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鵝在門外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編者按: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方言則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方言既是集體記憶與民族文化的載體,其交匯和輸出也在對外交流和傳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即日起,南都、N視頻推出“走讀嶺南方言”系列報道,帶你了解廣東特色方言故事。

地處廣東陸豐,面朝螺河中段,背靠九龍山脈,正中池水青碧,村莊得名“青塘”。明代設衛所後,始祖永興公遷居,萬名軍戶後裔在此繁衍生息,部隊通語“軍話”也得以在此代代相傳。因承襲先祖尚武遺風,青塘人愛看正字“武戲”,慣習“青塘拳”,好舞“蓋仔獅”。

近日,南都、N視頻記者走進陸豐青塘,探尋這群軍戶後裔們的特殊方言文化。

青塘村風貌。受訪者供圖

馬來西亞族親歸鄉還會講軍話

穿行在青塘村內,耳邊皆是“軍話”鄉音,這門頗有歷史淵源的方言,要追溯至明代碣石衛所。

南都記者了解到,《陸豐縣鄉土誌》記載,陸豐種族“就語言上分之曰福佬,曰客家,曰軍,皆漢種也”,其中“軍則外人來屯軍者”,因“明初設碣石衛行屯田法,邑所轄大安河田等處十六屯皆軍人耕之,名曰軍田”。

“碣石衛”所在地即陸豐東南碣石鎮,當年為鞏固海防抵禦倭寇而設,聚集了天南地北的世襲官軍,為方便交流,部隊通語“軍話”應運而生。

後又行軍屯制寓兵於農,衛所官軍“七分在城,三分留屯”,部分官軍遷至屯田,有事則執戈征戰,無事則耕田自給。“邑所轄大安河田等處十六屯”即包括陸豐西北的西南鎮。

青塘村位於西南鎮轄內,村民追認永興公為先祖。《黃氏族譜》有言,“永興公自番禺縣隨父在碣石衛軍,遷居以來,在陸豐即立我青塘鄉開基建業。”如今,萬名軍戶後裔在此繁衍生息,當年禦敵所建的軍寨兵崗遺跡尚存,從明代部隊帶來的“軍話”也在此代代流傳。

手抄永興公《黃氏族譜》。

在貫穿村居的清澈塘水前,是為先祖所建的“黃氏宗祠”。

據新修族譜記載,永興公、鄺氏媽共生六子:長曰懋,次曰思,三曰恩,四曰惠,五曰惪,六曰忠。永興公後裔除在陸豐青塘外,另有多房後嗣遷居香港、臺灣,以及馬來西亞等地。

如今,海外族親仍與家鄉根脈相連,始祖祠堂香火旺盛不衰。1979年,旅港同胞曾著手重修遭損壞的祠堂,成立修繕宗祠理事會並於當年興工,次年完工後全村連續四天隆重慶祝。

青塘村書記黃少湖向南都記者回憶,他記得十年前重修祠堂時,海外族親也紛紛聯絡,慷慨解囊捐資。上世紀九十年代,有從馬來西亞歸來的後代認宗祭祖,“很熱情地接待,回來還會講軍話。”

或許源於先祖軍旅漂泊的經歷,永興子孫不懼外出闖蕩弄潮,不少人經商立業後回報家鄉。

2011年春天,青塘永興商會集資重修“黃氏宗祠”和族譜,並連帶修建了供村民遊玩休憩的文化廣場。七月暑伏時節,村裏老人在廣場樹下乘涼,依傍池塘的舊村換了新裝。

青塘村文化廣場。受訪者供圖。

軍話歌謠“像童話一樣”

恰因明朝軍戶歷代世襲,要求官軍家屬同講通語,軍話得以流傳使用至今。

黃少湖記得,村裏老人曾提起,以往村規約定剛娶進門的媳婦,必須三個月內學會講軍話,“不然就要敲腦殼,很嚴的。”

如今,青塘村仍通行軍話,這種本以北方方言為主的通語,或因始祖永興公曾在番禺定居,在當地展現出更近粵語的面貌,為方便對外交流,村民通常也會福佬話、客家話。

青塘學校語文老師黃載育告訴南都記者,他自小住在村裏舊祠堂附近,門外是一片開闊的空地,晚上奶奶在外面教唱歌,是童年裏溫馨的記憶。

那時的老人會用軍話唱民謠——“月光光,照四方。照倒娘仔會梳頭。半斤水粉,半斤油,梳到後尾仔勾勾。月光光,照四方。照倒牛仔跌落坑,牛乸裝呀裝,牛仔捉來㓥。”

黃載育翻閱黃氏族譜。

黃載育最愛《鷯哥仔》歌謠——“鷯哥仔,嘴嘎嘎,上茄樹,拗茄花。做雙鞋仔分阿妹著,阿妹嫁哆頂?嫁哆石榴埔。鵝擔水,鴨洗菜,雞公磨米狗舂碓。蠄蟝吹火貓炒菜。”這些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富有想象力的勞動歌謠,在他眼裏“很有趣,像童話一樣。”

青塘村人最爛熟於心的,當屬祠堂中的那副《五言輩序詩》,這是族裔間認親的憑證。村民隨口可用軍話背誦——“永曰應懋東,周明欽伯宗,開貴世昌盛,榮華萬載隆,守成康健業,光裕耀恒嵩,文武崇立品,法憲尚秉恭,力行宏韜遠,克紹沐恩洪,敬真維聖德,敦睦振邦雄,修賢啟祥慶,創新煥俊聰,玉宇清高廣,金城泰運通。”

青塘村民黃榮增用軍話念起身後的《五言輩序詩》。

南京師範大學語言及應用語言學博士生李煥哲,2013年曾前往青塘調查研究軍話,系統收集了61首軍話民謠,並進行標音、註明押韻、詞語解釋。他認為,青塘軍話民謠“是一筆不可多得的人類文化遺產”。大概可分為認親詩、輩序歌、放牛歌(山歌)、情歌、風俗歌、生活歌、戲謔歌、勸誡歌、時政歌、謎語歌等10類。

只是,這些朗朗上口的歌謠已鮮少再傳唱。

黃載育說,他們上學時課堂上講的是軍話,長輩們也會逗弄小孩教唱軍話兒歌,而現在的孩子大多講普通話,歌謠裏的生活勞動場景不再,往日口口相傳的歌聲也被遺忘。

愛看“正字戲”好舞“蓋仔獅”

承襲軍戶尚武文化遺風,青塘人愛看“正字戲”,慣習“青塘拳”,好舞“蓋仔獅”。

每逢冬至和正月十五,祠堂前的舞臺熱鬧起來,戲班輪番上演“正字戲”,獅班舞起蓋仔獅,村裏老少出動萬人空巷。

青塘蓋仔獅。受訪者供圖

據明嘉靖《碣石衛誌·民俗》卷五載:“洪武初年……衛所戌兵軍遭有萬余人,均皖贛。即不懂我家鄉話,當不譜我鄉音,吾邑有白字之鄉戲,亦未能引其聚觀。衛所軍曹總官有見及此,乃先後……聘來正音戲班”。

正字戲唱白與軍話調同,被衛所引入作為“軍戲”,深得軍戶喜愛歷久不衰。

在黃載育的童年裏,那些講三國故事的經典劇目《三戰呂布》《智伏姜維》令他印象最深,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跑布馬的表演最引人入勝。黃少湖說,青塘人不好“文戲”,而愛看“武戲”,“正字戲”裏正是先祖金戈鐵馬的生涯。

青塘村永興館。

青塘有海陸豐獅王“蓋仔獅”,全村唯一的獅館“永興館”,每天都有練舞獅的年輕人。獅館一樓是各式各樣的舞獅道具,從“十八般武藝”刀槍棍棒到海陸豐各派獅頭,舞獅的技藝和傳統大有來頭。

青塘蓋仔獅第十八世傳人黃文澤向南都記者介紹,蓋仔獅起源於明代軍獅,獅頭形似鍋蓋和盾牌,“為了防止士兵戰鬥能力減弱,通過民間表演舞獅來練武”。

青塘蓋仔獅第十八世傳人黃文澤。

蓋仔獅頭,“王”字立於眉宇,額間飾有八卦,佩以頂上鬃毛,姿態神武威猛,民間稱“青面白額,獅班免掠”。青塘舞獅分為兩部分,上半場行獅表演,下半場打青塘拳,鑼鼓聲一響,米鹽拋撒空中,獅班站起叉腰,大聲喊出一嗓,蓋仔獅高昂出場,喧騰的舞獅便開始了。

青塘拳。受訪者供圖

一場下來,大汗淋漓,又陶醉其中。黃少澤說,看獅、舞獅都能入神,小時候過年,聽到鑼鼓聲就要看舞獅,“年夜飯都可以不吃了。”

練習舞獅7年的他也已出師,暑假村裏20多名中小學生成了新徒弟,以往傳男不傳女的舞獅逐漸開放,熱愛舞獅的女孩也被家長送來習藝。

傍晚,永興館外鑼鼓聲陣陣,紮馬步揮拳喝彩聲不斷,村裏老少站成一圈圍觀,情景恰似舞獅時的盛況。

“走讀嶺南方言”系列報道

總策劃:戎明昌

執行策劃:王佳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采寫:南都記者 張林菲

攝影:南都記者 張林菲(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