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手拿飯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特別上榜人員6人,上榜人員42人,11日發布的“中國鈾業功勛榜”,共包括48名先進典型代表,令人動容的是,榜單上的很多人名加上了黑色的框。

在我國核地礦迎來65周年之際,當年的很多參與者已經離開了人世。

這當中包括著名科學家李四光先生。

鈾是制造原子彈的核心材料,有沒有鈾資源,決定著我國能不能自力更生地發展核工業。

1954年,地質部的一支地質隊伍在綜合找礦中,在廣西發現了鈾礦床。

1954年秋,時任地質部常務副部長的劉傑和李四光先生、錢三強先生三人,帶著產自廣西的鈾礦石標本,向毛主席、周總理匯報。

劉傑手持蓋革計數器進行探測,放射性物質使儀器發出響聲,這證明中國地下埋藏有鈾礦。

這塊“開業之石”將劉傑帶進了核工業,也讓我國核工業正式起步。

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作出了創建中國核工業的戰略決策。

更多的是沒有上榜的是數萬計的無名英雄。

中國制造原子彈的第一塊鈾礦石來自廣西。為了這塊將要開啟中國核工業發展道路的石頭,十幾名地質隊員付出了生命。

中國鈾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徐開雲特別提到了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711礦的工人們。

711礦地處湖南郴州的金銀寨,傳說中藏有無數金銀的山峰。

1956年,核地質系統的一架搭載了精密探測儀器的飛機掠過金銀寨上空時發現異常,機上人員扔下石灰包,用於標識山峰潛在的寶貝——鈾礦。

1958年,鄧小平同誌批準建設“核工業第一批廠礦”的七一一礦,自此拉開了新中國天然鈾生產的大幕。

但開發鈾礦,是中國人過去沒有幹過的事業,應用的是新技術,碰到的是新問題。

設備不足,人才不足,建設者們只有依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建礦最早、當時出產鈾礦井鈾礦石最多的七一一礦,為此做出了巨大犧牲,包括長眠於此的74位找鈾采鈾捐軀的勇士。

湖南郴州七一一礦愛國主義紀念廣場前的紀念石上,劉傑題寫“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陳瑜 攝

原七一一礦副礦長梁啟昌曾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時表示,七一一礦地質環境特殊,離地表100至150米深的主礦帶130米中段和80米中段掘出熱水,水溫55攝氏度。氣溫40多度,井巷熱氣灼人,加上有些地方通風條件不太好,人在那兒站一會兒就會腳燙得發紅、衣褲被汗浸透,何況還要出力幹活!“在許多工作面上,前面工人在打鉆、運礦,後邊就會安排一人手拿涼水管往前面的人身上噴澆涼水降溫。井下百米、千米的巷道和采礦場就是這樣采掘出來的。”

梁啟昌回憶,一個班下來體溫比常人要高兩度,睡一晚上起來才恢復正常。

12月11日,紀念核地礦創建65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陳瑜 攝

除了總結回顧核地礦65年以來取得的歷史成就和寶貴經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事業高於一切、責任重於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的核工業精神和“強核報國、創新奉獻”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發揚核地礦光榮傳統。

徐開雲總結,60多年的風雨兼程、薪火傳承、艱苦卓越,飽含著理想和信念,浸染著熱血和悲壯。但傳承的精神是我國核地礦事業生生不息、奮鬥不止的不竭動力,也為核工業精神提供了源頭活水。

中國鈾業65年,

是一部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家國史,

是一部自力更生、不斷變革的創業史,

是一部勵精圖治、與時俱進的發展史。

65年,繼承和弘揚這種偉大的創業精神,

為的就是不斷強化鈾資源的掌控力和保障力,為國家核事業發展提供“糧食”,

讓中國核工業發展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