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蛇咬到龜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一、蛇的種類

世界已知的蛇的種類有3149種,中國截止2009年有記錄的蛇類共214種,其中毒蛇58種。蛇的種類簡單的可分為無毒蛇和有毒蛇兩種。根據毒性的不同又可將毒蛇分為神經性毒性的毒蛇、血液性毒性的毒蛇和混合性毒性的毒蛇(混合性毒性的毒蛇就是指既有神經性毒素,又有血液性毒素的毒蛇。)

二、毒蛇辨識

【1】看體色:色彩鮮艷為毒蛇,色彩暗淡為無毒蛇。

【2】看蛇頭:頭小,呈三角形為毒蛇;頭大,呈橢圓形或熨鬥狀為無毒蛇。

【3】看狀態:呈現攻擊狀態,頭高高昂起為毒蛇;相反狀態,見人就躲則為無毒蛇。

【4】看形態:頭大,頸細,尾部短粗為毒蛇;頭小 ,頸粗,從頭到尾逐漸變細為無毒蛇。

【5】看咬痕:2個大牙印或孔為毒蛇;1~2排小牙印為為無毒蛇。

三、常見毒蛇

【1】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又稱山萬蛇、過山峰、大扁頸蛇、大眼鏡蛇、大扁頭風、扁頸蛇、大膨頸、吹風蛇、過山標等。在中國西南與華南地區常有出沒,分布在中國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廣東(全省分布)。國外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他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性情兇猛,毒性極強,智商奇高,以其他蛇類為食。

【2】金環蛇

俗稱金甲帶、金包鐵、金腳帶、花扇柄(客家話)、雨傘柄(潮州話)或佛蛇等。廣泛分布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雲南省,湖北省。金環蛇性溫順,行動遲緩,其毒性十分劇烈,但是不主動咬人。金環蛇夜晚活動。金環蛇的毒性較其近親銀環蛇弱,但仍然屬劇毒蛇,而數量也較銀環蛇多。

【3】銀環蛇

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分布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 [6] 中國之外分布於緬甸、越南北部等,銀環蛇雲南亞種,僅產於中國雲南西南部。銀環蛇晝伏夜出,尤其悶熱天氣的夜晚出現更多,銀環蛇性情較溫和,一般很少主動咬人,但在產卵孵化,或有驚動時也會突然襲擊咬人。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事實上,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綜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銀環蛇的LD-50為0.08~0.108,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陸地上最毒的毒蛇。但由於該蛇生性膽小、性情溫和,不主動攻擊人,因此為其所傷的案例並不多。銀環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兩種神經毒素,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

【4】中華珊瑚蛇

麗紋蛇為眼鏡蛇科麗紋蛇屬的爬行動物,俗稱為環紋赤蛇。分布於印度、尼泊爾、緬甸、錫金、老撾、越南、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甘肅等地。眼鏡蛇屬,其有劇毒。棲息於山區森林中,夜間活動,很少咬人。此蛇白天性格懶惰,相對溫和,有時藏於地表枯枝敗葉下。

【5】福建華珊瑚蛇

建華珊瑚蛇,俗稱福建麗紋蛇、玦紋蛇。分布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等地。攻擊性強,有毒。棲息於山區森林中,夜間活動,很少咬人。本屬蛇類含神經毒,導致反射失調、痙攣、驚厥、麻痹,最後死亡。

【6】舟山眼鏡蛇

中華眼鏡蛇,又名舟山眼鏡蛇,在廣東、廣西、香港俗稱飯鏟頭,臺灣則稱之為飯匙倩、飯匙銃、膨頸蛇。屬於眼鏡蛇科,分布於中國安徽、重慶、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香港、澳門、臺灣;老撾人民民主主共和國、越南。中華眼鏡蛇屬溝牙類毒蛇,分泌的是神經性和血循性混合毒,被咬後如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也是一種常見的劇毒蛇類,其毒性僅次於銀環蛇,在我國陸地蛇類中排名第二。

【7】孟加拉眼鏡蛇

孟加拉眼鏡蛇,又名單眼鏡蛇,是一種大型前溝牙毒蛇。孟加拉眼鏡蛇有劇毒,屬混合型毒素,被咬後會出現痛楚及腫脹,嚴重的可致死亡。性兇猛,攻擊性強。分布於中國廣西西南部南寧、上思、防城港、田林等地,四川南部等,印度東北、尼泊爾、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8】短尾蝮

又稱草上飛、地扁蛇,劇毒,多棲息於在長江中下遊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於墳堆草叢及其附近。中國國內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廣東(南澳)。中國國外分布於朝鮮半島。短尾蝮屬晨昏性蛇類。在熱天。尤其晚上8時到次日淩晨活動最頻繁。短尾蝮蛇毒中分離出突觸前神經毒素,其致死因素可能主要為神經毒。亦有咬傷後可引起心肌損害、血紅尿蛋白的報道。

【9】中介蝮

中介蝮為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七寸子、七寸蛇麻布袋、麻七寸、紮嘎勒賣圖.毛蓋。分布於亞洲中部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夏秋時節為其活動旺季,炎熱時則早晚活動活躍,中午隱息。耐寒,10月末始漸入冬眠,翌年4月出蟄。性兇猛,但行動緩慢。

【10】巖棲蝮

土球子、黑眉蝮、大花蛇(遼寧),分布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山東。國外分布於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朝鮮半島。吉林盤石和遼寧莊河的巖棲蝮多見於山區巖石地帶的石縫中,4-5月和9-10月大量出現。

【11】高原蝮

高原蝮為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雪山蝮、麻蛇。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一般生活於高山高原草原地區以及多出沒於有亂石堆處。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4321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主要在青海長江上遊、四川。小型毒蛇,高原蝮分布範圍較狹窄,且在高寒地區,食物來源較少,繁殖力較低,種群數量不如其他蝮蛇多。

【12】烏蘇裏蝮

烏蘇裏蝮,蝰科亞洲蝮屬物種,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北、內蒙古。國外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3】蛇島蝮

蛇島蝮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亞洲蝮屬下的一個有毒蛇種,主要分布在中國遼東蛇島,沈陽市及大連市等地區也有少量分布。蛇島蝮是中國著名的毒蛇之一,其分布地“蛇島”因盛產蛇島蝮而得名。

【14】尖吻蝮

吻蝮又稱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是亞洲地區內相當著名的蛇種,尤其在臺灣及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尖吻蝮在中國分布範圍大致在東經104°以東,北緯25°到31°之間。已知的分布地區有安徽(南部)、重慶、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廣西(北部)、貴州、廣東(北部)及臺灣省。在中國分布較廣,其中以武夷山山區和皖南山區貯量最多。中國之外只見於越南北部。

【15】白唇竹葉青蛇

尖吻蝮其中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類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腳下踏出一百步內必然會毒發身亡,以顯示尖吻蝮的咬擊實在奇毒無比;有些地方更稱尖吻蝮為“五步蛇”,進一步誇大其毒素的威力。該蛇種的毒液的單位上的毒性(對小白鼠之LD50值)並不強烈,但並不妨礙該蛇種在事實上具有較大 的危險性(此蛇毒性大於眼鏡蛇,在湖南辰溪石碧鄉一帶被此蛇咬傷者基本都死亡了,而被眼鏡蛇咬傷者基本都能救活)。該蛇種個體較大,性格兇猛,毒牙較長,咬傷的情形較為嚴重,一方面也由於該蛇屬於排毒量較大的蛇種。尖吻蝮蛇攻擊性極強,而且頭部可大幅度旋轉,沒有經驗的人野外遇到應遠遠避開,不要輕易嘗試用手抓取,抓取應用捕蛇鉗。尖吻蝮等咬傷後,主要表現為出血不止,一般壓迫包紮無法止血,可引起全身廣泛出血。

【16】墨脫竹葉青蛇

我國特有種。目前僅知分布於模式標本產地西藏聶拉木具卻克蘇木。 為蝰科竹葉青蛇屬的爬行動物。分布於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常棲息於山區林蔭小道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200至14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墨脫。發現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海拔1 200~1 400 m山區,白晝微雨天氣在路邊活動,可能與覓食有關。竹葉青咬人時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變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傷口牙痕2個,間距0.3-0.8厘米。傷口有少量滲血,疼痛劇烈,呈燒灼樣,局部紅腫,可潰破,發展迅速。全身癥狀有惡心、嘔吐、頭昏、腹脹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嚴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17】福建竹葉青蛇

竹葉青蛇,刁竹青,小青蛇,小青蟲,白線連,金線連,紅線連,紅眼睛,青竹蛇,青竹標,青竹彪,青竹絲,赤尾青竹絲,焦尾巴,焦尾青蛇,藍蛇,綠牙蛇。國內分布於四川、安徽、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臺灣、雲南、浙江等省區。竹葉青蛇是一種美麗的毒蛇,全身翠綠,眼睛多數為黃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條線,有點象貓的眼睛,觀賞價值極高。竹葉青產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種類多,成份復雜。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統為主,產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其臨床表現相當於中醫的火熱毒癥狀,故稱“火毒”。

【18】雲南竹葉青蛇

俗名綠牙蛇、青竹標、竹葉青蛇雲南亞種。分布於緬甸、印度、尼泊爾、錫金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四川等地,常生活於棲山區樹上和灌叢雜草間。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400至26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騰衝。竹葉青咬人時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約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變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傷口牙痕2個(偶爾可能只有一個),間距0.3-0.8厘米。傷口有少量滲血,疼痛劇烈,呈燒灼樣,局部紅腫,可潰破,發展迅速。其典型特征為血性水泡較多見,且出現較早;一般較少出現全身癥狀。全身癥狀有惡心、嘔吐、頭昏、腹脹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嚴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在福建、臺灣、廣東等省,竹葉青是造成毒蛇咬傷的主要蛇種。竹葉青蛇咬雖不致有生命危險,但咬傷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19】西藏竹葉青蛇

主要分布於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聶拉木。廣泛分布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

【20】臺灣竹葉青蛇

俗名臺灣烙鐵頭、菊池氏龜殼花,是臺灣的特有物種。分布於臺灣本島,主要棲息於高海拔山區的森林底層、箭竹平原、流溪和山徑附近石堆中。其生存的海拔下限為20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臺灣南投。活動時間多喜居樹上,多夜間活動。適合溫度是22—32度。臺灣竹葉青蛇具有攻擊性。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臺灣南投。毒性一般,極少發生致命事件,但傷口處理不當則有危險。

【21】山烙鐵頭蛇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段包括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 (阿薩姆),向東經緬甸,泰國到中南半島各國,向南到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和臺灣。

【22】越南烙鐵頭蛇

是一種有明顯寬濃郁頰窩的毒蛇。平時的行動極為緩慢,但是捕食的時候反映很迅速,雖具有劇毒,但使用絞殺捕食獵物,分布在中國海南.廣西,雲南,國外發現於越南.模式標本來自東京(北圻)(越南北部)沙巴。

【23】莽山烙鐵頭

莽山烙鐵頭也稱為莽山原矛頭蝮,莽山烙鐵頭蛇頭尾部莽山烙鐵頭蛇頭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塊烙鐵。全長可達2m,是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其主要分布於中國的湖南省,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莽山烙鐵頭蛇還不能算世界最毒的蛇之一。莽山烙鐵頭蛇是1990年才為學術界發現而被命名加以科學記載的巨型毒蛇。莽山烙鐵頭蛇民間俗稱“小青龍”,是中國第50種毒蛇,屬特有珍稀物種,未列入世界十種最毒的蛇。

【24】菜花原矛頭蝮

俗名菜花烙鐵頭、菜花蝮、菱斑竹葉青。中國分布於重慶、甘肅、廣西、貴州、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陜西、四川、西藏、雲南。國外分布於尼泊爾、印度(阿薩姆)、緬甸北部、越南北部。菜花原矛頭蝮多被發現於山麓石堆中,有時亦可見其在草地間巨石上暴曬太陽。一般而言,如天氣潮濕常外出暴曬太陽,如天氣幹燥則躲藏於石隙間。

【25】原矛頭蝮

又名為龜殼花,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烙鐵頭、筍殼班等、老鼠蛇和惡烏子等,是臺灣六大毒蛇之一。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有劇毒。中國分布: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陜西、甘肅。中國之外分布:印度(阿薩姆)、孟加拉國、緬甸、孟加拉國。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局血循毒。

【26】白頭蝰

是中國27種毒蛇之一,又名白頭蛇,為蝰科白頭蝰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白缺蝰。白頭蝰分布於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湖北、甘肅等地,白頭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被它咬中會導致血液凝固,產生局部疼痛、肌肉腫脹、頭昏眼花、吞咽困難、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等癥狀,咬傷後可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急性DIC),使傷肢紅腫疼痛逐漸加重、功能障礙。白頭蝰是中國眾多劇毒蛇中毒性較中等的蛇。其毒性對青壯年並不致命。

【27】極北蝰

在所有陸生蛇類中,極北蝰擁有最廣泛的分布範圍。生活區域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法國中部,向東延伸至俄羅斯的太平洋海岸,是唯一在北極圈內出現的蛇。中國主要分布在吉林(長白山區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安圖縣、撫松縣)、新疆(阿勒泰、福海)被極北蝰咬傷後,傷口附近會有劇痛,二十分鐘後會有更嚴重的反應。受害者會產生腫脹、暈眩、嘔吐,但要在六個小時後才會出現最嚴重的癥狀,盡管如此但極北蝰咬傷卻很少會致命,小孩被咬傷有時致死。

【28】草原蝰

僅見於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區、伊犁地區)。生活於草原和山區(海拔300~3000米),常見於稀疏林地、蘆葦叢、較開闊的幹草原,以蝗蟲多、鼠洞多、蒿屬牧草茂密的環境中較多見。

【29】圓斑蝰

又稱百步金錢豹、盧氏蝰蛇(魯塞爾氏蝰蛇)、鎖蛇,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山蝰屬下的一種有毒蝰蛇。中國國內分布:福建(詔安,泉州,惠安,仙遊,南安),臺灣(花蓮,瑞穗,臺東,高雄,恒春,成功,屏東,臺北),廣東(韶關,廣州),廣西(南寧).中國之外分布:巴基斯坦,印度,斯裏蘭卡,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圓斑蝰的毒素有兩種,一種是出血性毒素,另一種是神經毒素,能具備這兩種毒素的蛇是十分少見的。

【30】半環扁尾蛇

半環扁尾蛇又名海蛇,是蛇目眼鏡蛇科的一亞科。與眼鏡蛇亞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尾側扁如槳,軀幹後部亦略側扁。本亞科有13屬、38種。西起波斯灣東至日本,南達澳大利亞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沒有海蛇。海蛇的毒液屬於最強的動物毒。鉤嘴海蛇毒液相當於眼鏡蛇毒液毒性的兩倍,是氰化鈉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類似眼鏡蛇毒的神經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對人體損害的部位主要是隨意肌,而不是神經系統。海蛇咬人無疼痛感,其毒性發作又有一段潛伏期,被海蛇咬傷後30分鐘甚至3小時內都沒有明顯中毒癥狀,然而這很危險,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實際上海蛇毒被人體吸收非常快,中毒後最先感到的是肌肉無力、酸痛,眼瞼下垂,頜部強直,有點像破傷風的癥狀,同時心臟和腎臟也會受到嚴重損傷。被咬傷的人,可能在幾小時至幾天內死亡。多數海蛇是在受到騷擾時才傷人。世界上最毒的動物是“毒蛇之王”——眼鏡蛇,但海蛇毒性比它還要大。

【31】藍灰扁尾蛇

分布於中國臺灣沿海,以及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新幾內亞,菲律賓,斯裏蘭卡,日本等地海域。棲息於淺海地帶,紅樹林和礁石岸邊等地,夜行性,可以在陸地上活動,平時隱藏在巖石縫隙或洞穴中。

【32】龜頭海蛇

龜頭海蛇為眼鏡蛇科龜頭海蛇屬的爬行動物。分布於臺灣沿海,多生活於海水中。

【33】青環海蛇

青環海蛇,前溝牙類劇毒蛇。青環海蛇多分布於中國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及廣西沿海。中國以外多分布於波斯灣、印度洋。在太平洋地區,北迄日本,南達伊裏安島沿海。青環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條在一起順水漂遊,便於捕撈。還具有趨光性,晚上用燈光誘捕收獲更多。青環海蛇的主要毒素為神經毒素和肌肉毒素,兩者約占蛇毒總體的60%。

【34】黑頭海蛇

黑頭海蛇眼鏡蛇科海蛇屬物種,頭較小,體長;體前部細長,後部側扁;腹鱗小,但通身清晰可辨,通常眶後鱗一枚,前顳鱗一枚;體鱗圓形,覆瓦狀排列,具小結節或短棱;頭及體前部黑色,頭背有黃白色的點紋,體背橄欖色或灰色,腹部黃白色,具黑色環紋。中國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沿海有分布;國外分布於日本沿海。

【35】環紋海蛇

環紋海蛇是一種有劇毒的蛇類,為眼鏡蛇科海蛇屬的爬行動物。分布於印度、緬甸沿海、泰國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沿海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沿海等地。

【36】棘眥海蛇

棘眥海蛇,是一種有毒蛇類,全長大約130厘米。經常活動於海中的洞穴和巖縫中,夜晚是棘眥海蛇最為活躍的時期。鼻孔朝上,身體前半部細小,呈圓柱形,後半部變粗,尾巴不像陸蛇那樣細長如鞭,而是側扁如漿。分布於臺灣及廣東沿海。

四、蛇的習性

蛇是冷血動物,不管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它們在不捕獵時喜歡待在溫暖的地方。蛇因起其頭部結構松散,所以它能吞下比自己頭部大3-5倍的生物。蛇的感覺器官很敏銳,但它是個近視眼,全身最主要的感覺器官在嘴裏,不斷吐出和收回的是蛇的信子(舌頭)。它能讓蛇感覺到方圓幾公裏範圍內的氣味。蛇怕火、強光、刺激性的物質,因此,大多數的蛇怕雄黃和硫磺(註意,不經處理的雄黃和硫磺是有毒的)等。蛇的身體周圍有一層感覺器官,它能感受到周圍的地面和空氣振動。蛇類有的晝伏夜出,有的夜伏晝出。但是無論是晝伏還是夜伏,蛇類很少會主動攻擊人,除非是有人侵犯了它的領地,或是它被人踩到,才會發起突襲。

五、蛇的天敵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蛇在的自然界的天敵有以下幾種生物:

【1】蛇獴

別稱蒙哥、灰獴等,身體靈活,多棲息於熱帶叢林中,捕食小動物,亦食眼鏡蛇,對蛇毒具強抗性,被蛇咬了也沒事,而且蛇獴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專門和毒蛇作對頭,有時蛇獴吃飽了胃裏放不下了,遇到毒蛇還是要把它咬死,是蛇的主要天敵之一。

【2】蛇鷲

基本上所有的鷲都能吃蛇,但是蛇鷲一看這個名字必然就跟蛇類緊密聯系了起來,蛇鷲身高可達1.2米,腿特別長,因很能吃蛇而聞名,基本上任何蛇,也只是被啄上兩下就一命嗚呼了。

【3】蜜獾

蜜獾的皮毛都非常粗糙,既不怕蜂蜇,也不會怕蛇咬,特別喜歡吃蜂蜜,另外也很喜歡吃蛇,一看到蛇就會主動進攻,眼鏡王蛇、曼巴蛇這樣的劇毒蛇類都是其食物,具有高敏捷性和天生的抗毒體質,毒蛇咬了以後可以完全無感,最多就是躺下睡一會又可以起來活蹦亂跳了,也是蛇的天敵之一。

【4】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別稱山萬蛇、過山峰、大扁頸蛇等,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相比其他眼鏡蛇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

【5】刺猬

一般蛇惹不起刺猬,野生的刺猬會為居住的附近地方驅除老鼠和蛇,相當於免費的園丁,可是有時候也會偷你幾個果子吃吃,刺猬行動比較慢,但它長的那一身尖刺就決定了並非凡物,遇到敵人後把身子蜷起來,豎起一身的尖刺,就連大型猛獸也無法下口,蛇當然也毫無辦法,通常蛇遇到長滿尖刺的刺猬毫無辦法,只能就此作罷。

註:蛇類的天敵不止以上這些,還有諸如:狐獴、貓鼬、浣熊、巨蜥、貓頭鷹和家養的貓等都是蛇類的天敵之一。

五、預防蛇咬

根據蛇的這些特點,當我們在野外行走時為了防止被蛇突然襲擊,通常的做法有如下幾類:

1、行走時盡量弄出聲響,最好還能找一根棍子一邊走一邊拍打草叢。

這樣在它感受到你的氣息和周圍的地面和空氣振動的時候就會先遠遠的躲開。蛇的身體花紋決定了蛇類善於偽裝,通常百分之九十的蛇類傷人事件都是由於人在不經意間踩到了蛇,或是侵犯了它的領地,才會突然被蛇咬的。

2、隨身攜帶雄黃酒。

3、露營時可在營地周圍灑些草木灰,早上起來後先不要急於穿鞋或者衣服,最好先檢查一下,確定安全後再穿戴。

5、進入蛇的領地後行動要慢。

6、如果被蛇追,要跑S形路線

7、夏季野外活動時穿高幫鞋,穿長褲。

【4】被蛇咬到

戶外活動萬一不幸被蛇咬到怎麼辦,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蛇咬以後的處理方法。

被蛇咬以後首先不要慌張,不要大喊大叫,大喊大叫只會加速體內血液循環,若是毒蛇只會讓毒液在體內迅速擴散。仔細檢查傷口,若有蛇牙殘留,盡快取出蛇牙。被蛇咬傷後判斷是不是毒蛇咬傷的方法是查看傷口上的牙印。無毒蛇咬傷後的傷口是一排細碎的牙印,毒蛇咬傷後的傷口是兩個紅色的牙印,或者是兩個紅色牙印和一排小牙印。

不管是不是毒蛇咬傷,被蛇咬以後都要及時在離心近的地方進行捆紮,每隔15-30分鐘放開1-2分鐘,以讓血液回流,不然容易導致組織缺血壞死。

一般毒蛇咬傷後的癥狀在20-30分鐘後才會呈現出來。神經性毒性的毒蛇咬傷以後20分鐘後傷口疼痛、發麻、眼瞼下垂、視覺模糊、流汗、惡心、嘔吐等,血液性毒性的毒蛇咬傷後20分鐘傷口劇痛、腫脹發黑、流血不止,時間長了,局部出現水泡、膿包等,混合性毒性的毒蛇咬傷後20分鐘,同時兼具以上癥狀。因此,在捆紮30分鐘後要將傷口開放,用消過毒的刀將牙印開十字口,使體內的毒血可以流出來,也可以將用螞蟥或者吸允器放在傷口上吸食毒液。很多人推薦用嘴將毒液吸出,可要知道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嘗試此法。用嘴吸取毒液,這可能導致吸取毒液者也身中劇毒。因為我們誰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口腔內一點創口都沒有。這個時候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螞蟥來吸蛇毒。

毒液吸出,傷者癥狀緩解以後,需要盡快在傷口上敷上蛇藥。一般情況下有毒蛇出現的地方也相伴的有解毒的藥草,但是這需要我們去仔細辨認。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臨出門以前在自己的急救包裏放上一盒蛇藥。這個時候需要盡快到附近的醫院就醫療,及時註射抗毒血清。

【5】蛇的捕捉

蛇的捕捉是一門技術活,在不能確定蛇的種類和不了解蛇的習性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嘗試。因為有些蛇不僅可以通過牙齒註射毒液,而且還能直接噴射毒液,戶外活動過程中碰見無法確定的蛇時,最好的做法就是避開。在某些極端情況下,需要捕捉蛇時可以嘗試以下方法。(註意:此方法只適合捕捉小型、攻擊力不強的蛇類。)可以利用捕蛇鉗子,或是捕蛇網。

如果沒有以上專業工具,請在周圍找一根頂端分叉的樹枝,樹枝要足夠粗壯,粗到可以控制住蛇。講頂端的兩個枝杈掰斷到兩個指關節那麼長,這樣樹枝就被做成了叉子,找到蛇後從蛇的頭與身體交界部位一叉,然後用手按住蛇的頭部,防止蛇張開嘴,釋放毒液,咬人,另一只手抓住蛇尾部,防止蛇的尾部纏繞手臂。

歡迎點擊文章左下角的「了解更多」登錄半魔人戶外發現者社區獲取更多戶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