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草地草燒光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雲南日報

中國獨龍族世居的雲南、西藏和緬甸的接合部,為橫斷山脈的山峽谷帶,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是典型的封閉式高山峽谷地貌。由於地處橫斷山脈西界和青藏高原的南緣,在北高南低的開口馬蹄形地形的配合下,有利於孟加拉暖流沿河谷而上,從而形成了常年多雨的海洋性氣候。又因獨龍江河谷地形起伏大,高差懸殊大,也使得流域內小區域立體性氣候明顯,自然環境景觀垂直分布突出,為多種生物生存、匯聚、遷移和演化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場所,造就了獨特而復雜、穩定又脆弱的區域生態系統。由於地形陡峻,地表破碎,又兼降水豐沛且集中,每年雨季,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頻頻發生,但因水熱充足,植被覆蓋率高,復生條件好,環境恢復能力強。獨龍族群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對當地環境的合理認知,積累了豐富的地方性環境保護知識和應對災害的方式方法——不僅集中反映在獨龍族聚居區日常生產勞作中,更突出體現在災害發生時的應對中。

生計方式中的生態觀和減災方法

獨龍族經歷了刀耕火種的輪歇耕種模式,這是包括獨龍族在內眾多山地民族根據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而發明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並有著與現行生態體系大不相同的一套完整的生產流程、規則及禁忌內容,其中蘊含著完整的能量交換和物質循環體系的生態系統知識,維持著自然生態和物質能量的平衡,很好地實現了對環境的保護和發展。

獨龍河谷面積廣闊,人口稀疏,人均占有資源量充足,這為獨龍族的刀耕火種奠定了基礎。獨龍族群眾將刀耕火種的土地分為“火山地”“水冬瓜地”“手挖地”和“園地”四大類型,這四種類型的土地,砍燒時間和輪歇年限都各有不同,要根據土地上的樹木種類、地勢和土壤情況以及氣候特征而定。為了克服林地經過多次的砍倒燒光而變成禿山與草地的矛盾,除去遷徙另找林地外,獨龍族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了人工栽樹的方法。即在土地上種植一種枝茂葉肥、生長較快又易於砍伐的水冬瓜樹,用人工種植水冬瓜樹林地,叫“斯蒙木朗”,不僅大大縮短砍燒的輪歇周期,而且水冬瓜樹的落葉易腐,補充了土壤有機質,燃燒融於土壤中,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故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獨龍族社會中有“在家族公社占有的領地內誰種植的水冬瓜地就歸誰所有”的不成文的鄉規民約,於是各個家庭都開始在家族的領地內大量種植水冬瓜。

雖然刀耕火種為獨龍族提供了大部分的物質來源,但它本質上仍是一種不穩定的生產方式,特別是遇到異常氣候年份,刀耕火種生產出來的糧食往往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獨龍族群眾在刀耕火種之外,必須要通過采集活動來進行有效的生活物資補給。獨龍族的采集活動多集中在每年的三月到六月之間,到七月份,青稞、土豆等作物成熟以後就停止采集。采集的野生植物通常有董棕、竹菜葉、大百合、葛根、野生山藥等數十種,這類野生植物有共同的特征,即數量多、分布廣泛、容易獲取,食用方便快捷,也不易滅絕,且澱粉含量相對較高,有一定的營養,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物質能量。如葛根屬於豆科藤本植物,是藥食兼用的替代品。據說一棵大的董棕樹含有可供一人食用數月的澱粉,獨龍族群眾用董棕粉加少許紅糖,煮成糊狀食用可以治腸胃病,它在整個獨龍江河谷都有分布,是獨龍族較為普遍的食材之一。此外,還有水冬瓜樹、雲黃連、天麻、貝母等多種藥用植物,不僅可以充饑,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防災減災舉措中的智慧

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容易引起火災,大規模的燒山更是會焚毀森林中的動植物。因此,曾經的獨龍族群眾在燒山之前,會舉行祭山神和祭谷神的儀式,屆時會敲響铓鑼皮鼓、跳舞吆喝、念祭詞,這樣客觀上就驚動了林中的動物,使它們有時間逃走。另外,在燒地之前要把四周的樹枝和幹草鏟除幹凈,避免火苗蔓延燒毀其他森林。燒地時還特別註意風向,讓火慢慢從四周向中央燃。燒完之後,還要把沒有燒著的樹枝或草堆放在一起燒,要把燒不盡的樹幹撿去堆在地的四周,把地修理得幹幹凈凈,有效地避免火災的發生。

獨龍族家家戶戶都有火塘,而傳統房屋多為木質結構的木楞房,按理易引發火災,但獨龍江內幾乎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村落火災,這主要和獨龍族群眾的日常防火意識有關。獨龍族每家都會在火塘上面搭建一個鐵網,獨龍語稱之為“漢木齊”,上面會放一些臘肉之類的腌制肉食,不僅有效地阻隔了火塘內火勢的蔓延,而且還熏制了臘制食品,可謂是一舉兩得。另外,在火塘周邊和底部也會用石板隔開,火塘會建在與周邊建築物有一定距離的地方。獨龍族群眾還會將倉庫建在離家比較遠的河邊,不僅可以防止房屋起火燒毀糧食導致饑荒;而且在河邊,一旦火災發生能夠及時獲取水源撲滅火情,這些措施都有效地預防了火災。

獨龍江地區山高谷深,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泥石流和雪災常常發生,一旦洪水和大雪衝走或壓垮房屋後,就不得不重新建造。但獨龍族群眾一般不會在原址建造房屋,都是另行選址搭建。考慮到災害的再次發生,新的房屋選址會選擇在面朝南、地勢更高的遠離河口的斜坡上,這樣就可以接觸到更長時間的太陽,積雪亦可以更快地融化,從而降低壓垮房屋的可能。房屋遠離河口,就可以減少泥石流衝擊的可能,而且斜坡不容易產生積水,房屋地基被淹的可能性不大。更為重要的是獨龍族的幹欄式的木楞房結構,進一步降低了災害的破壞力度。主要是因為幹欄式結構的房屋穩定性強,承重能力較大,不會輕易倒塌,加之木質結構材料相對磚瓦結構要輕巧許多,即使房屋倒塌,對人畜造成的傷亡程度要小很多,從1950年貢山大地震中,可以看到幹欄式建築的優勢。

提升自然災害的認知和應對能力

獨龍江地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加之氣候多變,造成自然災害頻繁而嚴重,是災害治理體系中的短板與薄弱環節。自然災害常常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和人身傷亡,但也促使獨龍族凝聚人心、匯聚合力進行防災減災活動,從而提升人們對於自然災害的認知和應對能力。

首先,建立民族村寨災害管理體制。“人”是農村綜合防災減災體系主導者、執行者,也或許會成為拖曳者或破壞者,無論如何,“人”的核心性地位及其功能發揮決定了防災減災的最終效果。村民是常態防災減災工作的具體實施者,也是解決災害治理“最後一公裏”困境的關鍵因素所在。因此,必須在加強對獨龍族村民防災減災教育基礎上,完善“鄉村預警預報員”制度,形成持續可操作性的災害監測管理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獎懲機制,及時發現與處理災害,將災害的損失減少至最低。

其次,發展多元產業經濟,實現農牧業和生態旅遊業齊頭並進,加速地區經濟發展。獨龍江峽谷內山地海拔高,早晚間溫差大,四季之間氣候變化大,適合發展高原山地種植業。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推動下,當地積極發展茶葉、草果和重樓等經濟作物種植,特別是重樓等藥材種植給當地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且作物種植種類和結構的多樣性,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災害損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應對災害風險的能力。另外,獨龍河谷海拔高差大,多種生態環境景觀並存,既有皚皚雪山,又有熱雨叢林,是天然的“野生動植物博物館”和“生物物種基因庫”,適合科考、旅遊等項目的開展。特別是這裏居住著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獨龍族,其獨特的民居建築、飲食服飾和風俗習慣等人文風情都是吸引外地人來參觀旅遊的文化財富。

隨著環境保護政策出臺和獨龍江地區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獨龍江山青了,水綠了,生態“富”了,產業發展了。如何留住和引進更多的人才,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是當地社會發展中需要進一步解決好的新問題。

作者: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高燕 整理

終審:楊燕明

責編:龐玉珍

本文來自【雲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