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羅剎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前言

很多人對狄仁傑的第一印象,來自於電視劇《神探狄仁傑》或者系列電影《神探狄仁傑》。關於狄仁傑,除了屏幕上的電影電視,歷史小說以及傳統正史都有相關描述。那麼,真正的狄仁傑是否有傳說的那麼玄乎?斷案如神、清正廉潔的狄仁傑,他的一生都有哪些傳奇經歷?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個面紗。

書香門第,官宦之家

狄仁傑,字懷英,出生在唐太宗貞觀之治初期。他的祖父是貞觀年間的尚書左丞,他的父親是夔州長史。狄仁傑和許多名人一樣,可謂小時了了,當然,大了也沒有長歪。據舊唐書記載,他還是個小孩時,家裏出了一樁案子有官吏來詢問,大家都去回答問題,只有他坐著不動,繼續讀書。面對官吏的責備,他說:書卷之中,聖人全在那裏,我都接待不過來,哪有空閑來理你們這些小官吏。你看,就是這麼霸氣!

初入官場,伯樂加持

狄仁傑以明經入官場。所謂明經,就是先獲得舉薦,然後如果通過考核,就算上了官場這條道了。狄仁傑的第一個職位是汴州佐史,後來他受到誣告,時任工部尚書閻立本擔任河南黜陟使(相當於欽差)並召見了他,這位黜陟使對狄仁傑很是看好,視他為滄海遺珠並向朝廷舉薦了他。後來朝廷授予他並州都督府法曹參軍一職。法曹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門,由此,開始了他關於查案明察秋毫、斷無錯漏的傳說。

斷案如神,名不虛傳

狄仁傑在司法系統先後擔任並洲法曹、大理寺寺丞,尤其是在大理寺丞期間,一年之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案人員一萬七千余人,卻無一冤訴。正是這段履歷,使得狄仁傑與宋慈、海瑞、施公、包拯等人在司法及審判歷史留下千古美談,現代影視劇更是圍繞這一點,虛構出各種離奇、古怪、詭異的案件。進行了不斷的擴充。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狄仁傑之飛頭羅剎》等均為虛構。

輾轉官場,好評不斷

狄仁傑一生擔任的官場職務達十多個,離開司法系統後,他先後擔任了侍禦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也曾幾度被流放或被貶降職。

公元686年,狄仁傑被任為寧州刺史,(即現在的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屬於邊境地區)狄仁傑在任時調和了戎漢各族矛盾,深受百姓愛戴,百姓為他立碑歌功頌德。

在擔任豫州刺史時,越王李貞謀反,牽涉人員過多,狄仁傑認為遭受連累之人本無意謀反,請求武則天對他們寬容處理,最終使數百人幸於難。每到一任,狄仁傑能夠以朝廷為重,公權為治下百姓所用,深得百姓好評。

官至宰相,復唐有功

公元691年狄仁傑(61歲)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實際相當於宰相。據傳,武則天兩度請狄仁傑為其解夢,其一為:武則天夢到自己下雙陸(古代一種棋盤遊戲),卻始終不能贏。其二為:武則天夢到一只大鸚鵡,兩翼全部折斷。狄仁傑通過為武則天解夢之機,巧妙地與立李氏太子相聯系,後來武則天逐漸接受了立李氏為太子的想法,並將李顯接回立為太子。公元705年,張柬之與桓彥範、敬暉等乘武則天病發動政變,復辟李唐,而這些發動政變的關鍵人物,都曾被狄仁傑推薦並獲得提拔。

千裏馬轉型伯樂

狄仁傑在個人職位不斷升遷過程中,也向朝廷陸續舉薦人才。其中較有名的桓彥範(官至宰相)、敬暉(官至宰相)、竇懷貞(官至宰相)、姚崇(官至宰相)、張柬之(官至宰相)等,官至公卿的有數十人。

值得一說的是,他曾舉薦自己的長了狄光嗣提供尚書郎,進行派其到外地任職很是稱職,武則天還甚是滿意。不幸的是,狄光嗣後來由汴州刺史轉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因受賄獲罪被貶為歙州別駕,不久後就死了。現代關於狄仁傑電影電視劇的時候,甚少提及狄仁傑的家人,這可能更多的是為了樹立主人公正面形象。據舊唐書關於狄仁傑的記載,專門提及了他的兩個兒子。一個是狄景暉,對待所轄百姓殘暴,致命百姓新手毀掉為狄仁傑所立頌碑;另一個就是上述的狄光嗣。

寫在最後

為官不易,起伏無常,為民謀政是信條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沈;一生謹遵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等傳統美德,卻也曾遭到酷吏來俊臣之流的誣陷。雖身正廉潔,其兩個兒子為官卻沒能繼承狄仁傑遺風,不得善終。可見律人難,律家人尤其難。即使在當下,國家也對為官都管好家人作了嚴格要求,那些對家人失管失教的官員往往都是有問題的。

俗話說得好,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蕃薯。百姓對為官都政策有最直觀的感受,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在任何朝代及至當代都是適用的。狄仁傑的為官一生,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你對狄仁傑有何評論?歡迎留言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