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兒子被學校開除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啟風/文

早在論壇時代,介紹“1949年後稱帝者”的帖子就是滿天飛,到現在,這些帖子還時不時被各類公號翻出來,讓讀者獵個奇。

很多人不知道,帖子的內容基本都抄自一本奇書——莫辛主編的報告文學《帝夢驚華:當代中國“稱帝”鬧劇》(廣州出版社1998年,首印2萬冊)。

本書記敘了七八十年代,10位鄉間“帝王”的“起事”、“開國”與“覆滅”。

這是一本立意很高的書

莫辛應該是一個筆名,從本書的序言和行文中可知,其身份當是一位“資深媒體人”,做采訪,也寫政論。莫辛在發現當代中國的“稱帝現象”後,組織一批記者,分赴各地采訪,最後由他統稿成書。

有意思的是,所有稿件都沒有署名,不知是不是有意為之。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帝夢驚華》的作者們頗有理想,他們記錄稱帝事件,為的不是獵奇、譏諷,而是寄寓憂思。莫辛在序中寫道:

“我們的使命之一,是奮力驅趕封建的幽靈,讓共和國不再鬧皇帝,讓共和立於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大地”。

每篇結尾,也都會有一些反思,比如

“願一切貧困苦難的人們,走出愚昧與無知,摒棄神靈崇拜,用自己的雙手,在創造現代生活的土壤中,尋求改變命運的良策,做自己命運的主人。願文明、科學、法制之風吹遍這裏的山山野野,讓這一出荒誕的人間悲劇永遠成為歷史!”

又如

“願天下所有善良的人們,從眼前這幕悲劇中得到啟示,得到驚醒!”

陳義不可謂不高。

那為什麼說“單田芳們”和這些稱帝者的出現有關呢?

因為翻過這本《帝夢京華》,我發現,這些稱帝者的套路,從散播“天命”的說辭、聚攏鄉人的手段,到加封官員和妃嬪的名稱,都像極了評書故事。

如莫辛總結的那樣,稱帝的人們大都來自“老少邊窮”地區。我猜想,這些人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有限的歷史知識,恐怕不是來自評書,就是來自於戲曲。

他們將稱帝封官看得極為簡單,以為假造一個“天命”,學習一套君臣話術,就能登基享福了。

需要說明的是,受限於所謂“報告文學”的文體,書裏充滿誇張的活動細節和心理描寫,看起來有若《故事會》。如果拋開這些腦補內容不看,這本書的內容大體真實。

稱帝第一步:找到“天命”

書中說的10位“稱帝者”,是名副其實的“教科書式”“建國”。

第一步是借怪力亂神起家,他們或者自己是會道門首領,有著一套蒙人的伎倆,自稱神佛降世;或者身有“神仙”指點出的“帝王命”、“宰相命”,借著各種神秘元素,在鄉間略加宣傳,即是一呼百應。

萍瀏醴地區的“大中華佛國”,其基礎是民國時期創立的“三期普渡”,傳到“少主”石金鑫已經是第四代了。他的頭號“功臣”李丕瑞,曾夢見兩條金龍,一條騰空而去,一條落在他家門口。

李丕瑞找原來“三期普渡”中的元老李榛仁解夢,這人對他說:

“你做的是吉祥夢。上天的龍是先皇石頂武。落地的嘛,就是石家的後代,‘大中華佛國’的皇帝。他既然落在你屋前的田裏,說明還需要你去輔助。哈哈,後主登了基,你我就是朝廷的開國功臣了。”

李丕瑞聽後,即外出尋覓“真命天子”,最終讓他找到了“少主”石金鑫。

四川巴中縣的曹家元在買化肥的路上,碰上一位賈半仙,和他說:“30歲一過,大富大貴接踵而至。”回家後,曹家元又做了場美夢,於是逢人就說:

“我見天要吃輕松飯,發大財,享洪福,現在雖窮,以後會富,皇帝朱元璋還討過飯、趕過齋呢!”

隨後,他又翻出家裏的《五公經》(一本講人間劫難的古書),愈發相信自己身負“天命”,宣稱“金龍附體”“玉皇大帝撲身”,拿“神水”給人治病,收了200多個弟子。登基的時候,曹家元幹脆自稱是“曹玉皇”。

評書演義中,但凡說到帝王將相,基本都會加進一些有關算命的故事。單田芳說的《英烈傳》裏,承擔算命工作的是號稱“活神仙”的劉伯溫。他四處和人說朱元璋要當皇帝,於是好多人信以為真。

鄉間聽評書的人們,肯定不會知道,那些圍繞在帝王身上的預言,都是事成之後才附會上去的。他們能坐江山,靠的是實力和狠辣,而不是什麼“天意”。

稱帝第二步:聚攏人馬

野心家在有了“天命”打底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聚人。

想一時間聚起成千上萬的人不容易,但要只是幾十、上百,滿足一下登基坐殿的欲望,並不太難。畢竟,同是受評書、戲曲的影響,同鄉老百姓們見“真命天子”降世,往小了說,想過上好日子;往大了說,想要當官發財,都會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思,來當個“開國功臣”。

大別山區的丁興來,雙目失明,打著“道德金門”旗號,靠給人看病、消災,聚攏門徒。他們的一套說辭是:

“古人說,入了金門道,天盤掛了號,地府不抽丁,災難永不生”。

一旦有人想入道,接下來很可能直接封官,如丁興來對村裏一個叫劉正才的說:

“道德金門歷史悠久,現在剛剛復興,你要在你們這一帶多聯系些人,把這個組織壯大起來,暫時你就搞個’連長’吧,等以後人多了,我不會虧待你的。”

從1980年—1990年,丁興來把“道德金門”擴展到8個鄉鎮,教徒不只有村民,還有鄉鎮幹部、復原軍人、在校學生等。

在《帝夢京華》這本書裏,舉了不少儀隴縣林文勇“招兵買馬”的例子。比如,林文勇借給公社退休幹部羅文正看病的機會,動員他說:

“我是天上的紫微星,我能推算國運,明年三、七、九月你再看。’聖朝國’皇城建在儀隴縣,皇帝就在你眼前,現在皇帝正受難,明年三月動刀兵,七月打內戰,九月皇帝就出現。”

羅文正想在林文勇成功後,撈個“一官半職”,當即拿出一張《參考消息》獻策:

“你們看,報上已經說了,上海、廣州在抓反革命,國家現在打擊現行反革命。你們已經有了行動,今後你們不要集中,要分散,目標太容易暴露,要註意隱蔽,要小心謹慎。”

林文勇被捕後,羅文正被開除了黨籍。

當然,也有老百姓的想法真的很淳樸。曹家元登基時,他被封為“龍王三太子”的堂哥曹玉元不服,發動“宮廷政變”。下面有人說:

“管你‘龍王三太子’坐也好,還是‘玉皇大帝’坐也好,只要能保佑我們百姓有吃、有穿,沒病、沒痛,無災、無難。我們都擁護。”

林文勇也有實在的口號:

“當今天下狼煙四起,民不聊生,農民稅收繁重,計劃生育殘酷無情……我是天上派下來的,有帝王之位……我下顎有顆痣,有領袖相,天下是我的天下。”

同樣,在單田芳說的《英烈傳》裏,李春臨死之際,非要朱元璋給兒子李文忠封官:“外面風言風語的,都說你早晚要當皇上……你好好加封文忠的官職,封他當個大官……”

打柴的花雲,也是聽劉伯溫說,大元要完,必出真主,“此人就是安徽省毫州朱家瓦窯的,亂石山磕頭的老四朱元璋”。後來花雲見了朱元璋,當時就跪下,口呼“吾皇萬歲”。

稱帝第三步:大封群臣

這些稱帝事件中最有評書、戲曲色彩的,還要說是他們所建國號、所封官職的名字。他們把自己四處看來的,或是古代,或是現代的各種東西,雜燴到一起。

四川巴中縣張清安稱帝,國號叫“中原皇清國”,他曾向副手廖桂堂解釋說:

“中原就是指中國,皇是皇帝的意思,將來是咱們正、副皇帝掌權管事;清字在《五公經》上代表清帝君,代表咱們是神君正統。”

山東濰坊的“女皇”晁玉華建國號“大聖王朝”。

河南嵩縣的風水先生李成福國號是“萬順天國”。江蘇阜寧縣朱良美的國號尤其讓人費解,稱為“黃壇國”。

另外,大巴山區的村民朱仕強、西南邊疆的道士趙鎮國,幹脆不起國號。

這些人稱帝之後,第一件事都是大封功臣、大封娘娘。

張清安“中原皇清國”,封的有元帥、國翁、賢臣,還有武侯王、西蜀王、一品夫人。

朱文勇“聖朝國”封的名號有宰相、丞相、總司令、總參謀長、國父、皇帝警衛員。

李成福的口號是,“收回唐代全部大地,為建立一個唐世天國而奮鬥”,封了領兵元帥、左肩王、右肩王、西臺禦史、右丞相。

封官的同時,就要配齊三宮六院。

《帝夢京華》裏說到的這些“皇帝”,“天命”牌一打出來,各家各戶都搶著送女兒,讓她們當“娘娘”。

朱仕強納了5個娘娘,還不滿足,宣稱

“我現在是玉皇大帝,我要娶48個夫人,給我做夫人的可以享受皇恩,享福一輩子。”

“黃壇國”的皇帝朱良美,更是一口氣封了“正宮娘娘”“東宮娘娘”“西宮娘娘”“貴妃”等17人。

怎麼樣,看到上面這些非主流國號,是不是很容易讓人想起評書《隋唐演義》裏,程咬金自稱“混世魔王”,建立的“大魔國”?

再看那些官職,一些是歷史上從未存在的,比如“國翁”“賢臣”;一些是評書杜撰的,比如所謂“左肩王”“右肩王”,肯定是化用所謂“一字並肩王”。在評書中,羅成、薛仁貴都曾獲封此爵位,意思是可以和君主平起平坐。

另外,朱仕強登基時,有兩個大哭的小孩,被他稱為“反王”。聽過《隋唐演義》的朋友估計知道,裏面有一個說法——“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指隋末各地的造反者。

舉了這麼多例子,目的當然不是指責以單田芳為代表的評書演員,只是想說,沒有基本的歷史常識,很容易被歷史評書欺騙。

評書故事的邏輯往往十分簡單,很容易讓人相信,打天下靠所謂“天意民心”,朝堂上一定善惡有報,無法理解政事、戰爭的復雜性。

最後歸結為一句話:聽評書,尤其是聽歷史類評書,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