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買驢崽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圖文無關)隨著孩子長大,理性會逐漸發展,也會習得更多的社會規範,但是,人類在成長期間,和別的哺乳動物幼崽一樣,會不斷試探自己力量和行為的邊界。 (ICphoto/圖)

網上流傳一則視頻,一個小男孩在公交車上不斷去踢一個年輕男子,踢得不重,但挑釁意味明顯。年輕男子最初似乎在好言相勸,突然間衝動地把孩子拎起來狠狠地扔到地上,並用腳去踩頭。孩子並無大礙;年輕男子被拘留,後悔不已。

這不過網上流傳的眾多熊孩子遭到懲罰的視頻中的一例,視頻之下的留言,照樣是熊孩子活該之類的謾罵。

熊孩子當然應該教育,但網上的這種情緒更值得反思。

熊孩子的熊,很大程度上是生理性的。還在繈褓中的嬰兒哭鬧,是難以勸服、壓服的。即使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其大腦理性發育不成熟,很多時候,是難以說服、壓服的。

一位八個月的嬰兒可能會在飛機上吵鬧,父母預先告知周邊乘客,並送一點小禮物,這是父母有公德。但是,如果父母不預先致歉,也沒有問題,法律並不支持其他乘客因孩子哭鬧而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因為這種現象,並不是侵權性質的。父母的歉意,只是道義上的。

隨著孩子長大,理性會逐漸發展,也會習得更多的社會規範,但是,人類在成長期間,和別的哺乳動物幼崽一樣,會不斷試探自己力量和行為的邊界。5-8歲時有一個“第一反抗期”,不再那麼聽話,有變為“熊孩子”的傾向。如果長輩寵溺,這種“試探”環節,沒有足夠強大的負反饋,孩子不良行為的邊界就會擴大。不幸的是,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在寵溺之下,往往會超過了社會規範,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安全邊界。

面對孩子的這種生理特性,成年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有句話叫做:“如果你要保護好你的金魚,你就別把貓放在魚缸旁。”

網上流傳一則熊孩子故事,一個年輕人在自己房間放了很多昂貴的手辦,親戚帶孩子來玩,她還叮囑過父母,結果父母仍然把親戚家10歲的小男孩放進了她的房間。結果可想而知,損失慘重,親戚之間也鬧得很不愉快。這事被發到網上後,幾乎一邊倒地批評熊孩子。但是,既然一個手辦幾百上千甚至數千,那麼,為什麼自己不在家的時候,父母還會把十歲的小男孩放進去?這要麼是平時缺乏與父母交流,父母根本不知道手辦的價值;要麼是父母根本不尊重自己的子女。所以,這種情況也並不是男孩及其父母負全責。

除了規避、預防熊孩子的行為,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對孩子試探中的不恰當行為,應給出明確的反饋,幫助孩子建立邊界感。當然,這往往主要是父母與老師的事。

互聯網輿論,普遍難以正確地對待小孩子的生理特性,產生很強烈的“厭小”“仇孩”情緒,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互聯網發聲以年輕人為主、輿論本身不夠成熟。

人到中年,大多數人忙工作,忙著哄小孩,忙著輔導孩子作業,沒空在網上去爭論、去撕扯。這就意味著中國互聯網上流行的觀點,被時間富余的年輕人主導。他們沒有體會到生活的全部,難免觀點激進、偏激。沒有養過小孩的人不喜歡小孩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是“厭小”文化的基礎。在這個文化的不斷強化下,中國互聯網輿論對高鐵上、飛機上孩子吵鬧的低容忍度非常低。

這種厭小情緒,還源於某些年輕人的某些情緒的投射。

婚姻和孩子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概念。小孩,就成了一些年輕人與自己父母在婚姻問題上對抗的情緒投射之物。不婚、丁克,是個人選擇,但這些選擇,似乎被一些人美化成了一種更先進的思想觀念,甚至占據了更高的道德位置。那些在婚姻、撫育子女中付出的人,被罵作“婚驢”“繁殖機器”。由此,衍生出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厭小”。

在群體層面,家族傳承、種族繁衍、民族昌盛是正面的,是社會與文明存續的基礎。即便是強烈反婚育的人,都不能否認自己被生育出來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否則,不但在邏輯上不能自洽,也會導致個人價值的徹底虛無。

婚姻與生育中,女性天然地承擔了更大的責任,所以,性別議題往往轉化為“厭小”情緒。

山東一家商場,在女性衛生間設置了男幼童用的小便池。顯然,這是為了給帶小男孩的媽媽們準備的。這不是最好、毫無冒犯的解決方案,但卻是一個高性價比、可接受的方案。在日本的女廁所裏,也有小便池。小男孩尿尿這事,在生育過或年齡稍大一些的女性那裏,不算一個事,但在網上卻掀起軒然大波。性別議題投射到了孩子身上,這不但對同為女性的母親不友好,也對孩子不友好。

總之,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社會,尤其是年輕人,需要在觀念上,對孩子友好一些,對父母體諒一些。

(作者系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劉遠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