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夢見狐貍咬死我的狗周公解夢的詞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專家不是說它生性膽小一般不攻擊人嗎?

我前些天遛狗時就被攻擊了……”

今年6月10日,上海市松江區廣富林路1518弄薔薇九裏小區居民陳先生撥打了“12345”熱線,講述自己和寵物狗在小區內被野生動物“貉”攻擊的經歷。他告訴記者,今年小區裏出現了大量貉,估計少說也有二三十只。

不僅多,貉還出現了一定的攻擊性

算上不久前一位居民散步時被抓傷

小區已出現2起貉傷害人寵的事件

去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曾報道了

位於松江區泗涇鎮米蘭諾貴都小區內的貉

當時,多達60只的貉也給小區居民帶來了困擾

而事實上,去年除米蘭諾貴都小區外

松江區多個小區均反映小區內貉數量明顯增多

相比去年,今年情況更勝

據松江區林業站估算

今年僅在松江

就至少有100余個小區內出現了貉

且多個小區內數量均不少

△上海的貉分布圖。

這說明貉已經開始適應城市的小區環境。在小區落戶的貉,讓居民們和管理部門為難。一方面野生動物身上的野性讓不少居民發怵,而同時貉又從去年的“三有”動物升格為“二級”保護動物,處置有著嚴格的限制。面對小區裏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究竟該怎麼辦?

很反常

發生了一次傷人寵事件

“毫無征兆地撲了上來”

6月21日,記者來到薔薇九裏小區。該小區面積很大,共分為6期,小區內有高層和別墅,居民共2500余戶。居民樓之間綠樹掩映、竹林交錯,綠化條件很好。

市民陳先生回憶了6月9日清晨的經歷:當天清晨4時55分前後,他牽著兩只寵物狗,遛至小區3期603號樓東南側附近時,一只面似狐貍的動物突然從停在路邊的車底下竄出,並對著兩只狗吠叫,完全不懼怕牽著繩的陳先生。陳先生稱雙方糾纏了近10分鐘,動物的厲聲尖叫聲吵醒了一排樓的居民。期間它還伺機向寵物狗撲了上來,咬傷了狗的後腿。

他向記者展示了狗被咬傷的照片,照片上傷口有數厘米長,傷口附近的白色毛發被浸成鮮紅色。陳先生將經歷發至小區微信群,大家告訴他,這種比貓體型更大的野生動物名為“貉”,最近在小區裏已出現了不少只。

△清晨,陳先生的寵物狗被貉攻擊(監控錄像截圖)。

△傍晚,貉從草叢中出來。

6月21日下午,記者陪同陳先生來到薔薇居委會,調取了事發時603號樓東南角的監控錄像。錄像顯示,貉盯上寵物狗後,陳先生一直拉著寵物狗後退,並擡腿作勢要踢,但貉完全不懼怕,屢屢接近寵物狗,最終攻擊得逞。看過監控,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補充道,貉在薔薇九裏小區裏出現至少已有3年,常常在夜晚出沒,但很少影響到居民正常生活,“今年數量特別多,而且很反常,之前已發生了一次傷人事件……”

6月21日傍晚,記者在小區內蹲守。7時許,就在陳先生寵物被咬處不遠,一只棕色毛發、頭尖體圓的貉從601號樓附近的竹林中竄出,跳上了3期中心綠化旁的石臺。它和記者對視了一會兒,又扭過頭盯著旁邊人行道上來來往往的居民,神態悠閑自在。白天,這裏本是一些愛貓居民投餵貓糧的點位,周圍經常有六七只野貓轉悠,看來如今已經成了貉的“領地”。夜色漸濃,在小區4期,記者也發現了貉的蹤跡。611號樓門前通道正中央趴著兩道黑影,走近才看清是貉。看到有人,它們起身鉆進一旁草叢消失不見了。不僅在居民樓附近,在小區東側主幹道上,記者也數次遇到貉正從圍墻外鉆進來,行動迅捷,未等按下手機拍照鍵,它們就已經躲進車底、跳進綠化中。

△薔薇九裏小區611號樓前,一只貉跑到小區通道裏。

在小區微信群裏,居民們不斷反饋目擊貉的地點:

610號樓的一位居民說,晚上9時左右常常看到貉在門口的大樹下打架;

588號樓一位居民看到貉還溜進了樓道,讓她感到“害怕”;

555號樓的一位業主提醒大家,晚上走過貉出沒的地點時,要把寵物抱起來,因為貉會攻擊動物;

在602號樓旁,一位居民稱親眼看見1大3小4只貉在投餵野貓的食盒處“趕走了野貓,大模大樣地吃貓糧”……

△薔薇九裏業主在微信群討論發現貉的蹤跡。

大搖大擺走進樓道

大模大樣吃貓糧

......

至少100多個小區出現了貉

薔薇九裏小區目前有多少只貉?居委會工作人員稱:“具體數字不知道,但小區裏每一期都有,從出現的頻率判斷,大幾十只肯定有。”貉也成了居民們見面討論的話題,兩次衝突發生後,居民們擔心,越來越多的貉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采訪中不少居民都提出要求:“能抓還是抓走吧,抓到野生動物園去。”

今年,受貉困擾的遠不止薔薇九裏一個小區。6月22日上午,記者又來到位於松江區淶寅路上的九城湖濱小區,這同樣是一個有著3000多戶居民的大型小區,小區中央有人工湖,貉的數量也不少。並且,這裏已近松江、閔行交界處,距離市區已很近了。

△九城湖濱小區居民拍攝到的貉喝水畫面。

九城湖濱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僅他親眼所見,小區裏就有3個“貉窩”。他帶著記者首先來到15號樓前,樓道入口東側墻根處的沈降縫裏住著一窩貉。他展示了6月17日晚上的一段樓道監控,監控中這一窩5只貉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大搖大擺、旁若無人地走進了樓道;在19號樓旁,同樣位置的沈降縫也成了貉窩,白天有時能看到幼貉在洞口張望;在小區48號樓旁的綠化中,6月21日傍晚5時許,6只貉鉆出了綠化,互相追逐嬉戲。此外,居民們還提供了貉在小區人工湖喝水、在中央綠化帶的石頭上吃貓糧等多張照片。

△九城湖濱小區15號樓6月17日晚上,樓道監控拍攝到一窩5只貉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大搖大擺、旁若無人地走進了樓道。

對於小區裏今年出現這麼多貉,居委會工作人員有些想不通,“去年也看到過貉,但一窩就一兩只小的,今年一窩起碼五六只,怎麼會這麼多?”並且,由於幾處貉窩距離樓道入口處近在咫尺,晚上活動的貉令進進出出的居民很是不安。

松江區林業站副站長顧旭忠告訴記者,相比去年貉主要在泗涇地區出現,今年貉在松江區幾乎“全面開花”,足足有100多個小區都反映出現了貉。在九亭、洞涇,多個小區貉數量都不少。並且,衝突事件也偶有發生。在九城湖濱小區東側的奧林匹克花園小區,居民們反映,“小區裏豢養的一只天鵝都被貉咬死了”。

△九城湖濱小區居民拍攝到的畫面,幾只貉正在吃投餵的貓糧。

也不僅松江區,在青浦區亦有小區反映貉滿為患。盈浩路58弄新城·憶華裏2區的管家孫先生最近正為小區的貉多處奔波。他已經發現了4處貉窩,均位於小區南北向主幹道東側的綠化帶內。6月18日傍晚,他在小區入口不遠處的一處大石塊上撒貓糧作為誘餌,隨後5只貉出現,爬上了石塊……“主幹道上居民來來往往,還有小孩跑來跑去,這實在讓人不放心啊。”

△青浦區盈浩路58弄,6月18日傍晚,管家孫先生在小區入口不遠處的一處大石塊上撒上貓糧作為誘餌,隨後5只貉出現爬上了石塊。

貉為何突然出現攻擊性?

專家認為衝突是季節性情況

專註於野生動物研究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認為,貉頻頻進入市民視線,與它們對城市適應能力的提高有關,“過去10年間,貉逐漸適應城市生活,不再那麼害怕人類,開始懂得翻垃圾桶獲得人類的食物,也慢慢學會在空調室外機、地下室、下水管道等處找到生活的空間。”

那麼,今年出現多起貉與人寵之間的

衝突正常嗎?

是否需要人為幹預?

王放認為這是季節性情況,多發生在每年6月至7月下旬期間。幼貉長大,嘗試獨自外出,但沒有經驗,會表現得“冒冒失失”的。同時,母貉也會為了保護幼貉而表現出較高的攻擊性。

王放建議,遛狗時要拴好狗鏈,避免寵物狗接近貉,不主動攻擊幼年貉。“至少目前為止,貉不是一種危險的動物,而是一種充滿好奇心的動物。小貉被人呵斥之後,發現人類沒有那麼友好,進而學會不主動靠近人類。”

△奧林匹克花園小區居民拍攝到的一窩幼貉。

松江區林業站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嶽海英介紹,通常來說,小區裏有一兩個貉種群是正常的,並不需要人為幹預。只有貉密度達到一定指標,如每公頃有5只貉以上時,才需要通過申辦捕獵證後誘捕野放進行稀釋。不過目前貉處於幼崽哺乳期,不是誘捕的時機,得等到七八月份。松江區林業站最近接到投訴求助後,也主要是前往小區加大宣傳,提醒小區禁止投餵。

對於小區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貉,如何治理是一個新問題、新挑戰。王放建議相關部門的治理方式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比如說,有些情況下,以密度作為介入處理的唯一指標並不完全合理。一些小區很大,雖然每公頃貉數量不高,但若都聚集在居民樓區域,對居民就會產生實際影響。建議這種情況下不論密度高低都要采取措施,避免貉影響到市民生活。

為何出現大量貉?

會不會和居民投餵的貓糧有關?

去年,上海市松江區米蘭諾貴都小區之所以會出現大量貉,專家認為原因在於小區居民投餵貓糧,給貉提供了豐沛的食物。那麼,今年,松江區薔薇九裏等小區貉數量猛增,是否也是這一原因所致?

6月22日,記者跟隨松江區林業站

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嶽海英前往幾個小區查看

在薔薇九裏小區,嶽海英首先檢查是否還存在投餵現象。

618號樓前的綠化林裏,一塊大石後方擺著3個貓食盆,裏面均倒上了小半盆貓糧。在此前發現貉的石臺處,盡管居委會樹了一塊“請勿投食野生動物”的牌子,但石臺上依然找到了吃空的貓食盆和裝水的貓罐頭。而在4期的出入口處,一把貓糧放在紙盒內,被擺在了林子裏。“你們如果還不停止投餵,貉只會越來越多”,嶽海英指出。對此,居委會工作人員很無奈:“已經反復做宣傳了。貓食盆一收就來吵,說我們沒有愛心……”

△圖為薔薇九裏小區的一處貓糧投餵點。盡管居委會不斷宣傳禁止投餵,小區投餵現象仍然嚴重。

與薔薇九裏小區不同的是,九城湖濱小區投餵現象並不突出。嶽海英檢查了小區的幾個投餵點,並未發現貓糧。居委會稱小區發現貉後,只允許定點投餵,但要求投餵結束必須將未吃完的貓糧收走。

投餵較少為何小區貉數量仍不低?嶽海英判斷,也可能是小區大、生態環境好的緣故。

△九城湖濱小區裏,居民樓墻根處的沈降縫成為了貉的窩點。圖為19號樓旁, 1只幼貉白天在洞口張望。

對此,王放也認同:居民的投餵貓糧行為是導致貉數量劇增的重要原因。“小區垃圾分類和投餵貓糧的管理要更嚴格。投餵流浪貓要定時定點,餵完即收走;垃圾投放點要管理規範,避免讓貉吃到剩飯菜。”如果居民不投餵貓糧,貉雖然也能在城市存活下來,但種群數量增長速度會大大降低。

居民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諧共存?

除了不投餵之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與復旦大學王放保護生物學研究團隊聯合發起的一項調查中還建議:市民如果偶遇貉,還應該“視而不見”,具體應該做到——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