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風吹茅屋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杜甫草堂”。 馮 軍攝(人民圖片)

是一陣清新的梔子花香,將我引入草堂的更深處。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曾是詩聖杜甫躲避安史之亂、留寓成都時的居所。我沿著一片叢林竹海,走入了這位文學大家的精神甬道。

池裏的荷葉亭亭如蓋,風裏透著陽光的味道和花草的清香,我的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木質長廊蜿曲綿長,廊下流水縈回,成群的魚兒遊來遊去,和清溪碧水相映成趣。體形碩大的錦鯉自在遊弋,這錦鯉莫不是得了唐朝風韻的浸染,竟有些“以胖為美”的況味了。

眼前的茅草屋坐南朝北,屋頂是厚厚的茅草,竹耙做擋,黃泥抹墻,四壁皆透光,家具極簡陋,不過一床、一椅、一桌而已。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淒苦之意更甚寒夜之涼,而這位詩人卻妙筆生花,亦憂亦喜的語絲在筆下流淌。大風吹襲茅屋的那一夜,詩人不耽於心底的哀傷,竟得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般振聾發聵的真言。劉禹錫所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陸遊所言“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說的就是杜甫這般的人吧!

茅屋前,有一條兩旁栽滿花木的小徑,“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如今這蓬門大開的草堂外,綠意盛滿了眼底,樹和花的葉,都綠得新鮮,綠得暢快,綠得自在。千年前的杜甫,一定是被這遠離喧囂的一派澄明、鬧中取靜的一方雅致所吸引,才在這裏停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愁思換之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的豪情,無怪乎他會有“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的感喟。

一座四層磚塔聳立在湖畔,古塔經過多年的風雨殘蝕,自有一股沈穩滄桑。古塔周圍眾芳嫣然,塔、橋、湖、樹、花渾然一幅精美的畫卷。

我在杜甫的銅像前駐足,稀疏的頭發、微禿的前額、瘦削的身形,容顏清臒,卻難掩風骨的沈郁。我是多麼想和他對話啊!誰會是你的座上客?田野村夫?達官顯貴?抑或池中的遊魚、飛回的燕子?你的理想永遠不是一塊冷而苦澀的冰,而是春風化雨,萬物有靈。你在孤夜中的紅檣下行走,你在時深時淺的酒杯裏敞懷,你努力從痛楚中尋找歡愉,你如天地間的一只沙鷗,在風雨飄搖時期待無風無雨。

一柱柱的楹聯上,剝落的油漆更顯字跡的清晰。穿過柴門,我在一株高大的香樟下聽到了鳥叫和蟲鳴。石桌上的竹葉從不知名處飄來,又不知飄往何處,歷史的風拂過,在我心中泛起漣漪。

人文化育,心靈安頓,回望草堂,夏木深深處,無限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