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孕婦夢見父母吵架打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人們總是認為,被毆打的父母過於溺愛,養出來的孩子不懂感恩。要給孩子必要的懲罰和恫嚇,才能讓問題孩子“走回正途”。這樣的解決思路剛好契合了近年來被爆出虐待新聞的“豫章書院”、“大愛無疆遊學營”的管理思路。

“不給買手機,老子打死你!”一段發生在手機店裏的視頻在網上傳播。

男孩下手很重,撕扯自己母親的頭發,掄起拳頭往母親頭上砸,甚至還用腳猛踢母親的肚子。母親沒有還手,只是哀求孩子不要再打自己了。

視頻上傳到了網上後,網友憤慨留言。

“太過分了,以後還不知道會做出多麼過分的事情,現在不打,大了更教不了。”

“母親太縱容了,搞不好有人看不慣,這母親還要護著自己孩子呢。”

“這樣的母親就是欠揍,養兒不教,小時候害自己,長大了危害社會。”

父母最傷心的事情莫過於被自己的孩子打罵,這極容易激發出父母的恐懼、自責、憤怒以及無能為力。事實上,近年來孩子打罵父母的新聞不時出現。不僅國內有這樣的現象,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曾在幾年前有所報道,他們發現僅在英格蘭、威爾士和海峽群島,孩子對父母實施家暴的案件數量在2018年就高達14133起。

是得到的愛太多還是挫折感太多?

人們總是容易認為,被毆打的父母過於溺愛,給了孩子太多自由和包容,養出來的孩子不懂感恩。要給孩子必要的懲罰和恫嚇,才能讓問題孩子“走回正途”。然而,現實是,這樣的解決思路剛好契合了近年來被爆出虐待新聞的“豫章書院”、“大愛無疆遊學營”的管理方法:嚴格管理、嚴厲懲罰,向父母認錯和表達感恩。

21歲的小張如今在美國讀大學,主修心理學。14歲時,他曾因上網問題和父母打架,被傷心欲絕的母親送到一所軍事化學校待了幾個月。

“父母做生意,我從小吃穿不愁。他們總是強調說我比他們幸福太多,住大房子、穿名牌衣服、上好學校,玩蘋果手機,就是沒良心、不上進、不爭氣。我聽聽就想笑,他們哪裏懂我的痛苦。他們很少在家,我想黏媽媽一下,她就發脾氣,說我怎麼這麼煩,為什麼不獨立一點,因為她有一堆電話要打。”

“我一直都覺得孤單,日子過得沒勁。上小學了,好不容易交了好朋友,爸媽覺得親戚家附近的學校抓得緊,二話不說托了關系給我辦轉學,連問一下我的想法都沒有。他們自認很愛我,只是我太差勁,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見我就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有什麼氣就愛撒我身上。”

“上中學後,我開始反抗。他們管我,我控制不住地煩躁,矛盾就開始多了。我媽到處找人要改變我。別人說可以送戒網癮學校,軍事化管理對小孩發展有好處,她可高興了,叫上朋友開車把我送進去。”

“現在想想,父母真是搞笑,好像我是一個不合格產品,找人返修一下就能合格一樣。在裏面挨了幾次打以後,我受不了,偷偷跟和一個關系還不錯的叔叔打了電話,他人挺好,把我接了回來。”小張說,從那以後,他長大了,學會在大人面前扮演一個聽話、乖巧、懂事的孩子,“再也不跟父母打架、吵架,他們說什麼,我表面上不反抗,但心裏很冷,他們不再是那個我渴望親近和信賴的人,只是覺得他們很傻很蠢很壞。”

接受了3年專業心理咨詢服務,又進入心理學專業學習的小張認為,毆打父母不是因為孩子得到的愛太多、自由太多,而是在關系中承受的挫折感太多,缺少大人的尊重和幫助,到了青春期,攻擊力量增強了,自控力又不夠,加上看問題比較偏執,所以容易做出這些失控的反抗行為。

“看到孩子打父母,周圍人會義憤填膺,說孩子太沒有良心,應該好好揍一頓,說都是因為父母太愛太慣,被打活該。我每次聽見這些話,氣得血都要凝固了。要是有一個太愛我太慣我的父母,我怎麼會有那麼劇烈的憤怒要表達出來呢?旁觀的人只是看見一場爭執,一件事情的表象,看見孩子的行為失當,就指手畫腳,以為掌握了真理。可是這樣的結論對這個家庭、對這個孩子不僅沒有幫助,甚至造成更大的壓力。”

一些關註兒童發展的心理學家傾向於認為,青少年對父母施暴,較大一部分原因可能來自無法排遣的精神痛苦,他們往往有一個漫長而充滿壓力的成長故事,生命中缺少細心和耐心回應他們的人。這類孩子在關系中容易遭遇挫折,感受到強烈的憤怒,而這些憤怒並沒有被人看見、理解和接納,更缺少大人幫助他們學習管理憤怒、學會更好地表達憤怒。甚至於,他們對父母的施暴,也可能是模仿家庭文化中的習慣:直接用憤怒的行為來解決問題。

過於強調懲罰,是將少年推向絕境還是讓他們變得更好?

用強烈譴責的方式對待憤怒失當的孩子,從某種角度來說,恰恰顯示出,人們難以消化這類事情帶來的衝擊。

“我是一個媽媽,我看到孩子下狠手打媽媽,真的心裏好怕。怎麼會那麼恨呢?怎麼一點愛都沒有?我會覺得這個孩子缺少必要的愛心,很可怕。”

“這種孩子以後走到社會上也是暴力分子,會傷害別人。”

“我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也有逆反,我就想知道怎麼避免孩子走到這一步,現在是不是應該更強硬一點,樹立好家長的權威?”

孝敬父母、溫和待人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推崇的人倫常理,也是我們在社會和人際中獲得安全感的重要參照,尚未成年但是身高、力氣卻和成年人相仿的青少年向父母表達憤怒,尤其是用如此激烈的方式表達憤怒,極易激發人們的恐懼和憤怒,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容易關註孩子的負面行為,視之為“定時炸彈”,想要盡快拆彈。

“這種孩子,打死算了!少一個,社會也能安定一分。”

“得有人管,要讓孩子害怕,要讓孩子知道服從規則、敬畏權威。”

“要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誤,必須深刻認識自己的錯。”

很不幸,在家庭治療專家眼中,如果父母抱著此類觀念和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相處,更容易將矛盾激化,破壞本就搖搖欲墜的親子關系。

聚焦依戀的臨床心理學家丹尼爾·休斯認為,人們以為對孩子的好行為和壞行為進行區別對待,給孩子做榜樣,鼓勵和支持孩子的好行為,讓壞行為付出代價,就可以幫助孩子走上正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相互信任的家庭中,從小就覺得父母很安全,對自己很好,在一起時經常能體會到舒適和愉快的感覺,害怕、煩惱的時候,父母會陪在左右,細心、耐心地安慰和幫助,還會跟自己分享對很多事情的思考和感受,在這樣的家庭關系中生活的孩子會認為,父母是值得信賴的依戀對象,是愛的源泉,願意聽父母的話,願意在自主和滿足父母期望之間尋找平衡點,哪怕被父母懲戒,也會認為這是為了自己好。

如果孩子如果已經對父母失望,甚至放棄將父母當作安全依戀的港灣和愛的對象,那麼,事情就不好辦了。嚴厲的懲罰表明了我們的態度:你不好,這種態度也會傳遞給孩子,加深這些孩子本身就存在的羞恥感和被拋棄感,他們不僅沒有能力也不會有意願去認真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覺得自己再一次受辱,再一次沒有被好好對待,並且認為父母以及其他持有這種態度的大人都是壞人,是自私、無能的人,是傷害自己而不是愛護自己的人,同樣也是不配得到好好對待和尊重的人。

這無疑會將一個“困境”少年逼向真正的絕境。

關註憤怒情緒的源泉,還是壓制憤怒的行為?

李立是一位心理咨詢師,他同樣也面臨和青春期孩子相處困難的窘境。“我的工作對象是青春期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但是,他們可能想不到的是,心理咨詢師的孩子也很難搞。”李立的女兒13歲,早已不復幼兒時的乖順,他們之間經常爆發衝突。

“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別人的家庭是容易的,但是回到自己的家庭中,卻常常有盲點。比如,我和許多父母一樣,也容易把焦點放在孩子的憤怒行為上,想除之而後快,卻忘了孩子是一個人,有想法、有感情、有意圖,也忘了孩子的憤怒是發生在我們的關系中——我剛才做了什麼,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回應,導致孩子產生了強烈的憤怒,轉過來攻擊我?”

“有一次,女兒要我給她買一款手機,我答應月底買。月底了,老師找我談話,說孩子學習習慣方面需要調整,我認為買手機的計劃應該推遲,於是孩子氣得在外面就大哭起來,認為我出爾反爾,不尊重她,表現得特別激動。我當時還蠻火的,想著你這麼大了,怎麼不能理解,還要為一點小事罵父母、生父母的氣,是不是需要冷靜一下,想想怎麼更好地表達憤怒、調節情緒?”李立反思當時的表現和回應,認為孩子的憤怒其實也受到自己的影響,“可能我的推遲和拒絕,激發了她覺得自己很弱小的感覺,買東西都要靠父母給錢,我又剛愎自用,想買就買,說不買就不買,仿佛握著生殺大權。這種無助感是否導致她對我很生氣?如果我當時時間寬裕一點,心安穩一點,不只盯著孩子的行為和自己的面子,而是停下來,想一想她為什麼這麼痛苦,她是怎麼思考我推遲買手機這件事情的,那麼我的做法可能就不一樣,我會表達更多的理解和接納,雖然手機暫時不會買,但是我相信她的憤怒情緒在我們的接納和安撫下,強度不會一下子那麼高,她也不會感覺到我是針對她,是傷害她的人。”

事實上,兒童發展研究者在思考孩子的憤怒行為時,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系統和關系的視角,把孩子的表現看作是他在一種關系中的反應。比如,孩子毆打父母,是發生在怎樣一個溝通環境中的?劇烈的攻擊行為在一段親子關系中是如何被固定下來的?父母做了哪些行為可能維持了“不當行為”?這些不當行為可以為孩子在哪些方面帶來獲益?這些視角已經大大擴展了人們對不當行為本身的凝視,轉向更深刻更廣大的背景。

總的來說,處理孩子的憤怒情緒,尤其是對父母出現的憤怒行為,無論在哪種社會文化中,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這既需要保持冷靜、擁有篤定,還需要一顆溫柔包容的心。不過,美國心理學教授勞倫斯·斯坦伯格的話或許可以讓我們稍微放下憤怒,不把孩子視為可怕的對象:“父母經常是孩子們情緒失控時的攻擊目標,因為他們相信不管自己有多糟糕都會得到父母的愛。”

責任編輯:陳華

校對: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