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原版周公解夢全書夢見搬運書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愛刷短視頻的人,肯定都見過這個“自帶語音”的表情包吧?

響亮的咂舌,靈性的挑眉,加上醒目的“兔子門牙”……

老爺爺一句魔性的“nice”,讓他成功火遍了全世界。

這位“戲精老爺爺”,名叫邁克爾·羅森,是英國家喻戶曉的童書作家、詩人。

他擁有許多暢銷著作,曾被評為“童話桂冠詩人”。

而開頭的表情包,其實出自老爺爺多年前的一個短視頻。

當時他創作了一首名為《Hot food》的兒童詩,講的是一家人吃熱土豆的故事:

我、表弟和媽媽舀起一勺熱土豆,先吹兩口等它變涼,然後再放進嘴巴:

“嘖~nice!”

偏偏爸爸等不及土豆涼就放進了嘴巴,結果被燙了個“呲牙咧嘴”。

就是這樣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家庭小片段,在YouTube上的觀看量已經接近4000萬。

搬運到B站後,播放量也高達近380萬,還衍生出各個惡搞版本。

像這類片段,他創作過很多,大都取材自日常生活。

普通的日常小事,經過老爺爺顏藝滿分的演繹之後,都變得妙趣橫生。

半夜偷吃零食,第二天跟媽媽飆演技“裝傻”:

“啊?我不知道哇~”

“誰把油倒進我的罐頭裏啦???yuě~”

喝冰可樂爽到飛起的你:

立規矩的威嚴媽媽:

被嘮叨的無奈爸爸:

亂飛的眉毛眼睛,豐富的肢體語言,再加上抑揚頓挫的音調……

憑借充滿感染力的逗趣表演,羅森爺爺在YouTube圈粉60萬,視頻播放總次數超1億次。

再看看他的日常畫風,也永遠是在搞怪。

真·行走的表情包。

羅森爺爺就像是“憨豆先生+安徒生”的合體。

除了寫童話故事、拍逗趣短片,他最熱衷的就是參加學校、電視臺、圖書館舉辦的各種活動,為孩子們現場表演自己的故事。

看著這位好像每天都很快樂的老爺爺,人們不禁好奇:

他的人生該多幸福,才能擁有這麼多“快樂能量”啊?

但事實並非如此。

1946年,邁克爾·羅森出生在英國哈羅的一個猶太家庭裏。

父母都是教師,他們幽默且健談,會經常給自己的孩子們講故事、說笑話、唱歌。

哥哥比羅森大四歲,他在學校學了什麼,回來都會教給弟弟。

他也很擅長模仿,經常模仿身邊的人把弟弟逗得哈哈大笑。

家庭雖然清貧,但羅森的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

羅森童年居住的公寓旁邊是一個很大的建築工地,附近的木匠、水管工、油漆工都在這裏工作。“他們的垃圾場就是我的遊樂場,充滿了未知。”

羅森最終和哥哥進入了同一所大學。他在牛津大學的沃德姆學院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寫作、表演和導演戲劇。

他的早期作品靈感都來自自己2~12歲之間的童年生活。他知道如何用小孩子的口吻去講故事。

身為猶太裔,羅森對於外來移民的生存問題很關註,他主張消除不平等、不合理的制度。

大學期間他曾兩次被捕:一次是因為參加了反對越南戰爭的示威;而另一次是因為反對牛津的一名理發師,因為他拒絕為黑人剪頭發。

畢業後,他進入BBC實習。

在那裏工作了三年後,某一天他突然被要求離職——

“我們認為你更適合自由職業。”

後來他才明白,是因自己大學時的情況,他被列入了公司的“黑名單”。

羅森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公司,因為他發現公司的工作也令他感到沮喪:

“他們對‘教育’的看法很狹隘,他們決定你的工作方向,而自己的創造力直線下降。”

由此他開始了“自由創作”的時代。

直到30歲,羅森才覺得自己準備好做父親了。

他經歷了3次婚姻,一共有5個孩子,其中2個是繼子。

第二個孩子埃迪是他的“靈感繆斯”,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裏。

然而,1999年的一個晚上,急性腦膜炎奪走了年僅18歲的埃迪的生命,連說一句道別都沒來得及。

那天,邁克爾·羅森回到家,發現埃迪躺在沙發上,看起來像是得了感冒。

他給埃迪講了個睡前笑話,順手替他掖好了被子。

第二天早上六點,當他想再次檢查一下埃迪的狀況,卻發現他躺在床上,已經死去多時了。

突如其來的喪子打擊,讓羅森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埃迪去世後的幾個月裏,每當有人問起,他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五年後,他將自己所有的情緒融進作品,創作了最特別的繪本——《傷心書》。

在書中,羅森如實記錄了每一次悲傷來襲的時候自己最真實的心境。

“我很悲傷,但是我假裝快樂。因為我怕大家不喜歡悲傷的我。”

2004年,英國協會授予邁克爾·羅森的《傷心書》“最佳兒童畫冊特別獎”。

曾經有一篇書評說:

“這本書的治愈力就在於並不試圖安撫,而是真實面對人的體驗——這種真實強烈、悲傷,又美麗。”

如果你感到悲傷,這不是你的錯。

失去埃迪之後,羅森意識到還有很多人不了解腦膜炎對於5—18歲孩子的致命危害。

為了避免更多的家庭悲劇,他開始投身於腦膜炎研究的公益事業,讓更多人關註這種疾病。

何以解憂,唯有時間。

給孩子們講故事時,羅森才能暫時忘記難過,逐漸走出喪子之痛。

每當有小朋友問:“埃迪現在幾歲了?”

以前他不知如何作答,而現在他會笑著說:“埃迪已經去世了,所以他永遠都是18歲。不像我這個老頭子,每年都會變老。”

當我們學會與悲傷和平共處,這也就是治愈的開始。

就在去年,命運再次將羅森爺爺推向生與死的邊緣。

當時正值疫情暴發席卷全球,已經74歲高齡的他不幸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他在重癥監護室躺了48天,經歷了三次病危。

在轉出重癥監護室後,他又在康復病房待了三個星期,才重新學會走路。

羅森爺爺卻樂觀地說:“像小時候一樣重新學習走路,反而讓我覺得變年輕了。”

他甚至還為陪伴他度過難關的“拐杖好朋友”創作了童話故事。

這次病危住院給羅森爺爺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癥。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的眼睛、耳朵、腳趾頭都不太“靈光”了。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

尚在病床上時,羅森爺爺就將自己這次與死亡親密接觸的經歷寫成了故事書——《多種多樣的愛》。

書中記錄了他病重時的感受:臥床不起,呼吸急促,“感覺自己沒有足夠的空氣”。

在住院病房的孤獨與絕望:“醫院的夜晚漫長而悲傷”。

但醫院的醫護人員給予了羅森無限的關懷和鼓勵:

他們給羅森寫支持信,將羅森曾經的詩打印下來貼在他的床頭,他們幫助他呼吸、說話、移動。

幾個月後,當羅森終於出院再次搖搖晃晃走在大街上時,他收獲了很多路人的善意祝福。

這本書是羅森爺爺與死亡抗爭的記錄,也是他對美好善意的致敬。

再次出現在鏡頭裏的羅森爺爺虛弱了不少,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但他一直堅持創作和表演。

他從未試圖用童話故事粉飾這個世界的不完美,相反,他將真實的世界溫柔、詼諧地展示在孩子們面前。

就像陽光下總有陰影伴隨,只有快樂沒有痛苦的,那就不叫人生。

而真正“nice”的人生態度就是: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卻依然選擇熱愛它。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