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跨越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夢。

百度百科上說,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

夢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場景來自於人們已有的認知以及記憶,這其中記憶所包含的內容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覺等。

做夢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類已知的這兩方面,人類依然無法解釋夢形成的機制原理。

但是,人們夢境中所出現的所有這些元素都是基於記憶基礎的。解夢或許是走入人類內心的另一種方式。

“我最近做的夢可以連成一個故事”

“夢見神仙、小鬼、前夫、深水,夢見被追殺、身邊的人去世,這是給我的暗示嗎?”

“到底現實和夢是相反的?還是夢會預見現實?”

......

在平時的生活中或者日常和來訪者的對話中,我們常常可以聽見這樣的問題。一方面人們把夢看成是無關痛癢的談資,另一方面,人們又總是試圖從夢中得到一些期待和暗示。

說到夢,我們必須要提到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兩位名人:“周公”和弗洛伊德兩位老爺子。他們所創作的《周公解夢》和《夢的解析》分別代表了中西方兩種對夢不同的理解,就比如:“夢見身邊健康的親人去世”代表什麼?

“周公”說:“夢見健康的親人去世,則意味著此親人會增壽。如果親人正在重病中或者你非常擔心失去某人,這時夢見此人的死亡可能表示一種擔心和焦慮。同時不排除先兆性的夢。”

以上來自於《周公解夢》一書。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周公解夢”具有古代人的傳統思想,即噩夢往往會有好的解釋,通過迷信來起到安慰的作用。好的夢通常有預見性的作用,而不好的可能則與事情相反。

而弗洛伊德則說:夢見親人去世是潛意識裏希望親人離世的表現,往往與個體童年被該親人欺負、因某件事怨恨該親人有關。

他的夢的解析認為“夢代表人們潛意識裏願望的實現、夢是通往潛意識的通道”,並尤其強調性欲和攻擊的欲望等等。

一眼看出這兩位老爺子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都深深的影響了後輩人。那麼,誰的更值得相信呢?我們做夢以後到底是看《周公解夢》還是《夢的解析》呢?

好,如果你還在困惑,那麼我們繼續往下看。

近代,關於夢是什麼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一個理論認為,睡覺的時候,我們的很多感覺器官已經不那麼靈敏了,但是大腦裏面儲存的信息還是在活躍,它用一種不同於理性的邏輯思維方式,是一種形象化的原始認知去把這些信息編織成一個故事,也就是夢。

這樣說似乎有些抽象,這麼說吧,我們個體有清醒和睡眠的時候,對應的我們也具有兩種認知方式。

其中,夢中世界的認知是主觀的,依靠的是原始邏輯,即夢實際上是個人內心真實心態的反映,比如,富可敵國的人常做侵家蕩產的夢可能反映Ta過得並不快樂。

原始邏輯主要遵循3個定律:

(1)相似律,即在夢的這種思考中,外部相似的東西本質上具有同一性,如你有一個討厭的人,當你再次遇到類似面相的人也會認為他哈你討厭的人本質類似“以貌取人”;

(2)接近律,即兩個東西曾在時間或空間上很接近,就認為這兩個東西有關。如你喜歡的人戴著向日葵的發卡,你看到向日葵時也會有喜歡的感覺;

(3)輻射律,即把心理活動的影響輻射在其他活動上,如心情不好就覺得天昏地暗、心情好就覺得周圍一切都很明媚等。

按照這些定律產生現實認知往往是不被認可的,但是在夢中確實可以被接受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睡眠中的夢不就類似於我們清醒時對感知的事物的認識嗎?

釋夢自然也是在理解夢的基礎上發生的。如:不同的夢實際上可能反映同一個問題,還是舉例子說明,你夢見和未婚妻一起做飯,夢見和結婚無關但是可能涉及到相關的細節等,這可能都意味著你最近對結婚這件事是比較看重的(或許是焦慮等心態)。

再如,人們都很關心夢是不是可以預見未來,即預言夢,按照這種理論來看,個體很可能受到夢的暗示,因此在生活中就按照“暗示”這麼做了,自然就是“夢想成真”了......

借用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咨詢與治療師朱建軍的話說“懂夢的人,最清醒”。

總之,我們需要持有一種開放的態度看待夢。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無需對夢進行這樣那樣復雜的解讀,畢竟解夢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即使反復看夢往往也只能從一個層面得到一點啟發。

最後,希望大家保持好的心態,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