是全場MVP,很開心,買買買,硬核,夠硬!

回去店裏之後發現幾乎所有客人都能很快猜出來,並且因為過於簡單給這個劇本打了差評。

咦,為啥那個局的其他玩家都沒猜出來?

傻瓜竟是我自己。

當然不是只買一個本,又加入了另一個《不割你割誰》的測本局裏。

這一次體驗一般,很奇怪的是在場的其他玩家都潸然淚下,說這個故事太感人了,甚至有個美女店家在遊戲中途就泣不成聲了。

本來覺得並沒有什麼新意,也沒有打動人的地方。

但其他人的反應令人吃驚,這時候同場的A說,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總會有人吃這個的,況且這個本子沒啥bug,一定會大賺特賺。

聽信了這位看起來很資深的從業者的意見,買了這個在這次展會上被人吹爆的“史上最催淚的哭哭本”。

回去店裏之後卻發現幾乎所有的客人都沒有哭,而且都覺得沒什麼意思,很疑惑為啥那個局的店家淚點都那麼低。

記得這個遊戲,傻瓜竟是我自己。

第二次展會決定以自己體驗來做唯一參考依據,走進電梯準備趕下一個局,電梯裏兩名看起來很資深的店家對展會上的一個本子贊不絕口,說這是堪比阿加莎克裏斯蒂的作品,機制創新、詭計獨特、劇情豐富、史上最佳。

雖然類似的臺詞有些耳熟,但還是果斷下了單。

傻瓜第三次是我自己,人類竟然是復讀機。

再然後,再也不敢參加展會了。當然如果你本身就是老炮,無所謂,可能會如魚得水,如果是小白,還是多留一個心眼。

說到買本,大發行是有可能有售後的,小發行完全有可能就是騙一撥錢。

買本三個渠道,電商小程序、展會、直接找發行買。

電商平臺買的都是現貨。展會買的是期貨。直接找發行買,有現貨有期貨。

期貨是預售的劇本。

預售劇本對於競爭激烈的市場來說,其實是有好處的。可以拿到第一批劇本,可以最早進行呈現,如果是一個爆款的劇本,比競爭對手早一星期就可以拿到更多的流量。

但預售也助長了一些歪風邪氣。

劇本寫完之後找幾個寫手或者熟悉的吹一吹,在售前就使勁造勢:諾貝爾文學獎讀者作品,推兇難度天花板級別。

當有買家質疑過於簡單時,就說地下室也有天花板。

在展會上,不願意花錢做出一套成品劇本,只是把一摞a4紙發給店家閱讀,如果滿意就先交錢,等湊滿了幾百個訂單然後再去找美術,再去找印刷。

不需要為庫存擔心,也不需要為資金發愁。眾籌,期貨,以銷定產,一個內容產業玩成了金融業,牛X。

我剛開始覺得這種做法挺不地道的,後來待久了發現這種已經算是活菩薩了。

在這個行業裏,大家都是非實名制,騙一撥錢完全沒有任何個人信用上的壓力。

有一些毫無底線的發行,先是找美工做一張非常精良的劇本廣告,說這是史上最硬核情感本,在正式發行前一個月付款只要398。

很多店家並沒有遭受過社會的毒打,覺得騙子不在我身邊。

二話不說就給對方打了錢,一個月之後店家發現自己早就被拉黑了。

美工投入200塊,收了2萬,ROI不要太高。

對比一下開店的苦,都要哭出來了。

有的小發行,寫不出好本,連抄都不會抄。

但在營銷上確實是天才級的人物。

我經常接到很多電話,要訂場,要周六來,問我有沒有那個《你是傻X》的劇本,我說沒有。

電話那頭就會說那好可惜啊,這個本是朋友推薦的,非常牛X,最近很火,你家沒有,那我去其他家看看。

然後當我正發愁去哪裏買到這個本的時候,就有陌生人加我微信了:帥哥,《你是傻X》,買本嗎?

艹,你才是傻叉。

3

劇本主持。

和餐館一樣,劇本殺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

劇本主持就是陪玩,跟玩家講規則,扮演劇本裏的NPC,推動劇情發生,引導大家進行搜證。劇本殺是按場次收費,每場配備一個劇本主持全程引導。

一個房間一個劇本主持,需要配備至少四個劇本主持。

當一個劇本主持其實要求不難,只要你能閱讀,能正常和人溝通,以及忍住劇透的衝動。

難的是一直做這件事兒。

不管是店家,還是主持人(也就是DM)本身。

在一線城市裏,劇本殺只是一個特殊時段的生意,所以雇全職是一個不太劃算的事情,大多數小店只會選擇招聘兼職。

兼職劇本主持一般是來自學生,還有一些覺得主業不太賺錢的職場新人。

這裏有一個矛盾點是由於我選擇了全京城最好的商圈,店周邊的房租是很貴的,很負擔得起這個房租的人通常不會選擇做兼職,做兼職的往往選擇很郊區的地方,所以通勤又是個問題。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工資拿150,打車錢報銷100。

一個見習的劇本主持需要至少幾十場的實踐,才有可能稱為成熟的劇本主持。

在通向這條路之前,會發生各種意外。

發錯劇本、發錯線索、把流程搞混、不小心劇透,復盤不熟練,這些意外都會導致整場遊戲體驗大打折扣。

有些劇本自己會搞一些煙霧彈,讓兇手不知道自己是兇手,而非兇手反而以為自己是兇手,這個時候就要求劇本主持至少是看過所有人的角色劇本的。

這其實不比讀書要簡單。

有一次,一個劇本主持就直接宣布了角色A是兇手,玩家們覺得還挺很合理,復盤了半個小時。

因為是老客,結賬的時候我就順嘴問了體驗怎麼樣巴拉巴拉,結果當我得知劇本主持說A是兇手的時候,我一臉懵逼,因為B才是兇手。我趕忙跟客人重新復盤並道歉,減免了一半費用。

後來,這桌老客再也沒有來過。

資深的“打本人”先看劇本主持,其次才看劇本。

頂級的劇本主持甚至是可以自己改本的,可以根據自己客人的特點,然後進行內容的二次創作,把劇本改一圈就能把劇情吃得滾瓜爛熟,再去呈現的話可以吊打別人。

這種主持也是見過世面、混過社會的人,看臉就能判斷玩家性格,然後可以給玩家分發到和TA性格最接近的角色,會讓玩家的體驗加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去熟悉的店玩,因為接觸久了,主持知道自己喜歡的風格。

一流的劇本主持是手藝人,是匠人,也是人精,更是表演藝術家。

這話一點兒都不假。

二流的劇本主持是戲精,演技天賦滿格,可以幫助玩家進入角色。

三流劇本主持就是能背下劇本,劇本講了啥也知道,結局也知道,但一問劇本裏的一些細節就有些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末流劇本主持就是全程拿著劇本主持手冊,照著稿子朗讀。

在很多三四線城市,其實很容易出現一流二流的劇本主持。

但在一線城市這樣的概率要小很多。

很簡單,一線城市有更多更賺錢的機會,有這個本事的人,幹點啥不賺錢。

而且劇本殺利潤空間不大,你就很難開出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招不到合格的、優秀的劇本主持。

有一天來了一位面試兼職劇本主持的年輕人,脾氣好,口齒伶俐,我覺得撿到寶了。

給他開的工資要比別人高50%。

過了一段時間,他離職了。

我後來才從一個不願意來店裏的老客那裏得知,這個在我面前口吃伶俐的人劇本主持劇本的時候居然口吃,復盤的時候狀況百出,經常用言語或者表情嘲諷那些猜不出兇手的玩家或者不擅長偽裝的兇手玩家。

之後不久我又得知了另外一個消息:這個人是同一個樓裏另外一家新劇本店的股東。

同行互黑,真的牛比。

不過這也說明了我眼光好,因為他是優秀的間諜。

再說位置、流量、運營。

前漁村首富李半城有句名言,生意的密碼就是位置、位置,和位置。

不愧是老資本家,切中要害。

我的店在我所在城市裏最頂級商圈的輻射範圍內,具體哪裏就不說了,是這個城市唯一一個可以覆蓋到所有有錢人的商圈。

可以猜猜看是哪個商圈,猜對了我下次再開店的時候打折。

我四月份開店,很快就迎來了暑假。

這是絕大多數門店生意的旺季,大家開始出門社交。

周六的下午場是黃金場次,幾乎所有客人都喜歡這個時間段,周六睡個懶覺然後約朋友下午打四個小時劇本殺,晚上再聚個餐。

這是現代年輕人比較喜歡的線下社交活動組合。

對於客人來說,這確實是非常完美的安排。

但對於店家來說,就非常痛苦。

紮堆來詢問,就意味著要拒絕很多客人。很多周六的下午場都是提前一周就滿了,接下來的幾天裏每一天都是痛惜。

最後拒絕的次數實在太多了,就和樓下的小酒吧談了合作。

用他們的下午場地,兩個房間800塊錢租金,我能收1600,還是有得賺。

但這個時候服務也出現了問題,店裏配備的劇本主持本來就只有4個,樓上樓下來回跑。疲於奔命,客人體驗也不佳。搞了兩次就放棄了。

對於店家來說,生意好總歸是不痛快的,拼場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劇本殺是4-10人的遊戲。

但在都市生活的年輕人經常就是1-2人活動,想玩自己湊不到人,而且好多人都願意玩人多一點的遊戲,指明6人遊戲才行。

玩家的時間段又不好湊齊,小店在這方面天然不如大店。

大店的老客非常多,經常在群裏喊一嗓子可能就湊齊了,小店不行,有時候前腳的客人等不耐煩了去別的店拼了,我們找來了後腳的客人才知道自己被放鴿子了。

18:00“您好,場子給您拼好了呢。”

18:30 “好的,在路上了。”

2hours later,

“您好,拼場的玩家都等著您呢。您什麼時候到。”

“XX開啟了朋友驗證,你還不是他(她)朋友,請先發送朋友驗證請求。”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好幾回,店裏幾個劇本主持每個人都碰到過類似情形。

後來招店員的時候,我會給他們發一個“鴿子補貼”,補償他們因此遭受的精神損失費。

都是成本,都是成本。

行業早期的時候,賺點錢是很容易的。

開業的第三個月我們就回本了,原因很簡單,投入的固定成本太低了,第二是趕上了暑期這個桌遊密室的旺季。

劇本殺是一個周末和節假日生意,尤其是對大城市來說。

年輕人是主要的客群,但他們995或者996,沒有時間在平時玩。

劇本殺又是社交聚會遊戲,一人下班不代表所有人都下班。

資本家和996是我們最大的敵人,這年頭真的資本都要內卷。

房租和水電,再加上支付給平臺的引流費用。

算下來在淡季的時候,凈利潤就萬把塊,還沒我一天的基金漲跌高。

在旺季的時候要好很多,但還沒有我一天的基金漲跌高。

說白了就是,不賺錢,就是玩兒。

不虧錢就是勝利。

當然,如果在二、三線城市,這個模型就要好很多。

在西南某省會,一個同樣面積的劇本殺店的房租只有我這裏的1/5。

二、三線城市裏年輕人生活節奏慢、壓力更小,可支配收入更高,劇本殺店反而活得非常舒服。

我知道的情況是,在山東一個地級市的一家劇本殺店,幾乎每周都是滿房的狀態。

在一線城市裏,最適合做劇本殺的可能只有曹縣。

對於內卷之都,房租成本高,如果想要搞起一個賺錢機器,這是不夠的。

只有兩條路:復制(開分店)、延長營業時長。

這也對應著財富增值的兩個變量:資本和勞動時間。

延長營業時長,主要就是搞夜場。

不是你想的那種夜場,就是正常的搞到半夜的那種。

哎臥槽,好像更奇怪了。

有些客人玩得嗨了,可能會加鐘,然後就收夜場費,一個小時每個人收幾十塊。

也有的客人就是從真正的夜場過來,找個地方待一會兒。

對劇本殺從業者,夜場費是公認的財富密碼。

所以這行人招人的第一標準是,能熬夜。

周末兩三點回家是常態,有時候遇到客人加場的就搞到淩晨六點。熬夜的時候大家都會疲倦和沒有耐心,有時候遇到拼桌的客人更是如此。

不耐煩會被其他玩家看出來,推理遊戲又是很容易發生爭吵的場合。

理想的遊戲狀態是所有人都能遵守遊戲規則而且保持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但現實就是要狼狽的多。

貼臉發言、人身攻擊、主動自曝、情侶不願進入角色影響其他玩家。

如果一桌人都認識還好,陌生人拼桌最後就是有人直接摔桌子走人,單也不買,理由就是“沒玩憑什麼付費”。

根本沒有辦法講道理。

江湖上有句話說的是,劇本殺一天,人間一年。

行業裏的人都戲稱,2018年的劇本殺和2019年的劇本殺是兩個物種,20年的劇本殺和21年的劇本殺又是兩種遊戲。

說的其實很對。

早期劇本殺玩家的基本盤是古典推理玩家,他們只喜歡劇本內容本身。

滿足他們的需求非常簡單,只要劇本的推理內容足夠硬核,其他不重要。

隨著劇本殺內容的不斷生產,推理詭計實際上是被耗盡了的,畢竟套路就那麼幾個。

大多數劇本就是直接把電影、小說的內容抄一抄,換個故事背景,就直接賣到店裏來了。這種還算是好的,有的連劇情都抄襲。

客人不是傻子,店家更不是傻子,這種換皮遊戲騙幾次,大家都長了心眼。

這裏出現了一個悖論,就是硬核玩家往往是推理小說的愛好者,他們很熟悉這些推理詭計,如果繼續拿原有詭計來敷衍,那為什麼不看書看電影呢,審美疲勞,全是舊的東西,性價比太低了。

非硬核玩家覺得盤本太累了,周末大好青春為何要用來燒腦。繼續原有模式,那就是誰也不會來消費。

如果想要吸引店家買本、想吸引新的玩家入手,就必須加新鮮的元素。

於是劇本殺就變了,不再是簡單的推理之謎,而是衍生出恐怖本、情感本、機制本、歡樂本、陣營本。

情感本就是在一個兇案故事上增加了很多情感的劇情,兇案占0.1%,情感戲占99.9%。我玩過一個情感本,甚至連兇案都沒有。

說真的,我其實是更喜歡看晉江的。

情感本又叫哭哭本,其實也是有套路的。某一種常見的情節是女神失去了記憶,把高富帥當成了自己的愛人,真正的愛人只能在身邊做舔狗,結果還被女神給坑了。

到結尾的時候,知道真相的女神哇哇大哭。

女孩子們容易被這種情節所打動,再加上可以換裝,在布置精美的房間裏很容易代入劇情,實現一次別人的人生。

從這個角度來說,劇本殺實際上是一種額外的人生體驗。

人生是苦多樂少,有時候難免會生出一些非分之想,認為換一種人生,日子可能就變好了。也有的人認為某些職業很酷,但在現實中受到各種社會壓力無法實現,也願意換一次人生試試。

花100塊錢玩四小時桌面遊戲,聽上去是貴的。

但花100塊就能更換一次人生,聽上去是很劃算的。

從硬核的推理需求升級到更換人生體驗,需求的變化對應的硬件的升級。

服裝、道具、房間的布置,怎麼讓玩家更容易代入怎麼來。

成本,成本,還是TMD成本。

大家就開始內卷了。

有的店從北影中戲找來學生來當劇本主持,然後在小紅書、抖音上做營銷。

很多LSP玩家一看,哇,小姐姐劇本主持,我要去。拋開顏值的部分,這些學生的演技確實要比普通人要高一點的。

還有的店家從夜場裏找公主過來給劇本主持培訓,教他們怎麼討客人歡心。

這其實是很正確的做法,因為大多數玩家來玩劇本殺圖的就是樂子。

劇本殺、迪廳、網吧、酒吧、KTV本身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都是殺時間的遊戲,都是娛樂業。

這些同樣是硬件的升級。

而硬件的升級,對應的就是錢的投入。

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資本開始成為這個行業裏非常重要的變量了。

討厭的資本,哪裏都有他們。

劇本殺興起,本質上就是搶的KTV的生意,當KTV的老板們發現這個更賺錢的時候,就是內卷開始,小店嗝屁。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永續的增量市場的,高速增長的互聯網行業都陷入了滯漲。

劇本殺同樣如此。

從增量市場切入到存量市場的時間,只取決於進入門檻的高低。

門檻越低,從藍海成為紅海的窗口期就越短。

老劇本店辛辛苦苦教育了市場後,新的劇本店越來越多了。

城裏至少有幾十家新劇本店的店主是我之前的客人,這還是明面上的。

我店裏有個劇本主持談了個男朋友,有時候需要拼場缺人的時候就叫他過來應急,這種情況肯定也不能讓他付費。

久而久之他就從救火變成了持續白嫖。哪怕其他人已經拼好了,他還要上場玩。

他一邊玩一邊加客人微信,等攢了幾百個客人的微信後,他在同一棟樓開了個店。

太真實了,這簡直是沈浸式的開店體驗。

即使在疫情的時候,每隔幾天就會有新店開業。

沒有門檻,意味著競爭會指數級增長,競爭對手指數級裂變。

而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一旦供大於需的時候,就要開始拼刺刀了。

旺季的時候大家都有生意,顧不上亂搞。

但淡季的時候惡心的事情就多了。

客人就這麼多,你的生意好了,別人的生意就不好。

在這個生意守恒定律裏,你對同業很重要。

沒有你,對他們更重要。

點評上常常冒出一些無緣無故差評,看半天也想不起來是哪桌客人,因為真的沒有來過,就是到店門口順手點個一星。

還有的來挖店長店員,允諾雙倍工資。有時候好不容易花時間培養起來的主持人轉頭就出現在了別家店。

每周都有探店的出沒,電話不打直接推門進來跟你說這周末要團建,幫老板看看環境。這一看就是競爭對手,然後問都不問,直接對著劇本櫃子就是拍照。

這不算惡心的,正常的商業競爭手段,還有的不知道是不是看什麼國產商戰電視劇被洗腦了,直接上手打開劇本盒子偷線索卡。

或者正常預約劇本,然後拿著水彩筆在劇本上塗畫,在非兇手的劇本裏把兇手名字圈出來:

“這個就是兇手”。

效果非常魔幻。

2020年前,沒有一家劇本店的周六是不熱鬧的。

疫情的來臨加速了這個泡沫的刺破。

劇本的體量越來越大,最早的劇本三個小時就能完成,對劇本主持的要求也低。但隨著劇本內容創作端和供給端的內卷化,劇本越來越長,五小時起步,八小時的本子都很常見。

一個劇本的呈現需要越來越多的NPC支持,對於很多小店來說完全承受不了這樣的成本開支。

劇本店的硬件升級變成了軍備競賽,房間裝修越來越豪華。

對於很多玩家來說,找一個能夠提供穩定服務質量的店是重要的,誰都不願意踩雷。而小店遇到的難題是離開了店主,體驗就會完全打折扣。

這個行業從非標品走向標品,從小店走向大店,從手藝走向了資本。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行業如果想賺錢,非常簡單,就是找一個不需要付出租金的房子。

不管你服務有多少瑕疵,你怎麼都是賺錢的。

這個遊戲之所以能成為一門生意,最本質的原因是因為年輕人租的房子或者買的房子是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活動的,沒有客廳。

很多人覺得劇本殺太貴了,自己付的錢完全可以買一套全新的劇本,結果花了錢劇本還是店家的。這個想法是錯的,玩家買的不是劇本,也不是劇本服務,買的只是空間。

劇本只是大家社交的內容形式。這個生意和付費自習室、共享辦公是一樣的,賣的都是空間,是一門房地產尋租生意。

過去我願意待在這裏的原因有很多,因為我喜歡內容,喜歡遊戲,喜歡因為我的劇本主持能力而讓玩家進入一段新的人生然後久久不能出戲的成就感。

無論我如何讓它相信這就是一門內容產業,就是一個服務產業。

當你發現無論熬多少夜、通多少宵、背多少本,賺的錢仍然不如房東賺的租金時,你自然就幻滅了。

當我的努力開始貶值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行業不值得做了。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得買房。

房地產和高利貸,才是一切商業的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