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給別人收割小麥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6月9日上午9點,安徽亳州城郊,大片的小麥已經熟透了,田野裏一片金黃。天氣有些陰沈,有可能下雨,這對搶收的農民來說,不是個好消息。不少農民停在公路邊,招手攔截過路的收割機。

安徽亳州城郊小麥收割進入高峰期。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32歲的吳瑞瑞和哥哥開著兩臺收割機,剛剛趕了一夜的路,從河南回到安徽。他們和這裏有一家千畝左右的農場約好了,這兩天集中幫他們收麥子。

5天走了上千裏路

2021年的麥收,比往年更集中,好像突然之間,全國各地的麥子,都集中成熟了,吳瑞瑞家在蚌埠的200多畝小麥還沒收完,河南的電話就打過來了,那邊一個1000多畝的農場有些等不及了,吳瑞瑞丟下了家裏的地,和妻子成小丹開著一臺新買的聯合收割機,哥哥吳海龍和嫂子周成開著另一臺。叫了專門拉收割機的拖車,兩對小夫妻就奔河南了。

吳瑞瑞和妻子成小丹駕駛著聯合收割機收麥子。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吳瑞瑞16歲就開始開收割機,到現在已經開了16年了,這些年中,積攢了不少老客戶,河南的農場還沒割完,老家安徽的另一家農場又打電話了,兩對小夫妻,割完河南的,又連夜開車回了亳州。這回沒有拖車,兩兄弟連夜開車,一路到了安徽亳州。來回一趟,五天中,走了上千裏路。

10點左右,兩臺收割機開到了田裏,一夜沒睡的兩家人,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兩臺收割機在麥田裏忙碌著。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麥子長得壯,收割起來也費勁

農場的地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好幾塊,中間是村民們的承包地。路邊紅色的橫幅上,寫著“謹防火災,嚴禁焚燒稭稈”的字樣,田間路上,消防的車輛來回巡邏。

兩輛糧站的運糧卡車停在路邊,收回來的麥子,直接裝車運到糧站。

1個多小時後,第一塊六七十畝的麥田就收完了,兩臺收割機轉場到下一處,等待運糧車回來的空隙,幾個人從駕駛室中找出來幾個吃剩下的桃、芒果,全當午飯,那還是在河南的時候買的。

一會兒,運糧車回來,收割機裏的糧食清空,幾個人重新忙了起來。

“今年的小麥長得壯,收割起來就比較費勁,麥稭稈的茬口不能太高,要不然收割機不好走,”周成說。

累極了,就在車上瞇一會兒

下午兩點多,第二塊地收割過半,吳海龍的車還在往來作業,吳瑞瑞的車忽然停下了,一夜沒睡,半天沒吃,他太困了,有點兒招架不住,要在車裏瞇一會兒。成小丹沒有睡,她下了車,在麥田旁邊的樹蔭下休息。

吳海龍駕駛著收割機在田間作業。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吳瑞瑞沒睡多久,20多分鐘後,收割機重新開動起來,加入了搶收的行列,雨還沒下,但天氣不好,不能耽誤太多時間。

第二塊地收完,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運糧車少,有些跟不上收割機的節奏,等待的時候,四個人兩臺車湊在了一起,走得急,車裏沒啥吃的了,只有礦泉水和方便面,幾個人就著礦泉水幹啃了一包面。吳瑞瑞轉場到下一塊地,吳海龍的車沒動,他也要睡一會兒。

收割後的麥田,沒有了原來飽滿又焦灼的氣息,下午還熙熙攘攘的人、車逐漸散去,慢慢變得空曠起來,只有吳海龍夫妻和他們的收割機,棲息在這收獲之後的曠野裏,吳海龍雙腳搭在駕駛臺上,背靠著座椅,歪著脖子熟睡,妻子周成安靜地坐在旁邊,低頭看手機。

吳海龍雙腳搭在駕駛臺上睡著了,妻子周成站起身查看麥田的情況。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天色還是有些陰沈,這段難得的休息時間,不會太久,還有很多熟透了的麥子等待歸倉,他們已經做好了挑燈夜戰的準備,這個夜晚,會很長。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張樹婧 攝影 王巍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