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自己在煮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這些年音樂真人秀已經被玩爛,觀眾被煽情、PK等梗鍛煉得心硬如鐵,但偏偏唱歌又是最討喜的一種形式,怎麼樣才能脫穎而出,狂圈一票粉呢?

央視爸爸一出手,就以碾壓之勢秒殺其他,對,其他節目在爸爸面前都只是其他,這一波音樂類節目,只看央視的《經典詠流傳》。

繼《國家寶藏》之後,《經典詠流傳》又成為經典。他找到一個最妙的角度來唱歌——把古詩詞唱出來。

大家都知道,古代大部份的詩詞曲都是可以唱的,古人開心了或者不開心了,情緒一上來,二話不說就開唱。劉邦的《大風歌》是他過沛縣時,邀集故人飲酒,酒酣之時,擊築而歌,加海內兮歸故鄉,充滿王霸之氣。

劉邦垓下圍困項羽,韓信令士兵日夜唱楚歌:白發老母兮,盼斷肝腸,妻子何堪兮,獨守空房……唱得楚軍軍心瓦解。

項羽知大勢已去,慷慨做詩《該下歌》,歌數闋,美人和之,後自刎於烏江。

足見詩歌力量之強大,可以娛人情、可以奪人心,可以成霸業。

小時候背詩,只覺得很美,忽然有一天得知,詩詞是用來吟唱的,就百般設想,這些詩詞當時是怎麼唱的呢?一定很好聽吧!

因著這個原因,很喜歡一些古詩詞的歌。鄧麗君的《獨上西樓》是較早的古風歌,唱的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哀婉淒麗。

第一次瓊瑤阿姨的《在水一方》當真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乖乖獻上兩個膝蓋,當時還不知道是瓊瑤阿姨改編自《詩經·蒹葭》,怎麼這麼好聽?!在水一方的那位佳人,從此成為心中女神!

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全中國人都知道,是唱蘇軾的《月調歌頭》,每到中秋,總要哼上幾句。

徐小鳳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是李商隱的《無題》,低沈的磁性的聲音,好像一個男人背著手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每次聽文姨都恨不得戲精上身。

中國風歌曲一度大熱,有著大批忠實擁躉,周華劍的《刀劍如夢》,狂笑一聲 / 長嘆一聲 / 快活一生 / 悲哀一生 / 誰與我生死與共——特別考驗肺活量。

屠洪剛《精忠報國》,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這歌詞放到今天也十分應景。

周傳雄的《寂寞沙洲冷》,取材蘇軾的《蔔算子》,顧影自憐的愛情名曲。

一直到周傑倫X方文山的CP現世,中國風歌曲達到一個頂峰,兩人珠聯璧合,創作了一系列濃墨重彩的歌曲,在青少年中旋風般流傳,一時間,大江南北,陸臺兩岸,狂刮中國風。

兩人的組合,有韻律有意境有畫面有逼格,他們選用了中國風特色鮮明的事物來唱,《青花瓷》《菊花臺》 《本草綱目》 《千裏之外》 《東風破》 《發如雪》 《蘭亭序》 《娘子》,這些歌曲讓年輕人發現中國文化如此之美,古風的魅力如此之大(此處刪去4258字)一度成為中國風的符號,進而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有力方式。

如果說周傑倫等人的中國風歌曲的受眾群僅局限在青少年中,那麼前年開播,一連三季的《中國詩詞大會》卻引發了全民熱潮,“中國人血液中流淌的詩詞基因還在,一旦有一種形式把它展示出來,就會形成一種噴發。”

前不久開播的《經典詠流傳》,正是《中國詩詞大會》和《國家寶藏》這些傳統文化的延續。

去年初,央視計劃打造一檔全新的音樂節目,當有人建議改編古典詩詞時,立刻得到大家的贊同,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形態!

不出所料,節目一開播放就大受歡迎,在各大音樂平臺全線霸榜。觀眾們紛紛打Call,好看!

好聽!好感動!只想聽首詩卻被騙去那麼多眼淚,這不科學。

影響最大,霸屏數日的是支教老師梁俊領著孩子們唱的《苔》。

貴州烏蒙山,近川滇最邊緣的西北角,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一群山裏的孩子如長在荒僻角落裏的苔,照不到陽光,看不到希望。他們除了貧窮,還怯懦自卑。

梁老師決定用演唱詩詞的方式啟迪他們,無論現在身在何地,將來身在何處,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絕不可以看輕了自己。一年多的時間,他教會了孩子一百多首詩。尤其是那首清代詩人袁枚的冷門詩作《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首詩像一縷陽光,照亮了孩子們的生命。這些長在大山深處的“苔花”,通過《經典詠流傳》的舞臺綻放成一朵朵牡丹,他們的命運因此而變得不同。

這首詩又何嘗不是寫給你我的,平凡如滄海一粟的普通人,也在努力奮進,活出自己的光彩。這首歌之所以被刷屏,不僅是對烏蒙山孩子的悲憫,更是因為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王俊凱跟烏蒙山的孩子恰恰相反,12歲開始走進觀眾的視野,從此開始萬眾矚目的演藝生涯,他是最火的少年偶像,擁有最燦爛的光環,最大的流量和影響力。

他唱的《明日歌》例來是勸學名篇,詩歌的意思淺顯,語言明白如話,反復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歲月。老師家長隔三差五就會念叨上一回。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旋律十分簡單上口,主持人撒貝寧聽了一遍就能跟著唱,又一首洗腦歌誕生。

王俊凱這個傳唱人選得恰如其分,他已經站上人生巔峰,名利雙收,而且工作量巨大。即便如此,他依然選擇考入北電,繼續學業。

同時還參與眾多社會活動,擔任大學生綠植領養活動“綠植大使”;聯合國為生命吶喊倡導者;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大自然保護協會、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聯合授予“青年行動先鋒”稱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影響身邊人,妥妥的一只正能量寶寶。表白小凱!

最年長的經典傳唱人是中國第一代鋼琴演奏家巫漪麗,已是88歲高齡,老太太雖然老邁,但從容優雅,氣質絕佳。

她是《梁祝》鋼琴伴奏曲縮譜編寫者與首演者,以小提琴協奏曲為藍本,編寫了鋼琴伴奏曲。

因為身體原因,巫先生無法去到北京,她在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廳,演奏了一曲《梁祝》。當青筋盤虬的雙手觸碰到琴鍵時,一曲如泣如訴的《梁祝》如行雲流水般流淌而出。

梁祝的愛情是悲劇,深愛的兩個人無法走到一起。在四千公裏外北京演播室內,北京師範大學雪花合唱團演唱的詩作,同樣是一個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愛情悲劇。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出自長沙銅官窯瓷器題詩,唐代佚名人士作品。一首古詩,一曲《梁祝》,配合得天衣無縫,抒發對愛情的感慨。

文姨最偏愛的一首是詩仙李白的《將進酒》,演唱人鳳凰傳奇。整首歌大氣豪邁,恣肆淋漓,超級過癮!玲花氣場全開,豪情滿懷,唱得人頭皮發奓。詩仙就是霸氣,玲花一曲下來,嗓子唱啞了。

曾毅這次分一半演出費文姨是服氣的,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這幾句迷之好聽。

花木蘭的故事家喻戶曉,《木蘭辭》每個初中生都會背上一段。這次聽這道歌,好似老朋友會面。

以前,心目中的英雄是嶽飛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裏吹角連營這樣的硬漢,學了這首詩才懂得,原來,英雄也可以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替父從軍的閨閣女子。

記得初中語文課學《木蘭辭》時老師讓我們四個小組的同學輪流起來讀這首詩,誰讀錯了就換下一組,哪個組能一字不錯不打喯地從頭讀到尾哪個組就獲勝。當時場面異常激烈,最終拔得頭籌那個組耀武揚威,真當自己是大獲全勝的將軍。

尚雯婕很有誠意,她接到任務後,選定《木蘭辭》自己作曲,寫了一首新歌。四分鐘的時間仿佛演了一出戲,開頭舒緩地進入,越來越激昂,大氣磅礴,超級抓耳,帶著聽者重溫了一遍木蘭從軍的故事。

她在歌曲中融合了兒童朗誦,嗩吶、豫劇,大鼓等元素,當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聲音一響起來,文姨馬上進入花木蘭模式,這段豫劇實在太耳熟了。

這首歌打亂了《木蘭辭》的原文,采用現代流行唱法。既然我們現在無法探知北朝民歌的曲調,用現代人的耳朵聽現代人的唱法,只要能體會原文的意境,也足矣。

時光流逝,音樂是記錄情感的最佳方式,當熟悉的音樂響起,聽歌時所歷所想總能浮現眼前。陳力和余少群的《枉凝眉》前奏音樂剛剛響起,馬上把人帶入《紅樓夢》之中。

《紅樓夢》,為了拍一部戲,建一個園子(大觀園)兩座府(寧國府、榮國府)一條街(寧榮街),歷時三年拍攝時間,劇組的創作誠意,最終使《紅樓夢》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

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一共13首歌曲,作曲家王立平經過反復推敲,提議用《枉凝眉》來做主題曲,它勾畫了寶釵黛的愛情主線,預示了悲劇的結局,而且這首詩文字優美、情真意切、一唱三嘆可入樂,是極好的歌詞。

為了找到最適合的演唱人,王立平冒險推薦了沒有任何專業演唱經驗的陳力。為的是要她純凈的聲音、沒有成型便於雕琢的演唱習慣,初來乍到帶有生澀感的特殊格調,新鮮的、區別於所有人們熟悉的音色。

陳力唱的每一個字,音、虛實、停頓、拖腔,都由王立平一點一點精心設計出來。王立平對她定項培養,要求比對專業的歌唱家還苛刻,經過三年的努力,13首《紅樓夢》歌曲出爐,蒼涼淒美,動人心魄,唱出了王立平要的那種“滿腔惆悵、無限感慨”基調。

(“紅樓”聚會時的王立平與陳力)

《經典詠流傳》選擇余少群作為傳承人師出有名,他14歲開始學習了6年漢劇,排演過不少漢劇的傳統劇目,後來又學習越劇,還在電影《梅蘭芳》中演過少年梅蘭芳,博采眾長,功底紮實。

這次重新演繹《枉凝眉》這麼難的歌曲,他舉重若輕,似乎是賈寶玉從大觀園走上舞臺,前塵往事,如夢似幻。想給他95分。

在《紅樓夢》劇組裏,陳力有一個哨子校音器,在老師家上課時,有鋼琴定音,回到劇組沒辦法練習,她就用這個校音器定音調,這是她的一個秘密武器。

她把它贈送給了余少群,希望它不但能幫少群較音,還能在今後的道路上作為人生的校尺。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只有一代一代地承接過來,經典才能永遠流傳。

另一部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也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重現。

楊洪基老師鐵肺金嗓,一個人就是一個樂隊。歌詞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但不是作者羅貫中寫的,是後人修訂時借用了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的這首詞,簡直是為《三國演義》量身訂做,契合到無懈可擊。

楊慎在發配途中經過湖北江陵,看到一個漁夫和一個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楊慎突發感慨,寫下這首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沈浮的詞,隨著《三國演義》的故事流傳到現在。

《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曲是谷建芬老師,她的經典作品非常多,《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你一定會唱。除了大氣磅礴,史詩性的音樂,近十幾年來,致力於兒童音樂的創作。

這次她帶來的作品是《詠鵝》《遊子吟》《敕勒歌》 《春眠不覺曉》。簡明輕快,一遍就會。

“現在的孩子沒有歌唱。”當年因為這句話,谷建芬全身心投入到少兒歌曲的創作之中。13年寫了50首歌,今年82歲高齡還有筆耕不輟。向老藝術家致敬!

趙照用民謠的形式體現《聲律啟蒙》,自然流暢,像一個搖頭晃腦讀書的書生,他說自己在腦海中想象並模仿著古人的語氣在寫這首歌。可以開啟單曲循環模式。

李叔同的《送別》是節目裏最年輕的一首歌,民國大師將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重新填詞,成為今人送別時自帶的音響效果。

演唱者是沙寶亮,穿著一件紅色夾克,如果能像隔壁組《聲臨其境》中王勁松老師演繹《血色湘西》翟先生時,特意去換上一身長袍,效果會更好。

這檔全家人一起看的節目,每個人喜好不同,感受不同。老阿姨們喜歡《鵲橋仙》,小朋友們喜歡《三字經》,大叔們喜歡《秋思》,妹子們喜歡《明日歌》。不可否認的是,這檔節目裏的詩歌可以一直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