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周公解夢摺皺衣袖的詞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從棉布憑票購買到大街小巷“的確良”

一切為了人民美好生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溢

衣食住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而流行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的確良”布料,則是中國發展進步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是中國人祖祖輩輩穿衣狀況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成立之初,工農業基礎薄弱,吃穿用度各方面生產的發展,都趕不上幾億人生活改善的需求。為了解決棉花少、紡織品供應不足問題,1954年9月,全國啟動實施棉布計劃定量供應,各種布料、成衣、床上用品以及各類紡織品都要憑布票購買。布票不夠,錢也不寬裕,穿衣必須精打細算、艱苦樸素。最讓人頭疼的是純棉服裝容易破損,於是穿補丁的衣褲、戴保護衣袖的袖套,大孩子穿父母穿舊的衣服,小孩子穿大孩子穿小的衣服,便成了那個年代的記憶。

讓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始終是黨和政府的奮鬥目標。上世紀50年代,國際上開始流行用石油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達克綸”(Dacron),即中文音譯的“的確良”。當時,我們還不具備從石油到化纖的生產能力。60年代初,都是通過進口滌綸纖維來開發“的確良”面料。因為原料都需要進口,所以生產出來的產品基本用於出口創匯,少量因質量瑕疵而被投放到國內市場的“出口轉內銷商品”——“的確良”面料,曾一度成為市場上的緊俏商品,甚至因此引發搶購。

1972年至1973年,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國務院采取各種措施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其中,就包括從國外引進一批用於生產“的確良”服裝的“四套大化纖”技術裝備,這對我國此後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正式投產後,僅遼陽石油化纖總廠每年就生產7.4萬噸化纖原料,相當於430萬畝棉田的產量,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穿衣需求,中國從此告別了“的確良”布料進口的歷史。中國人衣服上常見的補丁不見了,衣服變得講究、美觀、漂亮了,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從單調的黑色、灰色,變成了耐穿挺拔、免燙不起褶皺、五顏六色的“的確良”。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又先後建設了多個生產滌綸、尼龍、腈綸等原料的項目。今天,我國化纖產能已占全球2/3以上,從“的確良”都需要進口的國家成為了化纖大國。中國化工產業發揮“科學家+工程師”的科技人才優勢,攻克了己二腈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提升了衣服面料的檔次和功能,國人在穿衣面料選擇上更加豐富多樣。當年最流行、最時尚的“的確良”,如今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的確良”上凝結的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擔當,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