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爬上土山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南梅村道

從王店老鎮區出發,往南大約兩公裏,如果高德導航開車,十分鐘不到就可以到達。當我們一走進王店鎮南梅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十米高的土山,沿著石板路緩緩爬上山頂,一座古香古色的小亭子“封柱亭”赫然而立。仔細觀看,這個亭子有八根柱子,四個角往上翹,四周草木葳蕤。山坡下,“南梅裏”三個大字巍然聳立在村民廣場入口處。

自古以來,南梅村就與“梅文化”、“農耕文化”結下了親密的血緣關系。順著南梅村的文化禮堂往南走,民宿粉墻黛瓦,庭院寬綽疏朗,村路曲徑通幽,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範一覽無遺。穿過彎彎曲曲的磚石路,大約十分鐘,一片百畝梅園便映入眼簾。這裏便是南梅村的王家兜,也是公元937年,鎮遏使王逵辭官隱居植梅之地。明清兩代,風雅的梅裏詩人每當梅香撲鼻時,便紛紛攜朋邀友,在梅花叢中賞梅、飲酒、賦詩,流連忘返,留下了許多詠梅佳作。朱彜尊《鴛鴦湖棹歌》第九十八首“溪上梅花舍後開,市南新酒酉發新醅。尋山近有殳基石,看雪遙登顧況臺”,用梅花、新酒、白雪等為襯托,描述了家鄉優美的景色。

南梅裏

一路上張燈結彩,在村間小道的兩側,彎曲的綠竹形成了一道綠色的拱門。漫步在古舊的石板路上,沿路涼亭、古井、長廊,一應俱全。涼亭上的瓦片、鋪設用的石板,都是村裏的老物件,處處彰顯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

南梅村的文化淵源離不開王店鎮的歷史沈澱。王店鎮始於五代後晉天福年間,源於植梅,興於集市,古稱梅裏。“植梅百畝,聚貨交易,始稱王店”(《嘉禾誌》)。王逵辭官經商後在王店鎮以南種植了數百畝的梅樹,因此人們又將王店稱為梅裏。他安排家眷和族人居住的地方在梅裏的南面,人們又稱此地為南梅,這也是南梅村村名的由來。

王家古井

如果朝著時空的深井裏回望千年,你會發現昔時南梅隱於嘉興、海鹽、海寧三縣交界,地勢平坦,河道棋布,農業和蠶桑業發達。據史料記載,自唐代開始,嘉興一帶已經大規模治水營田,以種植水稻為主,自古就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之說,號稱“浙北糧倉”。此外,由於區域地理的相對完整性,文化傳統也具有相對獨立性。從文化審美的角度來看,由南梅散發出的“梅文化”、“農耕文化”,本質上是一種詩性的江南文化。也正是在詩性與審美的環節上,江南文化才顯示出它對儒家人文觀念的一種重要超越,並在現實中獲得了較為全面的發展。

直到今天,村莊內的橫港、王逵隱居地、蔣薰退隱地等歷史特色文化,無不圍繞著耕讀傳家文化一直發展著。以王家兜為例,沿河而建的民房雕梁畫棟,木雕、石雕、磚雕等傳統技藝在這裏隨處可見。

暗香軒

自明清以來,南梅村因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文風鼎盛。曾吸引了貝瓊、徐在、繆元英、王庭、蔣薰等梅裏文人吟詩作賦。

明代詩人貝瓊在詩集《清江集》裏的《橫港》裏寫道:“南行入橫港,茅屋帶林丘。落日猶斜照,寒潮忽倒流。牛羊平野散,鵝鴨小溪浮。喜見平生友,籬邊一系舟。”

“橫港在裏南七裏。”《梅裏誌》卷一《山水》裏有記載。橫港位於南梅最南端,貫通南梅,西連長水塘,向東十八裏橫穿海鹽縣橫港鄉全境,因南、北兩岸有廿座大小不同的、風格各異的橋,而得名“十八裏橫港,廿裏橋”。橫港上由於河寬、浪急,難以建橋。以往兩岸百姓通行靠船擺渡來往。大約從清朝起至今依次架起了新墳橋、橫港橋、網船橋、大石橋等,以及如今的嘉紹高速大橫港大橋。與橫港相隔兩裏,還有一條遠近聞名的人工運河大橫港,開挖於1993年12月,全長三公裏。從田裏新開挖出一條寬約80米、深約15米的河道,是嘉興郊區工程浩大的水利建設項目。那時我已經到王店人民醫院參加工作,建設工地上的情景,是我這輩子都極少看到的:工地上紅旗招展,人山人海,當時有上萬建設者分布在各自的開挖地段,這廂“哼喲嗨喲”夯實著堤壩的泥土,那廂銀鋤翻飛,擔泥如飛。大橫港工程建成後,每逢夏天,我們科室的幾位同事約好,下班後騎自行車前往遊泳。目前,大橫港依舊肩負著水運航道的重要使命。

封柱亭

《梅裏誌》的古跡篇有記載,南梅村有宋槐、北蕩、八百井。清代詩人王庭在詩《詠宋槐》中寫道:“幹裂枯枝葉尚鮮,老槐端的似龍眠。君家世澤由來久,種此相傳六百年。三公起後產才多,文采風流莫爾過。枯樹賦成人自老,我來相對共婆娑。”如果這棵老槐樹還在的話,樹齡已近千年,現在已無跡可尋。目前南梅村委會邊上有兩棵櫸樹,據南梅村的老人記憶,至少有兩百年光景。蔣薰曾在《留素堂集》中的詩《北蕩懷古》寫道:“葭菼青青春暮時,渚鳧洲鷺宿參差。當年樓閣沈煙水,猶似尚書鴨鵝池。”據說北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期間,填河作田了,八百井也早已不見蹤影。

清代詩人沈愛蓮經常去南梅,並且作詩《雙板橋小泊》:“荻花蕭瑟水澄鮮,雙板橋南泊釣船。到眼遠峰青不斷,一枝瘦塔立寒煙。”施公廟位於南梅村西南處,雙板橋在施公廟西側,橫跨長水塘與建林村相連,在民國時期被毀壞,現已無存。而施公廟還在,據說是為紀念南宋護國大將軍施全而建,如今香火依舊旺盛。

梅裏詩人繆元英在《梅花溪踏春詞》裏寫道:“留素堂深隔浦遙,南村煙柳散千條。言尋退叟幽偏甚,大石橋過小石橋。”蔣薰在《留素堂集》寫道:“吾家有令弟,老作石橋僧。經案持千倡,禪床伴一藤。飲泉分渫井,乞火與明燈。常說天臺路,今生去未能。”舊時有南港(現為大橫港)和賴米港隔田相望,相距不過數十米,有大石橋和小石橋分跨其上。大石橋因大橫港工程,於1994年重建,小石橋和賴米港西段則毀於當年農業學大寨期間。

蔣薰故居

南梅村一帶還出產白蜆和紅菱。“白蜆產裏南梅家蕩。”梅家蕩位於南梅村南側,蕩南為海鹽境,西邊與橫港相連。《梅裏誌》記載:“菱產橫港者最上,其余蕩塘亦多種之。”清代詩人李符在詞《夢橫港·詠菱》寫道:“嫩玉分嘗,便雪藕也輸甘甜。”如今的橫港已不再種菱,紅菱種植主要集中在南梅村的馬家蕩,中秋前夕是紅菱上市的旺季。因為馬家蕩水域連通長水塘,周邊沒有企業,再加上村民對馬家蕩保護意識很強,水質一直保持良好。菱農們一直秉承祖輩流傳下來的“活水養菱法”,意思是將菱角種植在流動的水域內,使得南梅紅菱始終能保持鮮甜口感。

蔣薰,字聞大,號丹崖,原籍海寧,後遷往嘉興梅裏。他從小就十分聰明,十歲即赴童子試(舊時科舉考試科目之一),不滿二十歲就成了縣學生(即秀才)。明崇禎九年(1636),蔣薰被推舉應考鄉試成舉人,同時成為建昌(今江西省黎川縣)名士黃端伯的得意門生。以後三次應試禮部不第,便在南梅村大石橋附近開辟荒地,專心做耕讀之人。《梅裏誌》有記載:“使吾成進士,而老父懷三千裏之憂,吾弗忍。且天下事甚為可知,何為遠遊哉?”

梅花盛開

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蔣薰按籍初任職縉雲縣縣教諭(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局局長)。那時正處明清換代之時,兵荒馬亂,他到了縉雲,在“烏桕蔭我墻,白茅覆我屋”的環境下悉心授課、寫作,他的學生中先後有人考取科第。

清康熙十二年(1673),蔣薰還是讓老父“懷三千裏之憂”,遷往遠在甘肅省的伏羌(今甘谷縣)任知縣。據《伏羌縣誌》載,蔣薰“不侮小民,不屈大吏”。他在伏羌任期兩年,辦了許多的實事,如興建渭河橋,重修蜀漢名將姜維的祠堂等,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蔣薰在《姜伯約祠堂記》中寫道:“夫深知天下事不可為而為之者,孔明是也;深知國事不可為而為之者,姜伯約是也。”是肅然起敬,還是握腕而嘆,天也,命也,時也,運也。

蔣薰在任時因私自減免民賦,並遭人誣陷,被上司罷職,並罰其清賠私免錢糧,不得返鄉回家。康熙四年(1665),蔣薰離開署衙,開始了流落乞食生活,經過六年的顛沛流離,康熙十年(1671)七月二日,蔣薰被昭雪並啟程返回故鄉。終於可以歸鄉了,他激動地作了《去羌二首》:“去羌今日駕柴車,留贈瀼園別種瓜。從此揮鞭折楊柳,不勞憑使寄梅花。自慚無犢還官舍,人笑將床掛壁牙。既得輕裝作遊客,短歌長鋏好歸家。”“班馬蕭蕭隴日寒,十年坎壈老潘安。白頭入塞空題劍,皂帽歸耕久掛冠。渭水隨人如戀別,南雲先路不辭難。叮嚀羌父憐新令,休為羈臣扶杖觀。”

門前小河

回鄉後蔣薰就居住在王店鎮的南村(現在的南梅村),這裏草堂倚水,門有古槐,風景極優。他飲酒耕作,整理詩文,過上了安定正常的生活。他自稱“南村退叟”,常常“布衣席帽,徒步瓜塍麥隴間”,終年不入城府。勞作之余,他自集歷年所作,竟有萬余篇,後經刪選,尚存五千余首,終編成《留素堂集》遺世,又輯《梅裏詩選》若幹卷、著有《硤川誌》。康熙三十二年(1693),蔣薰去世,終年84歲。朱彜尊為之作《知伏羌縣事蔣君墓誌銘》,收錄於《曝書亭集》卷七五中。

作為醫院的一名內科醫生,因為職業的緣故,我經常給來自南梅村的老百姓看病,也結識了不少朋友。

王店鎮位於杭嘉湖東部平原,每逢雨季,除了本地降雨產水外,還受到西部東苕溪導流港來水、北面太湖太浦河來水等外來洪水侵入的影響,再加上河流入海渠道不暢,經常形成“水鄉澤國”,歷代水災不斷。在黃梅天,如果連續下幾場暴雨都有可能成為澤國,許多人家的屋子裏進了水,家具都泡在水裏。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幾場大水災,至今還記憶猶新。記得在1992年6月,我還在內科病房工作,當時南梅村的村長因為連續在抗洪一線工作,疲勞過度,感冒後得了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我是他的主治醫師,經過兩個星期的休息和治療,他康復出院,我們也成了朋友。他熱情邀請我去南梅村玩,我因為忙於工作,直到大橫港工程開建,才第一次去南梅。此後,王店鄉鎮合並,南梅衛生室納入醫院統一管理,我就基本上每年都去南梅了。雖然次數不少,但每次都來去匆匆,顧不上欣賞南梅的風景。

南梅民居

今年多次去南梅踏青訪友,終於深刻地感受到“耕讀傳家”文化的濃厚氛圍。南梅村借著文化禮堂、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與周邊建林村、慶豐村串聯起來,充分挖掘人文、民俗、農耕、鄉土等文化資源,同時又十分註重維持村落自然特征。南梅村之美,不僅美在風景,更美在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自古南梅村便以種植梅花聞名,至今仍流傳著千百年前嘉興鎮遏使王逵植梅百畝的典故。美麗的大橫港橫貫南梅村,它是嘉興歷史上最後一條人工開挖的運河。據悉,接下來南梅村將規劃設計大橫港開挖紀念園來留住文化的腳印,讓當初參與奮鬥的鬥士回味過去。南梅村要打造成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有情懷的、有鄉愁的自然村落。

寫到這裏,我想不如用清代詩人徐在的《橫港晚渡》來作個期盼:“長林一片夕陽收,晚渡浮橋亦勝遊。野艇橫溪風打雁,山雲宿岸月停鷗。笑無竹院留僧榻,帶得農書正麥秋。老圃偶來義手問,半通姓名愛清流。”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