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釣到章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如果我們像原始人一樣吃飯,

反而會更健康?

這並非無稽之談——

雖然我們的思想處在21世紀,

而我們的體質——

卻依然停留在石器時代。

古樸的“嘉肴美饌”——或生猛、或美妙的菜名會在文中依次展示

攝影:MATTHIEU PALEY

有專家稱,

現代人應當按古人的食譜吃飯。

按進化過程來說,現代人類所適應的飲食,與舊石器時代(約 260萬年前)的狩獵采集者並無二致,但我們的基因卻沒有足夠時間去完全適應農耕食物——

如果我們的智慧與思想是巨人,

那麼我們的身體就還是個孩子。

生猛的菜名會在文中依次展示

攝影:MATTHIEU PALEY

為了尋找至今仍存在的一些最古老飲食,《國家地理》撰稿人Pamela Chen和攝影師Matthieu Paley穿越冰川、叢林、熱帶草原、山脈、海洋、山谷,尋找早期人類適應陸地生活後——便已存在的“古早味道”。

撰文:PAMELA CHEN

攝影:MATTHIEU PALEY

約1萬年前,人類農業出現並發展。在此之前,人類吃飯主要靠漁獵和采集;此後,農業壯大,狩獵采集者們被擠出優渥的農墾區,轉而偏安於亞馬孫流域叢林(齊瑪尼人)、非洲幹旱草原(哈紮比人)、東南亞偏遠島嶼(巴召人),以及北極苔原(因紐特人)。及至如今,世界上殘存的狩獵采集部落屈指可數。

玻利維亞齊瑪尼人(Tsimané)的一餐:燉煮車前草和野豬肉,調料是鹽

坦桑尼亞哈紮比人(Hadzabe)以肉類和猴面包樹果實為主,這種被稱為“ngwilabee”的漿果占哈紮比人食譜的17%。

馬來西亞曼達布安島一位巴召人(Bajau)釣到一條鮮艷的珊瑚魚。巴召人在海中獲取幾乎一切食物。

巴召人的煎珊瑚魚

迄今對於南美齊瑪尼人、北極因紐特人、非洲哈紮比人的研究發現,他們在傳統生活方式下不會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一項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發現,80歲齊瑪尼人的動脈,普遍比55歲美國人更加健康;再舉個例子,中美洲的瑪雅人,他們直到1950年代都不知糖尿病為何物,但隨著他們轉向西式高糖飲食,發病率直線上升。

部分因紐特人(Inuit)有捕獵北極露脊鯨的傳統,鯨肉是他們的重要食物來源。

本圖攝影:KATIE OOLINSKY

玻利維亞,齊瑪尼部落

目前,真正的原始部落已所剩無幾,玻利維亞的齊瑪尼部落(Tsimané)就是其中之一。在玻利維亞的低窪地帶,亞馬孫叢林中,這裏的齊瑪尼人住著茅草屋,吃著“零加工”的天然食物,但依舊十分健康。他們的口糧取自河水、森林或從林間開辟的農田和菜園。

78歲的齊瑪尼人José Mayer Cunay在河中洗澡,一直大蝴蝶飛過,投影在他精瘦的後背上。大部分齊瑪尼人都不肥胖,每天步行很遠收集食物糊口。

我們走訪的這個村落名叫阿納契爾(Anachere),村民約90人,是古老齊瑪尼印第安部落的成員之一。我們認識了該村村民——78歲的José Mayer Cunay,他和兒子在河邊種瓜種菜已有30年。

78歲的齊瑪尼人José Mayer Cunay準備采摘大蕉

齊瑪尼人的煮大蕉

齊瑪尼人一道肉菜的原料,犰狳爪子

食物“全球化”

人類所吃食物種類日益趨同——國際農業研究團體CGIAR比較了各國膳食結構,追蹤50年跨度的改變。當代人從小麥、稻米、玉米、蔗糖、油類作物和動物產品中獲得大部分卡路裏,而對高粱、小米、黑麥等谷物,以及木薯、番薯等根類作物的消費量下降。

全球範圍內,

人類食譜相似度平均提高達36%。

也門在食譜相似度上發生的改變最大——

已超過50%。

一名齊瑪尼少年看著一種甜甜的豆莢,這對他來說是很好的零食。

坦桑尼亞,哈紮比人

哈紮比獵人夫婦,尖頭棍子用來挖取根莖;短刀用來割取蜂蜜;弓箭用來狩獵和防禦。

攝影:MATTHIEU PALEY

哈紮比人(Hadzabe),世界上最後的完全靠狩獵、采集生活的民族。他們用一切能找到的食物糊口:獸肉、蜂蜜、植物,後者包括塊莖、漿果和猴面包樹果實。

蜂蜜是哈紮比人必不可少的能量來源

哈紮比人的一餐:烤高角羚肉(餐刀和盤子是攝影師的)

他們小時不上學,長大不上班,睡到自然醒,天天有肉吃;不遵循任何歷法,不在乎天亮天黑,啥時困了啥時睡;他們不過生日、沒有宗教假日、不過任何紀念日,甚至不舉行婚禮和葬禮,每個人也沒有任何特權;他們不種糧食、不養家畜,出去轉一圈就能找到食物。

一隊哈紮比獵人正在視察一個山谷

哈紮比人獵到一只夜猴。過去半個多世紀,哈紮比人大部分故土被牧民和農戶占用;畜牧的牛群嚇跑了野生動物;農民為了做籬笆而砍倒出產蜂巢的樹。

被擠走的獵人

古人類學家Leslie Aiello認為:200萬年前,人類祖先慣於食肉,這對大腦擴容的進化過程起重要作用,食肉可獲得足夠的富余能量,以驅動更大的腦。即使在休息狀態,大腦也要消耗人體20%能量;而猿類大腦僅消耗8%。這意味著自直立人時代起,人體開始依賴高熱量食物——尤其是肉。

一名哈紮比獵人在等待獵物出現

幾百萬年後,農耕出現,谷物馴化,這使農人有條件加快生孩子的節奏,從狩獵采集時代平均每3.5年生一個,加快到每2.5年一個。人口爆炸緊隨而至,沒過多久,農戶人數就超過采集者,狩獵采集者漸漸被擠出農墾區,遊走於較邊緣地帶。

日出時分,哈紮比獵手合力將獵物拖回營地。箭頭上用沙漠玫瑰制成的毒藥有助於殺死獵物

本圖攝影:MARTIN SCHOELLER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人類學家Clark Spencer Larsen認為,農耕出現,谷物馴化,日復一日食用同樣的糧食,營養的豐富性大大下降,當時的農家子弟發育遲緩,體型縮小;盡管人口上升,但農戶們的生活方式和食譜顯然不如狩獵采集者健康。

格陵蘭,因紐特人

上圖,格陵蘭東部,偏遠的伊索托格村(Isortoq),數十名居民仍舊在此打獵、捕魚,但他們如今也會搭配從超市買的食品來吃。畫面前端紅色的大型建築就是超市。他們最喜歡的一道菜:海豹肉蘸番茄醬和蛋黃醬。

一名因紐特姐姐正在給弟弟餵食生的海豹肝臟,這海豹是爸爸剛抓到的

格陵蘭特色美食,煮雷鳥

曾經的因紐特人,幾乎除了肉類什麼都不吃,就這樣世世代代活了下來。他們居住的地方氣候太惡劣,大多數植物無法生長。如今,雖然從市場上可以買到更多食物品種,但依然無法阻擋他們對肉類的天然熱愛。

因紐特“冰庫”裏存著一條虎鯨肉塊、肋排和下顎,以及一頭海豹的前鰭肢。

一只雪橇犬正在舔虎鯨的背鰭

馬來西亞,巴召人

巴召人(Bajau)是“海上的流浪者”,住在岸邊或水裏的吊腳屋中,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把船當作唯一的家;他們活躍於菲律賓以西、巴拉望島以東,蘇祿群島和西裏伯斯海之間;他們常年潛水、打漁、捕撈,獲取自己所需的、幾乎一切食物。

一名巴召人手拿一只被矛刺中的章魚,除了木薯等極少數植物,他們的食物幾乎全部來自於大海。

馬來西亞巴召人的拌海藻

巴召人的炸魚配酸角

鹽烤金槍魚

煮螃蟹

一個巴召小孩躺在一鍋鮑魚前睡覺

帕米爾高原,吉爾吉斯人

吉爾吉斯女孩一天兩次為牦牛擠奶

他們居於阿富汗北部高海拔地帶,莊稼無法生長,過日子全靠家畜:擠奶,吃肉,換購貨品。

一名吉爾吉斯婦女正從奶中挑出牦牛毛

小火煮沸數小時後,正在晾幹、變硬的牦牛奶(kurut)

阿富汗酥油茶泡餅

阿富汗酥油拌飯

巴基斯坦杏幹

巴基斯坦,燴杏幹

巴基斯坦,烤餅酥油配巖鹽

塔吉克斯坦,碎麥粒、荷包蛋配歐芹

現代飲食方式為什麼使我們生病?

該問題的新線索,來自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Richard Wrangham。他論述道,人類食譜發展中最大的一場革命,並非開始吃肉,竟然是學會了烹調!

現代,備受推崇的“地中海式飲食”在希臘克裏特島得到集中體現——克裏特島居民在田裏獲取蔬菜、豆類和田螺,魚類則來自地中海,還飲用當地或自釀葡萄酒:右圖為田螺、沙丁魚配蠶豆。

人類祖先於180萬到40萬年前之間某時某刻,開始把生食做熟,搗碎食物、加熱,像一個“預消化”過程,腸胃不花多少能量就能吸收得很好,還能提取更多供大腦使用的“燃料”。但營養太容易吸收,必然造成過剩,Richard的一個實驗顯示:用熟食養大的小鼠比吃生食的體重超出了15-40%。

希臘克裏特島,生甜菜根配橙子

烹調出現,營養容易吸收還好吃,讓人停不下來;此外,烹調助長人類食譜朝著過度的食品加工轉換,肥胖及多種相關疾病開始流行。

如果Richard Wrangham研究是正確的,那麼,烹調不啻為一把“雙刃劍”,它讓早期人類充滿能量,直至能量過剩;反過來講,我們過去的成功,反倒成了現在的負累。

“地中海式飲食”,克裏特島人的一頓普通午餐,包括:自制紅酒、野菜煎蛋卷、橄欖油煎土豆、全麥面包。

200萬年來,有數不盡的穴居人吃過數不盡的食物;“古人食譜”太過龐大,直至如今,我們依然無法依照古人傳統,制定一份“絕對理想的人類食譜”。而像古人一樣少吃(古時食物珍貴),像古人一樣多運動(古人奔波覓食),依然是照耀至今的正道之光。

希臘克裏特島,土豆番茄蠶豆橄欖油亂燉

克裏特島,炸老鸛草葉

現在,如果大部分人多吃當地產水果蔬菜,適量吃肉、魚和全麥食品(像呼聲很高的地中海食譜那樣)——此外,每天鍛煉1小時!那麼受益的將不僅是我們自己的健康,還有整個地球——畢竟,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估計,30年後世界人口將突破94億;到2050年,人類還要為新增的20億張嘴提供食物。

地中海東部,希臘第一大島克裏特島,Moires村,農民們在春天修剪橄欖樹,以便獲取更多果實榨油;農民在樹木間的土地上種土豆、蠶豆和各種蔬菜。

點擊下圖或文末“閱讀原文”

購買“星球月餅”

手握星辰望月亮!

(歡迎團購定制,詳詢請留言)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